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東陵遺寶(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九百四十六章 東陵遺寶(下)

……

劉東曾經不止一次去故宮博物院的鐘錶館遊覽,其中豐富多樣,充滿奇思妙想,而且材質昂貴,價值驚人的各色鐘錶一直是他最渴望的收藏品之一!

不過,因為精美的古鐘錶難尋,一直到現在,透過拍賣會,以及自己淘寶撿漏,劉東如今手中的掛鐘、座鐘才不過兩百多座而已,而之所以能夠有這個數量,還要多虧荷蘭之行的收穫!

但是,劉東收藏的所有鐘錶中,雖然不乏清代皇室、歐洲名家之作的精美傳世之作,但卻一直缺乏那種能夠給人震撼的‘鐘錶之王’,俗稱鎮館之寶的存在!

現在看到這件黃金巨鍾,劉東心中終於沒有遺憾了!

當然這裡並不止一件座鐘,除了這件令人讚歎的巨型黃金座鐘外,劉東又發現了大約一百多座鐘錶,它們一半以上都是金制,還有一部分屬於銀製,已經黃花梨和紫檀之類的木質,以及少量的玉質,都是頂級的和田玉、藍田玉和獨山玉料!

各種鐘錶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有帶有佛像、道教神仙、傳說神獸、中國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的中式鐘錶,也有大象、雄獅、天使、西洋人物裝飾的西式鐘錶,不管是哪一種型別,能夠被乾隆皇帝拿來陪葬的肯定是其中的精品,也是他生前的愛物!

一件件繁縟華麗的鐘錶在劉東面前一一而過,他既為前人工匠們的奇思妙想,以及高超的工藝而驚歎,尤為乾隆皇帝的奢靡而感嘆,如果當時這些工匠不是把自己的才能浪費在只能充當玩物的鐘錶上,而去研究機械的話,恐怕中國也就沒有後來的百年恥辱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如果而已,歷史仍然是不可逆的!

拋掉偶爾的多愁善感,剩下木箱中的東西仍然吸引著劉東的注意力!

包括黃花梨、紫檀和金絲楠制的各式傢俱三百多件,除了大約四分之一的架子床、八仙桌之類的大件傢俱外,剩下像捧盒、托盤等小件的傢俱幾乎沒有一件普通,每一件上都能夠見到剔紅、剔犀、螺鈿、金銀平脫、填漆、戧金、描金等工藝的存在。

除了傢俱外,還有數量眾多,做工精細,圖案精美的‘江南三織造’的頂級絲綢,以及用絲綢製作的龍袍和鳳袍,以及數量眾多,風格各異的后妃服飾!

劉東簡單的清點了一下,沒有裁剪的各色絲綢有999匹!以皇家常用的明黃色為主,也有部分紅色和藍色,以及花色之類!

除了絲綢之外,一共有皇帝朝服龍袍七十七件,朝冠頂戴十三頂,御用朝珠七掛。紫貂大氅八件,雪貂大氅三件,玄狐大氅三件。白狼大氅兩件,還有其餘的朝靴、荷包等衣物近百件。

另外還有皇后朝服鳳袍四十九件,鳳冠朝冠六頂,也許是因為皇后日常要用到三掛朝珠的原因。皇后的朝珠有十三掛。紫貂大氅八件,火狐大氅五件,雪貂大氅五件,其餘各種衣物近三百件。

除了衣物之外,皇室御用的羅帳、床幔等各種不同造型和作用的絲織物上千件!

這些傢俱和絲綢服飾雖然沒有特別頂級的國寶級藝術品,但它們每一件都是價值不菲!

這些東西足夠劉東開一個清代皇家服飾和絲織物專館了!

另外,一座墓葬中不可能沒有金銀!

當然這裡的金銀並不單純指的是金塊、銀元,還包括各種金銀用具。

劉東大概清點了一下,在大概上百個大大小小的木箱中一共發現了各種紋飾的金酒器三十五套,金餐具四十四套,金手爐、金托盤、金燭臺、金香爐、金佛龕、金佛像、金如意等等工藝精美的御用金器一千一百零九件。各種御用銀質器物一千九百多件,金銀鑲嵌的御用器物兩千五百五十件,還有御用金首飾九百一十件。

另外,乾隆皇帝唔信佛教,所以他的墓葬裡各種金玉佛像、佛塔和佛經多達1500多件,而價值最高的在劉東看來主要有三件!

一件是一尊兩米高,純金製作,並少量鑲嵌珍珠、瑪瑙和紅藍寶石的釋迦穆尼佛像!以及一件同樣鑲金嵌玉高度比釋迦摩尼佛像還要高出半米的金髮塔!以及最後一件只有一米半高,直徑不過60公分,但卻通體用最頂級的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的萬佛塔!

