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內聖外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48章巨痛狂悲經盡了,誰來拾汝冰涼骨)

飛帆很快到了雁蕩。剛剛落在雁湖邊,蘭兒就從乾坤錦囊中飄了出來,雙手虛託著王獻臣,面現驚慌之色:“公子,你快看看,他好像沒有呼吸了呢!”

葉昊天聞言吃了一驚,急忙接過王獻臣,飛速來到自己存放易經相關書籍的玉室中,將王獻臣放在厚厚的地毯上。定睛看時,王獻臣雙目緊閉,呼吸全無,彷彿早就死了,然而肌膚紅潤,面帶微笑,又像是睡著了。

葉昊天心下不安,匆匆伸出右手探察王獻臣的脈象。發現他六脈之中只有左側的寸脈還有搏動,雖然良久才搏動一次,卻沉緩有力,不像是氣虧血竭的樣子,反倒像是進入了龜息狀態一般。可是那種龜息跟道家和佛家的龜息又有很大不同。因為道家的龜息一般會更深沉一些,脈搏也更加緩慢,甚至根本就摸不到,即使摸到也往往是尺脈。佛家龜息時則全然沒有脈搏。

這時,另外三位大儒聽見動靜也走了過來。依次上前檢視了一遍,全都面現驚疑之色,不知道地毯上躺著的是什麼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回事。

葉昊天向三人介紹道:“這就是我剛剛從九陰教手中救出來的春秋派大儒王獻臣,奇怪的是他似乎進入了某種龜息狀態,這種龜息功夫很可能是將氣血、元神全都隱藏在心臟之中,因此才會出現只有左側寸脈依然搏動的現象。不知道這是哪家的功夫。”

聽說這人是大儒王獻臣,朱璨和程守禮都緊張起來,生怕他有什麼不測。只有孔修文面色卻似乎輕鬆了一點兒。他又盯著王獻臣看了半天,最後用十分佩服的口氣道:“沒想到啊!王先生不到六十歲就修成了亞聖第二重的境界!非常難得!老夫花了二十年的工夫才在前些天達到這一步。佩服,佩服啊!”說到這裡,他望著迷惑不解的葉昊天道:“沒事兒,王獻臣正處於從亞聖第二重轉化到第三重的關鍵時期,他這是在潛心修煉之中,千萬不能打擾他,否則就可能前功盡棄了。”

聞言之下,朱璨和程守禮現出驚異的神色,都轉過頭來看著孔修文。

葉昊天聽說王獻臣沒事,心裡放下一塊石頭。當聽到孔修文所說的“亞聖、第二重、第三重”的時候,他覺得好生奇怪,不由得問道:“請問師傅,什麼是亞聖境界?儒家修行也分了很多不同的境界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孔修文看著屋子裡站著的眾人,手扶長髯點點頭道:“不錯,儒家修行重在煉心、煉氣和煉神,不但有浩然正氣、浩然正神和氣貫長虹的不同修煉階段,還可以按照功力深淺分為不同的層次,從低到高依次是愚人、凡人、智人、賢人、亞聖和聖人。”

葉昊天聽了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接著問道:“儒家修行的不同層次之間有什麼區別?這些層次是根據道德修養來劃分的嗎?”

孔修文目注房頂,似乎在回想什麼,良久才緩緩說道:“道德修養只是儒家強調的一個方面。儒家修行的基礎是煉心,然後是煉氣,最後才是煉神。這三個方面可以同時修煉,不是像道家一樣將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和煉神還虛嚴格分割開來。儒家修行層級劃分的依據有四點,一是良心的感知程度,二是修煉後心臟紋理的緻密程度,三是心中浩然正氣的積累程度,四是心神的凝固程度。”

葉昊天聽得完全呆住了,彷彿忽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蘭兒聽得一頭霧水,簡直不知道老先生在說什麼。朱、程二人彷彿若有所思,又都面露疑惑之色。

孔修文從 房頂上收回目光,看看眾人又接著道:“儒家的修行並不都是虛的,如果一味的空講道德,那樣恐怕相信的人會越來越少。儒家修行的結果一定要讓別人看得見、摸得著,如此才會有人相信。比如說聖人,什麼是聖人?不是說別人封你為聖人你就是聖人了,聖人是要修煉到一定程度才能產生的。‘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壽可數百歲。’”

聽到這裡, 眾人似乎都明白了孔修文所說的大意,又不能全部明白。

朱粲不滿意的插嘴道:“儒家修到聖人才能活數百年,這太少了!仙佛之人都能活成千上萬年,看來我們儒家的功法還不夠完善。”

葉昊天對於聖人活多少歲並不介意。他想的是儒家怎樣才能長存於世的關鍵問題,於是對著孔修文繼續問道:“師傅,記得以前您曾說過:‘儒家修煉的結果在外而不在內,所以最終表現為儒功的形式。’現在怎麼又提出煉心成聖的問題來,這其中是否有些矛盾?”

