第二百零四章 軍民的憧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維鸞等將領也在觀看著沙盤上推演的戰局,勝利差不多已經能夠鎖定,只看最後的戰果如何了。

“大靖這裡有輕重火槍近兩千枝,還有幾十門佛朗機炮。”

毛文龍拿起教鞭,指點著小黑山,說道:“建虜想要突破,困難很大。除非遼陽能迅速出動增援,南北夾擊。”

“但根據情報,鑲藍旗和正藍旗都是遠水不解近渴,就算沒有保存實力的心思,也不能很快集結出動。”

毛文龍抬起頭,微笑著說道:“皇太極攻打虎墩兔,帶走了四旗人馬,我軍收復金州之役,可謂是正當其時,機會抓得極準。”

李維鸞連連點頭,說道:“郭將軍一直說有機會,沒想到真被他料中。”

“去年攻朝鮮,今年打蒙古,這並不難猜。”毛文龍說道:“只是沒想到建虜此時發動,竟是給了東江鎮一個絕佳的時機。”

建虜每年都要發動一兩次作戰,這基本上形成了規律。但如果不是此時發動,收復金州就失去了很重要的意義。

現在拿下金州,春耕不會耽誤,能夠保障秋收的話,東江鎮的糧食問題就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要是晚上幾個月,收復金州也只是擴大地盤,搶種補種也來不及了。

也正因如此,毛文龍才大舉出動本部人馬,為了解決東江鎮面臨的最大困難,不惜與建虜打一場大仗。

顯然,毛文龍還是低估了郭大靖的決心和準備,沒有料到在倚堅防守中,火槍火炮的威力已經足以重建立虜。

不遠處的桌案上就放著統計資料,光首級就斬獲了八百多,除去撤退時被帶回的屍體,以及受傷未死的,建虜的實際傷亡還會更大。

而這樣的戰績,還是建虜未攻到城下所取得的。難以想象,在袁大人所描述的寧遠城下的激烈戰鬥,會只有兩百多級人頭。

按照袁督師所言,建虜把屍體都搶回去了,所以才收割不到太多的首級。

但在城上的攻擊之下,搶屍體難道不會付出更多的死傷?

毛文龍和李維鸞等將領,倒是希望建虜繼續進攻,或者是派出人馬來搶屍體,哪怕是進入紅夷大炮的有效射程也好。

紅夷大炮總共才發射了五六輪,準備了那麼多的炮彈,都沒了用武之地。

負責指揮作戰的李維鸞事後好幾次埋怨自己,太過性急,火力全開的太早,把建虜給嚇退了。

要是不急於轟擊敵酋所在,邊戰邊退,把建虜放到城下,或是等建虜增兵之後再猛烈反擊,戰果差不多能增加一倍。

建虜在旅順堡的傷亡大一些,郭大靖所部的阻擊就會更加順利。現下的戰局就可能又有變化,旅順堡守軍傾巢出動,從後進攻的可能性也不排除。

毛文龍也有些遺憾,但卻沒有表現出來。作戰的經過和結果,已經出乎了他的預料,還要什麼腳踏車呢?

邊打邊退,誘建虜近城。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難免要增加將士的死傷。如果真有這種打算,不如開始就放棄城外陣地,倚城防守呢!

毛文龍用教鞭在金州的位置上劃了個圈,繼續說道:“收復金州已無疑問,接下來就是穩固守住,善加經營。這方面,應該是大靖的強項。”

李維鸞也不得不佩服,贊同道:“若說經營之道,郭將軍遠超末將等人。只要大半年的時間,不出意外的話,金州便是不拔之基,是東江鎮的糧食基地。”

“本帥也相信他的能力。”毛文龍微笑點頭,說道:“更重要的,他還識大體,東江鎮各部都受到了他的幫助。總體戰力的提高,才是根本。”

李維鸞點頭稱是,說道:“請大帥放心,末將願聽郭將軍指揮,絕不與他爭權。”

毛文龍欣慰地捋著鬍鬚,說道:“有陳副帥坐鎮,你們若是處事不決,可由他最後定奪。”

停頓了一下,毛文龍不想當著這多人的面兒交代此事,便轉換了話題,詢問道:“各島的動員情況如何,能否在最短時間內移民金州?”

