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斯大林格勒方面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天下午康拉德和漢娜就啟程趕往柏林,他們在柏林做些準備工作之後就會帶一支研發隊伍前往阿爾及利亞進一步開展對ME163的改進工作,改進方向當然就像秦川所說的那樣,首先是進行近炸引信及電視制導結合,更進一步的就是雷達制導和紅外制導。

可以想像的是前者很快就能實現,因為那差不多就是為V1裝上一個近炸引信,後者則需要較長的時間。

秦川想的當然不是這個,他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就是漢娜道別時臉上的幾分惆悵、幾分無奈又帶有幾分興奮。

惆悵和無奈很好理解,這是離別應有的表現。

興奮對於秦川來說也能理解……從某方面來說漢娜是個工作狂或者也可以說是個典型的愛國主義者,這可以從她試飛事故被撞傷的最後一刻還用紙和筆畫下事故原因以及擔心B17的危機可以看得出來。

所以,當秦川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之後,或者也可以說漢娜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之後,自然就會興奮並對將來在阿爾及利亞的實驗充滿了期待。

有時,秦川忍不住會這麼想:漢娜這次不遠千里的趕到巴庫到底是為了見他,還是為了解決B17的危機,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秦川更偏向於第三個答案,因為漢娜在試飛事故認為自己再也醒不過來時,畫下草圖的同時又給秦川留了言。

然後秦川又會想……為什麼不是先給自己留言再畫下草圖呢?是不是把工作看得更重要呢?

接著秦川又覺得自己有些好笑,不過兩天的接觸就變得有些兒女情長了。

其實即便漢娜把工作看得更重些,秦川也能理解,因為這個工作的性質不一樣,它關係著德國千千萬萬人的生存乃至德國的命運……就像秦川也決定留在巴庫而不是跟隨康拉德去阿爾及利亞一樣。

這可以說是處於戰爭狀態中的一種無奈:無論什麼事都必須以國家為重,個人利益是如此微不足道。

不過秦川留在這也沒什麼事可做,因為外高加索的局勢已逐漸穩定了下來。

這主要還是歸功於希特勒從後方抽調了三個保安師進駐外高加索,這三個保安師一個負責塔曼半島,一個負責黑海沿岸港口,還有一個負責巴庫。

雖然保安師的口碑不怎麼好,但他們畢竟是專業……這其中主要是對付游擊隊,德國國防軍的士兵雖然能在戰場上與敵人搏殺並一次又一次的擊潰蘇軍,但對付藏身於百姓中的游擊隊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了,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把對方當百姓還是當軍人。

而保安師卻是個中好手,他們的進駐就讓第11集團軍的士兵脫離了繁瑣的事務專心構築防線,於是很快就走上了正軌。

蘇軍方面就是另一回事了。

巴庫油田的失守在極大程度上動搖了蘇軍繼續這場戰爭的士氣和信心,因為正如之前所說的……巴庫油田佔蘇聯的71.5%,巴庫油田的失守意味著蘇聯戰爭機器至少有一半會停擺,於是戰爭能量、資源等各方面都會減弱。

因此,斯大林在第一時間就趕往斯大林格勒召集從各方向敗退至此的蘇聯軍官開了一個會。

“一些愚蠢的人爭辯說……”斯大林冷冷的掃了分坐兩側噤若寒蟬的蘇軍將領一眼,說道:“我們可以繼續向東撤退,因為我們還有廣闊的領土、大量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並我們總是有充足的糧食!”

說到這裡斯大林頓了下,然後加重語氣繼續說道:“這是在自我安慰,他們試圖以這些理由為自己不體面的行為和撤退開脫。它們是徹頭徹尾的欺騙,是虛假的,這種理論能做的就有一個,那就是幫助我們的敵人!敵人正全然不顧損失向前線增派越來越多的兵力,已經深入蘇聯腹地佔領了新的地區破壞並摧毀我們的城市和村莊,強姦、劫掠、殺害我們的人民!

所以,我們必須根除所有說我們可以無休止撤退的言論,根除所有說我們仍然有廣闊領土的言論,根除所有說我們國家十分富有的言論,根除所有說我們人口眾多的言論,根除所有說我們有足夠糧食的言論!因為它們是謊言,是危險的,會削弱我們的鬥志助長了敵人的威風。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明白一點,如不停止撤退,我們就會沒有糧食、沒有燃料、沒有金屬、沒有原材料、沒有工廠、沒有鐵路!

是停止撤退的時候了!

我宣佈,我們必須頑強的堅守每一處陣地和蘇聯的每一寸領土,直到流盡最後一滴鮮血,我們必須堅守我們的每一塊土地,並最大程度的為它而戰!”

接著,斯大林就著手在斯大林格勒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

現時還命令各方面軍和集團軍各自組建屬於自己的“懲戒營”和“阻截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懲戒營”和“阻截隊”是什麼就不用多說了……

前者就是將犯有罪行或是逃跑乃至有怯懦表現和思想的士兵組建成一支部隊(注:方面軍組建1到3個懲戒營,每營800人,集團軍組建5到10個懲戒連,每個連150到200人),然後把他們部署到最危險的區域…事實上有時不僅僅只是最危險的區域,這些地方更多的是一些沒有戰略意義的地區,也就是純粹將這些士兵部署在那送死或是執行一系列的自殺式任務。

用斯大林的話說,就是“讓他們用鮮血洗刷對祖國犯下的罪行”。

現代網路有種言論,就是斯大林沒有槍斃多少逃兵……這話的確是,這些逃兵只是被送到“懲戒營”裡然後被趕上戰場而已。

後者,也就是“阻截隊”,按斯大林的命令就是“在發生恐慌和擅自後撤時就地處決恐慌製造者和懦夫!”

有人簡單的認為“阻截隊”就是在部隊衝鋒時在後頭架起機槍射殺逃兵,其實“阻截隊”的權力要比這種部隊的權力大得多使用的裝備也好得多,朱可夫就曾經在集團軍的阻截隊裡裝備上了坦克,同時“阻截隊”甚至可以逮捕最高統帥部的某些將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遠征士兵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