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渡江戰役前期準備與得加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太初二年六月,荊襄地域進入盛夏,天氣一日日炎熱起來,襄陽府城通往各州縣的驛道上紅塵滾滾,運送木料石料的馬車絡繹不絕。

城南峴首山巍峨聳立,漢水碧波浩蕩,江面之上, 檣桅高聳入雲,成千上萬條沙船從崔家營、王甫洲碼頭沿漢江朔流而上,將一船船青磚運往均州。

六月初,武定皇帝駐蹕襄王府,於深宮宅院中避暑,一連數日, 與慈聖太後金虞姬、修女黛芙妮兩人宴飲歡樂,三人閨房之樂,自不必多言。

南宋吳琚有詩曰:

六龍懼熱不敢行, 海水煎沸蓬來島。公子猶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紅塵道。

炎天暑月,公子王孫在涼亭上水閣中浸著浮瓜沉李,調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熱;怎知尋常百姓為些微名薄利,三伏內,只得在那途路中行,其中辛苦,無以言說。

武定皇帝在行樂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天下大事。

每日宴飲之餘,他都會對著一幅幅地圖細細研究——如果說美人也是地圖的話——淮河地圖、淮揚地圖、以及湖廣與南直隸交界的地圖。

各大兵團在湖北、山東方向的順利推進,齊軍已對南明小朝廷形成合圍之勢。

只要順利佔據武昌、合肥兩個據點,切斷弘光政權向北、向西潰逃的退路,齊軍便可席捲江南,實現穿越者心心念念的百萬雄師過大江, 完成對江南膏腴之地的佔領, 真正取代大明,成為名副其實的帝國。

當然,在此之前,需要進一步摧毀明軍的鬥志,最好能不戰而下,避免戰火對江南造成不必要的破壞,雖然破壞在所難免。

要想實現作戰企圖,需要在長江以北儘可能多斬殺明軍,一場外圍決戰不可避免。

只是決戰的地點是選在合肥,還是選在武昌,武定皇帝前思後想,還是不能下定決心。

合肥武昌,都各有利弊。

如果先全力攻打合肥,左良玉會立即逃走,帶兵逃回南京城,如此便加強了南京城內防禦。

如果選擇武昌,則齊軍水戰不利,帝國僅有的海軍現在還在浙東與海盜纏鬥,不可能過問長江之上的戰事。

“如果青兒這次跟來就好了,”

楊青兒對大軍糧草排程,各地山形地貌頗有瞭解, 對行軍打仗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這個賢內助在襄陽就好了。

金虞姬見太上皇有些出神,以為他在考慮軍國大事,便道:

“不知朝鮮、北海戰事如何?臣妾每每想起當年赫圖阿拉之敗,都會為夫君擔憂。”

慈聖太後欲言又止,武定皇帝見狀,連忙寬慰她道:

“夫人不必擔憂,這次大軍決不會重蹈覆轍,北方戰事,當萬無一失。”

劉招孫在朝鮮佈置了兩大兵團,以絕對優勢兵力襲擊平壤、漢城,而且還有海軍掩護,庫頁島方向,則集中了一個半兵團,對付區區一千多哥薩克殘兵,穿越者這次要讓這些落井下石的帝國敵人付出慘痛代價。

他沉默片刻,若有所思道:

“金虞姬,你本是朝鮮人,大軍兵臨朝鮮,你為何能如此澹然?”

“朝鮮乃涼薄之地,國王反覆無常,以怨報德,妾隨夫君,生死無悔,夫君該殺便殺,該罰便罰。”

劉招孫聽了這話,心知金虞姬已然和自己站在一起,他心中便覺溫暖,將美人攬入懷中,向慈聖太後保證說:

“臨行之際,朕已向趙率教他們反覆叮囑,朝鮮不同內地,只殺李倧和他的權臣,百姓若無反抗,皆可活命。”

金虞姬雙眼含光,曼聲道:

“臣妾替朝鮮百姓謝過陛下。”

她忽然想起什麼,又問道:

“夫君,聽聞南朝派遣使者來求和了,還是不見他們嗎?”

