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下鄉收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安在珍寶齋寫了字,經李昌路老先生的誇獎後,他在書法上陡然有了信心,竟然大言不慚的從自己的包裡拿出一枚印章。

留字不留章,這不是白瞎了自己這麼賣力氣嗎。

這印章還是在古玩大會得來的獎品,田黃凍壽山石,周安專門請了一位刻章的老師傅給自己刻的印章。

“經理,有沒有印泥?”周安問道。

“有,有,我這就給您取去。”

沒一會兒珍寶齋的經理就取來了上好的印泥朱磦印泥。

朱磦印泥是硃砂中提純出來的最細最精華的部分,這印泥裡摻和了研細的艾草纖維和日曬陳年植物油脂,經調色、研磨和祖傳手工捶拉法將三味主要原料勻稱交織為一體研製而成。

該印泥色澤古雅鮮明,經久不褪色、質地細膩濃厚,夏不泛油,冬不凝固,調劑盡善,燥溼相宜。

此印泥鈐出印文勻淨、清晰、有神、富有厚重感,實為上佳文房禮品及書畫家必備良品。

沾上印泥,周安在自己的落款處蓋上自己的印章。

這印章留下的字也不是什麼古篆體,就是周安的行書體,當初請人刻的時候,他感覺自己的寫的字刻在上面才有意思。

“安貧樂道”

對,這四個字就是周安的鈐印。

這印蓋上去,還別說,這副作品還真像那麼回事。

蓋完印,周安悄悄的連章帶印給收進包裡去了,珍寶齋的經理看到了,眼睛都直了,哇靠!還有這種操作的?

經理想讓周安把印泥還回來,可是這麼多人在呢,尤其是李老和楊院長在,要是說出來,是不是顯得他太小家子氣了。

經理心裡想到,罷了,就當是他寫這幅作品送他的吧,以後見到這傢伙可要注意了,他會順東西。

“小周,別忙著收啊,我看你這印章有點意思啊!”

李老雖然年齡大了,可這眼神還真不錯,他一眼就看到了周安的印章是好玩意。

放進包裡兩件東西,現在在李老的提示下,周安只拿出了一件。

“李老,就一破石頭,沒什麼稀奇的。”

周安把印章拿出,遞到李老面前,讓他瞧個真切。

“嘿!我說你這小家夥還挺頑皮,這可是田黃凍啊,難道這就是你說的破石頭,這樣的破石頭,要不你給我搞幾車過來,我可不嫌多啊!你說是不是啊百達?”

“嗯,李老說的是,我都沒有這麼好的印章料啊!”

兩位老人家開始拿周安開玩笑了,看了一會兒,也就會還給了周安。

最終周安的作品被評為第三名,把魏金文的作品給頂替了下來。

在珍寶齋耽擱了好長時間,周安和韓春明也不想去淘寶撿漏了,和兩位大拿聊了兩句也就回家了。

晚上韓春明也沒回家,就住周安家裡過夜了,他不是羨慕周安的大院子,而是稀罕上他那些好玩意了。

看著周安的東西,韓春明打心裡佩服,短短幾個月時間,他的東西都比原來多了不少。

其實這些東西百分之三十是秦三爺收回來的,百分之十是周安自己買回來的,還有百分之六十是收購站收的。

為此,馬春英馬師傅一個月除了正常的工資外,光獎金就能拿三百塊,都比這個區的區高官拿的工資高了。

現在可不是馬師傅一個人在周安這裡上班了,她丈夫也過來幫忙,以前他身體不好,不能上班,自從周安幫他找了一個老大夫,再加上這一年的修養,身體基本是好的差不多了,就是重活不能幹,在收購站做一些分類的事。