李維鸞趕忙答道:“各島已經動員完畢,此戰結束後,便派船去各島接人。百姓未到之前,便發動軍隊,修屋蓋房,墾荒耕種。”

“金州有很多廢棄的村屯,重新修繕的話,也比較節省時間和精力。離春暖花開還有些時日,應該是來得及的。”

毛文龍沉吟了一下,說道:“這樣便好。戰事結束,包括本部的人馬,都留下來參與建設,也防著建虜惱羞成怒,再來進犯。”

“糧草物資應該是夠的。”李維鸞隨後又補充道:“兩個月吧,能夠支撐。”

毛文龍無奈地苦笑了一下,心中嘆息,不知道斷絕的糧餉何時能恢復,更不知道朝廷到底要置東江鎮於何地?

…………………..

廣鹿島。

動員令早就頒佈,年後的統計和準備就更加忙碌。儘管軍屬佔了多數,也是自願的原則,但島上的百姓們還是比較踴躍。

呆在島上是安全,可隨著大部分軍隊將駐守金州,以及各個作坊的準備搬遷,誰都知道不會再有太多養家餬口的活計。

而島上的耕地就那麼多,也用不著太多勞力。

所以,要麼去金州安家,有田地耕種,有工作掙錢;要麼就在島上胡混,連喝粥都會很困難。

這個時候,就看出軍戶制的優勢了。沒有人身自由,上面怎麼安排,就怎麼聽命照辦。

當然,遷往金州的百姓也是有條件的,不是誰想去都行。

張膀腳步輕鬆地回到家中,進門便高興地告訴媳婦好消息,他已經被登記入冊,將成為移民金州的一員。

“建虜不會打過來吧?”妻子最擔心的便是這個,好不容易過了幾個月安生日子,還是有些對以往苦痛的顧慮。

張膀用力搖頭,坐在炕上,說道:“島上的軍隊差不多都要駐守金州,還有其它的部隊。既能佔了金州,還把軍屬也遷走,就一定有把握。”

妻子雖然沒有完全打消顧慮,可還是得到了很大的安慰,輕輕點頭,說道:“我也聽說了政策,要是幹得好,比島上的生活要好不少。”

“耕地種田是咱的本行,還能幹不好?”張膀倒是信心頗足,說道:“再說,作坊都要搬走,活兒也少不了。除了種地,還能打零工,貼補家用。”

象張膀這些從建虜統治區逃出來時間不長的,在島上只能打零工,再加上發的糧食,能混個肚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到了金州就多了個固定的工作,耕地種田。按照政策,秋收後根據收成按比例分糧,比現在發的糧食可要多不少。

“到了金州,住的房子也會更大,還能有個大院子。”張膀憧憬著,“養些雞鴨,種些小菜……”

妻子微笑頜首,說道:“再種兩棵沙果樹。”

張膀看著妻子的笑臉,憨笑著點頭,心裡打定主意,一定要滿足妻子這個小心願。

新村,淑珍家裡,韓山童也在說著搬家移民的事情。

“軍隊都要去金州,以後島上做鞋縫衣的活兒也沒有了。要說發的糧食,估計以後也會停了。”

淑珍知道韓山童說的不是沒道理,但在心理上,把她說成是韓仲的家眷,還是有些羞怯。

“種地的話,我沒那麼大的力氣,倒是也能幫上點忙兒。”淑珍囁嚅著說道:“軍隊都過去了,做鞋縫補,也能掙些糧食。”

韓山童一拍手,笑道:“這不就行啦!咱們都是軍屬,比別的百姓待遇要好,去了還能吃虧?”

淑珍點了點頭,也預設地接受了軍屬這個稱呼。

“那就這麼定了。”韓山童儼然象個大人似的,起身向外走,邊走邊說道:“估計也快搬家啦,得趕上春耕不是。我先回去收拾利索,說走就能走。”

淑珍追出去,叮囑道:“快吃飯了,也別忙著收拾東西。”

韓山童揮了揮手,說道:“我先把吃的都拿過來,一會兒就回。”

