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定窯覆燒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周安的再三保證下,這位櫃檯服務員小姐姐,總算是把櫃檯裡面的那件定窯白釉瓷碗,給拿了出來。

這不看還好,細看之下,周安可以確定,這就是北宋的定窯白釉瓷碗。

“我去,這特娘還真是!”周安不小心禿漏了嘴。

“你這同志,說話能不能文明點,這可是新社會,怎麼說話還帶髒字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幸好這服務員小姐姐沒有反應過來,要不然,肯定會對這件瓷器研究一番。

不過,周安也是被人家好好教育了一遍,誰叫自己嘴巴沒個把門的。

看來平時不能這麼隨意了,要不然不是給咱首都人丟臉嗎。

當然了,服務員沒聽懂周安話裡的意思,周安他當然也不會和她解釋了。

說起來這定窯瓷器在老年間有個叫法就是“倒扣芒茬”,也叫“芒口”,俗稱“毛邊”。

“倒扣芒茬”一般指口沿無釉的瓷器,多由覆燒所致。

覆燒工藝始於南朝洪州窯的“對口燒”,此後許多窯場也有多種裝燒方式的大宗覆燒產品。

傳統意義的定窯“芒口”覆燒定瓷,是特指宋中期以後,由於墊圈式組合匣缽覆燒工藝而形成的口沿無釉瓷器。

“墊圈式組合匣缽”和“火照術”,就是宋代瓷窯裝燒技術最為重要的成就。

定窯在五代、宋早期開始廣泛使用的“盤形支圈覆燒工藝”、“漏鬥狀匣缽覆燒工藝”,方法可理解為覆放套燒,器物按照大小順序依次套入,也是為了節省空間,生產了大量芒口瓷。

芒口一般處理較小,並不影響美觀,多為精品白瓷。

不要小看這看似普通的白瓷,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燒造白瓷的難度,可比燒造青瓷高的多。

因為燒造白瓷是需要提純的,要去掉當中的雜質,讓瓷器呈現出真正的白色,而不是泛著青的白色。

所以,許多古瓷號稱是白釉,可和現代的白釉瓷器一對比,就立刻能感覺到,許多古瓷都不是真正的純白,而是偏黃的白,或者偏青的白。

所以現代一些仿品就容易犯毛病,他們把白瓷仿製的很白,只要是內行人,都不用上手,打眼一看顏色就知道這玩意燙手。

定窯的提純技術也只是在當時看來非常先進,顏色也很白,但在現代人的眼裡,這種白色還是不夠白,起碼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純白色,而是更偏向於牙黃色的白,所以簡稱“象牙白”。

而北宋的白瓷為什麼比隋唐、北齊的白瓷進步了這麼多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剛才前面的詞語了,那就是“倒扣芒茬”,也就是“覆燒”。

聽這些學名很難理解,但用大白話你就知道是怎麼回事。那就是把東西扣過來燒,所以才叫倒扣嘛。

因為一般的瓷器都是正著燒的,也就是平常我們怎麼使用這個瓷器,它就是怎麼放置位置燒造的,足在下,口在上。

而定窯的這種獨特覆燒方式,則是將要燒造的瓷器扣過來燒,足在上,口在下,同時這也就造成一個定窯的特殊現象。

那就是它的碗口、或者盤口是澀圈,反而足部是滿釉的,和其他正燒瓷器正好反過來。

也因為它的這個特點,才被老年間的行裡人根據其特點,給它起了‘倒扣芒茬’的名字。

而這種覆燒的工藝,出現的時間只在宋代的一段時間內。

因為這種覆燒工藝也有其缺陷,就是它的沿口因為沒有滿釉,造成使用後的清洗不便,所以這種覆燒的工藝並沒有存在很久。

這就更加說明了,這種覆燒定窯的稀有性。

現在經歷上千年,依舊保持完整的定窯瓷器出現在周安的眼前,他豈能不高興。

除了高興,周安也很好奇,這種應該進入博物館的文物,怎麼可能擺在友誼商店裡公然售賣呢?

國家不是有政策規定嗎,乾隆之前的官窯都不讓出口,更何況是北宋的定窯珍品?

短短的時間裡,周安腦子就有了一種可能。

那就是鑑定這件定窯瓷器的專家出錯了,要不然也解釋不清啊。

也只有這種解釋,才可能說得通!

