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艱難抉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蘇俄的內戰如火如荼,自由軍團卻是已經開始有計劃地從前線撤離。根據德意志這邊的軍事顧問給俄羅斯民主聯邦當局的建議,是讓高爾察克準備迎接一段極為艱難的時期。

為什麼?還用說麼!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爆了,經濟危機對於封閉性極強的蘇俄也就是那麼回事,幾乎不會產生太大的附加傷害,但是對於俄羅斯民主聯邦來講卻不是這麼回事了。

俄羅斯民主聯邦與世界接軌,不是一般的接軌,是幾乎方方面面都依賴到與其他國家的交流,那麼世界局勢的變動對於俄羅斯民主聯邦來說就顯得極為關鍵。

這麼說吧,俄羅斯民主聯邦的經濟來源依靠對外出口基礎原材料,採購進多種成品的工業產品。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到來了,俄羅斯民主聯邦對外出口必定是會遭受影響,資金來源減少,向外採購沒有足夠的資金難以支撐。

俄羅斯民主聯邦本身沒有成熟的軍事工業,過8o%的軍火需要仰仗於他國,特別是在一些相對高階的軍火上面尤其是這樣。

世界性經濟危機爆,各國絕對沒有什麼餘力再去幫到俄羅斯民主聯邦什麼,甚至可能出現拖後腿的事件,例如法國會要求俄羅斯民主聯邦趕緊歸還債務。然後,俄羅斯民主聯邦以前還能從各國獲取貸款,但是經濟危機爆之後,舊有的貸款將會被迫停掉,不會產生新的貸款,資金鏈將面臨大難題。

“他們臨時來照會,有出訪我們的計劃。”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最近找李奇的次數比往常多了至少十倍,他臉上帶著勝利版的笑容:“根據我們的推斷,他們是來尋求貿易,以及……我們最為期盼的軍火交易!”

德意志騰飛的時機要來了!是真的要來了!各國陷入了巨大的麻煩,不會有多少精力再來管德意志,甚至在某些方面他們還需要求到德意志這邊,其中就關於俄羅斯民主聯邦那邊。

當然了,德意志並沒有閒錢去幫助俄羅斯民主聯邦支撐那脆弱的經濟體系,也絕對不會有糧食去餵飽俄羅斯民主聯邦那群餓肚子就要革命的民眾,但是德意志可以恢復軍工生產,以“支付賠款”的方式給予俄羅斯民主聯邦支援。

是的,英國已經早俄羅斯民主聯邦一步與德意志這邊有了接洽,英國主要出售火炮、坦克、汽車等物,是以現金交割的方式出售給俄羅斯民主聯邦,英國需要德意志加強輕武器的產量,以償還列強貸款的方式交貨給俄羅斯民主聯邦。

“自作聰明的英國人,他們以為這樣就會將我們拉進陷阱。”李奇臉上有些不屑:“我們增加輕武器配線,是以賠償的方式交貨,他們需要我們大力加強輕武器的出產,消耗資源卻沒有回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是這樣,別看生產步槍好像對列強沒有難度,但是工序上其實並不簡單,生產的步槍多了材料消耗也會增多。一杆合格的步槍並不是那麼簡單的,特別是對於槍管的要求其實有一個標準,那就需要用到特種鋼材。對於德意志來講,特種鋼材每用一些就是減少一些,對其它方面會產生效應影響,例如火炮、裝甲兵器、戰艦……

“子彈,大量的子彈,恐怖數量的子彈。”阿道夫.希特勒本來是對英國有好感,可是這一次真的是火大:“他們要大量減少我們對銅的儲備!”

目前世界各國依然是使用銅彈殼,對那些有殖民地的列強來講,銅是一種非常容易獲取的資源,但是對於沒有殖民地的德意志卻是不容易。向俄羅斯民主聯邦提供子彈,每每提供一顆子彈,等於是德意志的儲備就少掉一顆子彈。所以,看似簡單的事情,裡面的陷阱卻是大到驚人!

