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對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濃霧猶如被撕破的輕紗漸漸消散,一座規模宏大的古老城池在淡霧中若隱若現,朱駿心裡更加疑惑,遠處的城池雖與中國傳統的閣樓略有相同,但仔細一看,卻發現了其中的細微處的差別,這時沐劍銘拍馬到車窗前道:“陛下,阿瓦城就要到了,自皇上狩獵失去了蹤跡之後,家父不知有多焦急呢,臣請陛下允我先回去給家父報喜。”

阿瓦城?朱駿還從來未聽過這個奇怪的城市名稱,連忙問道:“這是什麼地方,我怎的沒有聽說過。”話音剛落,朱駿便覺得自己似乎說錯了話,心有餘悸的望了一眼車窗外騎在馬上的沐劍銘一眼,見他並未察覺其中的語病,這才放下心。

“陛下,許是您受了驚嚇,有些事暫且忘了,這裡正是緬甸國的王都阿瓦城,我們的營地正在那邊。”沐劍銘指著城池外奔騰的河流另一邊茅草搭建的村落道。

朱駿的臉色青黃,他曾讀過一些南明的史料,知道永歷帝進入緬甸之後,一開始緬甸國王王莽達還算客氣,還備上了些禮物相贈,縱是如此,為了避免禮節上難以處理,緬甸國王拒絕與永歷帝見面,只派漢人通事傳達資訊。

隨著國內反清力量漸漸被清軍肅清,只剩下帶著幾萬軍馬在緬甸與雲南邊境打游擊的李定國所部時,緬甸的態度便蠻橫起來,直到第二年,緬甸發生宮廷政變,國王王莽達的弟弟王莽白篡位,決定剷除永歷帝的隨行官員。他派人通知永曆廷臣過江議事。之後三千緬兵將一干隨行官員團團圍困,將他們全部殺死。並且俘獲永歷帝送到了雲南交由吳三桂處置。

朱駿最關切的,是現在到底是什麼年份,如果是剛剛進入緬甸,那麼倒還可以有點作為,至少可以盡量避免悲劇的發生,如果王莽白已經發動宮變的話……朱駿忍不住打了個冷顫,不忍心繼續想下去。

“沐愛卿,朕問你,現在是什麼年份?”

“陛下,此時正是永曆十四年開春,您為什麼這樣問,對了,微臣該死,竟忘了陛下勞乏過度,有些事恐怕記得不太真切,看來回去之後需好好調理才是。”沐劍銘神情關切的回答。

“這個倒不必。”朱駿淡淡的回絕,放下了心,如果自己沒有猜錯的話現在應該是1660年,距離王莽白篡位還有一年時間,想來暫時還沒有生命危險。

到達村落之後,早有幾十個穿著明朝服飾的官員起來迎接,朱駿下了馬車,看著眼前用茅草搭建而成的村落,不由嘆了口氣,堂堂大明之君,竟委身下國,受如此冷落,若是地下的朱元璋知道了,恐怕要從棺材裡跳出來抄傢伙了。

官員們見著朱駿先是一喜,接著又一齊抱頭痛哭起來,朱駿聽的心煩,只好好言撫慰,他現在急切想知道的是,自己這名存實亡的大明天子到有沒有可能在一年後自保的實力。

“皇上車馬勞頓,諸位同僚還是讓皇上先歇息吧,這樣哭哭啼啼的若讓緬人見了,恐怕又要遭他們的笑柄了。”一名極有威望的官員大喝一聲,止住了官員們的哭聲。

“沐公爺說的極是,皇上龍體為重,我們還是先回去吧。”有官員跟著附和,片刻功夫,官員們便走的一乾二淨,朱駿的面前只停留著那名被人稱作沐公爺的官員。

莫非這人就是世鎮雲南的黔國公沐天波?朱駿立即想到了這個人,大明自朱元璋開創以來,便命令大將沐英為黔國公,世守雲南,自此三百年,沐家一直對大明忠心耿耿,而眼前的沐天波更是隨同永歷帝一齊出逃,莽猛白篡位之後,要求跟隨永歷帝的官員都過江進入阿瓦城計事,緬人以二十人捉一人,明朝官員無一逃脫。沐天波悲憤之下,一人用流星錘擊殺十多個緬甸士兵,可是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殘殺。