他是為了感謝周安的,但周安沒想讓他幹,讓多修養修養,可是馬師傅的丈夫卻說,都在家休息這麼長時間了,人都快發黴了,幹點活運動運動說不定好的快呢。

勸不住,周安也沒辦法,但也不能白讓他幹活吧,於是也就變相同意他也留在收購站了,給他發工資。

周安從收購站拿回來的東西,大多數就是馬師傅丈夫分揀出來的。這也周安交待的,但凡像老物件的,都給留著,經過他親自鑑定後,再決定這些東西的去留。

雖然收購站每月的營業額也不錯,但周安都沒指著它掙錢,就是為了這些老物件被埋沒了或者被毀了,這些物件當中,說不定就有價值連城的東西呢。

晚上吃飯的時候,秦三爺給周安講了一件事,就是他要出遠門一趟,大概半個月的時間,周安問他去哪兒了,老頭卻沒說,就是說讓他別擔心。

秦三爺雖然和自己一起過了,但也有自己的隱私吧,周安也不好多問。

晚上睡覺,關小關就在周安的隔壁房間,看著關小關住在周安這裡,韓春明又和周安提起老爺子院子的事。

周安嘴上答應了,心裡卻想著什麼時候把老爺子的東西取出來,老是放在那也不是個事啊。

聊到半夜,韓春明說明天要去鄉下收貨,他也是被周安的那些東西給刺激到了。

周安聽韓春明這麼說,反正現在自己也沒什麼事,廠子飯館都有人幫自己管著,他一甩手掌櫃的正愁沒地方去呢。

“別介,你都有那麼些藏品了,就別我哥們搶了好不好。”韓春明才不願意讓周安和自己一起去呢,哪會不都是他佔便宜。

這不,話沒說完,周安就來勁了。

“咱們哥們誰跟誰啊?還是老規矩,二一添作五,一起收貨,回來一人一半。”

“那明兒不去,還不行嗎?”

“別介啊,老爺子的院子你還要不要了,要不是不要,我就讓小關把房子轉到我名下了,反正日後也是哥們的!”

“你……”

韓春明氣的啞口無言,認識你這個哥們也算是我韓春明倒了八輩子黴了,只能認慫明天帶周安一起去了。

第二天,周安和韓春明一人一輛摩托就出發去鄉下了。

別看是摩托,那也可以裝不少東西呢,他們有專門裝東西的鐵框子。

在摩托後座上放一個鐵凳子,鐵凳子四條腿都焊有是的鐵管,這鐵管正好能掛一個鐵框子,一邊一個拿取還都挺方便的。

其實對去鄉下收老件這種事,周安和韓春明都是老手了,外行人聽著好像神乎其神,其實和賣貨郎也差不多,就沿著村莊轉唄。

不過,如果你運氣好的話,什麼都能收到,像明代的碗啊、宋代的罐啊,都有可能碰見,這鄉下就像是一個寶藏,就需要人去挖掘。

兩人騎了近一個小時的車才看見村子,直接拐了進去,在出口周安和韓春明分道揚鑣,包抄這個村子,約定十二點在村口集合回鎮上吃飯。

村裡的路也算是路路通了,只要你不是奔田間小路去的。

這個時候的農村,依舊是黃土路,除了常走人的地方還算平整,其它地方就坑坑窪窪了,到了下雨天,連走人都能把你的鞋給拔掉,就別說騎摩托了,哪像後世,農村都給鋪水泥路了。

周安將摩托車騎到一個莊子前面的路上,把自己攜帶的電子喇叭一開啟,裡面立刻就傳來了周安的聲音,不過這個聲音有點沙啞。

“有舊貨的賣!鍋碗瓢盆老傢俱的賣!”

這聲音和村裡的大喇叭遙相呼應,也不知道誰是主唱,誰是和聲。

“哎!你是收舊貨的嗎?”

路過一家門前的時候,從房間裡突然出來了個大嬸,上下打量著周安,問道。

一般聽到收舊貨的聲音,不用問,自然都知道是收舊貨的。

可是周安這行頭,又是電子喇叭,又是摩托車,這大嬸都有點懷疑,什麼時候收舊貨的都騎摩托車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對!”

聽到這話,周安自然熱情回話,說不定在一句問話中,就能收到一件非常不錯的古董呢。

“大嬸你們家有老物件要賣嗎?”

“有有,你跟我來。”大嬸也很高興,叫著周安就快步往回走,一邊走著還一邊喊,“他嬸,你們家不是有老物件嗎,收舊貨的來了。”

周安暗喜,這都不用自己宣傳了,架上摩托就跟著大嬸走過去,臨走還不忘了把電子喇叭關掉,這玩意很費電池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