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章 回看求解仙心處,浩氣幹裡暮雲平)

通靈寶玉答道:“所有的山谷都能進去,不過卻不太容易,必需一步一步的來,先從此谷開始。你可知道,此谷名為仙心谷,蘊含的靈氣固然十分充足,但其真正的價值尚不在此,而是在於‘仙心’兩個字。”

葉昊天聽得奇怪:“‘仙心’?是不是‘修仙之心’?絕情滅性,堅心向道?”

通靈寶玉解釋道:“否,仙心跟絕情滅性沒有關係。所謂‘仙心’,簡單說就是一個‘德’字。‘德’字在道家名為‘仙心’,在佛家名為‘佛心’,在儒家是什麼?我說不好。‘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仙心谷內沒有生死,也沒有輪迴,無論是飛翔的百鳥,還是賓士的麋鹿,都已經在這裡修煉很久很久了。它們積累萬年的禽心獸心便是修煉仙心的基礎。主人若能吸取此谷一半的仙心,就能令谷後的石壁出現裂痕,從而現出進入四時八正谷的通道。”

葉昊天回頭看看身側的蘭兒,發現她正在用心琢磨通靈寶玉所說的話,而且面色也變得好了很多,於是便略微放了點心,笑著說道:“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什麼是‘仙心’了。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為一切聖凡十界依正的根本。全悟此心,則為至聖大乘;少悟即為二乘;不悟即為凡夫。儒以仁為本,釋以戒為本,道以德為本。是故三教聖人,所同者心,所異者跡也。以跡求心,則如蠡測海;以心融跡,則似芥含空。心跡相忘,則萬派朝宗,百川一味。”

蘭兒看著他十分開心的樣子,嫣然一笑道:“公子欲自成一派,看來是要以儒求心,以仁得道了。只是,古往今來仁人志士那麼多,關於仁愛的論述幾近氾濫,公子怎麼才能開拓創新登峰造極呢?”

葉昊天沉思良久方道:“為練神功,無可逃避。儒家‘仁、義、禮、智、信’,仁字排在第一位。仁是儒家思想的絕對核心之一,不知道什麼是‘仁’,就不明白儒的含義,也就無法煉成至高無上的儒家神功。你說得不錯,關於仁的描述太多了,單是一部《論語》就有多種說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蘭兒笑著插言道:“若說《論語》,我也打小兒背過的。其中有數人向孔子問‘仁’,孔子的答法各自不同,其中有‘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仁者,其言也詡’;‘恭寬信敏惠,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這麼多說法,究竟哪個對?”

葉昊天微微一笑道:“這些都是夫子的微言大義,全是經典之論,自然都不算錯。不過以我之見,還可以再說得明白點。何謂仁?仁就是‘愛’, 愛父母,愛兄弟,愛百姓,愛鳥獸,愛花木……愛是生生不息的基礎,是溝通協調的橋樑。”

蘭兒有些為難地道:“這說法太寬了,若不能落到實處,究竟還是空話。世事繁雜,不是全憑一個‘仁’字就能解決的,況且好心做壞事的例子比比皆是。”

葉昊天聞言陷入了沉思,許久方道:“你說的不錯,這個‘仁’字看似簡單,其實卻極其複雜。此時言之過早,待我仔細琢磨一下,修完‘仁功’再說吧。只是不知道時間夠不夠用。我看真神很快會追過來的,以他的資質,早晚會突破洪荒九陣。我只希望能早日有所突破,趕在對方前面進入四時八正谷。”

……………………

葉昊天點點頭,當下收攝心神開始思索如何吸取谷中的仙心。

由於仙心谷範圍很大,飛禽走獸數不勝數,花草樹木盈千盈萬,如果挨個吸取它們的仙心,一輩子也完成不了。要想大範圍地吸取仙心,除非練成道家“精鶩八極,心遊萬仞”的功夫,或者達到佛家“佛光普照,普渡眾生”的境界。

憑著他對佛道兩家的瞭解,若肯花上三年兩載的工夫,不難煉成這兩種功夫。問題是,這些功夫雖然神奇,卻不是他想要追求的,而且即使練成也只是重複別人的老路,算不上取得突破,無法達到破鼎而出的要求。

他的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獨闢蹊徑,登峰造極,建立儒家神功特有的體系,從法理上保證儒家能夠傲然屹立於天界眾多門派之林,從而達到儒道釋三足鼎立的格局。

要想達到這一點,他需要全面地總結自己對於儒家思想和儒家修煉的認識。

關於儒家思想的描述可以說是浩如煙海,總起來看可以歸納為兩個核心和一個手段。兩個核心分別是“仁”和“中庸”,一個手段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新”字。從這個思想基礎出發,儒家的修煉也要從培養“濟世仁心”和積累“浩然正氣”兩方面著手,只有不斷自我否定,潛心琢磨,精益求精,才能達到“至善”的境界。

