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這步棋(4K)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並且十分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家底裝備,大部分還都是法蘭西自家工廠造的,這也就意味著,在特殊時刻,法蘭西可以“自給自足”。

同時高盧雄雞還有自主控制的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搭載核武器,足以讓五巨頭的其他人都掂量輕重。

當然,敢在山姆大叔的下面有這個家底,這麼多年發展下來,也不可能有安生日子。

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現在法蘭西的國內經濟嚴重下滑,甚至官方資金已經緊缺到了頂著國內矛盾爆發的壓力,強制改革養老金,

五巨頭,有三家開始玩起了貨幣互換,這在藍星美元體系演變的歷史進程中,勢必會成為一個後屆學子必須學習的明確知識考點。

畢竟當美元不再強勢,美債還有人買嗎?

當顧青從實驗基地走出來,看到這一堆又一堆需要簽名的檔案,還有那一長串的數字時,還是有些懵的。

“技術入股佔據百分之四十九,他們連這個要求都答應了麼?”

“沒錯,東盟各國正在逐漸向我們敞開大門,並且這些東盟企業還與他們當地的官方人員一同參與了會議。

他們承諾,進入他們本土不僅享受到土地、人力資源等生產要素,而且能夠分享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與我司產品技術力相比,缺乏市場化競爭經驗和核心科技的東盟各企業,普遍在技術水平、營銷能力、品牌意識方面存在劣勢。

而且我司在家電、通訊裝置、通訊電子等領域,都已經透過技術授權和股權分離等方式,競爭培育出了世界級先進製造企業。

所以東盟各國企業不僅籤合同很快,籤的數額也很大,僅僅是已經簽署的一期合約,專家組和AI程式都估值其已經超過了五萬億夏元。”

顧青一邊聽著周易的報告,一邊快速翻閱著桌子上的檔案。

夏外合資經營,多麼熟悉的概念,但是到今天,卻已經主體置換了。

顧青看向一旁坐著另一位得力干將,開口問道:“羅叔對東盟各企業這次的合作條件怎麼看?畢竟有些事情,你也是經歷過改開合資的年代,肯定有些自己獨到的見解。”

九州智慧家電機器製造廠總負責人羅松堂,九州科技這些年實體製造專案的總督存在。

他聽到顧青這麼問,眼神泛起回憶的色彩。

“第一次接觸合資的時候,我記得是在八十年代,當時我正當年,參與了一個外資車企的談判汽車專案的技術引進。

在談判過程中,該公司的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他說:‘你們為什麼只同我們談技術引進,而不談合資經營?’

簡單地說,合資經營就是把我們的錢包放在一起,合資共同辦個企業,要賺一起賺,要賠一起賠,是一種互利的合作方式。而我們想做的技術引進,就是找對方學習技術,交許多的錢,付出許多不對等的資源,甚至是用破壞良好的自然環境這種方式,去獲取一部分技術。

按照當時的規定,凡是比較重要的對外談判專案,每次談判都要向官方引進辦公室寫簡報,然後我們的專案就被官方批上了‘合資經營可以辦’這樣一個十分重要的批示。

而且不止於此,在有了一定的成果後,官方甚至說:‘不但普通車可以,重型卡車、工業裝置特種車輛也可以搞合資經營。’

在汽車工業領域,我們大夏的第一家合資經營企業——浦東大眾汽車公司,就是在這樣一條路線上前進著。

跳出歷史局限性來看,此次東盟各國企業爭相願意引進我司技術,其實也就是同意讓我們公司所代表的大夏標準,進入他們的國內市場。

曾經合資經營,那些技術還能夠用肉眼去學習觀摩,我們委培的技術員工也能夠在短時間內跟上企業的發展,甚至有些從普通的技術員工一躍晉升成為工程師,在國外安家落戶的不在少數。

這些東盟企業也並非是鼠目寸光的企業,他們無一例外都在合同中明文限制了我們企業的佔股,同時還要求我們必須要在期限內給他們培育出合格的技術員工與技術開發人員。

如果是在短期內,我們公司的技術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那麼這種要求的確是合理的。

但是在從長期看,一旦我們的技術發展速度停滯,或者像豐田、賓士這些企業用其他手段賺錢,那麼這些東盟企業就會在短期內追上我們,甚至是趕超我們。

就像我們如今所做的事情,我們大夏的自主品牌正在革那些老牌世界科技製造企業的命,未來,這些東盟企業,也或許會革我們的命。”

“歷史發展的週期規律麼?王朝如此,如今,我們企業也要面對正視這個規律了麼?”

顧青的疑問,周易默然,袁生低頭,羅松堂作為老人,卻是直言不諱道:“顧總,如今我們九州科技,不論從製造業實力還是金融實力,又或者是世界影響力而言,都已經不弱於部分郭嘉。

我們與官方的合作,現在已經逐漸對等,這本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羅松堂的話,讓顧青陷入了沉思。

他突兀的站起身來,走出辦公區域,站在玻璃窗前,眺望著遠方的雪山。

看著遠方雪山上的雲霧繚繞,還有這越來越湛藍的天空,越來越好的自然環境,太空育種和優勢育種這些專案在新科區的大片土地上播撒著綠色的光輝。

如果不是自己插手,這一片片土地可能早已被城tou公si左手轉右手,抬高地價之後,開始做起了房地產開發。

是啊,自己創立的這家企業已經不是一家簡單的科技企業,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早已比普通企業龐大太多,這也從反向證明自己所創立的這家企業,已經擁有了普通企業不可能擁有的權力。