“是他們開始警惕了嗎?”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有些憂慮:“如果是的話……我們……”

“不!”李奇篤定地說:“那只是他們的一種危機轉嫁手段,其中絕對有法國的影子。”

陰魂不散的法國,對德意志的壓制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經過多番的交涉,英國在德意志的“督察隊”早就撤離,只有法國和比利時的“督察隊”找著各種各樣的理由就是不走。這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爆,法國和比利時的那些人不走也不行了,兩國不會有富裕的資金再去支撐,德意志也根本沒有可能會為那些約束自己展的傢伙掏一分錢。

“新的五年計劃……第一步就是開始對戰敗賠款抵賴。”阿道夫.希特勒對這個根本就沒有什麼心理負擔:“我們開始逐年地減少對戰敗賠款的支付,到1931年完全停頓。”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眨著眼睛,身為外交人員的操守很清楚這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德意志可以對他國抵賴,那麼他國對德意志抵賴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要不是政府奔著備戰和開戰而去,這樣的事情真的不能做,因為實在是太傷害德意志的外交形象了,問題是德意志真的就是在備戰和準備開啟新的戰爭啊!

“為了尋找藉口,我們需要在國內啟動新的應對方案了。”赫爾曼.戈林還是勞工部長呢,他說的話很關鍵:“在就業率上面會出現巨大落差,國家機關和宣傳部門要做好應對措施。”

是的,德意志會有新一輪的動盪,那是在新的貨幣行之前,經濟上的重大調整,會牽扯到方方面面面。其實,有動盪才正常,畢竟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爆,越是達的國家動盪越大,亂上一陣子屬於絕對的正常。其他國家是被動式的動盪,肯定是要傷筋動骨。德意志的動盪是有計劃有步驟的操控行為,雖說肯定是會有群體受到傷害,但那是涅槃重生!

一定要動盪一下的,不然政府當局怎麼去和列強扯皮,怎麼找藉口不再對戰敗進行賠償?那個時候也是檢驗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對國家的控制力,更是國防軍真正選擇站隊的時候。

“蘇俄那邊……非常麻煩!”庫爾特.蔡茨勒幾乎是快將眉頭皺成了麻繩:“我們進行過戰棋推演,他們雖然會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但是越過烏拉爾山脈已經成為必然。”

李奇派去參與干涉的自由軍團在後撤,那是受到了各國干涉軍的影響,任何一個國家在蘇俄內戰的部隊都在後撤,英國、法國、美國甚至做得異常徹底,直接就是從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分批乘船回國,只有自由軍團的日本那邊的軍隊選擇留在俄羅斯民主聯邦境內。

“斯大林任命鐵木辛哥和伏龍芝為兩個方面軍的司令,會在北線和南線起進攻。”庫爾特.蔡茨勒說的這些其實並不是什麼秘密,該知道的國家都知道,只是他們的情報更加詳細:“北線方面軍由鐵木辛哥指揮,下轄一百一十個師;南線方面軍由伏龍芝指揮,下轄75個師。”

蘇俄紅軍一個師大概是一萬四千人,那麼北線方面軍就是一百五十萬以上,南線方面軍一百萬以上。考慮到蘇俄紅軍基本是以輕步兵師為主,其實看著人多,但有多少突防能力怎麼沒譜。

“我們的情報人員正在謀求獲得蘇俄兩個方面軍的武器配置,有了比較粗略的資訊。”庫爾特.蔡茨勒臉色看上去很專注:“北線方面軍的各種口徑火炮不會少於三千門,南線方面軍不會少於一千門。另外坦克、飛機等相關情報也在謀求,應該很快就會有訊息傳回。”

庫爾特.蔡茨勒又列了一些資料,蘇俄紅軍的火炮大多是一戰時期的老舊產物,炮彈上面倒是顯得異常的充足。

蘇俄是該憋大招的,他們本來就打算動一輪強勁的攻勢,對此已經做了將近三年的準備。命運似乎是在眷顧蘇俄,他們事先根本就不知道會有經濟危機什麼的,可他們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然後又準備在合適的時間動攻勢。