從外表看,儒家的修煉表現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婦孺皆知的形式;從實質看,這種修煉可以分為內聖和外王兩個方面。內聖就是“修身”,指的是內心世界的修養以及筋骨形體的鍛鍊。外王則是透過治國、平天下建立的不朽功勳。

透過菩提樹下的參悟,再加上監天神尺的作用,他已經找到了將外在功勳轉化為神丹和內力的途徑,從而將治國平天下的入世操勞變成了個人修煉的一種方式,使得儒生們辛苦追尋的東西不至於化為泡影。此舉意義重大,就像佛祖靜坐七年,終於大徹大悟,悟通了佛心與神丹相互轉化的原理一樣,都是建宗立派所必需的理論支柱。

明白了外王的修煉和轉化,就等於掌握了儒家功法的一半。至於另一半的內聖方面,關於內心的修煉以及形體的鍛鍊,前人的描述並不多,還有許多值得挖掘的地方。這也正是他今番入鼎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能夠出鼎的必要條件。

可是儒家的內聖需要如何修煉呢?他一邊想一邊站起身來,雙目望向遠方雲霧繚繞的山嶺,卻又像什麼也沒有看到。這一刻,他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慎密的思維中,決心不破迷津誓不罷休。

根據三位大儒先前的描述以及他自己不斷求索的體驗,儒家內聖的修煉似乎可以概括為養心,練氣,和煉神三個方面。

先說養心,養心就是靜坐體悟,培養自己的良知,煉成一顆仁心。所謂仁心,就是經綸濟世的愛心,換個名稱就是佛家所說的佛心,道家所說的仙心。佛家單憑佛心的積累就能具有降龍伏虎的能力,所以從理論上講,儒家的仁心也該具有同樣的效力,只是沒有得到開發而已。

再說練氣,練氣就是培養浩然正氣,進而將積累的正氣轉化為內力。這相當於道家修煉神丹的過程,區別在於道家煉丹重在丹田,有三丹田之說,下丹田位於臍下,中丹田位於膻中,上丹田位於印堂,也就是泥丸宮。而儒家練氣的主要場所只有一個,那就是心胸,將心臟作為自己的丹田,透過浩然正氣的累積,獲得極高的內力,達到舉手投足就能移山填海的地步。

最後是煉神,儒家煉神的重點主要是心神。如能將浩然正氣修煉到極致,再加上一顆崇高的仁心,兩者結合起來,由愛而生,因愛而通,就會達到溝通天地,氣貫長虹的境界。

對於氣貫長虹,他已經初窺門徑了。在往後是否存在浩氣長存的更高境界,他目前還不清楚。

想起氣貫長虹,他就想到在伊勢神宮見到厚土皇帝祗時的情景,以及隨後靜坐時出現的那種寬廣無邊的溫馨世界。

那時候,他剛剛領悟了因愛而生的含義,試著將心神沉入到儒家的浩然正氣和仁愛大同的境界中去,感到自己的心界拓寬再拓寬,一種平和寧靜的感覺從胸中往外延展,從窗前的櫻花到百里之外的大海,從地面直上雲霄。然後他感到整個身心跟宇宙萬物合成一體,不分彼此……愛已,愛人,愛花,愛草,愛雲霞,愛天地,整個世界都那麼溫馨,充滿了無盡的愛意,當那分溫馨和愛意逐漸達到頂點的時候,他忽然看見遙遠的天邊升起一道彩虹,開始時若隱若現,隨後漸漸變得清晰起來,而且越來越近,從天邊倏然而至,穿房入戶直入心底!驟然之間,他的佛心和神丹都增加了很多。

想到這裡,他的眼前忽然一亮:“對!極力提高自己的仁心,然後將仁心的效力開發一下,使其能夠像佛心一樣除妖降魔克敵制勝,這就是自己在仙心谷修煉的意義!如果能完成這一點,也算是儒家功法的一大突破了。”

他一邊想一邊踱著方步,同時自言自語:“要想提高自己的仁心,必須吸取谷中鳥獸花木積聚的仙心。這可是天賜良機,讓我將仁功修至頂峰呢!”

