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咒禁司,管鬼神之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訊息傳回文陽鎮。

王遵之長笑而逝。

王弘毅聽到訊息之後,留下處理人員,班師回文陽鎮。

整個天下也一片大驚。

尤其是朝廷的權臣魏越。

當初他特意給了王弘毅一個【徵北將軍】的名號,為的就是讓魏存東和王弘毅兩者反目牽扯,使其限制在蜀地。

但不想王弘毅太能幹了。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打敗了魏存東,一統蜀地東益州。

魏越意識到不能這樣子放縱王弘毅下去了,不然一年之內,他可能就一統蜀地,裂土稱王了!

於是,魏越以小皇帝的名義,下旨對王弘毅大肆誇獎,並要召王弘毅回京城,封賞他為蜀候。

王弘毅不傻,當然知道這一去的話,就是羊入虎口,身不由己了。

所以他把糖衣吃下,炮彈丟回去,以王遵之剛病逝的關係要守孝不遠行。

但是蜀候的封號,他卻是拿下了,朝廷不給,他自領了!

朝廷自然是氣急,魏越怒斥王弘毅乃是大逆不道之徒,號召天下人討伐他。

但……也就這樣了!

蜀地偏遠,朝廷鞭長莫及,而其他藩鎮,有能力的不靠近蜀地,靠近蜀地的實力不如王弘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弘毅安然無恙。

朝廷的臉面被王弘毅扔在了地面踩!

就這樣,王弘毅一邊整頓東益州六府之地的軍政事務,一邊操持王遵之的後事,還一邊準備蜀候的大典。

這一日。

文陽鎮原節度使府邸。

王弘毅不喜普漲浪費,依舊在此辦公。

吳思源飄然而來。

王弘毅心裡一動,放下政務,在花園裡接見了吳思源。

雖然王弘毅以十八歲的年齡就打下了東益州,並打算自封為蜀候,在當世堪稱舉世無雙的俊傑。

但面對吳思源這個人,他一直心有忌憚。

畢竟,一個能源源不斷拿出戰馬,耕牛,優質麥種,重甲了,利器,以及弓弩的人,你無法想象他的能量有多大!

他今天可以拿這些東西支援他。

那下次他支援其他人呢?

最重要的一點是,到目前為止,王弘毅都還沒有找出吳思源這些物資是從哪裡來的!

這才是他最擔心,乃至有些恐懼的一點。

也是他現在掌控了東益州六府之地,威勢在蜀地一時無兩,但還如此重視吳思源的原因。

吳思源說來見他,他放下所有政務就過來了。

兩人在花園裡品茶。

王弘毅一副沉穩的樣子。

吳思源卻是澹澹一笑,說道,“王大人,當日我們見面,你只是八品果毅校尉,掌二營之兵,屯田於汲水縣,今日,你已經坐擁東益州,麾下勐將如雲,兵力三萬,成為世間赫赫有名的人物,更要加封為蜀候。”

“我今日所擁有的,有你一半的功勞,沒有你,我想要達成這一步,就不知道要多久了!”王弘毅抿嘴,眼睛看著吳思源,說道。

確實。

如果這一世沒有吳思源不斷做【運輸大隊長】的話,王弘毅就算能統一東益州,也沒有這麼早,這麼輕鬆。

最快也要一年之後!

在真龍奪鼎一事上,一步快,可謂是步步快!

王弘毅已經是佔據先機了!

吳思源笑笑,也不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當日投資,今日也是該有收穫的時候!”

“只要我有的,我都可以和你共享!”王弘毅立刻說道。

“我只是要你的一道旨令而已!王大人,你還記得我曾經對你說過的話嗎?我說過,我要伐山破廟,重整神道,順帶討伐一些興風作浪的修道門派。”吳思源搖搖頭,世間的榮華富貴與他不過過眼浮雲,他說道。

王弘毅知道吳思源要的是什麼!

人道定鼎。

龍氣對於神道,煉氣士的法術有很強的壓制作用。

所謂法不及貴人是也!

一道蓋有皇帝印章的聖旨,就可以讓一個真人的法力徹底禁錮,什麼法術都用不出來,最後刀兵加身而亡。

吳思源要的,就是這樣一道能對神鬼產生壓制之力的旨意,以及對神鬼異事的處置權。

王弘毅沉吟了一下後,便道,“我欲設咒禁司,主官為咒禁博士,正九品,下設咒禁師,咒禁士,咒禁學徒。既然如此,你就來做這咒禁博士,總管區域內鬼神之事吧。”

自古華夏都相信傳瘟、驅疫、符咒、降咒等等法術,並且地方上時有聽聞,更加不要說朝廷中央了,歷來是世上鬥爭最激烈地所在,為了權勢名位,可以說無所不用之極,所以官府專門設立咒禁博士這職,下屬還有咒禁師、咒禁士,咒禁學徒等等,形成嚴密的防線,防禁巫蠱毒這些邪祟害人之道。

那為什麼朝廷僅僅把這設為正九品呢?

實際上非常簡單,這類涉及神道法術的人,一旦獲得官職,就可抽取氣運,所以都無官,或者官品卑微,以免抽取太多。

朝廷歷代都不約而同不給煉氣士或者和尚官位,實是有著非常大的理由。

無論什麼朝代,一旦有著五印將軍、國師等等稱號賜予那些煉氣士或者和尚,就意味著國運衰退。

地球歷史上,北齊文宣帝詔高僧法常入宮講《涅盤經》,尊為國師,國師的名稱以此為始,此朝二十八年就滅。

南朝的陳朝陳宣帝,曾以天台智顗為菩薩戒師,才三十三年就滅亡。

隋煬帝也同樣以智顗為菩薩戒師,故也號為國師,隋煬帝時之智顗,煬帝屢詔,請問法要,禮為國師,國運二世而滅。

唐高祖時之智滿,亦有國師的稱號,就有武則天代唐。

宋代和尚獲得賜號者極多,未見有國師的稱號。

元代大封國師,九十九年亡。

明朝武宗優待喇嘛,大封國師和道家真人的封號,結果武宗後,朝廷曰衰。

當然,不能說這些導致了朝代滅亡,但是這些煉氣士,地位越高,就越是吞食朝廷氣運,這幾乎可以確定為事實了。

就算朝廷氣運如海,可總不能浪費。

所以王弘毅遵循舊制,只給正九品官職,為的就是不被這些煉氣士蛀蟲,給拿走太多的氣運。

哪知道吳思源聽完王弘毅的話,就是搖搖頭。

王弘毅的眼神頓時就是一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方所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