“是的,我們的情報系統回的最新情報顯示,蘇俄已經開始準備舉國動員!”海德裡希臉上帶著矜持的微笑,沒有太特別的意思,他基本上時刻都是這種表情:“軍工廠也是在日夜生產,每日都會有火車皮被運往前線。”

李奇一直都在估算蘇俄能動員出多少兵源,結合多方面的情況算下來,蘇俄動員六七百萬的部隊似乎並不是什麼問題,只是看斯大林到底有沒有這個魄力。

事實上在魄力方面斯大林絕對不缺,蘇俄政~治~局需要考慮的是,動員起來的士兵到底有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而似乎……哪怕是武器不夠對於紅軍也不是什麼太大的難題,一人槍,一人子彈,沒槍的在戰場撿也就是了,他們這麼幹也不是第一次。

“我們……認為,恐怕俄羅斯民主聯邦前期要是沒有守住,接下來估計是要面臨大潰敗。”庫爾特.蔡茨勒現在可又是國防軍光榮的一員了,還是參謀部那邊的一名部長:“現在,對於俄羅斯民主聯邦來說,能不能守住將會決定國家命運。”

全體沉默了下來,他們十分清楚俄羅斯民主聯邦這一次是真的面臨生死危機,特別是在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環境下,世界列強哪怕是想要拉一把,列強對俄羅斯民主聯邦估計也是有心無力居多。

“我們應該拉他們一把……”阿道夫.希特勒不喜歡斯拉夫人,但他的語氣非常之堅定:“我們必須拉他們一把!”

問題是……怎麼拉?

“日本面臨著與我們相同的艱難抉擇。”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說道:“他們才是更應該感到心優的國家。”

那是肯定的事情,日本一直從俄羅斯民主聯邦獲取巨量的廉價原材料,要是俄羅斯民主聯邦完蛋了,蘇俄會那樣便宜日本?

恰恰就是因為俄羅斯民主聯邦在賤賣資源,蘇俄那方面才有鼓動的理由。蘇俄稱高爾察克不但是一個反~動者,還是一個賣國賊。從某些方面來講,高爾察克也真的是在幹賣國的事情,畢竟有太多的東西真的是被賤賣,然後俄國的土地上不止有一個國家的駐軍。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俄羅斯民主聯邦的政府真的就是一個出賣民族利益的政府,那也是蘇俄稍微煽動一下,結果俄羅斯民主聯邦內部就開始顯得有些亂的原因。

讓高爾察克去拒絕外國駐軍?得說一句天大的實話,高爾察克的政府辦不到!

“我們現在需要研究的是,有沒有可能,或者說會付出多大的代價。”李奇知道那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但未來不總是一直存在選擇嗎?選擇既是命運。他嚴肅地說:“一旦代價過預計,我們只能放棄。”

“也許那是我們的機會,不管是選擇幫助還是漠視。”阿道夫.希特勒的政治嗅覺一向靈敏:“選擇幫助的話,我們可以借這個機會用更溫和的方法掙脫列強在德意志脖子上套下的枷鎖。選擇漠視,蘇俄將會成為整個歐洲大6的威脅,波蘭已經給出了答案,波蘭無法像英國期望的那樣作為歐洲的盾牌,那麼只剩下我們。”

是的,是的,蘇俄會成為歐洲的威脅,乃至是成為全世界的威脅,那是很明顯的事情。但那將會是許久之後,特別是在利益需要的時刻,英法美等國家可不會那麼講究,那是“歷史”已經給出過答案的事情了。

李奇在掙扎,他真的不希望蘇聯出現,要是忙活了那麼久蘇聯依然出現,德意志的前途真的堪憂。

可是……俄羅斯民主聯邦能夠撐下來嗎?列強肯做到什麼地步,然後德意志又該付出多少,可以得到多少回報?

“我們需要與日本那邊做好溝通!”李奇直接阻止了一大片的吵鬧聲:“再看俄羅斯民族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