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奇襲之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聞李承乾的話。

兩人皆是滿臉疑惑的看著李承乾。

顯然,他們倆都沒反應過來,李承乾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而李承乾則是微微一笑。

“現在可是冬季,天干物燥,而劍山南麓又多松柏……”

李承乾直看著兩人道:“你們難道就不覺得,這是我們的機會嗎?”

固然現在不是採集松脂的最好時候。

但依照這畫紙上沾染的松脂來看,南麓的松脂應該不會少了。

而松脂這東西,雖然比不上火油等物的燃火效果好。

但卻也不差多少了。

如此一來,蜀軍當下在劍山的溝壑裡扎下聯營,這就如同將營地設立在一堆柴火上。

李承乾呵呵地笑了起來:“你們說,若是整個劍山都燃起火來,敵人該如何去破解?”

聞言,二人亦是臉色大變。

他他們立刻明白了李承乾將要採用什麼戰術了。

兩人也是滿臉驚喜之色的對視一眼。

“咱們只需要在上風口放一把大火。”

“怕是就要有許多人被燒的屍骨無存了……”

韓奇略率先開口道:“若是能夠成功的話,我軍勢必可以打破當下的僵局。”

“能不能打破僵局我不知道。”

李承乾眯縫著雙眸,緊握著拳道:“但我知道,如果我們成功,他們就輸定了,而我們的兄弟也不必用命去和對方血拼……”

縱觀歷史。

劍門關從未被正面攻破過。

但歷史不就是要由人來創造的麼?

前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們來做。

前人無法創造的歷史,我們來創造。

這傢伙打仗,不守常規,更沒什麼戰法可言。

可在他看似隨心所欲異想天開的戰法往往又會出人意料,幾次三番都打得敵人措手不及。

而這一點從他先前的那些戰史就不難看得出來。

此刻,顯然李承乾又將他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用在了軍事上。

李承乾邁步來到簾帳之外。

他仰頭看著那若隱若現的天下第一關:“劍門關,勢必要被我們踩在腳下……”

……

李承乾是個說幹就幹的性子。

他只要想到了什麼,幾乎當下就會付出行動。

這一次也是一樣。

既然有了計劃,那就完全按照計劃走。

這日上午,劉啟直集合隊伍,親率一萬人馬,朝著劍門關的方向推進。

早前便說過。

劍門關這地方之所以易守難攻,就是因為它特殊的地勢。

要知道,劍門關這個關卡就屹立在兩山之間,幾乎將峽谷口完全封死。

除此之外,還有劍門關的地形。

若是想要正面進攻劍門關,就要先行走過一段距離超過兩裡的狹窄的谷口。

谷口最窄的地方只有百步寬,五十米不到。

而這樣的寬窄程度,不僅讓攻方的攻城器械全部排開來進攻,更限制了進攻方能夠投入的人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前李承乾就算過一筆賬。

若是想要正面進攻劍門關的話,他們每次投入的人數不過三四千人而已。

這也就使得人數優勢,在劍門關之下,完全就成了空談。

畢竟,三四千人就想要攻破萬人駐守的劍門關,簡直是痴人說夢一樣。

最後要說的就是劍門關那由上至下的高度優勢了。

劍門關所毅力的位置是峽谷最高的地方,相比於最低的地方足有百米。

也就是說,從劍門關上往下推一根滾木。

只要滾木的重量足夠,只要不被人擋住,那滾木能從劍門關上直接軲轆到山谷的入口去。

這樣一來,足以給攻方造成極大的殺傷。

而這三點說出來之後,其實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畢竟一座城池要是具備了這三點,就已經堪稱完美,堪稱無敵,堪稱無法攻破了。

當然,這一次劉啟率軍前往劍門關,自然不是要發動總攻,更不是要用將士們的生命去賭。

他們要做的是吸引敵人的目光,為李承乾打掩護。

就在今天早上。

李承乾從軍中挑選了千名敢死隊。

在劉啟出發的同一時間,他們也開始朝著北方推進。

本來,他們是不打算讓李承乾親自去冒險的。

甚至馮光耀主動想要攬下這個任務來。

但是,李承乾清楚。

這一戰,必須得他親自上。

因為,只有他這個太子在場,涼州軍的敢死隊才是真正的敢死隊。

最終,馮光耀與劉啟等人也是拗不過李承乾,只能同意。

而在離開了蜀軍的視野範圍之後,他們便在廖集等一眾探子的帶領下,直接鑽入了劍山那茂密的叢林當中。

當下,且先說劍門關的正面。

劉啟雖然中層將領出身。

但他畢竟是李世民親自選出來,將來要輔佐李承乾的人,他自然是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在個人武力上,他或許比不上程懷亮這樣以武力見長的驍將。

但他絕對是個領軍能力與高至行相差無多的儒將。

而他的本領,從他當初獨自領軍在西域作戰的時候就不難看得出來。

這一次,李承乾給他的任務是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這說起來簡單,實則非常困難。

畢竟,他面對的城池可是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劍門關。

對方是佔據絕對的放手優勢的。

除此之外,他的任務還是佯攻。

佯攻任務看似簡單輕易,無外乎就是要對一座城池發動假進攻。

但要吸引對方注意力,並且還要保證己方不會出現太大的傷亡就很困難了。

當然,這個問題當然困擾不了劉啟。

在抵達劍門關所在的谷口之外時,劉啟便井然有序的指揮起帳下士卒來。

他先是派出三百重盾手頂在最前面,又派五百長戟手,五百刀盾手緊隨其後。

最後則是三百涼州軍炮兵推著三十門貞觀炮跟著隊伍一同向前推進。

他這樣的戰略部署,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最完美的佈局了。

不僅能造就出要攻城的假象,還能利用這批炮手,為後續的攻城做準備。

畢竟以劍門關這樣的位置而言,必須要先讓炮手尋找到有利位置,才能對劍門關進行火力壓制。

當然了。

在這樣狹窄的空間內使用貞觀炮是有很大的危險性的。

畢竟,兩側的峽谷那麼窄,只要一枚炮彈落錯了地方,就很有可能產生連鎖反應。

不說會讓整個峽谷都塌陷下來,落下來的山石也足以將進攻的道路堵塞。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了。

當下最重要就是攻破眼前的城池。

就算攻不破,也要讓對方知道己方的厲害。

看著列好的軍陣,望著前方的劍門關。

劉啟沒有半點猶豫,徑直拔出腰間佩刀,喝道:“目標劍門關,進攻!”

隨著這一聲令下,列好了戰陣的將士們紛紛大喝一聲:“殺!”

緊接著,一眾人便列著整齊的戰陣,朝著劍門關的方向緩緩推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