想到這裡,他禁不住開心起來:“將鳥獸之心轉化為仁心……獸心,仁心,人心,獸心,人面獸心……啊,不對……應該是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心生心,心連心……讓心中充滿愛,由愛而通,溝通天地……因愛而生……”

蘭兒在旁邊看著他神不守舍地走來走去,時不時“嘻嘻”傻笑,不禁覺得好玩。因為不敢打斷葉昊天的思路,她只能用以手掩口靜靜地看著。

葉昊天鍥而不捨地往下想,越想越是興奮:“因愛而生,蕩胸生層雲,雲氣蒸騰,化作長虹,……長虹漫山,感天動地,仁心動獸,獸心歸我?啊,又說錯了……應該是……長虹瀰漫仙心谷,谷中獸心化仁心!對,就是這條思路!”想到這裡,他禁不住哈哈大笑,心中爽快極了。

儒家的氣貫長虹跟道家的“精鶩八極,心遊萬仞”以及佛家的“佛光普照,普渡眾生”十分相似,都能達到瞬間跟千萬生靈同時交流的效果。明白了這一點,他的心裡輕鬆很多,下一步就是照單抓藥了。

可是照單抓藥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或許是因為太過興奮的緣故,他努力了半天也無法讓自己沉下心來。

等到好不容易沉下心來的時候,他吃驚地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沒法進入氣貫長虹的境界了!

“怎麼會呢?不可能啊!先前是怎麼進入的?現在怎麼就不行了呢?”

他在心底反覆地詢問自己,想了好久只想到一個原因:“先前之所以能行,可能是因為厚土娘娘的緣故,是她開啟了愛的窗戶,自己才體驗到前所未有包容天地的感覺;如今是自己一個人修煉,要想重新找回那種感覺,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他想了就試,試了又想,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可是依然進展不大。

此時此刻,仙心谷外已經傳來敲敲打打的聲音,聽起來似乎是真神到了。

“他來得真快!”葉昊天的心裡心燒火燎,坐立不安地走來走去。

谷外雖說有洪荒九陣守護著,卻不知能夠擋得住真神多久。根據他保守的估計,根本用不了兩三個月,甚至只要十天半月,真神就能破陣而入了。

蘭兒也聽見了谷外傳來的聲音,紅潤的面色變得蒼白,身軀嬌顫,口唇也有些發抖,說出的話卻是:“公子莫急,要想頓悟神功,必須順其自然。生死由命,著急也沒有用。”

葉昊天知道她說得不錯,聽話地盤膝坐下,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語:“仁即是愛,愛即是仁……心中有愛……我愛世人,我愛鳥獸,我愛山川,我愛大澤……哎,百靈鳥小妹妹,別飛了,過來聊聊……梅花鹿兄弟,別跑了,來歇會兒啊……”雖然入不了氣貫長虹的境界,幸而他的因愛而通的能力還在,跟鳥獸的交流還不成問題。

百靈鳥聞言輕快地飛近前來,嘰嘰喳喳地叫:“你愛鳥獸,也愛我嗎?怎麼個愛法,說說看。”

葉昊天呆了一下,沒想到一隻小鳥竟然會這麼問自己,看來仙心谷的鳥獸都成了精了。他想也不想隨口答道:“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了,要的是淳樸自然,沒有那麼多講究吧?

結果百靈鳥撲閃撲閃翅膀飛走了,臨走時向著蘭兒所在的方向瞄了一眼,給葉昊天留下一句話:“你不懂什麼是愛,只會花言巧語,口是心非,騙騙小姑娘還可以!”

葉昊天聞言差點兒氣暈:“一隻瘋鳥,你知道什麼?哼!”

不一會兒梅花鹿也跑了過來:“究竟什麼是愛?你能告訴我嗎?”

葉昊天不敢再隨便回答了,考慮了一下才回答道:“愛是無私的奉獻,為了別人的幸福不惜拋棄自己的一切。”

梅花鹿忽閃著大大的眼睛,似乎被感動了:“還有嗎?”

葉昊天覺得有點希望,回頭望了眼蘭兒,然後滔滔不絕地說道:“愛是在你炎熱的時候吹來的一縷秋風。愛是三月如牛毛的細雨飄灑在臉上時的愜意。愛是老夫老妻在過馬路時的互相攙扶。愛是把唯一的一碗粥留給孩子的偉大付出。愛是山川,她能賦予你博大的胸懷。愛是火,她能熔化世界上的堅冰。愛是冰,她能凝固一切美好的回憶……?

梅花鹿失望地搖搖頭,一言不發地走了。

葉昊天感到很沮喪,這些話說得夠漂亮了,可是還是沒有用。

“唉!鳥獸哪懂得愛啊?”他深深地嘆了口氣。

一隻老猴蹣跚著腳步走過來,一邊走一邊吱吱叫道:“小夥子,要不要我來給你上一課啊?”

