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05章)

這一天,他翻出了蘇軾交給自己的那本前有佛儒之理後有詩詞文章的書來,很快便被其中的一段話吸引住了:“‘天不變,道亦不變’?此言差矣!《易傳.繫辭上》雲‘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詩云‘周雖舊邦,其命惟新。’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生之大德曰創。修煉神功,豈可無新?”

看到這裡,他禁不住心中一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止於至善。’這不是孔修文等四位大儒闖入崑崙神山時留在石碑上的話嗎?幾句老話究竟蘊含了什麼涵義?修煉神功,如何方能新新不已?”

他想了很久很久,然而始終無法將這些話跟個人修煉聯絡到一起。

他的心中倍感困惑,眼睛死死地盯著七色曇花,口中喃喃敘說,對著曇花自嘲:“苟日新,日新……你怎麼總是老樣子?都過去兩個月了,還是沒有一絲變化……”

微風一吹,曇花隨風搖擺,彷彿用輕盈的舞姿嘲笑他的愚鈍,又像在說:“你怎知道我沒有變化,為何不用心看看我?用心看啊!”

葉昊天心中一動,旋即運起春風化雨神功,將自己的心神沉浸在曇花裡。先前他怕影響曇花的生機,所以一直不敢運功察看。如今憋了那麼久,眼見曇花還是沒有動靜,他終於決定出手了。這麼糊里糊塗守著可不是辦法,若是真要等上幾十年,還不如暫時離開呢。

用心察看之下,他發現七色曇花並不像外表展示的那麼平靜,而是正在透過極為發達的根系吸收土中的靈氣,然後將聚集的靈氣壓縮為很小的微粒,沿著莖部的經脈供應給含苞待放的花蕾。花蕾正在一點點積蓄能量,等待著絢麗爆發的那一刻。更為難得的是,每朵曇花都有各自不同的運作方式,如此才成就了不同的顏色。

對於曇花來講,每一刻都有不同,每一刻都是新的,生命的意義就是不斷的追求,追求前所未有的東西,力爭達到從未經歷的境界。

葉昊天反問自己:“對於我自己呢?我的身體也在一直變化個不停,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無可代替的。如何能把握好今天的每一刻?如何改造眼前的世界?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只有撞擊世界最有力的人才可以名留清史,只有那些人才可以浩氣長存!”

“要想浩氣長存,首先要有一顆‘濟世仁心’,其次離不開‘浩然正氣’,再次,還要有發展和‘創新’的眼光。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天道始終在變,人道也要跟著改變。所謂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說人道要跟著天道變,不斷追求,勇於探索,逐漸接近事物的內在規律,一直到完全符合的那一刻,才叫‘止於至善’。”

“‘日日求新’才是浩氣長存的關鍵!”“要想儘快地吸收靈氣,必須時時把握靈氣流動的規律。”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找到了修煉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如何將悟出的道理落在實處了。

他長長地舒了口氣,跟蘭兒交代幾句,然後又開始修煉了。

這一次,他首先激發出“仁心”和“正氣”,徑直進入了“氣貫長虹”的境界;然後由愛而通,借用一顆赤子之心迎合谷中的靈氣,同時瞭解靈氣的分佈以及流動的規律;接下來透過頂天立地的浩然正氣將彌散的靈氣吸引到自己身邊;最後才是吐故納新,吸收靈氣轉化為神丹和丹心鐵。

如此一來,他修煉的方式發生了鉅變,從先前的守株待兔變為目標明確的大規模交流,吸收靈氣的速度驟然加快了數十倍。只過了短短的一個月,他的功力又增進了十餘倍。

到後來,他將儒家的浩然正氣激發到極致,一任濟世仁心充斥於天地之間,漸漸的,頭頂的紫儒之氣越來越見淺淡,變得蒙朦朧朧,若有若無,若存若亡。與此同時,他的元神也無限拓展開來,再非先前數千丈數萬丈的樣子,而是變得無邊無際,無窮無盡,與整個宇宙融為一體。

