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將功折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蔡邕嘴上說著考慮考慮但離開潘府後他就有了決斷。

把蔡琰送給潘鳳做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蔡邕只能幫著潘鳳去鄭玄那邊做思想工作了,這一做工作蔡邕很快就發現鄭玄並沒有他想的那樣討厭潘鳳,甚至對潘鳳所說的學院一事頗有興趣。

對鄭玄而言,他本身就熱愛傳道授業,門下弟子也從未斷絕,要不是最近幾年日子艱難了一些,或許在他門下學習的弟子還會更多,像龐楊的父親那樣的學子或許也還在他的門下學習,如今潘鳳承諾給地給錢,那他還有什麼理由能夠拒絕?

鄭玄的決定讓蔡邕也沒了最後的脾氣。

如今徐榮已經派出去迎接長安那邊的天子了,到時候天子必然會到冀州城中,而他也將在冀州這邊守著天子,既然如此,盡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給天子培養一些將來的可用之才又有什麼不好?

於是,冀州學院在鄭玄與蔡邕兩人的首肯下正式進入了日程,這次冀州學院的選址定在了高邑城外,其規模比以往大漢的任何一座學府都要龐大,裡面的教育種類也比任何一座學院都要全面,其中最令人意外的便是醫學院的建立。

這個醫學院是潘鳳答應過華佗的,這次算是兌現了諾言,而華佗則被潘鳳任命為醫學院院長,其餘幾個冀州有名的醫者負責協助華佗展開教學。

除了醫學院以外,潘鳳還增設了其他諸如造船、鍛造等匠人學院,不過這些學院都只是小院,冀州學院的主體還是以鄭玄和蔡邕為主的傳統學院。

聽到這些訊息最開心的無疑是韓馥了。

作為甩手掌櫃,韓馥從來都不會嫌棄自己手中的人才數量過多,相反,在韓馥恨不得天下所有的人才都集中到冀州來,這樣他就再也不用去管冀州的事情了。

至於甩手掌櫃做久了會不會被人篡權,這一點韓馥毫不在意,他只要把潘鳳死死綁在自己身邊,那還有誰能夠對他造成威脅?

這不,閒來無事韓馥就把潘鳳叫到了府上讓潘鳳陪他喝酒。

“子和啊,你那個學院辦得妙啊,我冀州正缺這樣的一所學院,此事若成,將來就不用再擔心冀州境內青黃不接了!”韓馥說著滿飲一盞。

“呵呵,末將也只是出了一點主意而已,剩下的都是元皓和公與在配合著蔡公處理,主公要誇也要誇元皓和公與二人才是。”潘鳳謙虛了一句。

“子和過謙了,你那個因材施教,分門別類的授課方式可是讓伯喈與康成公都讚歎不已的,他二人直言往後十年內,冀州的人才必將超越大漢各州!這還不是你的功勞?”

“哈哈哈,主公說是,那就是吧。”潘鳳大笑。

兩人說笑著,又喝了一會,待兩人都有些醉意的時候,韓馥默默地放下了酒杯輕嘆一聲。看上去似乎有點心事。

潘鳳很識趣,當即問道:“主公因何嘆氣?”

韓馥再次一嘆,開口說道:“我是想起了郭、辛二人,想當年他二人與我來到冀州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我對他們也是百般信任,奈何兩人卻暗通袁紹欲謀冀州,若非子和之力,我冀州怕是已經落入了袁紹手中。”

“每當念及此處,我便心如刀絞。”

聽到這話,潘鳳心中一嘆。

韓馥終究是沒有狠下心來弄死郭圖辛評二人,聽說二人到現在還被關在牢裡,也不知道他們的生活怎麼樣,不過以韓馥的性格應該也不會過於刁難他們。

終究是仁德得有些懦弱,重情得有些優柔了。

不過這不也是潘鳳心甘情願在他手下做事,幫他開疆拓土發展實力的原因嗎?

