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古玩街掏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 古玩街掏寶

雖然,2000年還不是全民搞收藏的年代,不過有道是‘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國家安穩幾十年,伴隨著民間富裕人士的大量增加,附庸風雅的富商權貴也變得越來越多,而古玩城的人流也在逐漸的增加。

比如現在,寬近十米的泉城古玩城中心大街上,便擠滿了熙熙攘攘的人流,操著南來北往各種口音的叫賣、講價的聲音不絕於耳。

走在大街上,感受著周圍繁榮的市井氣息,劉東心中有一種久違之後的熟悉感。細細想來,從他獲得異能到現在也快一個月了。一個月來他再也沒有來過這裡擺過地攤。

而一個月的時間,古玩城內也增加了許多新面孔。

“老闆,這玉壺春瓶怎麼賣的?”劉東看了五六家後,在一個以瓷器為主,兼顧其他書畫,玉石雜項的古玩攤子前面停了下來。

攤主是一個身材略顯瘦弱的三十多歲中年男子,剛剛做完一單生意的他顯然心情不錯,看到劉東問價,眼睛一亮,笑著說道:“這位兄弟,好眼力!這康熙青花玉壺春瓶,可是我昨天去鄉下掏老宅的時候,費勁千辛萬苦,磨破了嘴皮子,才花了兩萬塊錢收上來了的,既然兄弟你喜歡,我也不跟你多要,您給個五千塊錢的辛苦費,兩萬五,這康熙官窯青花玉壺春瓶您就可以抱走了!”

聽完之後,劉東笑了笑,對於這樣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事,三年來在泉城古玩市場上他見得多了。

而且這也是任何一個古玩商所必備的素質,你要是不會吹,這東西怎麼能夠買的上高價。

劉東還記得李老曾經前段時間給自己將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說是一個著名古玩店的老闆要找跑堂的夥計,一時之間應者雲集,經過層層選拔之後,最後只有兩人勝出。

因為名額只有一個,所以古玩店老闆出了一道考題。

隨手從旁邊的貨架上拿下了一個瓷器,自己作為顧客,然後讓這兩位最後勝出的人,來向自己推銷這件瓷器。

結果第一個古玩知識非常紮實的人,把這件瓷器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優缺點都解釋的非常清楚,甚至不必老闆差多少。而第二人雖然不像第一個人鑑賞功底深厚,不過他卻在這件瓷器前面加上了一個定義‘乾隆官窯’。隨即第二個便被錄取。

當兩人問及原因的時候,古玩店老闆的回答很簡單,他要的是跑堂賣東西的,不是鑑定師。

由此可見,能說而且會說,對古玩經營的重要性。

“老闆,你說這是康熙的青花官窯器?”劉東拿著手中的玉壺春瓶問道。

“當然!我趙四在這古玩街上幹了十多年了,這雙眸子可謂是火眼金睛,只要是好玩意就逃不過我的眼睛,所以這肯定是康熙官窯!”自稱趙四的人自信滿滿說道。

雖然這個年輕人臉上似笑非笑的神色,讓趙四心中打鼓,不過在他想來劉東這麼年輕,古玩鑑定水平肯定不行,所以言語之中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

這時候,劉東笑了笑,在這個自稱趙四的中年人略有探尋之色的眼神中,說道:“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花鮮豔,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主要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終,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為突出。”

“早期康熙青花胎體厚重,釉面肥潤呈現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粘砂,不光滑現象,器物底足內常見放射狀的跳刀痕,許多大盤及琢器的底足出現臺階的形狀,俗稱“二層臺”。”

“中期康熙青花胎體潔白堅硬,很少有雜質,胎體薄厚適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釉面硬度高,漿白釉面略疏鬆,偶有小開片,還有一種亮白釉。底足露胎處光滑細緻,多呈泥鰍背狀,少見炎石紅,瓷器的質量明顯提高胎釉結合緊密,器內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當時還出現用精細淘洗的漿泥製成的瓷胎,俗稱“漿胎”胎體偏輕。”

“晚期康熙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體比中期要輕,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齊。”

說道這裡劉東話聲一頓,笑著朝地攤老闆說道:“要是還不夠詳細的話,我可以再跟老闆說一下康熙青花的青料?”

