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戰斧行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且韋維爾還知道一點:英軍的補給線相對更長,而德、意軍的補給線短。

因此在可預見的將來,英軍的坦克會始終保持在250輛左右,而德、意軍的坦克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加。

所以,韋維爾認為應該是越早發起反攻對自己越有利。

其實韋維爾急著發起反攻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丘吉爾以及在倫敦的那些將軍們已經對韋維爾在北非的失敗已經很不滿意了。

韋維爾心裡清楚,如果再拖下去,他就會被那些沒有耐心的上司們調走,這意味著他就再也沒有扳回一局的機會。

想到這裡韋維爾不由摸了摸自己的左眼……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與德軍作戰時失去的,所以他恨德國人。

在這些客觀因素下,韋維爾就迅速收攏逃回來的英軍並將坦克分配了下去。

韋維爾有些慶幸自己的部隊及時逃了回來……他們損失的不過是坦克而已,如果損失的是人,也就是這些駕駛坦克的士兵,那現在就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復戰鬥力了。

現在,只需要為這些坦克兵分配上新的坦克,然後再做些適應性訓練,接著很快就可以再次走上戰場了。

韋維爾給自己的作戰計劃命名為“戰斧行動”,意義就是像鋒利的戰斧一樣向敵人的進攻,其目標是奪取託布魯克……只有奪取託布魯克,位於埃及的英軍才能稍感安全,否則就要坐等敵人在面前透過港口不斷增兵積蓄物資並發動進攻。

接著,距離英軍在託布魯克的潰敗僅僅只有十五天,英軍就迫不及待的發起了反攻。

當猛烈的轟炸聲傳到託布魯克的時候,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包括隆美爾本人在內。因為大家都以為英軍被狠狠教訓一頓後,要麼龜縮在埃及修身養息一段時間要麼就老老實實的構築一道防線,沒想到現在卻朝德軍發起反攻!

隆美爾聽到這炮聲卻欣喜若狂,這讓他意識到自己的戰機還未失去……他最擔心的是英國人構築起一道防線,然後把戰鬥打成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的塹壕戰,但英國人顯然沒有這麼做,他們還在想著進攻,居然還在想著進攻?!

“將軍!”斯特萊克少將說道:“我認為英國人的這次反攻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他們很清楚我們的實力,同時也知道我們得到了哪些增援!”

斯特萊克少將的擔心當然是有道理的,義大利的運輸船一直都在馬耳它島英軍的臨視之下,何況託布魯克還有英國人的間諜,英國人甚至都有可能掌握德軍坦克及兵力的詳細數量。

在這種情況下,而且英軍還新敗於德軍的情況下,英國人發起反攻,那必定是有所倚仗。

“斯特萊克將軍擔心的太多了!”普裡特維茨少將反駁道:“現在距離上次英軍被我們擊潰只有十五天,如果英國人有什麼倚仗的話,十五天前就該用上了不是嗎?”

普裡特維茨少將是德軍第十五裝甲師師長,幾天前剛剛隨著部隊趕到託布魯克。

“那麼……普裡特維茨將軍!”斯特萊克少將問道:“你認為英國人為什麼會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下發動這次反攻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任何一場戰鬥都不會有必勝把握的,上一場戰鬥第一步兵團的表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普裡特維茨少將在話中有意用“第一步兵團”而不是“第五輕裝師”。

頓了下,普裡特維茨少將就指著地圖接著說道:“我認為英國人急著反攻,是因為我們佔領了託布魯克,他們知道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港口獲得大量的補給並為進攻埃及做準備。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個時間不會太久,因為我們很快就有積蓄足夠的力量發起進攻,這使英國人沒有足夠的時間構築一條防線……”

隆美爾點了點頭,贊同道:“他們是以攻代守,或者也可以說是爭取構築防線的時間。另外,如果他們能拿下託布魯克的話,就可以打亂我們的陣腳粉碎我們的進攻計劃!”

“是的!”普裡特維茨少將說:“所以我們更要給他們迎頭一擊,用最快的速度打敗他們後再快速朝埃及穿插,這樣不僅可以把握主動權包圍英軍的進攻部隊,還可以徹底摧毀英軍的防禦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隆美爾讚賞的點了點頭,普裡特維茨少將這種以快打慢的計劃很符合隆美爾的性格,因為隆美爾自己也是個不顧後方危險講究進攻的人。

讓隆美爾信心十足的是,此時的德軍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面對敵人的戰機只有捱打了,德軍已經有一個航空大隊進駐班加西並隨時準備為前線的德軍提供空中援助。

於是命令就下達到第5輕裝師。

軍營很快就忙碌起來,急促的哨聲,一聲聲乾脆有力的命令,士兵們被集中在空地前列隊,一輛輛汽車像連在一起的火車車廂似的逐一停在隊伍前,一聲令下士兵們就以班、排為單位上車。

這裡之所以說以班、排為單位,是因為德軍現在使用的是英軍的“鬥牛士”汽車。

這汽車對於英軍來說,正好一輛汽車搭載一個排的士兵及補給。但德軍的建制與英軍不同,正如之前所說的,德軍一個排有四個步兵班另加一個迫炮班(裝備50MM迫擊炮),滿編時總人數恰好50人。

50人乘座一輛“鬥牛士”汽車就顯得擁擠了,不過因為第一步兵團大多都沒有滿編,“鬥牛士”的空間對於30人來說又有許多冗餘,所以大多能裝下,只有少數幾個補充兵較多的幾個班需要搭乘其它汽車。

由此也可知,武器裝備其實與部隊的建制應該是配套的,一個排要麼可以用一輛汽車裝載,要麼就恰好用幾輛汽車分載,否則,行軍作戰時難免會出現各種不便比如空間的浪費或是緊急應戰時士兵找不到自己建制的混亂情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遠征士兵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