既然韓馥下不了狠心殺掉二人,那就給他們安排個去處得了。

“主公對郭、辛二人卻是仁至義盡了,既然主公尚且念舊,不妨讓他二人加入學院替主公培養人才,以此將功折罪,而且學院中有鄭公與蔡公這樣的砥柱在,諒他二人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潘鳳說道。

郭圖和辛評二人能力肯定是有的,至於德行方面潘鳳也不好做過深的評價,畢竟在當時韓馥怯懦袁紹強勢崛起的情況下,他們有轉投袁紹的心思也算正常,只是他們把這種心思化作了實際行動,那意義就不太一樣了。

如今兩人也被關了許久,若是韓馥要殺早就可以殺了。

既然不想殺,那也不能讓兩張口一直在牢裡浪費口糧,因此潘鳳才會提議把兩人提出來放入學院成為助力。

當然了,這樣的人是不可能讓他們直接教導學生的,潘鳳讓二人加入學院只是為了讓他們處理學院的各種事宜罷了,類似於鄭玄和蔡邕兩人的私人助手,以二人的能力絕對能夠勝任助手這個崗位,到時候有鄭玄和蔡邕在旁邊看著也不用擔心兩人會有什麼小心思。

況且現在袁紹已經逃往了淮南地區,他們就算想聯絡袁紹也不太可能了,至於冀州周邊的勢力,放眼望去就沒有一個是韓馥的對手,這樣一來基本就杜絕了兩人私通外敵的念頭。

如果兩人能夠好好協助鄭玄與蔡邕把學院辦好,他們兩人的子孫後代未嘗沒有被韓馥重用的機會。

畢竟,韓馥是個念舊的人。

潘鳳的話正中韓馥的下懷。

“子和之言,令我茅塞頓開,我這就叫人去把他們提出來。”說著,韓馥直接讓院門口的親衛去牢裡提人了。

韓馥之所以這麼急,也是因為這些日子陳氏一直在催著韓馥快點把郭、幸二人處決掉,一來出一口惡氣,二來如今冀州處處都在彰顯繁榮,處決兩個叛徒也能夠給那些打冀州主意的人一定的威懾。

韓馥也是被說得有些急了才想著找潘鳳來喝喝酒問問這事順帶提升一下好感度,而潘鳳也沒有讓韓馥失望,很快就提出了一個讓韓馥能夠接受的建議。

不一會兒,郭圖辛評二人便被五花大綁地壓了上來。

此時他們的臉色都有些不好看,在他們看來,這麼長時間對他們不聞不問,今天突然提人肯定是要拉出去問斬了。

說實話,要是換做剛剛被抓的時候,他們肯定會硬氣地只求一死,但現在不一樣了。

在大牢裡的這些日子,兩人時不時會被陳氏毒打一頓,在陳氏的謾罵下也逐漸回憶了跟韓馥一同到冀州的點點滴滴,想起來多少有些心酸,畢竟那是多年的老朋友兼同鄉啊。

這些回憶的傷感還不能讓他們過於動容,真正讓他們兩個心若死灰的是這麼久以來,就沒有聽到過袁紹來向韓馥要過他們兩個!

一次都沒有!

兩人雖然被抓,但是在高邑城中還是有一些舊友的,甚至牢房中的牢頭等人也不敢對他們過於怠慢,如此情況下,兩人想要獲取外面的資訊並不困難,也正是因為這個他們才能確定袁紹是真的對他們不聞不問而非韓馥特意隱瞞!

