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對寶藏的追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七章 對寶藏的追尋!

……

一說這個,劉東馬上想起了貫穿整個清代,甚至到民國和現代,近三百年來屢次被人提及的張獻忠藏寶。

那這個張獻忠究竟是何許人也呢?

張獻忠,陝-西延-安人,出身貧寒,幼年隨父販棗,1630年在米脂參加農民起義,號稱“八大王”。起義軍轉戰山-西、河-南等地,聲勢浩大。張獻忠喜歡“搶劫”,專搶巨室豪富,達官貴人,也因此獲得了鉅額財富。

從1630年起事到1646年兵敗而亡的18年間,張獻忠憑藉燒殺掠奪據說已經富可敵國,“天府之國”的財富可以說被他盡納囊中,崇禎皇帝和他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戶”而已。他曾經在皇城舉辦鬥寶大會,得意洋洋地炫耀他的富有,二十多間房子擺滿奇珍異寶、金錠銀錠,令人目不暇接,甚至近瞠目結舌。

至於這些財富到底價值多少?

這裡有一句巴蜀地區流傳甚廣的歌謠概括:“石牛對石鼓,黃金萬萬五,哪個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有歷史學家粗略估算了一下,張獻忠至少擁有千萬兩白銀。按明末一兩白銀摺合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00元人民幣計算,在那個年代,他擁有相當於現在30億人民幣的財富。如果加上其他非金銀類的珠寶,財富資料肯定還要大得多。”

比較有權威的是《世界年鑑》於2002年3月公佈的一個清單:拿破崙的莫斯科寶藏,印加帝國黃金寶藏,法國路易十六黃金,南美瑪雅“聖井”寶藏,歐洲“聖殿騎士團”寶藏,日本赤城黃金山寶藏,菲律賓山下奉文藏金,亞歷山大寶藏,所羅門王寶藏,埃及法老王寶藏等等。

其中,中國的寶藏獨佔五席,分別是西夏王陵藏寶,樓蘭王寶藏,大順皇帝李自成寶藏,大西皇帝張獻忠寶藏和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藏寶。

這裡面藏寶最豐、尋找人數最多、耗費人類最大的就是大西皇帝張獻忠的寶藏,據《世界年鑑》估算,這筆財富的價值位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

為了得到這筆寶藏,外國傳教士、袁世凱、二戰時美國的梅樂斯上將、日本侵略者都曾興師動眾,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前來尋寶。

但是,若論花費時間和毅力,他們都算不上張獻忠寶藏最忠誠的粉絲。那麼最忠誠的粉絲是誰呢?答案是清朝皇帝。

自打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開始,一直到光緒,清朝政府從沒有放棄過對寶藏的追求,堅持不懈260年,真可謂虔誠至極。

清朝的歷任川陝總督懷裡都裝著皇帝的一道密旨:務期尋獲張賊獻忠所遺巨寶,以充國用!歷任川陝總督衙門裡都有一個專設機構:勘驗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年費銀十餘萬兩,裡面匯聚了蜀中耆老、文人俠客、外國傳教士等等,任務只有一個:明察暗訪,尋獲偽大西國皇帝寶藏!道光十八年(1838年)清政府曾派員實地勘察,因找不到確切地點而終。

民國初期,袁世凱想著如何當皇帝,也派了大批的特種團在四-川等地區挖了七十餘個大坑,淘幹了幾十條小河,也沒有找到。

此後,四-川軍閥楊森、劉文輝、蔣-介石都曾動過這筆寶藏的腦筋,奈何沒有張獻忠本人指引,只能望天空嘆。

三百多年過去,無數人耗費心力都找不到寶藏的蹤影,很多人都在懷疑張獻忠寶藏根本不存在,只是後人以訛傳訛。

但就在人們認為張獻忠藏寶只是傳說的時候,2001年4月9日,也就是前幾天,樂-山市彭山縣江口鎮岷江大橋,引水工程施工現場,挖掘機在施工的時候,挖出了傳說中張獻忠用來藏寶的青岡棒,而且裡面也確實存在帶有明顯明末崇禎年款的官銀!

這個訊息一暴露可了不得,雖然國家不會對這筆不過十幾億華夏幣的財富太重視,但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關注卻在與日俱增,甚至吸引著眾多幻想著一夜暴富的個人或集體猶如飛蛾撲火般朝著寶藏的發現地趕了過去。

而這樣的訊息對巴蜀地區從小聽著那句張獻忠寶藏歌謠長大的人來說,吸引力更大。

甚至劉東心中也萌生了幾分幻想,尤其是在得到日本藏寶後,他對‘寶藏’兩個字可是敏感的很。

也許察覺到了劉東的幾分意動,梁思成連忙鼓動道:“要不我們也去看看,正好陳墨有船,就算到時候找不到寶藏也無所謂,權當旅遊觀光了,你們覺得怎麼樣?”

