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三件大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秦歷三十一年夏。

月河塔之戰半月後,透過昊天教,荒月神教,天機閣等多方勢力,末樓客棧戰敗與魔宗覆滅的訊息已經傳遍了武林,就彷彿安靜了許久的江湖忽然傳來了一個重磅訊息。對於江湖武林來說,秦歷三十年的秋天無疑是多事之秋,武林大會的浩劫後緊接著便是帝國與西域北域的戰爭。而武林大會也好,西域戰爭也好,北域戰爭也罷,在一切結束後人們的談論裡,最多的還是客棧。

斬殺了傳說中的魔物的兩大最強劍客自然很有討論的價值,以一己之力隕滅了對手萬餘人的龍將項武究竟多強也一直是熱議的話題,佛宗的隱士強者,李念雲與北國鐵黎將士克魯的吶喊,鐵獅教新任掌門年小糖的強絕獅吼,以及等等等等事件都成為了江湖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最終,還是屬這間始終神秘的末樓客棧及其掌櫃最惹人關注,因為整個江湖都欠了他們一份情,甚至傳聞,便連軍方的最高指揮龍將項武也欠了客棧一份情。

人們回憶末樓客棧,在秦歷三十年裡如同一匹殺入江湖的黑馬。先是剷除了秦州城為惡十餘載的惡龍,再是挫敗了言家人於武林大會的陰謀,繼而又活躍於兩個戰場上,客棧內的人物可謂真正的當世英雄,其掌櫃更是世間年輕一輩武者中最讓人期待之人。這樣的一個人,有著寧無邪與項武這等世間最強者的評價之人,卻被告知遭遇慘敗身死,一時之間,江湖遊俠也好,一方名士也罷,武林豪門亦如是,甚至連九大派的各派高層都震驚不已。

江湖之中沒有人與掌櫃有多深的交情,除卻雲慈谷主李念雲外,或許便只有佛宗那個不為人知的小和尚與客棧有些交情了。但所有江湖人出奇的,無論黑道白道,或者是不涉江湖事務的普通百姓商人,乃至連帝國的一些官員與將士,都對客棧報以極為友好的姿態。

末樓客棧依舊是神秘的,要在偌大的帝國疆土裡尋找到一座會動的樓,無異於大海撈針。人們不知道末樓客棧如今在何處,只是聽聞客棧眾人如今已經分崩離析不知下落,如今這座客棧由誰掌管也不得而知。擔心歸擔心,但江湖裡大多是看客,他們在意末樓客棧的下落,卻也僅限於在意而已。能夠擊退末樓客棧與魔宗的,必然是非常強大的勢力。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荒月神教可謂一戰成名,而繼末樓客棧慘敗魔宗覆滅後的另一個大事件,便是與荒月神教有關。九大派為江湖根基已經數十年,在昊天教鐵獅教之前的門派更是都有了數百年的歷史,可謂江湖的命脈,如今九大派相互制衡的局面終於改變。

在荒月神教崛起一戰成名之後,荒月神教很快的向玄機劍派,雲慈谷兩派發起了春秋令。

春秋令乃是江湖體制裡一個很少出現但一旦出現必然會掀起血雨腥風的一條。如果說秦歷三十年的戰爭乃是國與國的戰爭,那麼如今向玄機劍派與雲慈谷發起了春秋令的荒月神教,則是要掀起一場江湖的戰爭。春秋令一旦發出,被發起的門派可以求援於其他門派,在江湖形成聯盟,其聯盟內的所有高層亦即各派的最高權力擁有者掌門等人都將詢問門下弟子並聯名於春秋榜上。

這是一份生死契。效力是三個月。

聯名於榜上的人將與春秋令的發起者進行死鬥,而如果未曾將名字寫入榜內,則無論如何,不能插手兩派乃至數派間的爭鬥。也就是說,如果門下弟子不願意參與死鬥,乃至門派高層不願意參與死鬥,是可以不留名於春秋榜上的。而發起者也不能殺害不在榜上之人。

這一體制是為了將不可調和恩怨的兩派乃至數派間的戰鬥損傷降到最低。很久之前的江湖曾經有過一次巨大的混亂,各派之間相互爭鬥不休,一些不涉及恩怨的無辜之人也一直被連累,更是有許多百姓都被波及,使得仇恨與混亂的鎖鏈越來越長,江湖的爭端彷彿將無休無止的擴散,於是江湖中最為德高望重的幾位頂尖強者頒佈春秋令的體制。

也就是讓兩方或者多方勢力公平競爭,而不再春秋榜上的人,皆不可殺,違反這條規定的人便會成為整個江湖的公敵。

但反過來,凡是留名於春秋榜上的人,在大戰開始後的三個月內,無論被對手用何種手段殺死,光明正大也好,暗中作梗也好,這三個月內的所有廝殺,未曾簽署春秋榜的人,都不得干預。哪怕其中有人死於最為下作的殺人手段,但只要其好友親人未曾留名於榜內,至少在戰鬥的三個月中,絕對不能尋仇。