看著韓山童著急忙慌跑遠的身影,淑珍無奈地搖了搖頭,轉身回到了屋裡。

對於去金州,淑珍是懷有憧憬的。正象她所說的,沒有犁地的力氣,但其它的農活兒卻不陌生,也能幹得動。

關鍵是能過得更好,儘管身份有點小尷尬,但為了小丫頭,為了自己,這也不算什麼。

“去金州,能住大房子,還天天有餅吃。”小丫頭咧著小嘴,說著自己心裡最樸實的願望,笑得眼睛彎成了月牙。

淑珍笑了起來,只有女兒天真無邪的笑容和話語,能驅散她心中的陰霾和憂愁。

“誰跟你說的?”淑珍用手指拔弄著女兒的小臉蛋兒,笑著問道。

小丫頭咯咯笑著,說道:“是山童哥哥,他不騙人的。”

淑珍已經猜出來了,但卻故意逗弄女兒,聞言連連點頭,“對,他沒騙你,咱們去金州住大房子,天天吃餅子。”

………………

顧嫣兒和林婉兒滑過雪,說笑著回到了宅子,才各自分手。

顧嫣兒回房換了衣服,回到工作間,接過學徒遞上的熱茶,在小火爐旁暖著手。

顧四同看女兒臉上還未褪去的潮紅,不禁暗自搖頭。挺文靜的姑娘,被林婉兒給帶野了。

“爹,女兒的滑雪技藝又長進了。”顧嫣兒卻沒這種自覺,還沾沾自喜地炫耀,“從高處一直滑下,風馳電掣般的感覺,挺好,挺刺激。”

刺激?!又從林三小姐那裡學來的新名詞。嗯,林三小姐也是在島上學的,多半是聽郭大人說過。

不過,顧四同也發現女兒開朗活潑了許多,似乎已經擺脫了以前的心理陰影。這倒也不錯,成天憂思,對身體不好。

顧四同臉上浮起了微笑,緩緩說道:“聽說各個作坊都要搬遷到金州,不知郭大人怎麼安排咱們父女?”

顧嫣兒喝了口熱茶,並不在意地說道:“怎麼安排就怎麼聽命唄!爹,你是不是擔心金州不比這島上安全。”

顧四同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有這個顧慮。建虜很兇悍,隔著大海,自然是不怕。可在陸地上,殺過來的話,就不是太安全。”

顧嫣兒垂下眼簾,說道:“郭大人既然把作坊和百姓都遷往金州,想必是有把握的。女兒以為,他不是那種行事草率的人。”

顧四同嘿然一笑,說道:“郭大人自然是沉穩的,爹也只是這麼一說。咱們父女身不由己,聽命安排就是,只要你不害怕就好。”

“人各有命,不用考慮太多。”顧嫣兒笑著勸慰道:“爹,女兒去看看郭夫人,從她那裡打聽下,讓您安心就是。”

百姓和作坊還不算什麼,郭大靖把家眷搬去,那才是顯出信心的重要因素。

“沒有由頭,就這麼去不好吧?”顧四同微皺眉頭,說道:“郭夫人倒是平和,可咱們也不是很熟嘛!”

顧嫣兒笑道:“怎麼沒由頭呢,不是做了萬花筒嘛,送去讓她和蓉兒把玩。”

透明玻璃片再加紙筒和彩紙片,就是最簡單的玩具萬花筒。玻璃是產業,自然要多些產品,才能多賺錢。

顧四同想了想,微笑頜首,算是贊同了女兒的想法。

………………

郭家宅院內,秀姐正拿著把鋤頭,再次來試試土地是否化凍。

柿子、辣椒還是要種的,只要郭大靖喜歡吃,阿秀寧肯自己動手出力。這樣看到郭大靖吃得高興,她的心裡才更喜悅。

至於搬家的事情,郭大靖已經有了安排。

成功收復金州後,郭大靖會很忙,組織耕種,建屋設村,安置移民,設定防線,總要兩三個月後才能鬆緩下來。

兩三個月後才能去金州,阿秀心中有些不捨,但她從不違逆,男人怎麼說,她就怎麼做。

蓉兒和李秀成下學回家,打過招呼後,李秀成便躲進屋內繼續苦讀。蓉兒則圍在阿秀身旁,陪著她說話,幫著她幹這幹那。

“先生說,金州是一定要佔領的,有了田地種糧食,才能解決東江鎮軍民的困難。”

蓉兒開心地轉述著先生的話,滿臉笑容地說道:“朝廷斷了糧餉,島上卻沒餓死人,已經是非常難得,全是靖哥哥的功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