這樣的人可以信任,朱駿心裡想著,對他道:“沐卿家隨我來,朕有些事要和你商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駿所住的只是十幾間茅屋,因為害怕惹起緬人懷疑,所以逃難隊伍還不敢大興土木,只好委屈永歷帝暫住在這裡,只不過茅屋內的陳設倒也奢華,地面鋪上了金絲毯,四周都擺放了黃色紙罩的宮燈,古玩、字畫琳琅的掛在四周的牆壁上,以此來遮掩發黃的茅草。

落座之後,朱駿對著正要行禮的沐天波道:“沐卿家還是請落座吧,不必如此。”

沐天波已到了六十高齡,執拗的行了三跪九叩大禮,這才微顫顫的坐落在下位上:“皇上,不知召見微臣有什麼事。”

“朕問你,我們還有多少人手,又存有多少銀錢,你給我折算折算。”

沐天波苦笑一聲道:“皇上入緬時有三萬人護駕,但緬人害怕我們人多起事,恐有雀佔鳩巢之心,所以便將其餘人等分散入緬甸各部落,所以現在陪在皇上身邊的只有九千餘人,至於銀錢倒是充足,庫內珍寶眾多,白銀亦有七萬餘兩。”

“只有九千人?”朱駿皺起眉頭,接著問道:“整個緬甸又有多少漢人?”

“恐怕有十萬餘人,若是加上在緬甸邊界與逆賊吳三桂對峙的李定國所部的話,該有十五萬人才是。”

“那麼隨駕的人等當中有多少軍士?”

“只有兩千,全是張有德將軍所率領的龍江右衛,而且緬人為了以防萬一,在入邊界時便解除了所有人的武器,現在的軍士只能執著長棍操練了。”

朱駿猛然想起自己被張有德發現時,除了一些高階軍官腰間佩了長刀之外,其餘人等都是持著長棍作為的武器的,單憑這一些人,要在一年後與篡位的王莽白作對,恐怕有些難了。

“沐愛卿,若是我們招募一些緬甸境內的漢人到這裡來,緬人是否會有反應?”

沐天波搖頭道:“此事絕不可行,我們離緬國王都只有一江之遙,一切動靜都在緬人掌握之中,若皇上如此,定會讓緬王生疑,恐有刀斧之禍啊。”

朱駿面色一沉,真照沐天波所說,那麼他也只能任人宰割了。

“不過,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沐天波沉吟片刻繼續道:“若是皇上移居它地,遠遠的離開緬都阿瓦脫離了緬人的控制,倒是事有可為。”

“繼續說下去。”朱駿彷彿抓到了救命稻草,急急催促道。

沐天波道:“其實皇上對於緬王來說也是燙手山芋一般,如果他們繼續收留皇上,滿人必定會給予緬王壓力。如果他們將皇上交由滿人,則要背上欺上失禮的罵名,更何況緬北有李定國所部與滿人對峙,他們也害怕李定國突然率軍南下,打著為皇上報仇的名義報復緬國,因此,若是皇上主動提出去往它地,緬王定會同意,到了那時,皇上要做什麼,也由不得他們了。”

“不錯,那麼依沐愛卿所想的話,我們該去哪裡?”朱駿拍掌叫好。

沐天波道:“最好的去處當然是北上與李定國所部匯合一同抗清,若皇上別有它意,自然是另當別論的了。”

“不,李定國殘部在緬北接連敗了幾仗,早晚會被吳三桂消滅,我們往南走,那裡離大海近,既可用海船和南洋各國做生意,若是清軍到時,只要上了船,滿人恐怕只能望洋興嘆了。”朱駿道。

沐天波嘆了口氣,心裡暗怪皇上仍然還是那副模樣,從湖南逃到廣州,又從廣州逃到雲南,接著到了緬甸,現在又想去大海邊了,難怪部下們都私下議論皇上是個逃跑天子,他原本想勸一勸朱駿,但是轉念想了想,只是搖了搖頭道:“皇上既然說往南走,那麼便依皇上了。只是我們如果南下,緬王必定會斷絕贈與我們的糧食,一旦缺糧,難免要捱餓了。”

“這些不必擔心,朕自有辦法。”朱駿想到藏在自己揹包中的那一瓶水稻種子,從容的笑道:“你可多向四周村落的土人收購一些來,只要撐過今年,朕可保大家衣食無憂。”

---------------------------

阿瓦城:當時緬甸國的國都,位於緬甸中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