這就很傷人了。

說句不好聽的話,之前的袁紹要是拋開四世三公這個身份不提,他在冀州的話語權可能還沒有郭圖辛評他們來得大,而二人之所以會放棄韓馥以袁紹馬首是瞻,一方面是因為韓馥確實不行,不是明主,另一方面也是看好袁紹的能力和四世三公的家世。

再加上袁紹求賢若渴的名聲在外,二人一致認為投靠袁紹會讓他們在往後的日子裡能夠不被亂世影響,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家族的繁榮昌盛。

可事實就是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那個被他們十分看好的袁紹不光被潘鳳吊起來打,甚至連冀州的根據地渤海都被搶了過去,到現在為止更是只能流落淮南依靠袁術的勢力苟延殘喘。

其實吧,這些在郭圖辛評二人看來都不算什麼,以袁紹的名聲和家世想要再次崛起並沒有太大困難,他們願意跟著袁紹顛沛流離願意跟著袁紹重頭再來。

可遺憾的是,袁紹不願意!甚至都不想理會他們二人!

這才是最傷心的!

兩人冒著生命危險在韓馥陣營舔著袁紹,最終卻被袁紹殘忍拋棄,不管死活。

這種打擊要是換個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早就在大牢裡羞憤自殺了,也就兩人心有不甘,這才勉強在陳氏的毒打下活到了現在。

以他倆對韓馥的瞭解,若是韓馥親自到牢中看望他們,說明他還是很念舊情的,那時候求饒幾句可能就會放出來,但若是讓人來提,估計是活不了了的。

兩人終究是關在牢裡太久了,對韓馥如今的變化也有些不太瞭解,所以被提出來的時候臉色才會這麼難看。

所幸,提他的人並沒有把他們押往刑場,而是帶到了韓馥的府邸。

曾經的這裡,他倆哪次來不是受到熱情對待的?可這一次卻是以階下囚的身份前來,其中酸甜也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了。

見二人被帶了上來,韓馥神色多少有些複雜,將盞中之酒一飲而盡後,韓馥給潘鳳投去了一個眼神。

潘鳳會意,站起身來到兩人面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們。

“二位,可曾記得在下?”潘鳳淡淡地回道。

“冀州上將潘鳳,我等怎敢忘記。”辛評回道,不過語氣有些生硬,一旁的郭圖則是直接就不說話而是將目光投向韓馥,希望從韓馥那裡看出些什麼。

只可惜,韓馥已經背過身去沒有再看他們。

見韓馥那邊得不到資訊,郭圖也只好將目光放在潘鳳身上,此刻他的態度明顯比辛評要溫順一些,雖然被綁著雙手,卻還是裝著給潘鳳行了一禮。

“潘將軍之名,我等怎敢忘記,不知潘將軍將我二人提拿上來所為何事?”

潘鳳淡淡一笑:“自是有用得到你二人的地方,也是主公開恩給了你二人將功折罪的機會!”

......

郭圖辛評終究是服軟了,在得知是韓馥給了他們機會後,兩人的情緒就再也繃不住,當場跪地痛哭。

與袁紹的冷漠相比,韓馥真的太仁德了,這是兩人第一次覺得跟著韓馥這樣的仁德庸主比跟著袁紹那樣的冷血雄主更加舒服,至少更有人情味一些,所以在潘鳳提出讓他們去學院內協助鄭玄和蔡邕的時候二人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叛徒是不可能再讓他們進入政治體系的,這一點兩人心裡也都清楚,因此對潘鳳的安排沒有任何不滿,甚至在心底裡還感激潘鳳籌建學院的事情,否則韓馥即便是把他們提了出來也沒有地方去安置他們。

冀州學院的籌建有了郭圖辛評二人的加入一下子就快了很多,兩人之前也是在韓馥班底中待過的,很多事情處理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如此一來韓馥也就把田豐和沮授給調了回來,不然冀州的政務就要韓馥親自上手了。

就在冀州這邊緊鑼密鼓地籌備冀州學院時,幽州的公孫瓚也沒有閒著。

如今幽州境內最大的敵人劉虞已經被潘鳳接去了冀州,而且公孫瓚安插在冀州的細作已經將劉虞等人去請外援的訊息給傳了回來,再加上近些日子傳來閻柔斬殺邢舉自領烏桓校尉的事情,這使得公孫瓚的時間一下子就變得緊迫了起來。

