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在地盤 第140章 黑森來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事實證明,把敵人看成是鐵板一塊,是一個很愚蠢的認知。敵人也是由不同的群體組成的,也都針對著各自的利益在進行博弈。所以想針對敵人弄出一個統一而普適的政策,是非常錯誤的。

黑森的國君希望能和大夏和平地解決經濟及貿易上的問題,所以他秘密地向大夏派出了特使。

黑森的大將軍哈爾古斯在朝堂上面不停地要求打仗,但下面卻已經等不及了,一些基層軍官打算私挑起事端,造成即成事實的戰爭。

北方一些與大夏貿易中受惠的商人,發現了軍方異動的苗頭,所以透過自己的一些渠道通知了大夏。

這些資訊被彙總到高德這裡以後,高德覺得黑森這是在精神分裂嗎?倒是和他一起處理政務的祖穆爾德,告訴他這樣的情況很正常。

高德再次從祖穆爾德那裡感受到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稚嫩,於是他選擇從腦中的搜索引擎裡去搜尋一些資料來補習。

高德從網上查到了不知道哪個作者創作的一篇中美兩方在經濟及貿易領域互相博弈的文章,作者是個以色列人,站的立場倒是比較客觀。他的文章給了高德不小的啟發。

在這個名叫大衛的以色列人看來,中國在與美國的經貿博弈中,至少在這一階段內是勝利者。他認為中國用了十分精巧的謀略和技巧,並且長期進行佈局和堅持不懈了實施。

然後中國就成功廢掉了美國,甚至還捎帶廢掉了美國許多盟友的工業生產能力,使得世界上原本那些老牌的發達國家普遍出現了工業空心化的狀況。

當然,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同樣是付出了代價的;但是與所獲得的勝利和收益相比,付出的代價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他還根據一些從公開渠道收集到的資訊發現,中國對所付出的代價也有充分的考慮;並且做出了針對性的安排和應對。

大衛認為,中國最成功的地方是拉攏了美國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中的大企業和廣義農業領域的勢力。

大企業普遍都是具有跨國經營能力的巨頭,正是他們主導了原本西方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和低一層級的技術向中國的轉移,讓中國賺到了第一桶金。

而中國則利用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上下游配套產業鏈、以及極高的生產效率向大企業分享自己的紅利,讓大企業們也賺的盆滿缽滿。

同時為了平衡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順差,中國選擇從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長年大量地進口各種農產品。這有效地刺激了西方國家農業產業的發展。

透過這種精心地佈局,中國成功地把自己和許多跨國企業繫結在了一起,讓這些大資本成為自己在西方的利益代言人和盟友。

同時讓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強的工業國家,擁有最為實化的工業生產能力。幾乎徹底廢掉了西方國家的工業基礎。

同時也讓西方國家中那些本土性的中小型工業企業成批次地倒閉,然後就進一步導致了大量的藍領工人失業。

而長期大量地進口農產品,成功地把許多西方國家從工業國變成了農業國,讓西方國家中農場主這一群體的勢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強。而這些農業從業人員,同樣也成了中國的堅定盟友。

而中國在成長為世界最大最

強的工業國的同時,所付出的代價是本土的農業產業受到了沉重打擊,農民經營農業產業幾乎無利可圖。

所以大批量的年青農民不得不離開土地,外出打工。這反而給中國的工業生產貢獻的巨大的勞動力資源,並且有效地壓低了工業生產的人力成本。

而針對自己所犧牲的農業產業這一塊,從種種跡像來看,中國是把農業的未來押在了完全脫離土地的農業生產之上。

大衛列舉了一些他發現和所能查到了例證來證明,中國十幾年來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投入重金研究無土栽培、農業營養液、大規模工廠化農作物培養等這一類技術。

而且他還發現這十幾年來,中國還一直致力於把許多原有的農業用地歸還自然;用這種方法加強了對環保方面的投入。

大衛在文章的最後斷言,當中國的大規模工業化農業產業完成之時,中國就將成長為一個工農業兩條腿具備的完全體。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那時,也就是中國重回巔峰,天朝再次駕臨世界,而西方世界徹底衰落的時候。

高德對於這篇文章的真實性有多少並不太知道,也不好判斷作者的觀點是不是正確。

但是高德從文章中學習到了一些東西,現在似乎就可以用得上。這篇文章讓高德知道,國與國之間也果有來有往、投桃報李的;你只從人家那邊獲取,不想回報,那人家肯定馬上就和你翻臉。

高德學到的另一點是,要在對方的國家裡找到自己和盟友,並想辦法和盟友進行利益繫結,讓他們成為你在那個國家的利益代言人。

高德覺得似乎可以給黑森讓利一些,鬧到打仗的份上就沒有必要了。

黑森那些已經具備一些現代工業雛形的產業肯定要努力給廢掉了。但是沒有什麼工業製成品的黑森,自己買他們點什麼來給他們讓利呢?