至此,他終於煉成了儒聖第二層的功夫,臻至浩氣長存的初步境界。

25、儒家的勇氣 105章

聽他這麼說,葉昊天毫不猶豫地取了一顆“生之實”服下,旁若無人地修煉起來。

蘭兒和雲華夫人也各自吃了一顆,全都在廳內靜坐調息。

一時之間廳內靜悄悄的,只留下真神一個人斜靠在太師椅中,面上似笑非笑,似喜非喜,似憂非憂,高深莫測。看起來,他這神魔合一的功夫果然與眾不同,連神態都具有神魔兩重屬性了。

三日之後,葉昊天率先醒轉,睜眼看時,卻見蘭兒和雲華夫人依舊端坐不動,真神卻已經離開了。桌上除了開天九寶之外,還留了幾個字:“玫瑰園中相侯。廳中修煉,高枕無憂,勿慮。”那是說廳中很安全,讓他不必掛念蘭兒和雲華夫人。

葉昊天收了開天神器,卻將書簡原樣留在桌上,然後輕手輕腳走出宮殿。

剛一出門,撲面迎來一陣涼爽宜人的和風,帶來沁人心脾的花香。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玫瑰隨風搖曳,彷彿五顏六色的花海,泛起陣陣波浪。

萬花叢中立著一個身著華服的中年人,靜立如山,神情肅然,低頭望著一朵碩大的玫瑰,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葉昊天快步走了過去,對著真神深施一禮,心中感慨萬千地道:“謝神君成全!服下長生聖果,我的功夫又進了一步,已經進入儒聖第三重的境界。”

真神目光如炬,上下打量了葉昊天一眼,輕“喔”一聲,讚道:“至尊寶鼎,何其妙哉!同樣服下‘生之實’,你我的感悟卻自不同!我以魔身服之,悟出的是制衡與合作;兄弟以儒身服之,悟出的卻是儒功。兄弟說來聽聽,什麼是儒聖第三重的境界?”

葉昊天恭敬答到:“啟稟神君,在下悟通的是生存的‘勇氣’,也就是儒家生命中‘勇氣’人格的建構。孟子言:‘養氣在不動心,不動心在勇,勇在氣。’將‘勇’與‘氣’打造為一個‘勇氣’的概念,這就是我悟通的儒聖第三重境界,更是修儒者浩氣長存的關鍵。”

真神奇道:“勇氣?這跟長生久視有什麼關係?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嘛!”

葉昊天坦誠答道:“所謂‘勇氣’,並不是平常所說的有膽量那麼簡單,而是一個生命力攸關的十分嚴肅的問題。充沛的勇氣代表著完美的生命力,增強生命力就意味著增強存在的勇氣。儒家若想浩氣長存,必然離不開‘勇氣’這兩個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真神雙目神光閃爍,微微一笑道:“怎麼?貴派之人缺少勇氣?要不要交我調教一番?我傳他‘極端之謂魔’如何?”

葉昊天嘆了口氣,恨得牙癢癢:“近千年來,大儒日漸其少,犬儒日漸其多,修儒者一個個逡巡守舊,膽小怕事,說什麼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出頭的椽子先爛’, 嘴上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行動上卻是‘各掃自家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面對強權更是噤若寒蟬,以至於屈身事賊,漢奸頻出……唉! ‘勇氣’,‘勇氣’,這兩個字已經十分罕見了。”

真神若有所悟,“嗯”了一聲,道:“你說得不錯。勇氣是可以修煉出來的。魔門修煉的是戾氣,有了戾氣就可以與天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如今兄弟竟能從浩然正氣中修煉出勇氣來,這種勇氣想必與眾不同。”

葉昊天頗為自豪地抬起頭:“不錯。仁者自勇,浩然和平,聚氣胸中,以為氣淵。源之不涸,四體乃固。泉之不竭,九竅遂通。乃能窮天地,被四海。中無惑意,外無邪災,浩氣長存,不死不滅。”

真神肅然起敬:“兄弟已臻長存不滅之境?好生了得!如此出鼎有望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鬼雨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