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章 誰會想到後來會下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潘大章堅定地說:“他們是地質員沒錯,但是這片區域的礦脈都是呈散狀性的,沒有規則可言的。所以他們即使來這邊,看得也不一定比我準。”

黃祥源也是一個老挖礦的,他看了看山嶺,也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只有挖到礦脈了,他才能判斷是否有沒有礦。

現在老闆叫他在這裡挖,好像確定這位置可以挖出礦一樣。

他內心也表示懷疑。

可是根據他跟老闆約定的協議,這些都不是他考慮的問題。

怎樣挖,在哪個位置挖,他只要聽老闆的就行。

潘大章跟他們定了三個點。

然後他對姐夫說:“去找蔡坤,在這個山腳安裝一個變壓器,把電拉到這邊來。在山腳那個溪流邊,整理出一個地方來,在那裡洗砂,再在岸邊搭幾個工棚。”

他望了望不遠處的另外一個山窩。

心裡想:若是再有一幫人去那邊也開兩個民窿就好。

呂全東跟他姐夫去商量怎樣安排人手。

潘大章幾人回到巷道窿口。

他看見任小陽和曾明山正提著油漆桶從巷井走出來。

“大老闆來了!”

“小潘大老闆,今天有空來視察工作了?”

兩人對潘大章又是佩服,又是驚奇。

“呂全東他們幾個又想跟你談什麼交易?”

任小陽知道黃祥源來這裡的目的,今天早上呂全東跟他們一起從楊山坑口過來的。

他們平時間也是朋友。

知道B巷南1號到6號採礦場都還沒有人去開採。

一開始呂全東叫他姐夫過來的意思,就是想讓他帶人去開採1號到6號採礦場的。

可是任小陽跟曾明山跟他提供的訊息,又讓他打消了主意。

“你知道為什麼潘大章讓曾凡全他們先來7號到13號採礦場麼?”

“為什麼?”

“是我們兩個建議的,因為1號到6號採礦場,並沒有多少礦量可以回收的。而7號到13號採礦場有很多岔脈道,單單那些岔脈採下來,就是不小的礦量。”

任小陽說:“這邊的採礦場都是我和我師傅定位的, 所以知道這情況。”

呂全東笑話他們:“你們兩個真是蠢蛋,既然知道這個內情, 為什麼不自己想辦法承包下來, 而把發財的機會拱手讓給別人。”

曾明山也說:“就是, 你看現在小潘老闆,一個月賺十萬八萬都不成問題, 而我們才賺可憐的幾百塊錢。”

呂全東:“你以為老闆是個個都可以當的?年租金就是幾萬,你有嗎?我有幾萬塊存款,就不替別人打工了。原始積累沒有, 就老老實實替別人打工吧。”

他從兩人嘴裡瞭解了幾個採礦場的情況後,心裡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雖然可以跟老闆籤計件,挖一米得多少錢,但是出礦量少的話,工人拿的獎金少。

跟隔壁的工人相比較, 會有很大的心裡落差的。

人家說不定第二個月就撂挑子了。

所以他跟姐夫分析了這件事。

他們私下議論:“許老闆沒有他小舅子那麼精, 還是得潘大章來, 再跟他談談是否有新的開採點。”

今天恰好潘大章來到工地, 所以跟他簽訂了去老鷹嘴嶺挖民窿的協議。

潘大章把跟曾祥源簽訂去老鷹嘴嶺挖民窿的事跟任小陽兩人說了。

“你們兩位若是有親戚也可以叫來, 我安排一個點去挖民窿, 保證可以賺錢。”

與其安排陌生人去挖礦, 不如跟熟悉人去合作。

曾明山:“不瞞你說,還真的有, 我弟跟任小陽的哥都是在老礦區挖民窿的, 現在老礦區那片山嶺, 挖得差不多了。他們聽說這邊礦儲量豐富, 也想來這邊租個新窿挖。”

潘大章:“趕緊回去叫他們過來跟我籤協議。我有兩個點按排他們,這兩個點是我出資挖, 按一米付多少手工費, 跟曾師傅這邊一樣。按出礦量5%計算獎金, 保證可以旱澇保收。我在老鷹嘴嶺就只挖這五個窿,其他的可以租給別人去挖。”

任小陽感到奇怪:“你怎麼就可以肯定, 你看中的五個點就礦儲量不錯呢?”