既然是公平的爭鬥,那麼自然會有見證之人與裁斷之人,而春秋之戰的裁斷見證之人,從這一體制創立起,便一直由佛宗道教的最為德高望重之人擔任。

在荒月神教對玄機劍派和雲慈谷發出了春秋令後,整個江湖才是真正的開始震動起來。

雖然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在春秋榜上留名,又有多少門派願意與雲慈谷和玄機劍派結成聯盟,門下又有多少弟子會真的將名字留於春秋榜上,但如果這場爭端真正的打響,那麼無疑將會發生自蓮空城事件後,最大的流血事件。

但也有一種情況……

那便是全派上下全部不籤這春秋榜,拒接春秋令。事實上這樣的情況是最多的。九大派之間已經數百年沒有哪一派對另一派發起春秋令了,但近百年來的江湖豪門之間,卻偶爾有大世家對另一方勢力發起過,可最基本不會有人簽署春秋榜。因此也就不了了之。

對於發令的勢力來說並無損失,對於接令的勢力來說,無非不過是被江湖人詬病膽小懦弱,損失一些江湖聲望罷了。但只要能活下來,承受屈辱便不會那麼難以接受。

如今已經過了三日時間,全江湖可謂人盡皆知,南方的新生龐大勢力荒月神教對玄機劍派和雲慈谷發起了春秋令,也就是光明正大的下戰書。九大派這種級別的實力,已經有很久很久沒有發起過春秋令了,佛宗道教的人也第一時間派出了人進行調和。雲慈谷和玄機劍派倒是暫時沒有動靜。

可江湖就熱鬧了,傳聞這次荒月神教對玄機劍派的戰鬥乃是復仇之戰。但至於為何是復仇,便不得而知,而這個傳聞起於何處,也有待考究。

另一方面,人們對於玄機劍派的態度尚不得知,只是料想著玄機劍派的掌門雲滄玄可是與如今的天下最強寧無邪並列之人,實力上自然是不會輸給荒月神教的,但雲滄玄是個向來不怎麼在意這些評價的隱士,追尋的乃是隱者之道,至少在世人看來是這麼認為的,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就算玄機劍派選擇不戰,江湖人也不會認為是玄機劍派的人膽小懼戰,只是為了避免流血與紛爭,所以雲滄玄的選擇到底是如何,戰還是不戰,還是五五之說。

只是雲慈谷,在人們看來,就極有可能接下春秋令。

世間最難惹的人,必然是女人。

雲慈谷的人不爭江湖之亂,大多都是有著濟世救人之心的女子,素來為江湖人們敬重,但云慈谷也從來都不好惹不懼戰。而且雲慈谷一旦接受挑戰,或許會有很多勢力願意支援雲慈谷的人。

最關鍵的是,秦州城秦淮橋上雲慈谷主李念雲為了廚子丁七兩和客棧掌櫃,隻身面對千餘名武者的事情已經傳開,而北域戰爭裡也有很多人見到李念雲與客棧掌櫃關係非同一般該是摯友,故而人們相信,李念雲不會不為摯友宸回報仇。

但云慈谷的選擇,現在依舊不得而知,江湖群雄們此刻沸騰起來,反倒是荒月神教,玄機劍派,雲慈谷三方勢力顯得有些過於平靜。

可人們都知道一件事,江湖很快就不會那麼太平了。發起春秋令便是一個證明。春秋令乃是至死方休的戰書,在人們的認知裡,發起這樣的挑戰,該是有著吞併勢力的野心或者深仇大恨才是。即便雲慈谷與玄機劍派都不接春秋令,拒絕與荒月神教一戰,但恐怕荒月神教不會就這麼結束,還會發起新的攻勢。

而這樣的大勢力的戰鬥,哪怕只有兩方勢力,也必然會讓整個江湖混亂起來。

……

……

江湖人的血性也無懼紛爭,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所以才會有很多江湖看客希望雲慈谷與玄機劍派能夠與荒月神教打起來。這是江湖,歷來如此。

客棧掌櫃的隕落讓不少人惋惜嘆惜,便是葉依然這樣見慣了天才見過天下武者的人,也客棧掌櫃這樣的年輕天才的隕落而嘆惋。這亦是江湖,從未變過。

江湖從來不太平,江湖也從來不缺天才。

春秋令事件震驚全江湖,而另一個武者的出現,再次讓江湖震驚。

葉依然的武名錄很少在武林大會之外變動過,但自客棧慘敗後,很快的,人們便看到武名錄變動了。

宸掌櫃的名字依舊在榜上,但武名錄前十里,多了兩個人……

兩名極意境界的強者,一名乃是神秘無比的荒月神教教主,也就是天機閣主蕭千業,只是蕭千業的真實身份,並不被江湖人知曉,人們只是知道,擊敗了客棧掌櫃的人,便是荒月神教的教主。