之所以說是萬佛,就是因為在這件九層的佛塔上,用半圓雕結合微雕的方式雕鑿了9999個造型絕不雷同的佛像!

九為極數,所以這裡儘管差距1座佛像才圓滿,但也稱萬佛!

透過這座精緻的萬佛塔,劉東也窺視到了清代皇家如意坊玉雕工匠們的高超技藝!想要完成這麼一件精緻的佛塔,恐怕沒有三年以上的時間是辦不到的!

而且相比佛塔上高超的雕琢技藝,它的材質更顯不凡,不同於現在所謂的和田羊脂玉都是濫竽充數的一級白玉,這座萬佛塔的玉料才是真正的和田羊脂玉,能夠跟最頂級的玻璃種帝王綠翡翠一較長短,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有價無市的真正頂級和田玉料。

到現在為止,劉東自己收集,再加上韓氏珠寶寶庫中的收穫,手中最大的一塊和田玉料也不過才40公斤,比膝上型電腦大不了多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眼前這塊玉料在重量上最起碼是他的5倍,甚至還要多!

“想來除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室,恐怕很難有人得到如此驚人的和田養殖玉料!”劉東心中暗附道。

除了數量驚人的金銀用器和冥器外,單純用來陪葬的金銀也有不少,不過在這裡金多銀少,對於這種情況劉東也並不奇怪。

當初孫殿英之所以掘東陵為的就是籌措擴軍用的軍費,到手的白銀自然早已花掉,黃金珍貴所以留到了最後!

因此也就出現了劉東現在所見的這種情況,黃金比白銀多!

當然墓葬的黃金和平時用的黃金還是有所區別的,就比如現在,劉東所見的木箱裡只有六箱是每塊十兩左右的金錠,剩下的都是金瓜、金餅和金葉子!

金瓜的外形酷似冬瓜,表面有簡單的紋飾,劉東隨便從中拿起一塊顛了顛,重量大約在500兩左右,而金餅都是實心,沒什麼裝飾,大小相當於成人掌心,每一塊都在十兩左右!而金葉子兩指寬,一指長,每一件都在2兩左右!

時間不多,劉東也沒有細數這些金錠、金瓜、金餅和金葉子的數量,只是在拿起每一箱的時候略作掂量,最後估算了一下,這些黃金的重量應該在180~200噸之間!至於剩下的白銀,劉東懶得看,連黃金的十分之一都沒有,價值太低!

除了金銀外,還有一部分銅器,這是乾隆根據****時代天子‘九鼎八簋’的禮制打造出來給自己陪葬的,除了9尊升鼎外;還有6尊高約兩米,重量超過3噸鑊鼎;9尊飼鼎,9尊底座為四方形的簋;一件飾以龍紋的青銅禁,簠9 件、大尊缶2對、聯座壺2對、冰鑑2對、尊盤1套2件及盥缶4 件,以及一套擁有36件的編鐘,以及一套編磬!

雖然這些銅器都是嚴格按照周制製作的禮器,但它們卻並不像先秦時期一樣用青銅鑄造,反而在材質上採用了每一件都採用了跟明代製造宣德爐一樣的辦法,用紅銅,配以黃金、白銀等幾十種珍貴原料,精煉十二遍鑄成,所以這些周制禮器雖然是後期清代製作,但每一件都傾注了清代皇家如意坊工匠們的心血,而且工藝精湛,用透雕和半圓雕的方式在每一件銅器上都留下了精美的雲雷紋、卷葉紋、饕餮紋、龍紋等,古樸大方的同時也帶有乾隆時期器物繁縟華麗的特點,雖然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但同樣價值驚人!

把盛裝總計289件各種復古銅禮器的木箱收起來後,劉東看向了最後位於中央的三十幾個大木箱。

這些被眾星捧月般放在中央的木箱,肯定是價值最高的,而上面沖天而起的靈光也證明了劉東的推測!

在這些木箱中有十個尤其巨大,每一個的長度都超過3米,高度也在2米左右,寬度甚至還要超過2米,實在引人注目!

劉東先一步走到一個近似於正方形的木箱旁邊,開啟了上面的封蓋!

還沒等他看清楚裡面的東西呢,便首先被一股濃重的黴味嗆得打了幾個噴嚏!

“真是笨啊,怎麼把這個給忘了!”

看著木箱裡面大半已經腐朽的稻草,劉東心中有些懊惱。

幾十年過去,這些原本用來充當墊層的稻草早就腐朽黴爛了,味道自然不會好聞,而劉東只惦記裡面的寶貝,居然忘了這茬,也難怪他吃虧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東人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