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暫時靠邊站的海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漢堡接下來就得還威廉港,幾乎所有重要城市李奇都會去一遍。

威廉港一直都是德意志最重要的港口,應該說沒有之一。這裡出去就是北海,每日的吞吐量哪怕是在經濟最為蕭條的時候都沒有降低多少,來自各大洲的船隻都會將威廉港視為進入德意志的口岸。

民用港與軍用港不能一概而論,肯定會有區分。

民用港看去非常的熱鬧,各條停靠口岸佈滿了種類繁多的船,郵輪卻是要停在深水區。

與之熱鬧民用港相比,軍用港看去可就冷清了非常多,要是懂得船隻的辨別,一看就要感到心酸,作為德意志海軍最主要的港口,軍港內卻是停著全面落後於世界的艦船,然後數量還少得略微有些可憐。

“我們近些年不會有造艦計劃。”李奇面對的威廉港的防禦司令:“希望海軍能夠理解。”

阿爾弗雷德.瓦爾瓦奇特就是威廉港的防禦司令,他只是點頭,並未有表什麼不滿。

實際的情況是,德意志海軍本來是有自己的造艦計劃,但是李奇用實際的資料讓他們明白了一點,哪怕是按照計劃建造起艦船,那也是落後於世界的棺材板。

好吧,說棺材板絕對是過份了,例如海軍就有一款名為“德意志級”的裝甲艦建造計劃,她算是一種袖珍版的戰列艦。

李奇是比較不看好袖珍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不說艦炮口徑不行,度上其實也比不了各國的戰列巡洋艦,那麼造出來之後到底是拿來幹什麼?與戰列對轟完全沒有那個實力,與戰列巡洋艦打度又比不如。說,到底是想幹什麼?

海軍給出的答案是要當作破交艦,他們認為“德意志級”的袖珍戰列艦可以作為各條海洋線上的主要破交力量。計劃在1927年的時候動工一條,在1934年之前完成兩條,然後再設計合適的戰列巡洋艦,例如“沙恩霍特級”的那種款式,計劃在1936年之前完成兩條並服役。

現在德意志海軍的規模只有6艘輕巡和6艘前無畏艦,整整八年沒有再增加一條新艦。要說起來李奇是要振奮一下海軍的士氣什麼的,可是……花大價錢造一些註定“沒對手”的艦船,何苦呢?

李奇當然知道未來海軍的展方向,未來的海軍就是航母致勝,其餘的艦船成了拱衛航母的存在。造戰列艦肯定是要,但要有一個適度,有一兩艘來振奮國民士氣也就足夠了,再多就真的是浪費。

航母是必須展的方向,再來就是對潛艇的大力研究和建造。

走航母路線無比正確,但其實並不好走。航母的研究比戰列艦還要麻煩,不是簡單的麻煩,是無比的麻煩,牽扯到的都是新型技術,包括在艦載機的研究上面。

實際上德意志海軍也有航母的研究方案,就是“塞德利茨級”的裝甲航母,但方案一直都在研究中,因為缺乏一些技術和經驗上的問題,壓根就只是停留在圖紙,甚至連藍圖都沒有最終定下方案。

其實一戰時期德意志海軍是有航母的,也是“塞德利茨級”的這個級別名字,但說實話一戰時期的航母真的不行,時代畢竟是在往前而不是退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玩得轉航母的國家不算多,應該說是非常的少,對航母下死力研究的國家更少,似乎也就是一個日本從美國的航母試驗上看到了“未來趨勢”,然後盡力在研究。

日本這個國家的奇葩之處在哪?就是什麼都要分派別,什麼維新派、薩摩派,然後再來6軍派和海軍派。兵種之內還會再繼續分派別,什麼西進派和南下派。簡直就是亂七八糟。

李奇所知,目前的日本海軍也分成了戰列艦派系和航母派系。一方是要擁有噸位更大、火炮更粗的級戰列艦,另一方是認為航母才有用。也不知道日本內閣到底是怎麼安撫的海軍,竟是用有限的資源來讓海軍同時搞戰列艦和航母。