武功不祥,境界極意,單憑境界便足以問鼎天下前十,而葉依然的排名依據是什麼無人知曉,但葉依然排名素來讓人信服。

荒月神教教主,武名錄排名第六,原本位居第五的葉依然排名第七,以及所有在葉依然之後名次的人,名次都降了兩位。

這才是最讓人們震驚的,因為……在荒月神教教主之上還有一個此前不曾出現過的人。佔據了原本第五名的葉依然的位置。在葉依然的排名裡,也預設了此人的實力超過了戰勝客棧掌櫃與魔宗宗主的荒月神教教主。

他的名字在這之前,從未在江湖上出現過。

花刃衣,武功功法不祥,境界極意,武名錄排名第五。

花刃衣的出現讓江湖群雄震撼不已,因為傳聞此人只不過三十歲,這就意味著其天賦與雲滄玄寧無邪相同,而且武功極為詭異,此人一入江湖便從武名錄底層開始挑戰,幾乎都是在須臾間戰勝對手。

一路往上,即便戰至武名錄第一頁,面對獅王這等強者,也依舊只在瞬息間結束了戰鬥,他背上的武器彷彿是棍又彷彿是劍,他總是蒙著眼睛,宛如一個失明之人,他的髮飾很古怪,不屬於中原人也不屬於西域南蠻北域之人。

隨後此人挑戰的對手便是江湖中最為頂尖的戰力,道教的司空兄弟,霸劍門的副門主莊生曉,佛宗的無字輩的三大高僧全部敗北。

如果之前的人名氣不高,戰鬥即便差距再懸殊也不惹人注目,那麼後面的幾場對決幾乎每一場都足以讓江湖群雄們熱議。

花刃衣的武功極為奇特,被麻布纏裹的兵器也始終未曾露出鋒芒,但就是一路下來幾乎沒有任何阻礙的擊敗了所有他挑戰的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人們沒有調查到他的來歷,他也不曾說,只是為人倒是不遭人討厭,下手極有分寸,而且談吐顯得十分注重禮儀。隱隱的,有人猜測花刃衣來自暗海那頭。

這個說法起先並不為人們所信,大多時候談及於此,都是在說如何如何不可信。

可直到花刃衣最近的一場挑戰,被挑戰之人說這武功絕非這片大陸所擁有後,這個說法才慢慢的開始被人們相信。

而花刃衣在七日前……

戰勝了武名錄的制定者,精通千般武學真正的萬法相通之人——葉依然。

葉依然雖然年過半百,但模樣不過三十來歲,相比於道教之人更顯得仙風道骨風度翩翩,即便敗北之後也並無不高興,反而欣喜至極,隨後葉依然問及花刃衣,其功夫源自何門何派時,花刃衣的回答讓葉依然驚駭不已。

但到底是如何回答的,只有葉依然知曉,葉依然依據對花刃衣武功的認知,排了第五的名次,而花刃衣也由此知道,在這位大智者眼中,還有四人比他強大。

對於江湖人來說,他們已經開始慢慢的選擇相信這個花刃衣便是來自安海那頭的絕世劍客。這個說法從很早開始就一直在被人傳,如今再次掀起。

這片大陸的武者被逐一擊敗,甚至連武名錄前十的人也被擊敗,哪怕花刃衣的態度再好,這個時候,同仇敵愾的心裡也讓人們開始對花刃衣感到危險。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江湖之中到底有沒有人能夠戰勝花刃衣,也不得而知,但期待著一個人出現,將花刃衣擊敗,也成了所有武林人的期望。

佛宗道教的方正大師與張天師多年不曾出手了,花刃衣的最終目的自然也不在第三第四,而是想要擊敗這個大陸的最強之人。雲滄玄恐怕在處理春秋榜的事情,無心應戰,而寧無邪據說又去了某個不可知之地,沒有回應。

也因此,花刃衣的出現讓所有武林人士感覺到了一股難以言說的危機,這樣的危機不同於荒月神教的血雨腥風,而是一股來自尊嚴上的危機。

一個來自異邦的年輕人,輕鬆的擊敗了整個中原武林或者說整個大陸的強者,這實在讓他們覺得屈辱。

花刃衣彷彿真的只是來比武,在得知方正大師與張天師年事已高後,得知劍神雲滄玄正在應付門派之危需要保留實力後,以及得知寧無邪不知去向後,他略微遺憾的嘆了口氣,並告知一月後便返回暗海。

這一訊息傳開後,更讓武林人士們期盼著這位異邦來客在回去之前能夠品嚐敗北的滋味。只是很可惜,江湖中沒有人能夠戰勝他。

於是乎,花刃衣的舉動,無論是苦笑也好,遺憾也罷,在江湖人看來,都成了一種嘲諷與輕蔑。

看客便是這樣,他們總是過著五斗米的生活,操著天下將傾的心。但不得不說,這樣的時勢,讓每個人都期待——

到底會不會有一個人,橫空出世戰勝這個暗海來客?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春秋令與暗海來客將江湖氣氛推至頂點之時,全江湖的人再次得知了一件大事情。

前代龍將沈潮崖之子,將於秋後問斬。(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