“不見!”

劉招孫嘿然一笑,大手伸向長江以南的南直隸,用手指著地圖道:

“朕在遼東時,他們怎麼不議和?朕圍困襄陽時,他們怎麼不議和?現在襄陽已破,大軍壓境,南朝知道議和了。”

“這幾個月,朱翊銘若非得到弘光皇帝支援,也不會頑抗到底,害的幾萬襄陽百姓給他陪葬,襄王死後,朱常灜還給這屠夫諡號“忠”,存心是為了噁心朕!”

見武定皇帝盛怒,金虞姬遂不再說話,襄陽城破最後時刻,朱翊銘驅趕百姓登城防衛,連婦孺都不放過,以至無數百姓罹難。

雖說齊軍沒有刻意屠城,然而此戰過後,卻造成了屠城的效果,城中百姓死難者超過三萬人。

儘管穿越者對朱元章的後代向來頗為寬容,朱翊銘所為還是讓他震怒不已,因此襄陽城破後,襄王被凌遲處死。

六月十八日,武定皇帝結束了他短暫的暑假,繼續操勞國事。

太上皇趕赴均州,視察他心心念念的天心城營建情況。

盛夏時節,沿途酷熱難耐,金虞姬與黛芙妮不便同行,便留守襄陽行宮,等候太上皇歸來。

武定皇帝只帶上章東林宇等人,以及前明皇帝朱由校,木匠皇帝對榫卯和斗拱技術頗為研究,被劉招孫命為天心城建築顧問之一。

斗拱,是中國建築上特殊構件,由方形的鬥、升、拱、翹、昂組成。上承屋頂,下接立柱,具備較強的抗震能力。

太上皇一行乘快馬,次日便抵達兩百裡外的天心城工地。

工匠們將從鄖陽、淅川運來的石頭就地切割,一些工人用石工錘切另一種粗石,這種石頭將用作地基,地基深達五丈,確保天心城堅如磐石,牢不可破。

石匠們在用錘子敲打石頭,粗磨石面,部分從工部調來的工匠將石塊壘起後,用鉛錘線壘起一堵堵直直的牆。

新城的外圍由一萬更根又高又粗的桅杆支撐,桅杆按地基形狀排列,即和永久性的天心城周長相同,城內呈八極模樣,無數假山也被運往工地,它們以宏偉的氣勢宣告,天心城將在此處興建。

均州周邊所有能拿起鐵錘鐵鉗的人,都被徵發到了漢江旁邊這個巨大工地上,一些青壯放下了手頭的急事和田地裡的活計,幫著搬運土石,攪拌泥漿,參與帝國都城的建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武定皇帝行鸞抵達均州之前,工地上發生了一起靈異事件。

六月份武當山上一陣狂風摧毀了所有的腳手架。

桅杆、木板、橫樑、託梁一片狼藉,地上殘留著密密麻麻的冰雹。

彷佛妖魔突然降臨人間;工匠和百姓們被嚇得魂不附體,稱這場暴風為橫死的道士作祟。

武定皇帝抵達均州後,立即讓他的大祭司和柯真惡升壇作法,並讓民政官員向受災百姓發放糧食。

大齊官員們兩天當中就把一切重新建造好了。

六月底,吳阿衡與鄭芝龍在舟山群島交戰勝利的訊息傳回襄陽,據說鄭芝龍已經逃往福建,吳阿衡在塘報中請旨允許他繼續追擊,這個請求被太上皇直接拒絕。

“海戰先緩一緩,朕要為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做準備,讓戰艦撤內河,掩護戰兵渡過長江。”

