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拿下大寨、十里營基礎建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馬早就將大寨裡的危險物品全部銷燬,為避免露餡,又十分好心的'狸貓換太子',仿製一批假貨留在現場。

就像對面漢子手裡的噴子,裡面有鐵砂,但火藥卻是假冒。

當然,顧安民也不敢拼人品,趁著對方愣神,扯開胸前白襯衫,拋灑一兜子石灰粉,隨後躥到一處矮牆後。

電光火石之間。

大馬等人,自遠處山坳騎驢狂奔而來,“這是一場戰爭!”

轟隆隆……

三十多頭毛驢,在遍佈石粉的山道上,竟然跑出千軍萬馬的氣勢。

手持噴筒的漢子們尚未來得及躲避,便被驢騎士們拎住脖子,像老鷹捉小雞一般帶走了。

然後,消失在山道另一端,留下漫天灰塵。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恍若蝗蟲過境。

領導們目瞪口呆。

圍觀群眾瞠目結舌。

躲在掩體後的幹事們呆若木雞。

一時間,現場陷入死寂。

“咳咳,那啥,戰爭結束了,咱們談談正事吧。”

顧安民從矮牆後走出,“說出來大夥可能不信,今後三十年內,這裡歸我管。”

躲在另一側的張偉,連忙拿出無名山脈租賃手續,以及提前辦理的非礦山開採檔案,並遞給領導們一一過目。

後者認真翻看,末了點點頭,“嗯,這個是真的!”

黃廣全哪還不明白,眼前三班人馬,不,五班人馬是一夥的,“顧校長,咱們似乎沒啥過節。”

“是啊,本來我打算公平競爭,但後來發現你不合法,那就只能抱歉了,我顧某人,向來與不法分子……”

“咳咳,顧校長,咱們還是先處理正事吧。”鄉大領導打斷某人即興演講,“行動!”

不知何時來到現場的王所,揮揮手,黃幹事關掉手中biubiubiu的保險,倆人就近找個四合院衝擊去。

工局和環境治理人員緊隨其後。

唐默不明白發生什麼,“顧校長?”

“抱歉啊小唐,事發突然,還未來得及告訴你們,這樣,你們根據流程,配合王所行動。”

“之後呢?”

“肯定查處,抄沒違法所得啊!”

“……”

……………

大馬他們籌備一個月,後寨壓根就沒反抗的機會。

當其它寨子知曉後寨被查處,正糾結反抗還是逃亡的時候,幹事們已經按照大馬提供的作戰地圖,悄無聲息的衝進屋內。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

按照十里營新擬定的安置條例,無罪者遷居大澤,有罪者,該罰的罰,該判的判……

當然,整個事件後續,估計會持續一兩個月。

“老黃啊,安心去吧,你女兒怎麼也算咱十里營人,我會幫你照顧,絕不讓娘家人欺負咱!”

黃廣全想放兩句狠話,最終卻莫名其妙的點點頭,“希望顧校長說到做到。”

為何如此說?

君不見張海、孫興都活的好好的,並且越過越滋潤。

他又沒得罪姓顧的,後寨也不是他說了做主,與其完全鬧掰,不如留一線,等蹲鐵窗回來也好再相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縣工局辦公室主任打個招呼,與十幾名幹事一起押送相關犯罪分子返回縣城,臨走拍拍顧安民肩膀,“加油!”

“一路順風!”

鄉領導們眼看事情瞭解,紛紛松了口氣,旋即對大寨轉為正規產業鏈興奮不已。

“小顧,這每年能增加多少產值?”

“少說一個億!”

“嗯???”

“把水泥廠搬過來,增資擴產。把砂石廠合併,拓展銷路。開辦石材加工,什麼雕刻、石碑、棺材……”

說到這,顧安民想到即將建成的織布坊、染料坊,“對了,石棺申請出口,連帶壽衣生意也一塊做了,萬一火了,還能改成漢服賣到倭島、南棒子。”

“……”

倆領導面面相覷。

“相信我!”顧安民點支菸,昂頭四十五度望天,“這世界,有想法的人太多,但敢搞的人卻寥寥無幾,而我,就是後者之一。”

“……”

……………

是夜。

後寨北側某個山坳中。

十座採石場和五座伐木場,分散在周圍。

顧安民站在露天沙盤前,一手放大鏡,一手皮尺,測量點亮比例。

隨著織布坊、染料坊、釀酒作坊等模型的竣工,點亮比例達到千分之十。

相應的,壯漢上限也變成30/50。

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

沙盤範圍擴大到十里!

也就是說,隨著點亮面積增加,沙盤能夠影響的範圍也在擴大。

而大寨距離大澤……十五裡。

“看來,想把基地開到大山,並輻射大澤,我還得爆一批模型。”

顧安民略顯惆悵。

千分之五,看似不多,但瞧瞧大澤。

五十座四合院,遍地石雕花圃,算是牌樓、酒樓、怡紅院等二十座大型建築,以及一條三里長的城牆……

千分之五,就等於把現有建築擴大二分之一。

“哎?等等。”

顧安民忽然想起一事,拿出大馬閒著無聊,繪製的十里營地圖,“如今不缺石頭,先搞一批石制模型……對啊,十里營木製牌坊該換了,我捐一座。中心街那破路也該換成石板小路,我捐了。中心街小學、希望小學、營東學前班,營西育紅班,加上32中學,五對石獅子……”

“不行啊,我這麼搞,頂多撈個名聲,對自家產業毫無幫助……”

“哪個學校蓋房子,免費送石雕!”