你潘大章難道也學過地質。

就算我們學過地質學的都不敢保證在某個點就一定可以挖到礦。

“我有把握, 但是原因嘛,我也說不清楚。這是憑感覺吧。”

任小陽跟曾明山在回去的路上還在商量。

“去鷹嘴嶺替潘大章挖礦, 沒有什麼風險,況且還可以熟悉那裡的地形。假如說礦儲量不錯的, 就可以跟他承租一個點, 自己去開個新窿。”

他們兩人想好了用什麼理由去勸說自己兄弟。

潘大章吃過午飯, 就看見任小陽和曾明山帶著自己的兄弟找到他。

面龐都有幾分相似。

一個叫曾明軍, 一個叫任小榮。

兩人在老礦區都挖了幾年礦,有爆破證,熟練挖民窿的一切操作手法。

手下還有一幫工人。

潘大章跟他們說了幫自己挖礦的工資結算方法。

“按照我指定的地點挖,接挖一米付你手工費一百二十元,民窿高度1.6米,寬0.8米,在標準範圍內。材料和裝置都由我這邊準備,服從我這邊管理,有問題及時協商,必須每天都要開工,每天保證放兩道爆破。”

“出礦後按照出礦量的5%計算獎金。”

曾明軍:“老闆,要負責把電拉到窿口才行哦,掘進幾十米後,需要通風排氣的。”

“已經按排在山腳裝變壓器了,會把電裝到窿口的,洗砂池也會及時安排人砌好。”

任小榮:“老闆,要麼買幾個大的水桶,買一臺水泵,把底下溪水抽到窿口去,這樣可以省去很多搬運的費用。”

潘大章考慮這樣幹的話,還不如在山巔砌一個水池,用一條水管把水抽到水池,然後用水管通到幾個民窿口。

他對旁邊的姐夫說:“及時安排人去幹這件事,越快越好。”

許靜金:“我叫人去焊一個鐵皮水箱,可以儲很多水,有一臺水泵抽水,應該夠用。”

“先買一臺試用,萬一不夠用, 就增多一臺。”

許靜金騎摩托車去了礦機修廠。

那裡有超大型號的鐵箱,只要在底部焊一個出水口就行。

當天下午就按排人把一個水箱拖上了山頂。

潘大章帶任小榮幾人到了老鷹嘴嶺, 在一條山窩, 指定兩個開挖點。

“窿門口要搭一個工棚,晚上安排人守夜,其他人可以住在下面宿舍。吃飯問題你們自己解決,一開始可以借支生活費,只要不超支就行。兩位師傅可以什麼時候進場開工?”

他讓他們兩人抽籤決定上下方位。

任小榮抽到上方民窿,曾明軍在下方民窿。

兩人都說明天可以帶人到場開工。

潘大章跟他們簽了協議。

跟隨前來的任小陽和曾明山都有點不解。

潘大章劃定的幾個開採點,看上去都是稀鬆平常。

雖然也看得見岩石,但是脈石一點都不見。

開民窿挖礦,有經驗的老手都會在裸露的岩石表面,尋找礦脈的蛛絲馬跡,絕對不會在沒有一點礦脈的地方開挖。

除非賭氣的情況下。

“潘老闆,你認為這幾個點可以挖到礦脈?”任小陽還是忍不往疑惑地問。

“這座山都是散狀的礦脈,能不能挖到礦其實都是瞎貓碰到死老鼠,胡碰的。”曾明山認為是這樣子。

潘大章:“是有點靠運氣,但是我認為這種山窩裡開挖,儘快見礦的可能性大。”

他肯定不可能告訴他們,前世這兩個點挖出的礦量在整個坪山礦區都是姣姣者。

兩人也不好再說什麼。

人家是老闆,人家說在那個位置開挖,就要聽他的。

不過兩人在老鷹嶺走了一遍,也不敢肯定具體什麼位置蘊含的礦量會比較多。

下午許靜金帶一個拖拉機把水箱和水泵,以及幾個安裝工到了鷹嘴嶺,準備安裝水泵。

潘大章帶他去確定了幾個點。

“不能隨意改動位置,就在這個水線一直挖下去,估計五六十米就可見到礦脈了。”

“當然是我的猜測……”

許靜金當然不會反對。

“你姐讓你們兩個去鐵珊籠鎮,她早點煮晚飯,你們早點吃了晚餐再回俞督。”

潘大章:“我跟小芹去看看小文傑,近來長得怎麼樣?”

