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天後,依靠行軍地圖以及喬裝打扮,劉行一行人抵達了辰陽(後辰溪)縣。

這裡距離武陵山區不過二百餘裡,山路的確不好前行,不過對於劉行一行人來說卻不成問題。甚至在進入山區之前,他們喬裝改扮,潛入過縣城把他們獵殺的一些狼皮熊皮什麼的出售,價錢被壓得低無所謂,反正也是順勢而為,順便買了點乾糧和物資備用。

對於這些陌生的山民,這裡的官員也沒有在意,到底武陵郡的山脈太多,山民也有不少,偶爾出現一些以前沒見過的山民,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前線並沒有傳來敵軍入侵的訊息,這意味著他們的確也沒必要太大驚小怪。

估計怎麼都沒辦法想象,和他們交易的十幾個山民,居然是敵國部隊喬裝改扮而成。若非劉行的目的並非是攻城略地,辰陽縣只怕已經被攻下來了。

武陵山和武夷山在這個時代都差不多,這片區域裡面完全沒有行政單位。或許存在不少的村落什麼的,但偌大的區域裡面卻是一個縣城都沒有。

往南也要二百五十餘里才到武陵郡最南端的鐔成縣,當地若非靠近交州,平時守軍只怕不足一百人,自從蜀漢建立,那裡成為前線據點,是故守軍提升到了五千餘人。

在辰陽縣那裡卻也是打聽到了一些訊息,這次夏侯兄弟據說是在遷陵和酉陽那邊出兵。也曾經在辰陽和沅陵兩地採購過軍糧,卻也是小宗買賣。一則是就近補給,二則也是為了促進當地的經濟。

只可惜不知道人數有多少,只知道武陵蠻和蜀漢軍已經進行初步戰鬥。若非考慮放火燒山沒什麼好處,只怕夏侯兄弟早就把山給燒沒了,不管如何都比直接打山地戰輕鬆。

目前,夏侯兄弟還不清楚武陵蠻的核心所在,而後者在幾次偷襲無果,直接被碾壓的情況下,無奈只能收縮防線。

“帶路吧!”進入到了武陵山區,就算是劉行他們也沒有了優勢。山地戰的經驗還在,但是要在陌生的山地環境裡面戰鬥,戰鬥力難免下降。

這次帶路的,便是武陵蠻派出來的使者,據說是當代蠻王的兒子,名叫沙摩柯,今年也不過是十歲上下。到底是山裡長大的孩子,沙摩柯十歲長得就和別人十四五歲差不多,力氣也相當於普通成年人般,天知道長大後會是怎麼樣。

遺憾的是,他雖然能說漢話,本身對漢文化卻是一知半解,對兵法韜略更是不明所以。山地戰或許擅長,畢竟武陵山這裡便是他的老家。但是離開武陵山,實力同樣要大打折扣。

軍方不少將領都覺得,沙摩柯是一個好苗子,可惜不是華夏共和國的人。關鍵他還是武陵蠻王的繼承人……不過內務部的賈詡還是建議,不妨拉攏他進入軍方,這樣說不得以後能更好的控制南四郡山民。

是故劉行這段時間也在和他打好關係,送給他一些小玩意,使得沙摩柯也把劉行當成了大哥哥一樣。不過對於族人以外的存在,少年依然保持著一顆戒備的心,倒是少年老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進入了熟悉的山區後,沙摩柯在山林之中東竄西竄的,若非有指南針和軍用地圖導航,還真不知道這小子帶著他們繞了一大圈子。

這地圖是李煜親自給出來的,幾乎是把這個時代武陵山一帶的地形完全標註了出來。沙摩柯沒有學過看不懂,劉行他們卻看得明白,明顯這小子就是在帶著他們繞圈子。

甚至於,他們經過簡單的測量,還推斷出了大概的方向和位置,不考慮繞圈圈的那些路線,已經大概推斷出武陵蠻所在的核心區域在哪裡。當然,誰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沙摩柯維護武陵蠻的秘密,他們自然也要維護地圖的秘密。