“別別,不用了,這位兄弟,我趙四是有眼不識泰山,要是您真想要這件玉壺春瓶的話,那您說個價吧!”趙四苦笑道。

現在他再傻也知道眼前這個看似年輕的傢伙,是一個真正懂行的老蟲!所以,他之前那些用來對付外行人的話,也就不必再拿出來貽笑大方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完他的話,霍山笑了笑,看了看手中的瓶子,說道:“這件瓶子雖然不是官窯器,但燒的還不錯,應該是民國時期的民窯青花,一千塊錢吧!”

“一千?”趙四苦笑一聲,“兄弟您這殺價也殺的太狠了,我這瓶子收的時候,就不只一千,要不您再給漲一點?”

其實,一千塊錢他也不虧了,不過就是沒賺多少而已。不過,奸商,奸商,無奸不商,要是有更大的好處,誰不願意要呢!

“漲點?”聽完後,劉東略微沉思了一下後,咬了咬牙,“好吧,我再給你加兩百,你要再多的話,我可就走了!”

當然他這表情也都是全裝出來的,劉東可是知道這些古玩攤主的難纏,只要他稍露丁點的破綻,被人家看出端倪,再想用低價吃下這件青花瓷瓶,可就不容易了。

“兩百太少了!你看這樣吧,我們都讓一步,一千五,怎麼樣?”趙四說道。

“不行,一千五太貴了!”劉東立即搖頭說道。

……

隨後又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最終這件青花玉壺春瓶被劉東用一千四百塊錢買了下來。

而就在劉東錢貨兩清,準備離開的時候,卻猛然被別人攔住了。

“小兄弟等等,這件青花瓷瓶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出讓,鄙人願意出兩千買下來!”聽到這句話,周圍的人紛紛轉過了頭,就連原本把這件青花瓷器賣給劉東的趙四也不例外。

說話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頭髮向後梳著,眼睛不大,眼珠不時轉動,再加上削瘦的臉頰,以及下頜稀疏的幾條鼠須,看上去給人一種油滑的感覺。

“我當是誰,原來是鼎鼎大名的珍寶閣張老闆啊?”劉東略顯驚訝的說道。

對於此人,劉東並不陌生,甚至只要在古玩城內呆上一年的人幾乎就沒有不知道他的。

而此人之所以如此有名,除了他本身在古玩鑑賞方面確實有幾分本事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珍寶閣有著一樣‘鬥寶’的規矩。

只要任何人拿著一件古玩真品上門,並且經過他本人的鑑定無誤之後,就可以在他的古玩店內任意挑選出三件古玩,如果真的找到了。並且經由檢視無誤之後,那麼也就代表著這個上門鬥寶的人贏了,三件古玩可以全部帶走。反之,如果找不到,那自然是輸了,輸了之後,那件參與鬥寶的古玩也自然落到珍寶閣手中。

不過,自從這珍寶閣立下這個規矩以來,前後鬥寶十多次,基本上都是珍寶閣贏了。當然之所以沒有人懷疑他作弊,就是珍寶閣曾經輸過,而且這唯一輸的一次就是輸給了沉香閣的李老。

“小兄弟居然知道我?”張維漢不禁詫異道。

“呵呵,張老闆的大名,在這古玩城內誰不知道!”劉東笑道。

“是嗎?既然小兄弟知道我,那不知道你這件青花玉壺春瓶可否轉讓給我,張某願意出高價購買!”

“既然張老闆喜歡,那我也願意把它賣給你!”劉東略微沉吟了一下後說道。

聽到這裡,張維漢喜形於色,心中暗道:“沒想到這個傢伙也是個門外漢,居然有寶不識!”

“呵呵,那可是謝謝小兄弟了!”

“張老闆客氣了!”

而這時候,生怕劉東返回,張維漢便迫不及待的從口袋中拿出錢包,數了兩千塊錢朝著劉東遞過來。

“張老闆,你好像弄錯了吧,我什麼時候說過兩千塊錢把這件光緒官窯青花玉壺春瓶賣給你了,我可沒有那麼傻!”劉東臉上雖然表現的驚訝,但眼神中的一抹笑色卻表露出了他心中真實的想法。

而被劉東小小戲耍了一下的張維漢心中暴怒的同時,也明白這次想要用低價從劉東手中買下這件光緒官窯的希望破滅了。

“那你準備多少錢才賣?”張維漢臉上帶著一絲勉強的笑容問道。

“二十萬!少了一分錢都不賣!”劉東晃了晃右手食指,一臉篤定的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東人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