雷德爾帶著一批德意志的海軍去了遠東的日本,他們會作為看客,觀看日本海軍的展。太機密的東西自然是看不到的,但是辨別“管子派”和“艦載派”並不需要太機密的東西,只要從一些方面進行觀察就可以了。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大型艦隻的建造經驗和積累。”李奇還是需要進行安撫:“先將我們的造船技術累積起來,也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造船設計師、工程師、工人,他們的存在會成為我們建造戰艦的底蘊。”

阿爾弗雷德.薩爾瓦奇特當然是認可李奇的觀點。實際上,海軍已經全面效忠李奇,因為李奇說的那些真的沒有錯誤,不要在落後的技術和理念下閉門造車,要是造出來的戰艦落後於各國,那真的是太浪費了。

6軍和空軍,技術兵種允許一定的失誤,因為建造方案改起來並不會造成太大的浪費。海軍是絕不應該出現技術失誤的一種,因為一艘戰艦一旦龍骨鋪設,有了一定的規模之後,再失誤也只能是硬著頭皮建造完畢。

一艘戰艦,哪怕是驅逐艦,造出來沒有任何的價值,對於德意志海軍來說都是一件令無數人感到心塞的事情。以前是沒有辦法,現在李奇給他們找了一個合作物件,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去拿一個國家的海軍來進行觀摩……其實也想要作為試驗品,那麼海軍著急個什麼勁呢?

“是的,總理閣下,我們不會著急。”阿爾弗雷特.瓦爾瓦奇特一臉含蓄的笑容:“事實上,我們很有耐心。”

到了1927年,一些設計人員一直都是撲在大型郵輪的研究上面,因為李奇的要求是,郵輪在設計的理念上要存在改裝的可能性。

改裝啥玩意?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多少郵輪改裝成為航母就知道了。李奇還真的就是抱著類似的念頭,專業的重型航母當然是要有,可是以德意志的資源來看,重型航母真的搞不了多少,至少在整合起歐洲的力量之前,兩艘就該是極限,那麼一些改裝過來的航母怎麼也是能揮出一些作用。

抱著以後能夠改裝的理念,郵輪的建造從一開始就需要留有一些改造的空間,這點卻是難不倒那些設計人員,只是……方案到底靠不靠譜,需要實際的操作才知道。

“是的,建造起來的第一艘郵輪不會進行商業運營,會有一個藉口,對那艘郵輪進行的改造。”李奇連改造地點都找好了,是在柯尼斯堡。他說:“到時候會有海軍的監督員全程記錄,我們以後該是怎麼樣的海軍規模,就看方案實不實際。”

阿爾弗雷特.瓦爾瓦奇特頻頻點頭:“我們……都在等待,希望等待會有豐盛的回報。”

一群人在軍港這邊走動,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不用多猜,儘管德意志的海軍規模就沒有增加過,但是那些列強對德意志海軍的軍港監控卻是一刻都沒有放鬆過。

“總算是開始了嗎?”伊齊基爾.貝爾來自英國,他在德意志這邊的公開身份就是一個監督員,他對自己的同伴說:“德國海軍長達八年沒有任何新艦服役,甚至都沒有任何的造艦機會。我們的情報系統顯示,前一段時間有一批德國海軍的軍官去了遠東的日本,想來他們終於是又明白一個國家的重新崛起不能沒有海軍的加入。”

《海權論》已經是老掉牙的東西了,先由美國的馬漢提出,然後被世界每個國家都接受。英國是一個島嶼國家,他們的崛起就是海軍從弱小到強大的展史,簡直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英國更加清楚強大的海軍意味著什麼了。

李奇身為德意志的國家總理,去到哪一個地方肯定是會存在必需去的理由,伊齊基爾.貝爾相信一個國家的總理不會因為是心血來潮才到威廉港。

“只是不清楚德國海軍的是個什麼樣的造艦計劃?”奧蘭多.哈里斯笑呵呵地說:“他們的海軍總噸位只有我們的35%,想要有合理的艦隊配置可不容易。”