孔修文搖搖頭,面色變得陰晴不定,思前想後過了好半天,最後終於開口道:“有一個關於儒家修行的驚世秘密,已經被我們孔家隱藏兩千年了。今天六位大儒都在這裡,我就把這個秘密講出來,希望大家共同探討一下。”說到這裡他停了下來,四面望望,發現大家全都目不轉睛的望著自己,才又接著道:“先祖孔丘臨終之時說了一段話:‘哎呀!我錯了!悔之晚矣!內聖外王,心聖乎?身聖乎?孰輕孰重?身心皆重,相得益彰!若上天再給我一年時間,儒家當非止於此也……’後來有人在先祖的書房裡發現了一片短短的刻得非常凌亂的竹簡,上面寫道:‘‘內聖外王’應該是儒家修行的綱領。儒家的修行必須內外兼顧,既求‘內聖’,又求‘外王’,其中的‘內聖’應該包括‘心聖’和‘身聖’兩個方面。’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儒家修行者應該在身心兩方面都要達到聖人的境界,同時還要為國家百姓立下王者的功勳。這裡所說的‘外王’也就是我們以前說的‘儒功’。可惜先祖沒能將這段話闡述明白,孔家後人也沒有完全搞清楚。所以傳於世間的儒學就偏離了先祖臨終時追求的方向,內聖的功夫從一開始就被人理解錯了,大家始終以為內聖指的只是‘心聖’,‘身聖’的概念從來沒有被人提起過。”

葉昊天口中不停地唸誦著“內聖外王、心聖、身聖”,過了一會兒終於明白過來,感嘆的道:“原來如此!數千年來儒家只宣揚‘心聖’和‘外王’,然而‘心聖’不足以強身健體,‘外王’又不能轉化為排山倒海的功力,怪不得那麼多老夫子對我華夏民族立下不朽功勳,卻又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可嘆!可惜!”

朱粲鼓掌道:“感謝孔先生的細緻講解。看來儒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今後應該爭取在兩個方面獲得進展,一是深入挖掘‘身聖’方面的修煉方法。二是尋求將‘外王’建立的功勳轉化為‘身聖’,也就是轉化為‘儒家神丹’的方法。其實佛家跟我們很相似,他們重在鍛鍊心性,有些人一生都不會結成‘佛家神丹’━舍利子,但是他們修煉的佛心可以透過交換轉化為神丹,所以在神仙榜上的排名大都居於很高的位置。而我們儒家辛苦修成的‘儒功’卻完全被忽略了。這就是天界管理不完善的地方。”

程守禮補充道:“能不能將‘儒功’轉化為神丹並不重要,超強的神力不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目標。我們所要求的只是希望畢生修煉結晶出來的‘儒功’能夠得到天界的承認,也就是說應該正確評價我們的修行,然後大幅度地提高我們的仙品!”

葉昊天完全明白儒家面臨的困境,不禁暗下決心要在以後的日子裡多為儒家想想辦法。他對儒家“身聖”的修行很感興趣,於是又問道:“師傅,如何才能修成‘身聖’?”

孔修文不住嘆息道:“‘身聖’的修行功法一直是支離破碎、殘缺不全的,我也說不好,還是等王先生恢復之後大家多探討一下,說不定能有些收穫。”

葉昊天最近剛剛從儒家的“仁功”中獲得莫大的好處,所以對儒家修煉興致勃勃,此時不願放過孔修文,再次問道:“師傅,你說儒家修行層級劃分的依據有四點,後面三點還好理解,第一點是‘良心的感知程度’,這是什麼意思?”

孔修文耐心解釋道:“‘聖人過多,賢人過少,愚人無過’。聖人感知良心的能力很強,他的眼睛所看、耳朵所聽、鼻子所嗅、口裡所吃所說、身體所作、心裡所想的,只要有不合良心的地方,他就會知道自己錯了,良心受到譴責,所以聖人始終覺得自己過錯很多。賢人過少,愚人無過,他們都認為自己沒有什麼過錯,因為他們良心的感知能力太弱,所以眼、耳、鼻、舌、身、意即使有不合良心的地方,也沒有感覺。這就是聖人和凡夫俗子的區別。”

葉昊天感到自己每跟大儒交談一次思想上都有煥然一新的感覺,看來儒家的發展真的是路漫漫而修遠,值得眾多的儒學志士付出終生的努力去不斷探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鬼雨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