此時,幽州境內公孫瓚尚需解決的問題有三個,其一便是剛剛替代邢舉的閻柔和那些聯合在一起的烏桓部落,這些反對公孫瓚的人主要集中在上谷郡和漁陽郡等地。

其二便是位於右北平北面的鮮卑各族,這些部落因為在劉虞落難的時候為了表忠誠圍困了公孫範駐守的令支而被公孫瓚記恨,為了自保鮮卑部落也不得不聯合起來對抗公孫瓚的大軍。

其三便是幽州各個郡縣尚存的那些官吏和守軍了,這些人中絕大部分肯定是不會認可公孫瓚的,畢竟公孫瓚正統的官職也只是一郡之守,幽州真正的掌權者應該是劉虞,只不過現在公孫瓚兵強馬壯,而劉虞又被趕到了冀州,再加上之前一些有能力的郡縣聯軍被公孫瓚一鍋端掉,這才讓他們的聲音小了下去。

不過聲音小下去了不代表他們順從了公孫瓚,想要將幽州全境收服,公孫瓚還需要花費很多心思。

這不,為了多找些幫手幫自己說服幽州各處,公孫瓚來到了自己的好友公孫紀的府邸中。

之前公孫紀被劉虞派往公孫瓚這邊調查皮草案件,結果被公孫瓚直接扣押在了北平城中,後來潘鳳佔領了北平城也沒有功夫去理會公孫紀這個人,而劉虞因為傷心過度也沒有心思考慮公孫紀的存在,於是他就被留在了北平城中。

當公孫瓚再次佔領北平的時候,公孫紀就又落入了公孫瓚的手中,不過公孫瓚並沒有虐待公孫紀,反而負他照顧有加。

這天,公孫瓚處理完軍中的事主動找到了公孫紀。

曾經的公孫紀一直把公孫瓚當成自己的至交好友,只不過在公孫瓚將他扣押下來後,他與公孫瓚之間的友誼也就到了盡頭,這次見到公孫瓚過來公孫紀是一點也不給好臉色看。

公孫瓚也不生氣,苦笑著對公孫紀行了一禮。

“子綱兄怪我也是應該的,只是當初情況不同,我不得不將子綱兄留在北平,如此才能不讓子綱兄陷於兩難境地,望子綱兄明鑑!”

公孫紀聽到這話一愣,他還真沒想過這一茬。

“你將我軟禁與我兩難又和關係?”

公孫瓚嘆了口氣說道:“子綱兄有沒有想過,若是我跟劉虞開戰,子綱兄應該站在哪一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等公孫紀回話,公孫瓚繼續說道:“若是子綱兄助劉虞而據我軍,那你我兄弟豈不是要兵戎相見?若子綱兄助我而據劉,那子綱兄必將承受多方唾罵,我不將子綱兄留在北平,子綱兄該當如何?”

“這...”公孫紀有些說不出話來。

憑心而論,若是當初他來到北平的時候劉虞確實跟公孫瓚開戰了,那他還真的會左右為難,至於最終助誰,公孫紀的心裡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覆。

這麼一想,公孫紀這才發現公孫瓚之前做的實在是太對了!

“幸得伯珪出手我才能免於為難,倒是我錯怪你了。”公孫紀嘆了口氣說道。

公孫瓚心中一喜,他知道公孫紀這是鬆口了,既然如此,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只要子綱兄不怪我就行,我這就讓人回去設宴,慶祝你我兄弟重歸於好!”公孫瓚笑著說道。

公孫紀聞言,也被公孫瓚的笑容感染,臉上露出一絲輕鬆:“那就勞煩伯珪兄了。”

“哈哈哈!,你我兄弟何須如此!”

公孫瓚大笑著往外走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