是的,經過艱難地談判,也有英國想要放縱德意志的因素,德意志海軍噸位可以建造英國總噸位的35%。

考慮到英國海軍是全球性質的海軍,每一個海外殖民都需要有足夠強大的海軍進行威懾,更要有強大的海軍來保持世界霸權,英國幾乎每年都會有艦船的建造計劃出爐。

德意志沒有海外殖民地,其實真的不需要太龐大的艦隊。艦隊龐大,代表投入增加,還需要考慮日常消耗以及維護消耗,並不是將戰艦給建造出來就算是完事了。

很現實的事情,德意志目前養一支6艘輕巡和6艘前無畏艦的艦隊都顯得吃力,那是因為德意志的經濟不行。這樣都吃力,建造出英國總噸位35%的船艦,造出來做什麼?就為了顯示存在感?

“我知道英國人一直在鼓勵我們展軍備,可是他們似乎忽略了一點,我們的軍備很難有所展。”李奇在苦笑:“哪怕是最適合我們展軍備的年代,我們都會因為經濟的關係,只能小打小鬧。”

現在才是1927年,要是李奇沒有記錯,不會只是德意志,經濟蕭條到來之後,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是裁軍,然後海軍建設也會陷入一段長久的停頓期,好像是被稱呼為“海軍假日”還是什麼,反正就那麼回事。

真的不著急,到了“海軍假日”的時期,各國就該是拼了老命地想要將造出來的戰艦封存,或者是將一些戰艦賣給一些小國,好像是演變成連主力艦都賣的地步。李奇就在琢磨著,到時候可要好好地研究一下,哪怕不為模仿,至少是摸清楚體系。

對的,就是體系,任何的國家的任何兵種,都是會帶有自身的體系,特別是世界列強的各國,他們的技術兵器該是什麼路子就是什麼路子,可不會突然間就給“折彎”了。

那樣一來,摸清楚路子,哪怕是有區別,但是體系的一脈相承上總是能夠摸出一些套路,哪怕是為了以後知曉炸彈應該丟在哪個部位,可以造成更大的重創,花一些代價也絕對是應該的。

“只是……東方的造艦套路,學習自英國,他們恐怕……”阿爾弗雷特.薩爾瓦奇特可不是什麼純文職,他可是一個實戰派,更有一些論著出版。他帶著一些擔憂:“會走出自己的路線,或受到我們的影響嗎?”

李奇很想做一個聳肩的動作,但是不能。他說:“那個國家,他們的野心乎我們的想象。只為了野心,他們也會擺脫英國海軍的影子,根據自己的國家需要,展出屬於自己的體系。”

“總理閣下,我恐怕需要告訴你,一個國家的海軍並不是想要改變就能夠辦到。”阿爾弗雷特.薩爾瓦奇特沒有什麼客氣,直接說:“哪怕是他們的造艦風格改變,作為指揮或者操作艦船的軍官,他們也會一直帶著英國海軍的特色。”

李奇愣了愣,很是奇怪地想了一下,似乎……二戰的日本海軍已經擺脫了英國的海戰思維,展出了自己的海軍意志,戰法上或許是還有英國海軍的影子,但主體方向是一種十足特色的日本戰法。

要說起來,在航母的應用上,日本海軍才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這一點英國海軍也是落後,更不用幾乎沒有什麼實戰經驗的美國,至於德意志、義大利什麼的更是要靠邊站。

另外,要說起來,在世界各國都停頓下來之後,有兩個國家在潛艇上面的展卻是在突飛猛進,那就是德意志和日本。

德意志的潛艇展怎麼說呢,技術上或許不存在太多領先的東西,只是戰術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日本的潛艇展則就更加奇葩,且先不談隱蔽性的問題,他們設計潛艇是往大了設計。更奇葩的是……為了研究一款可以攜帶飛機進行偷襲轟炸,他們下的功夫乎想象……(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