葉昊天不置可否地望著老猴,實在懷疑它能有什麼高見。

老猴似乎對他的態度很不滿意,搖頭道:“愛首先是尊重!看來你什麼都不懂啊。”

葉昊天以為對方在訓斥自己,心中更加不爽,面上勉強作出謙遜的樣子,說道:“愛還講究尊重?尊重什麼?說說看。”

老猴並沒有生氣,而是望了他一眼道:“尊重生命啊!不管是一隻螞蟻,還是天王至尊,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生命是最寶貴的。為了挽回一個生命,無論花多大的代價都在所不惜!只有尊重生命才算懂得了愛!”

葉昊天心中一動:“它說的是愛,其實也就是‘仁’。 所謂‘仁’,首先必須尊重生命!只有將生命放在第一位,才是真正的‘仁’!然而現實中的中土,只有皇親國戚算人,只有達官貴人算人,只有地主富商算人,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算人!甚至連豬狗都不如!老百姓死就死了,拿張草蓆一裹就完!官吏隨便欺侮百姓,為了一點小事就能把人活活打死,那是什麼‘仁’政?戰場上一死幾十萬,只有死了的人才得撫卹,被俘則生不如死,那是什麼‘仁’道? 官僚嘴上愛民如子,心裡卻視人命如草芥,他們的心中存有一分仁義嗎?”

想到這裡,他對著老猴深深地鞠了一躬,十分誠懇地道:“謝過猴師,弟子受教了。”

老猴點點頭,擺出一付好為人師的樣子,接著又道:“尊重離不開平等,平等是尊重的基礎!無論是貓,是狗,還是人,在靈魂上都是平等的。沒有平等的愛不是真的愛,而是一廂情願的施捨。如果你覺得比谷中的眾生高明,就永遠無法得到他們的愛心。”

葉昊天心中劇震,脫口問道:“你怎麼知道我要收取谷中的仙心?”

問此話時他忽然想到,作為儒家所說的“仁”,也應該以平等為基礎嗎?

孔子說: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就是說“忠恕”的要求必須是在把他人視為與自己在人格上平等的前提下才能成立。《禮記•禮運》中的“大同”、“小康”之說,都表現出儒家主張“實質平等”的傾向。至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也只是角色扮演上的不同,從人格上來說,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聖人的本意是好的,可惜到了後世,儒家的規範卻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從此之後,大儒成了死儒,聖人則完全絕跡。想到這裡,葉昊天禁不住搖頭嘆息。

老猴看著他深有感觸的樣子,笑道:“不光是你,谷中的每個生靈都在時刻吸取別人的仙心!要想成功,必須將自己融入到這個體系之內。再教你一手:‘真愛無為,順其自然。如果打著‘愛’的幌子干涉他人自由,那種愛不如沒有!尊重他人自由是愛的另一個基礎。”

葉昊天感到匪夷所思,心中受到了強烈的震撼:“要悟‘仁功’,必須尊重生命!要施仁政,離不開平等和自由!儒家所說的‘仁’也該有這些含義!看來後世的儒家走得太偏了!”

現實的中土是什麼情形?經過儒家那麼多年的教化,可是距離真正的‘仁’還差得很遠。‘平等’只是達官貴人口中的謊言,‘自由’更像被拋在牆角的抹桌布!老百姓被束縛在方圓百里之內,離了鄉土便是‘流民’、‘暴徒’, 被人像牲口一樣趕來趕去,這顯然背離了聖人所說的仁義之道……

然而歷史就是這樣發展過來的,葉昊天一個人也管不了那麼多。他所能做的只有提高自己的修為,了悟儒家的真諦,盡力將迷失的儒學撥亂反正,順便在天界建立一塊理想中的王道樂土。

老猴看著他恍然大悟的樣子很滿意,一面轉身向碧海金睛獸打招呼,一面揚聲說道:“這裡是盤古開天休息的地方,所有鳥獸的始祖都是盤古親手創造出來的。我是碩果僅存的猴界長老,教你兩手也算你我有緣。”

葉昊天驚喜過望,連聲致謝道:“謝過猴師!還有什麼新奇的玩意,一併傳給我吧!”

老猴擺擺手,齜牙咧嘴地道:“貪得無厭!將這些東西活學活用,足夠你進出仙心谷的了!”說完蹣跚著腳步離開了。

葉昊天喜不自勝,縱身一跳來到蘭兒身邊,展開雙臂將她抱住,“嘻嘻”笑道:“成了,我找到修習‘仁功’的方法了!”。

蘭兒也為他高興,嬌豔的紅唇湊近來,在他臉上吻了一下,眉目含笑剛想說話,忽然渾身一顫,手足變得冰冷,因為她聽到了真神的聲音。

此時此刻,真神的笑聲不斷從谷外傳過來:“神州子,我來了!還帶了一壺小酒,準備明日黃昏與君共飲,你可不要亂跑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鬼雨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