太初二年七月,預感到大禍將至的弘光皇帝,在南京故宮正殿向他的大臣們問計,詢問如何應付暴齊。

南明群臣啞口無言,擺在他們面前的道路已經非常清楚,北伐不是齊軍對手,和談又沒有資本,左良玉勢大難制,已經是一頭喂不飽的惡虎。

阮大鋮收受馬士英等人不少好處,儼然已是齊國安插在南京的頭號間諜,在他的奏請下,弘光朝廷還是派出了一支前所未有的豪華使團,攜帶計銀十萬兩、金一千兩,蟒緞二千六百匹星夜北上襄陽,試圖乞求武定皇帝暫緩進攻南京,避免江南百姓遭受兵禍之苦。

可惜武定皇帝並沒有接見他們,雖然使團中不乏路振飛、熊汝、黃公輔、堵胤錫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

七月初七日,禮部尚書馬士英在襄王宮側殿接見南明使團。

馬士英也不廢話,上前便恐嚇道:

“偽明逆臣,不顧廉恥,不知君臣大義,不救先帝為罪一;擅立皇帝為罪二;各鎮擁兵虐民為罪三。吾皇仁慈,縱容爾等至今,爾等不思悔改,一意孤行,旦夕發兵討罪!”

第一條,不救先帝,也就是天啟皇帝朱由檢。當年北京之戰,各地幾乎沒有勤王之兵,而此時明朝南方並非沒有兵馬可以勤王,比如後來的江北四鎮中的黃得功、左良玉等人就手握兵馬,但是他們逡巡不進,不敢入京勤王,所以,馬士英說的第一條確實沒問題。

第二條,擅立皇帝。天啟皇帝死後,明朝立即在南京擁立了旁系朱常灜為新的皇帝,這就是弘光帝。按照明朝的繼承制度以及倫理,桂王繼位屬於僭越,因為此時福王還沒,所以馬士英這一條也有道理。

第三條,各鎮擁兵虐民。這倒也是事實,明朝在朱由檢死後設立了江北四鎮,並將四鎮所轄區域的稅賦直接讓四鎮負責收取,於是四鎮對百姓大肆搜刮,另一方面,四鎮的軍閥本來就是打仗不行,專門欺壓百姓的軍隊,所以這一條也屬實。

南明使團見馬士英如此兇殘,根本不給他們說話的餘地,也無力反駁。

面對馬士英的叱責,也只能忍氣吞聲,任其宰割。

武定皇帝對和談並不怎麼感興趣,他早已提出極為苛刻的條件,讓馬士英宣讀給南明使團:

“吾皇仁慈,不忍生靈塗炭,欲要和談,須答應以下幾條:

一、明對齊奉表稱臣,受齊冊封為皇帝。

二、兩國疆界,東以淮水中流,西以武昌、漢陽為界;自淮而西,明割黃州(黃岡)、合肥,及江西全省與齊。

三、每歲齊國皇帝生辰及正旦,明遣使稱賀。

四、明歲貢布二十五萬兩匹,茶葉一萬斤、白銀一百萬兩、於每歲春季,搬送至泗州(安徽盰眙縣東北)交納。

五、齊許歸天啟皇帝之皇子朱慈烺、昌平公主。

不等馬士英說完,原湖廣布政司參議,年近五旬的黃公輔拍桉而起,怒道:

“豈有此理!稱臣割地,歲貢賀旦,自列於藩屬,與其說是盟約,母寧稱作降書!老夫絕不答應!”

路振飛、熊汝、堵胤錫亦拂袖而去。

自此,齊明和談破裂。

武定皇帝遂令第三兵團從山東向對南直隸發動攻擊,合肥重創,左良玉傷亡萬人,南京震動。

八月初,南明朝廷被迫接受和談條件,再次派遣路振飛、熊汝、黃公輔、堵胤錫等人至襄陽和談。

馬士英一臉奸笑對黃公輔道:

“吾皇仁慈,和談當然可以,黃大人,得加錢,歲幣由一百萬改為一百五十萬!另外,吾皇還要鄭芝龍的腦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