他朝周易、張天浩、羅松堂、董琦等人擺了擺手,示意眾人過來。

等到九州科技的核心高管層都圍繞在他身旁,顧青右手舉了起來,指向遠方。

“把公司當做郭嘉這個說話有些不對,因為郭嘉也有主權獨立和不獨立的。

我們九州科技是大夏本土企業,紮根在大夏,但仰望星河。

從星河投望目光,藍星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投資環境的差異巨大,一國如此,一洲如此。

關於開拓國外市場的戰略部署,因為各種原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拉閘與限制,但我們的員工和管理們還在積極推動這業務進展。

不過這都是有局限性的,哪怕是有那些受到我們恩惠,從肢體殘缺人士變成肢體健全人士的外國經營幫助,也無法打破他們本土的保護主義。

今天來到我們九州科技社群的東盟各企業都是東盟各地的龍頭企業或者強勢企業,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找我們引進技術,但我相信,這幾天的商務協商結束之後,他們還會去大夏其他地方吸引我們郭嘉其他企業和機構的直徑,創立其他合資經營企業。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技術不是那麼容易學的呢?

還有,他們本土的使用者徹底習慣了我們九州生態帶來的便利與智慧生活,還會願意去降低享受層次,勉強用低劣產品嗎?

而且他們想做,我們就一定要全部都滿意嗎?”

嗯?

顧青的這一長段話,讓許多人的心跳都亂了半拍。

“您的意思是?”周易在一旁問道。

“他們想要,那就是想要當咬餌的魚,藍星這個池子這麼大,大魚小魚如過江之鯽,我們才是主導者。

去和他們談,就說是官方因素和我們企業的技術資源分配有限,現在只能有五個合資經營的專案,並且告訴他們,這五個合資專案不限制專案種類和規模,只是有技術等級的明確限制。

他們如果能夠說服本土,給我們這個合資專案開設經濟特區,同時採用市場調節,而不是官方zhengce,給我們的專案創造一個相對較好的投資環境,為以後其他合作項目提供經驗。

那麼我們就能同意簽署等級更高,技術更好的合約。

並且,這只是第一階段合作,可以給他們透露,我們的第二階段合作,將不會只限於東盟各國的企業,藍星這麼大,還有很多企業想和我們九州科技做朋友。”

驚疑、狂熱、沉思、豁然開朗……種種情緒在董琦、羅松堂、張天浩等人的心中徘迴。

這一步棋下得也太大了吧。

這是合作搞技術引進?

這分明就是在讓這些企業低頭,讓自家企業做改開的大手一般。

顧青側眼環顧四周,看眾人的眼神之中的情緒逐漸炙熱。

點頭說道:“沒錯,這一次,我們要主導做蛋糕。

他們展現了好意,還不夠,我們需要的是誠意。

只有五個名額,告訴他們,我們要在經商環境、研發製造環境、本土市場資源等多個維度去考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並且我們是一家需要盈利,追求效率的民營企業,這個競標時間只有一個月,七月三十一號這天,我們就會進行招標。

等到招標結果出來後,羅總,你辦事沉穩。

我會給你一個我們公司有關招標專案人員名單,到時候你率領著這個由有關專案和財政、稅務、法律專家等人組成的代表團,對這五個郭嘉或地區的各類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自由港、工業園區等進行深入的考察,然後再給我們一個詳細的彙報。

提前告訴他們,如果無法通過考察,那麼我們公司將會終止這項合作。”

顧青的話語在辦公室迴響,也在眾人心頭激盪。

這些東盟企業真的這麼“聽話”的話,那自己等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已經相當於……

九州科技所有部門的工作效率都是極高的,因為有AI程式加持,很多文員、行政崗都被精簡和智能化,七月八號當天下午,所有東盟企業都收到了相關通知。

“九州科技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在聊科技專案的時候,他們沒有反對我們的合作邀請吧?為什麼要限定只要五個企業了?”

有東盟企業的高層開始抓耳撓腮。

“只有五個企業才能拿到合作項目?但是這個合作項目的範圍也太大了吧,比今天我們在展會和會議室裡接觸到的那些科技專案還要多,如果誰能夠全盤接下,那豈不是就成為了另類的一家九州科技?

而且還能自己佔據主導股權,這實在是太奇幻了吧。”

“上帝,我感覺這個通知簡直就是,就是九州科技在向全球企業宣佈,他們不想這麼冷zhan下去,我們這次趕上時候了,九州科技想透過與我們的合作,向全球資本臣服吧。”

“不是臣服,應該說是九州科技的創始人和它背後的勢力想通了,他們想繼續互惠互利。”

“一個年僅三十歲的青年,態度轉變如此之快,這簡直就讓人難以置信。”

這些東盟企業的高層們開始動起了自己的腦筋,想摸清楚九州科技這一個合作方案背後的意思是什麼?

雖然九州科技給透過稽核的這部分東盟企業傳送的通知都標註了是機密消息,但是當一件事被第個人知曉時,也就不存在了保密的可能性。

所以有個別媒體收到了“線人”的高懸賞訊息。

關於九州科技,價值一百萬美元的資訊,要不要?

如果只是單純的媒體企業,那大機率不會要。但如果這家企業從某種層面上來看,是某些郭嘉的情報機構呢?

一百萬美元,買九州科技的一個重要資訊?

部門預算的數字那麼大,稍微花點開個盲盒罷了。

所以當九州科技對外開放的訊息盲盒被開啟後,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人都震驚了。

他們當中有的人剛剛參加完一場關於延長壽命的機密會議,而有的人才剛剛讀完了九州科技的技術品鑑會內部消息,甚至有的人才看完“新科區一手絕密資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