“哪個村子蓋房子,免費送石板小道。”

“還有,順帶搞幾個活動,給自家爭取一批榮譽!”

“張偉,走,去鄉大院。”

“咱幹嘛去廠長?”

“農忙結束了,讓咱十里營熱鬧熱鬧。”

“請唱戲的,還是請放電影的?”

“不,是展開十里營基礎建設!”

不多時,來到鄉大院。

兩位領導已經下班,但聽聞某人要搞大動作,又匆忙跑回來。

“領導,我有個想法。”

“說!”

“我打算給咱鄉里搞幾個評選活動,比如衛生模範、最美校園……鄉里領導當評委,給各個單位或者農戶,整幾個錦旗掛起來。”

二領導撇撇嘴,“咱舉辦,咱拿獎,不說外鄉群眾會不會罵咱們暗箱操作,萬一縣領導去附近鄉鎮轉轉,那群人說三道四,不就露餡了?”

“領導,咱考慮問題要換個思路。”

顧安民說著,拿出記下的沙盤模型列表,“我出錢啊,附近鄉鎮,誰有我闊氣?我出錢出物,鄉里群眾獲獎獲益,這是實打實的,又不是僅僅一張榮譽。

再說,閒著也是閒著,打掃打掃衛生,等於防疫,整理整理院子,等於美化鄉村,普及敬老愛幼,等於弘揚華夏美德……

這可是作為!”

“好!”

倆領導同時拍板,“既然你出錢出物,那咱就搞。”

“不過,領導,咱有幾個要求,比如修路、送石獅子,必須有專案。包括大寨產業園招商引資,獲贈廠房什麼的,也必須卡死,否則招來一批懶漢,攪亂大好局面。”

“沒問題,這是鄉里的工作!”

“如此,領導!”

顧安民臉色一肅,“得益於鄉里支援,方才有了現在的培訓學校和大澤產業園,為回饋領導們,安民建築公司決定為鄉里捐贈一座新的鄉大院!”

“嘿,我眼饞派出所很久了!”鄉二領導一拍大腿,猛地站起來,“給我瞧瞧設計圖。”

“等您遷過去,就知道了。”

“遷過去?”

“是啊,大澤建設路158號。”

“在大澤啊?”

“對啊,在其它地方,我還得買地皮,直接遷過去多好?”

“我還以為重建呢。”

“這地方……置換給我,以後大澤鄉大院的地皮,就歸鄉裡了。”

“不行,大澤太遠。”

“縣大領導同意了。”

“嗯?”

“就這麼定了,縣大領導還說,下個月再來瞧瞧專案進度,畢竟學校和大澤產業園已經提升到縣級工程。”

“……”

……………

第二天。

儘管兩位鄉領導糾結鄉大院選址的問題,但還是召集人手,展開十里營首屆評選活動。

當天,最美園丁、十佳教師、十佳村幹部、十佳電工……每人獎勵肉雞三隻。

次日,最美媳婦、十佳老人、十佳頂樑柱、十佳和諧家庭……每人獎勵豬肉五斤。

第三天,活動暫停。

鄉里給出通知:

一個月後展開'十佳衚衕'評選工作,獲勝者,每戶獎勵2000塊錢。

以及備註,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贊助方安民建築公司所有。

首次舉辦評選,人們只為了好處,並不想多破費。

但很快就發現,哪個衚衕蓋房子的多,哪個衚衕得分最高。

並且,如果整個衚衕蓋房子,還能免費獲得石板小路!而如果整個衚衕蓋套間,不僅能獲得石板小路,又能每戶各獲得一對小石獅子!

某些已經決定蓋房子的農戶,為了兩千塊錢,跑去遊說前後鄰居。

某些僅差一兩家沒決定蓋房子的衚衕,為了上萬塊獎金,整個衚衕發起遊說攻勢,甚至表示願意借錢。

某些集體蓋套間的衚衕,則是跑學校抗議,要求贈送的石板小路,必須比蓋自建房的更漂亮,比如給幾座花圃……

期間。

最美校門評選中,培訓學校先斬營東學前班,再斬營西育紅班,然後腳踢中心街小學,最終與十里營32中廝殺一番,輕鬆獲勝。

不服輸的參賽方跑來檢視,瞬間被天工坊校大門所驚呆……

而隨著評選活動,沙盤點亮比例蹭蹭往上漲。

並且,兩位跑去觀摩大澤鄉大院的領導,回到老鄉大院,拿到第四季度GDP和工業總產值預估報告。

大領導:“老弟,你瞧瞧,是不是有點假?!”

“是啊,並且,這些衚衕裡的破路溝,搭個石板,或者埋個水泥管就行,為啥要修石橋?還每個衚衕修三座?”

“我也不懂,尤其是……為什麼每個衚衕都要安置一座小型牌坊?”

“對啊,每戶門口一座小石獅子我能理解,每個衚衕一對中型石獅子,每個村莊一對大型石獅子……這是要搞石雕之鄉嗎?”

“喊停吧,我怕再搞下去,連土地公公都要住進小洋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