說來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畢竟留存於世的定窯珍品何其稀少。

也難怪專家會出錯,這種物件,一般人也很難接觸一件、兩件。

如果眼力不夠,肯定會下意識的,先在腦海裡將之判定為仿品。

之後也就隨著心意,把真品判定為贗品了。

就好比,你在後世地攤上看到一件唐伯虎的畫,你肯定會下意識的就覺得那是仿品。

要知道,那是唐伯虎的畫哎,怎麼能在地攤上遇見。

周安想的真沒錯,被分配來友誼商店進行鑑別的專家,水平還真不太高。

真正高水平的專家早就去博物館了。

周安正想著,這北宋定窯瓷器就已經被那位服務員小姐姐放回了櫃檯裡的木盒。

“別啊,這瓷器我買了,您幫我拿出來吧。”

“你買?你買得起嗎?”

剛才只是周安拍了幾句馬屁,服務員才拿出來給周安看的。

現在他又說自己要買下來,這在服務員眼裡,他就是在說大話,能在友誼商店買的起東西的,也只有外國人,華夏人哪有來友誼商店買東西的。

“我沒開玩笑,哥們真買!”周安有點急了,這小姐姐怎麼一點都沒有眼力勁啊,我可是大老闆。

“你真買?你有外匯卷嗎?”

這些年,周安手裡可是換了不少的外匯卷,就是為了買這些好玩意。

於是,周安笑呵呵的說道,“呵呵,就興他們外國人有外匯,咱們華夏人不能走外匯了?”

“這可是要八千的外匯呢,您有這麼多嗎?”

服務員小姐姐認為,就算你有外匯,那也沒有這麼多啊!

周安卻繼續笑著說道,“你管我有沒有這麼多,點點不就知道了。”

說著,在服務員小姐姐一臉狐疑的眼神下,周安從包裡掏出了一沓沓的外匯,那服務員狐疑的眼神也漸漸的變成了驚訝。

還別說,周安掏出的這高高的一沓外匯券,還真的是把這服務員小姐姐嚇了一跳!

這年頭,能掏的出這多外匯券的外國人是不少,可華夏人,她一個都沒見過。

這外匯在服務員的手裡點了三遍,不但有八千,而且還不止。

這讓服務員不由得有些對周安的身份好奇起來,脫口問道。

“你是倒爺吧?”

周安笑著搖搖頭,他堂堂幾家店的老闆,手裡有合資的摩托車行、罐頭廠、工程公司,還全資服裝廠的大老闆、董事長,卻在服務員小姐姐的嘴裡變成了倒爺。

他不禁心中暗笑,自己長得就那麼像倒爺嗎?!

“你覺得是,那就是了。”周安也不想糾正她的話。

“我覺得就是,不然你哪來這麼多的外匯券?”

“我要去說有個外國人來咱們京城玩,不小心掉水裡了,被我見義勇為,把他救起來了,他為了感謝我,就給了我許多外匯卷,你相信嗎?”周安說著騙鬼的話,逗逗這個服務員。

“我信呀!”服務員小姐姐一臉真誠的說道。

“這你也信?”周安不可思議,要知道,這種話在後世,就連八歲小朋友都騙不了。

這下輪到周安驚訝了,這年頭,老百姓太善良了,太純樸了。

這讓周安不禁想起九十年代的氣功大師來了,那個時候,這些大師又是變錢、變蛇的,還能隔空取物,這麼扯蛋的事還有很多人相信他們。

看來善良純樸也未必是好事,還是要有辨別事物真假的能力才行。

因為數目過多,這個小姐姐也做不了主,所以把一個領班樣子的人叫了過來。

經過這人的手,這筆生意總算完成了。

之所以周安這麼急著買下來,他是真怕這麼一件館藏級的珍品,被老外撿了漏!

那可就貽笑大方了,到時他們這些收藏的人哭都來不及。

八千,在現在看來是很貴,不但貴,而且是貴得要命!

可是你要是放在二十年後再看看,你肯定覺得這個價格簡直太便宜了,那可是翻著上百倍、千倍的價格在暴漲啊!

當然,前提是你現在得有這個運氣、有這些錢,買下來才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