與祖穆爾德商量一番之後,高德發現還真沒有太多可選的東西。能進口的只有農產品、畜產品、食品、各種礦石、木材、海產品等,還真的全都是初級的第一產業的產品。

高德最後和祖穆爾德商量的結果,就多買點他們的這些產品,反正大夏的地盤還是小了點,這些東西進口過來自己這邊也需要。

另一方面,高德打算如果他們的特使來了,就給黑森那邊降低點關稅,自己可以多降點。

同時,也要求黑森那邊給大夏的出口降低點關稅,不過可以降幅少一些。

這樣至少有助於大夏向黑森那邊傾銷工業品。哦,現在姆大陸上還沒有“傾銷”這個概念呢。

高德同時也打算在黑森那邊尋找一些盟友,看起來似乎黑森南方那邊的人是自己天然的盟友。朝堂之中,宰相那一系的人馬是可以聯盟的。

......

處理完了政治上的事務,該處理下軍事方面的事務了。

高德覺得黑森那邊的基層軍官,倒是很有些二戰時日本關*東*軍的作風,老是想自行其是地來建功立業。殊不知不能被政府指揮的槍桿子,恐怕只會把國家帶上末路吧。日本就是明證。

高德又找到了阿爾忒彌斯這裡,兩人在地圖上研究了一番,發現黑森如果想搞大夏,似乎只有兩條路徑。

以黑森和大夏的接壤部分

來看,黑森的第一條路徑是走地中獸巢攻入大夏的腹地。這條路地形比較平坦,問題是恐獸肆虐,還有超級恐獸坐陣。

那裡是“父皇”的地盤,估計就以基層軍官能動用的那點人,不夠“父皇”一盤菜吃的。而且自己這個便宜老丈人肯定也不會放任他們來攻擊自己的女婿。

以黑森那些軍官的智商,他們估計肯定是不會選這條路的。而除了這條路之外,其它地大夏與黑森交界的地方就是平江和泰坦山脈了。

在平江這裡,有自己的老婆塞壬與和超級恐怕獸相柳統領那些水陸兩棲的恐獸駐防。阿爾忒彌斯拍著自己那對大胸脯向他打包票,保證不會有任何一個黑森的士兵能活著到達大夏這邊的土地上。

這個世界的海運還算比較發達,造船業發展的也不錯。高德就知道,尼德蘭和黑森這兩國的航運業和造船業發展的就不錯。

只不過這個世界,所有的海船還都是用木材製造的。還沒有出現全金屬的船體。

而且這個世界似乎並不太重視內河航運,好像主要原因是因為平江和亞羅遜河都被夾在高大的山脈之中,想打通大河流與內陸之間的物流聯絡,必須要大規模開山才行。

這個世界限於科技水平,開山的成本是極高的。所以沒什麼國家願意這麼做。

包括整個四大帝國在內,都是最多搞了一些內河型的木製小戰艦,作戰形式以接舷戰、跳幫站這類肉搏為主。

高德這邊不管是阿爾忒彌斯的恐獸軍團還是自己弄出來的火箭炮,都足可以讓他們全軍覆沒。

他們就算是能渡過平江,成功抵達平江沿岸的大夏這一側,依然要想辦法穿越泰坦山脈才能攻入大夏的腹地。

走這一步的話,可供黑森選擇的,就只有幾個不多的山口處了。按照常理,那黑森那邊想渡河,肯定要選擇在幾個山口不遠處的對岸。

這樣一來,進行針對性地佈防就可以。事實上大夏邊境的平江這一段,甚至平江更遠點的地方,都在塞壬和相柳的監控之下,分佈在水中的那些恐獸,根本就是全時段無死角監控。

黑森那邊的人,不管從哪裡來,結局都是個死。

......

黑森那邊的攻擊比黑森那邊的秘密特使來的要快一些、早一些。他們弄了十幾艘內河小戰艦渡過了平江,抵達了大夏沿岸這一邊。

塞壬和相柳倒是早發覺了,只是阿爾忒彌斯按著高德授意的精神,沒讓弄翻他們。

在他們“成功”地集結完畢後,還沒有等行軍前去攻擊最近的山口要塞;他們就被早已經等候多時,都有點不耐煩的美杜莎來了個群體催眠。

等他們再次醒來之後,已經是在大夏的俘虜營裡了,所以有的念獸能力都已經被封印,只能安心當俘虜了。

此次戰役,出戰的是駐防德林根的黑森第7聯隊,也算是黑森一支非常精銳的部隊了。

第7聯隊的總人數共計約3800多人,這次軍事行動還帶了不少的器械物資。然後這3800多人成功地幹了一次物流工作,擔任了一回運輸大隊。

除了人被俘虜之外,所有的器械物資盡歸敵手,還有那十幾艘內河小戰艦現在也是大夏的戰利品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