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後續人才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於袁渙的初見是在三天後,當時好在李煜正在山下處理春耕的事情,倒是容易找到。否則若是在啟越鎮那裡處理公務,只怕袁渙要上山可不容易!

李煜看過歷史資料,這袁渙雖然官當得大,但本身卻是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腐儒。御史大夫的這個官職本身也就是為了納諫設立,本身也算是一個言官,倒也算是專業對口。從歷史資料來看,其實就是是魏徵一樣的馬骨。

在身邊很煩人,但不得不供起來來表明自己賢明……歷代君王都愛玩這個,活受罪!

好在他目前只有三十來歲,還不算迂腐。按照歷史他如今應該是剛剛被推薦到雒陽,接受考核後本來應該是成為譙縣縣令,卻不想劉宏將其安排到了自治區這裡當縣丞了。

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救,不過一般滿口仁義道德的傢伙,總是有幾分為國為民的。只希望能夠用墨家或者共產主義思想,能稍微影響到他。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年頭儒家和後世的也完全不同,沒有那麼坑,其實也沒必要把事情往壞的地方去想。

袁渙可不知道,在見面初李煜就想到了那麼多的東西。只是按照官場習慣,來到李煜面前,行禮問好:“屬下袁渙,見過李大人!”

“袁縣丞,以後大家就是同僚,在自治區事務方面,還請多多費心!”李煜當即回禮,在漢朝就算是臣子給皇帝行了禮,後者也會回禮,禮尚往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此刻李煜已經結城了髮髻,換上了儒袍,看起來和普通世家子弟沒什麼區別,就是黑瘦了一些。不過這文質彬彬的會話,卻絕對不是蠻夷所能模仿得出的,故而就連袁渙都不由得懷疑,李煜難道真的是隴西李氏子弟?

只是為什麼那個門閥出身的子弟,會來到這裡,還建立了這個自治區!這種帶著明顯裂土封疆意味的存在,為什麼陛下會批准成立?!

或許,這也是他需要在這裡工作的過程中,仔細查明的東西。世家會允許袁渙來到這裡任職,肯定也是帶著這種想法。換做別人,或許就是得過且過,但袁渙的話,應該會仔細探明究竟,然後從容上諫。若這裡有什麼不合理的,那麼他肯定會上奏廢除自治區。

若是沒有,則自治區必然有什麼特殊的情況,到時候也會被他發掘出來。

李煜自然也為他引薦了縣尉祖茂,祖茂只是小世家出身,不過袁渙的出身也差不多,主要還是因為有個牛X的老爹。故而也沒有擺出架子,大家平等交往倒也是有說有笑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起來,這位莫非是令郎?”李煜終於是找到了空隙問了問,之前開始就一直很在意,這個跟著袁渙的小男孩是誰。人雖然小卻懂規矩,大人說話絕對不插嘴。

“此乃犬子,此番出仕也不知道要留多久,且帶在身邊也好照顧!”袁渙沒有說真話,主要也是照顧兒子的情緒,不得不說他是個不錯的父親。

“原來如此,說來在啟越鎮那邊,某開設了一個學堂,只要是自治區的居民,都有資格前去聽書。若令郎喜歡,也可以過去聽課!”李煜順勢說道。

“李大人此舉乃大功德也!”袁渙沒有怪李煜胡亂教人。於公而言李煜教導越人,相當於是在漢化他們,這對於大漢來說的確是件大功德的事情。

至於這些學生能否出仕,袁渙卻並不考慮。畢竟要出仕可沒那麼簡單,別的不說,劉宏在建立自治區的時候,可沒有給李煜舉孝廉的權力。換言之只要州郡的官員沒有推舉孝廉,那麼他這些學生,不管學會多少知識,都有可能一輩子不能出仕。

但不管如何,教化一群蠻夷,讓他們懂得禮儀廉恥,卻也是個不錯的結果了吧?袁渙到底是北方中原人,對吳越地區的情況一概不知,否則也不知道會有怎麼樣的感慨!

也不奇怪,這年頭通訊那麼落後,難得聽到些傳言還是世家故意安排出來的。換言之那些沒有真正來到這裡的人,又有幾個能知道山越的真正情況?!

本來按照李煜的意思,是讓袁渙先去啟越鎮那邊,適應一下辦公場所,順便安排好住宿的地方。不過當對方瞭解到,李煜正在視察當地春耕情況後,毅然決定跟著一起去檢視,哪怕打打下手也好,他也很想瞭解一下吳越地區的春耕情況。

至於他的兒子袁廠,卻只是託人帶上啟越鎮就好。他相信,李煜沒有任何理由迫害他這個幫他的存在。他也沒有打算,給對方添亂。這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的,何必要那麼戒備?

對於袁渙的豁達,李煜也是笑了笑,立刻安排心腹送袁廠前去啟越鎮。

本身卻是和袁渙忙碌了起來,近距離接觸,才知道袁渙真的是一個做實事的存在。他貫徹的是學以致用的思想理念,並不是那種死讀書專門研究理論的腐儒。

“這些就是番薯?”袁渙看了看在下田裡面的作物後問道。

“這些就是所謂的番薯,乃是我在外地待會。這玩意對土地的要求不大,所以就算是這種不肥的下田也能夠種植。至於產量,我說了也沒用,不若等它長出來再說吧!若是可以,便推廣到華夏各地,如此百姓將不必捱餓了!”李煜鄭重的說到。

為了買到這五十畝地所需要的番薯,他可花費了三萬聲望值。量不大,就那麼三斤,價格奇高的原因是這個時代還沒有番薯這種東西,所以嚴重破壞了歷史線,為了避免意外的發生,所以多收了一些錢作為修復歷史線的費用。至於番薯本身,的確不貴。

尤其是購買了第一次之後,以後每斤只需要三點聲望值,相當於三塊錢一斤,可以說超便宜的。同時這也提醒了李煜,若是技術跟上了節奏,那麼是不是以後購買工業產品,也會變得便宜許多?

“大善!”李煜大概告訴了袁渙這些番薯的產量,說真的袁渙是不太相信有那麼高產量的,不過若真的是那麼高,而且能推廣出去的話,那的確是大漢百姓的福氣。

其實他不知道,後世所謂的康熙盛世,其實很大程度就是靠著寫番薯堆起來的!百姓就是靠著番薯粥,好歹是活了下來!生活還湊合得過去,感覺比明末的時候沒有番薯時要好得多,於是一個盛世就到了!

“大人,又有六個來訪者要面見大人您,說是要來應聘官員!”就在李煜正打算繼續和袁渙工作的時候,有親信前來報告。

“讓他們過來吧!”李煜就奇怪了,怎麼還有人來應聘這個自治區的官職?別的不說,就衝著這點,見上一面又如何?若真的有真才實學,那就算安排下去也無妨!

不多時,在親信的帶領下,六人緩緩走上前來,行了一禮後,紛紛自我介紹起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