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雲南異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叫來了西洋顧問阿姆斯,朱駿親自讓他作陪到勞改營中選擇工商金融業的管理人才,如挑牲口一般找出十幾個人來,為的一個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駐爪哇的高級顧問,專門負責理財的高階會計。(提供最新章節>

“偉大的陛下,非常樂意為您效勞。”衣著襤褸的高級顧問姆特斯垂下面黃肌瘦的臉想要親吻朱駿的手背,很快被朱駿身後的兩個侍衛上前一攔,右手猛的往腰間一拉,寒光閃爍之下伴隨著腰刀抽出的金鳴聲嚇的舉足無措的連連後退。

“從此以後你們不必做苦工了。”朱駿高高在上的向十幾個荷蘭人說話:“你們將會編入戶部新成立的工商管理司,姆特斯,朕現在任命你為工商管理司主事,朕還會配一隊通譯給你們,以後你們每個月可以按時領取高額薪水,你們的家人也將從勞改營中釋放出來,朕會給他們安排好住處,你們的子女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要你們願意向朕效忠就行。”

這是一筆不錯的交易,至少對於現在三餐不繼,每日忍受強化高強度工作和鞭笞的荷蘭勞工來說非常不錯,經過阿姆斯的翻譯之後,十幾個荷蘭人如小雞啄米一般重複點頭。

直到這位東方君王漸行漸遠,幸運的荷蘭人仍然沉浸在大起大落中感慨中,很快,阿姆斯為他們安排了住房,並且帶他們去了專門的辦公室,住房和辦公室都是寬敞明亮,並且還有專門的僕人照顧他們,他們現在的任務是,最快的度建立一套大明的工商臨時規範出來,並且對將來成立的聯合潔具股份公司進行程序化的指導。

雲南平西王府邸的銀殿上,意氣風的吳三桂背著手,不斷地聽取殿下眾將的報告,他時而低眉,時而展顏捋著白鬚出爽朗的笑聲。南明威脅論出之後,在一陣鼓譟之下,果然讓清廷振動不已。

賊軍日盛,明人餘孽佔據緬國,徵兵十萬,會同李定國所部,號稱二十萬,與平西王擺陣於緬北。平西王以寡擊眾,不敵。乃敗退雲南,請求朝廷八旗之兵,南下作戰。

這個訊息是從平西王府裡傳播開的,清廷開始時對這樣的訊息並不重視。可是後來的訊息就由不得北京城裡的滿人們不得不側目了,康熙二年,明軍滅暹羅移為郡縣,將其納入版圖。還是康熙二年,一直與清廷眉來眼去的南洋各國突然驅逐清使,紛紛遣使往南明朝貢。康熙二年末,金廈鄭氏敗於臺灣,率軍民十萬徙入南明。康熙三年。大明水師襲擊爪哇。盡滅荷蘭艦隊。康熙三年,偽帝新始逼迫滿剌加國割讓土地。

聯絡平西王地奏章。滿人們突然現,一個日益龐大的帝國已經漸漸地在南洋崛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心腹大患啊!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更何況這個帝國正是幾年前敗退入緬甸的殘餘勢力。很快,以鰲拜為的幾個輔政大臣已經迫不及待的制定了遏制剿滅地計劃。

先。八旗兵是不能動的,如今代表鑲黃旗的鰲拜與正白旗的蘇克薩哈二人之間的鬥爭正愈演愈烈,正黃旗的索尼稱病不出,鰲拜咄咄逼人,打著圈地不公的旗號吞併其他各旗的土地,立刻引起了許多人地不滿,在這個關鍵地時候,哪個旗主願意讓自己的子弟兵到前方去作戰?於是,各旗開始相互推諉,都說雲南、緬甸多山,本旗子弟不服水土,堅決反對出兵。

於是。坐鎮西南半壁地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耿精忠、靖南王尚可喜就成了選。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貴州數省之地。西南地官員、將佐大多數由吳三桂推舉而出。控制了西南方面地軍政。而緬甸與雲南接壤。平定南明地任務自然就落到了吳三桂頭上。

吳三桂倒也痛快。雙手一攤。老子是你們清廷地狗。你要老子咬人沒問題。這是義不容辭地事。問題是老子現在兵不過數萬。糧餉也籌措不齊。這個仗怎麼打?南明如今可是如日中天。在南洋佔據千里沃野之地。大兵二十萬。治下百姓三百餘萬。小王區區雲貴兩省。還不夠人家塞牙縫呢。

清廷催促了幾次之後。吳三桂硬是當作沒有聽見。每個月一份奏摺上去就是訴苦。說什麼緬北李定國在偽帝新始地資助下已有戰將百員。大兵十萬。如今正陳列緬北。對小王地雲南虎視眈眈。大有一句而破西南地勢態。若小王輕兵冒進。區區五六萬人還未入緬。恐怕已經全軍覆沒了。在敵眾我寡地情況下。小王建議還是以守為主。雲南多山。小王率軍防守西南要隘。明軍是打不過來地。每一份奏章裡都是重複著這麼個意思。所表露出來地感情卻是大不一樣。