“吃得睡得,臭小子白天就睡大覺,晚上鬧到一二點都不肯睡。”

許靜金自兒子出生後,一直睡眠都不算好。

礦山上的事情也比較多。

不過現在也慢慢習慣了。

請的那個陳姐,小孩滿月後就辭了。

潘東玲帶小孩,順便管理財務和店裡生意,也基本上可以應付得來。

溫小芹也跟呂二發和收砂站的呂慧蘭把賬對完了。

於是潘大章帶她開車到了鐵珊籠鎮。

潘東玲一根揹帶把小文傑背在後背,她在五金店忙著整理貨物。

溫小芹讓她把小孩放下來。

“不用了,今天縫圩,生意好一點,所以我背他來幫忙。現在也沒有事,準備回去了。”

她把院門鑰匙交給弟弟。

“你把車開到小院去,我這裡也回去了。”

溫小芹也動手幫忙整理貨物。

墟市設在一條主要的公路上,道路兩旁都擺滿了貨攤。

此時趕圩的人慢慢已經散去了,但是攤主還在堅守。

豬肉攤還有一二攤還殘留一些肉菜。

開車路過只好放慢車速,龜速前進。

潘大章把車開進小院。

在院門口碰見黎庚榮。

“小潘,今天有空來了?”

“黎叔好,金龍押車去岡州送貨了。對了,今天縫圩,他跟稅所請假沒有?”

“那小子都已經把稅所臨時工,乾脆辭了,說是一心一意跟你學做生意了,他沒跟你說?”

一個月拿到四百多塊錢,黎金龍第二天就把稅所臨時工作給辭了。

黎庚榮夫婦也拿他沒辦法。

“我今早一到坪山礦區,金龍就跟貨車司機去岡州了,還來不及跟我說。”

稅所上班一個月才三四十塊錢,跟我挖礦拿的工資是十幾倍,他肯定是有想法的。

一個月頂得上一年,誰還願意在那裡幹?

不過他一心一意在礦區幹也是一件好事。

以後的話就可以多讓他挑點擔子。

“金龍哥今年多少歲了?”

“今年二十了。”

“有機會的話應該找個物件了。”

“我和他媽也希望快點找個物件,可是現在可能有點麻煩了。有單位編制的女工可能會看不起他的職業,沒工作的可能他也看不上?”黎庚榮嘆息著說。

潘大章看了他一眼說:“黎叔,不是金龍哥看不上沒編制的女工,而是你們兩口子看不上家屬工吧。”

黎庚榮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

“黎叔,這種老傳統觀念要改改了。現在國家都開始鼓勵發展各種經濟了。以後私營經濟會發展很快,頭腦好用的,思想比較靈活的,說實話根本不會把這些單位編制放在眼裡。有錢的,生活過得好的不會是體制內的人。”

他想跟他談談九十年代全國八千萬下崗大軍的事。

以前總以為人的一生跟體制粘點邊,一輩子的生活就可以過得安穩,末來有了指靠。

殊不知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枯。

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一條人生路。

他當然無法跟他說這些,這種東西說出去也無人會相信。

誰能相信?

人家不把你當作精神病才怪。

就象現在鎢業系統,這幾年經濟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每個礦年底結餘都有幾千萬甚至上億。

生產出來的產品,鎢業公司基本上不愁賣。

誰能想到90年代初開始,價格會一路狂洩,跌到白菜價也沒人買。

倉庫裡會堆滿鎢成品,企業會陷入停產狀態,連工人最其碼的工資都半年發不出來。

他覺得有必要找個時間跟老董談談這個問題。

前世,老董任內都是一派繁榮景象,郭錫林也過了幾年風光的日子。

但他比較會鑽營,在鎢業總公司董事長位置上,幾年時間就跳到了總公司,然後直雲直上……

黎庚榮覺得跟小潘談話,可以讓他受到很多啟發。

這個年輕人思想比較超前,

他似乎想得更長遠。

他嘆息著說:“兒子長大了,也不會聽父母的。他找什麼樣的女孩做物件,我們也管不了他。”

潘大章邀請他進屋喝茶,黎庚榮說:“不用了,我跟你聊聊天就高興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427章 誰會想到後來會下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