對於梁思成的建議,陳墨雖然贊同,但他卻無法成行,因為他不像劉東和梁思成家境富裕,不愁吃喝,他必須要努力賺錢,贍養奶奶和妹妹!

不過還沒等他開口拒絕,梁思成已經拍著他的肩膀道:“放心吧,陳墨!劉東可是不差錢的主,你這條船他包了,絕對比你自己拉活賺的多!”

“感情你把我拉來就是為了替你墊付船資了是吧?”劉東沒好氣道。

“嘿嘿,能者多勞嗎!”對劉東有所瞭解的梁思成自然知道這位是個大富豪。

給了他一個白眼後,劉東直視陳墨道:“陳哥,就像剛才老梁說的,你這條船我包了,一天兩千怎麼樣?”

“其實用不了這麼多……!”陳墨侷促道。

“欸,陳墨,你就不用推辭了,我們這位劉先生可是大名鼎鼎的翡翠王,典型的不差錢,別說是兩千,就是幾萬,十幾萬在他眼裡都是毛毛雨!”梁思成打斷陳墨的話後道。

陳墨並不瞭解翡翠王代表著什麼,不過他知道不管是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而且劉東這麼年輕,以陳墨的認知,就算他有錢也肯定不會太富裕,所以堅決的搖了搖頭。

對於這樣耿直的人,劉東還是挺喜歡的,而且幾萬塊錢他也確實不怎麼在意。所以,在他的堅持下,陳墨的這條已經有三十年船齡,從他父親手裡繼承下來的二手江輪便被劉東以一天一千五的價格包了下來。

見此,梁思成也立即拿出了他早就擬定好的掏寶路線,順著長江上遊逆流而上,從宜-賓進入大渡河,然後逆流而上到達青岡棒現世的樂山市!

整個行程大約要一個星期的時間,因為陳墨的寶貝漁船只有不到10節的航速!而且沒有自動導航儀,所以晚上只能停下來。所以更加耽誤時間。

定下了行程,三人也開始準備起來。

首先水和食物那是必帶的,雖然江邊人煙稠密,不過高山峽谷的地方也不少。

另外,燒烤的木炭和啤酒,以及各種作料在梁思成看來也必不可少,要不然一個星期在船上可太難受了!

當然,遺憾的是因為船上沒有冰箱,而現在的天氣又熱,所以除了真空包裝的蔬菜和少量肉食外,梁思成把羊排、牛肉大量搬上船的計劃是行不通了!

因為一個星期的時間不算短,所以劉東在離開前,把王薔別墅裡的傢俱都蓋上了遮塵布。他準備在這趟尋寶之旅後,不管有沒有收穫,到時候直接從成-都坐飛機去京城。

最後,跟吳老告了個別後,劉東用雙肩包揹著從芥子空間裡拿出來的一些換洗衣服和洗漱用品,在第二天下午的時候踏上了陳墨的漁船。

……

梁思成看著自己兩個小時後仍然空空如野的水桶,再看看旁邊劉東的,裡面都快開鍋了!

“都是在一條河裡釣魚,這差距也太大了點!”梁思成心裡抱怨著,舔著臉湊到劉東身邊道:“小東,有什麼訣竅,教教我吧!”

“想學?”劉東瞥了對方一眼後。

“想學!”梁思成的腦袋點的如小雞啄米,眼巴巴的神色看的任何人都會心軟。

不過,劉東知道這貨純碎是三分鐘熱度而已,事實上劉東一直懷疑梁思成到底是怎麼加入重慶市收藏協會的,而且還是以一個書畫鑑定專家的身份,要知道在古玩鑑定,特別是書畫鑑定方面,知識的豐厚程度決定著鑑定師的鑑定水平,而梁思成粗大的神經顯示對方並不是一個能夠坐下來安靜學習傢伙。

“算了,世界上想不明白的事情多了去了,我可沒時間一一探究!”放下心思後,劉東直面梁思成道:“想學釣魚簡單的很,只要你能老老實實在你那板凳上坐半個小時就夠了!”

“哈哈,小東說得對,大頭,你要是能安安靜靜的坐半個小時不挪窩,我保準你今天晚上前釣上二十條魚!”陳墨也從駕駛室裡探出腦袋笑道。

“那還是算了吧!”

梁思成略帶沮喪的搖了搖頭,自己什麼性格自己知道,天性好動的他終於明白自己確實是不怎麼適合釣魚這項明顯考驗鎮定功夫的運動。

而就在這時,劉東一直捶在江水中的魚線陡然繃直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東人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