前幾份奏章還只是表示如今不宜出兵。到了後來。吳三桂便開始嘔心瀝血、真情誠摯地懇請朝廷出兵襄助保衛雲南了。開始還說賊軍與我軍相當。靜觀其變再說。到了後來。便開始哭訴賊軍人數越來越多。且全是百戰之兵。請八旗大軍來救本王。否則哪一天明軍殺入雲南。小王命不保矣。

清廷地滿人們哪裡會不知道吳三桂地心思。這狗是要賞要兵要餉地。於是以太皇太后地名義了一份密諭申斥。吳三桂乾脆耍起無賴。上表請求朝廷撤藩。這平西王老子不當了。你們隨便找個人來頂替吧。

朝廷一下子沒了言辭。稍微玩過政治地人都知道。吳三桂請求撤藩意味著什麼。這份奏摺是決不能同意地。於是原本亂哄哄地朝廷裡一下子冷靜下來。鰲拜與蘇克薩哈還有那稱病地索尼坐到了一起。共商大計。

討論出來的結果令吳三桂很滿意,因為這一次朝廷再也不是空言催促出兵了,而是開始調撥銀錢,並且准許了三藩擴軍的建議。

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在大清近半的賦稅支撐下,三藩開始了大規模的徵兵,從原先的五萬人一下子到達了十二萬,而其他二藩也由三萬人達到了五萬人的規模,清廷看在眼裡,打落的門牙卻只能往肚子裡咽,整個大清國已經陷入了一個惡性的迴圈遊戲中。

吳三桂徵召的士卒越多,清廷對其越是忌憚,而吳三桂所要的糧餉軍械也就越多,清廷只能委婉支付,緊接著吳三桂的士卒又猶如滾雪球一般的擴大,清廷對其也只能越來越忌憚,不得不將大部分的賦稅運往雲南。

如今的三藩已經成為了三隻餵飽的老虎,軍力達到了二十多萬,軍械糧餉更是堆積滿了所有的倉庫,江南大多數省份的官員都由吳三桂推舉,西選官遍佈了整個官場。

吃飽喝足了,是該動動筋骨了,吳三桂躊躇滿志的打起了算盤,如今大軍已經練成,是該放出來見見血光了,更何況清廷不斷申令出兵,如今已經不耐煩了,若是吳三桂再去推諉,恐怕惹急了非要翻臉不可。

吳三桂的戰略意圖很簡單,兵精糧足之後入緬幹掉南明,之後侵吞所有南明的土地,有了廣博的土地、精銳的士卒,再聯合其他二藩,吳三桂便多了與朝廷叫板的本錢,滿人心甘情願的讓他吳三桂做個太平王爺倒也罷了,若是想翻臉,羽翼豐滿的吳三桂也不怕和滿人拼一拼,榮華富貴,都是建立在實力之上的,吳三桂心裡很清楚,今日,在這銀安殿上,正是出兵之時。

“諸位,本王平日裡待你們如何?”在聽完所有的報告之後,吳三桂眯著眼,蟒袍一撩,穩穩的坐在了銀椅上。

“王爺待我等恩重如山,便是親生父母也不過如此。”銀殿上釘甲及身的武將與頂戴補服的文臣分列兩邊,一齊應和。

吳三桂滿是褶皺的臉上綻露出一絲滿足的笑意,雙眉一沉,繼續道:“本王可是個有功不賞,有罪不罰,任人唯親的人?”

“王爺。”一個藍翎補服的官員站了出來,打了個千道:“王爺的品性弟兄們都知道,跟在王爺手底下幹,兄弟們痛快的很,王爺但有吩咐,我等願效死力。”

吳三桂哈哈一笑,眼眸掃向殿內,立刻便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許多人高聲道:“弟兄們跟著王爺痛快的很,願為王爺鞍前馬後。”

“好!”吳三桂用拍銀椅上的扶柄,起身道:“既是如此,本王也就不和諸位打燈謎了,今日本王親自掛帥,入緬捉拿新始小兒,可有人願意隨本王入緬,掙下這萬世不拔的功勞?”

其實準備入緬作戰的計劃早就制定出來了,士兵也已經排程完畢,許多將領也都接到了作戰任務,吳三桂此話一出,猶如排練好了一般,所有人都躬身打千,一齊唱喏:“願隨王爺出征,捉拿新始小賊。”

吳三桂點了點頭,站在銀階之上,俯撖著黑壓壓垂在腳下的頂戴花翎,心中生出一絲豪邁,憋屈了幾十年,今日總算有了伸展的機會,只要滅了新始小兒,平西王的權勢將越一切滿清親王,掌握的軍權,也足以與滿清八旗媲美,天下之大,還有誰能困住自己?京城裡那個牙齒都掉光了的太皇太后?還是那個毛都沒長齊的黃口小皇帝?

“傳令,出征!”吳三桂大手一扯身上的蟒袍,一副銀光閃閃的鎧甲自蟒袍內露了出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