大家就這樣配合著演戲,最後進入到了核心區域。

告別了鬱鬱蔥蔥的樹林和山地,他們來到了一個類似盆地的環境之中。在山谷之中居然坐落著大量的木屋,甚至是窩棚一樣的存在,這裡便是武陵蠻最大的聚落。

“沙兒你回來了?他們是那邊過來的使團?”老蠻王親自帶人迎接,似乎早就知道沙摩柯已經回來一樣。

如此不難看出,沙摩柯或許並非單純帶著他們繞圈子。或許是避開武陵蠻的埋伏區域,又或者是直接進入埋伏區域,以便認識他的人向老蠻王彙報。若是後者,那麼劉行他們下次膽敢繼續按照這條路不告而來,那麼說不得就要倒黴了。

“阿爹,他們不是使團,而是過來支援的士卒!他們這次出動了一千人,在零陵和桂陽都留下來三百人,這位是劉行劉將軍,負責這次的總指揮!”沙摩柯知道父親誤會了,於是上前解釋道。

老蠻王聞言不免眉頭一皺,他派兵是希望禍水東引,引華夏共和國和蜀漢死磕,這樣他們的壓力就消失了。至於說什麼的要帶著四郡之地,連同上面的山民投靠胡夏共和國之類的話語,更多是外交用語。

先不說南四郡本來就不是他的地盤,且說他只是武陵蠻的蠻王,或許在其他三郡的蠻族裡面也有一定的威望,但絕對做不到,讓他們服從自己的命令,跟著他投靠誰誰誰。

當然,那些都不重要。目前華夏共和國居然只派了一千人出來,這顯然是不打算和蜀漢死磕,這樣他的計劃就必須要改變。但對於這四百人,他還是很不屑的,他武陵蠻一下子就能號召十幾萬人,不考慮糧食問題甚至能拉起一百萬人。

武陵蠻男女都是不錯的戰士,整個武陵山區,二百多萬武陵蠻還是有的。扣除小孩和老人,剩下的都可以作為戰士參戰。一直以來大漢奈何不了他們,深居高山佔據地利人和是一點,龐大的戰兵數量也是關鍵。

華夏共和國來人少也就算了,為的居然還是一個黃毛小子!這讓老蠻王更加不爽!

劉行今年不過二十一歲,去年剛剛及冠,說是黃毛小子也不足為過。但劉行從18o年就加入李煜麾下,學文幾年,學武又幾年,從底層做起到這一步,哪次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上去的?

他是大漢皇族,這個身份非常敏感,所以李煜沒有給他任何特權,但也對他開放所有胡夏共和國公民的權利。他走到這一步,完全是他自己的實力,和其他無關。看到蠻王那不屑的眼神,劉行只是露出了冷冽的眼神,卻也是一晃即過。

“華夏共和國中校,越野將軍劉行,見過沙族長!”劉行緩緩上前,自報家門。

“中校是何職位?”老蠻王疑惑的問了句,不是鄙視,而是真的不明白這個職位。按說他對大漢的那些軍職,多少還是瞭解的,但中校是什麼官職卻的前所未聞。

“中校乃是華夏共和國去年頒佈的軍銜制度等級之一,從剛剛入伍的二等兵,高一級的一等兵,到軍士長下士中士上士,到准尉少尉中尉上尉,之後才到準校少校中校上校和大校。更上一級則是少將中將和上將,最高一級則是元帥。

劉某乃是越野將軍,按照編制麾下可以統御五千人,只是目前軍隊尚未擴招,所以麾下目前只有一千人。對應的軍銜,便是中校!”劉行據實回答。

還有一件事他沒有說,那就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華夏共和國準備進行新的改編,有些武器即將被淘汰,有些軍中也即將進行改編。依靠人數打仗的時代會逐漸被淘汰,少數精英的散兵作戰將成為主流。

換言之,以前大漢一個校尉掌管五千人不奇怪,在華夏共和國一個校尉說不得真的只能執掌一千人。劉行不過是中校,到時候只怕麾下只能統御五百人,除非他晉級為上校。不過據說軍事編制和官職也會生改變,具體不得而知。

五千人的隊伍,在大漢甚至是蜀漢,統御者差不多也是一方將領。夏侯惇和夏侯淵兩人,麾下就各有五千士卒。老蠻王也沒想到,這劉行看起來年輕,居然已經是夏侯兄弟一個級別的存在,到底是放下了一些輕視之心。

劉行帶來的這四百多人,在他看來的確不夠看,要讓他徹底尊敬對方仍任重道遠。

“我們這次來只有兩個意思!”劉行懶得和老蠻王廢話,“根據華夏共和國,最高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委派我們一千人潛入蜀漢之中,與各位進行接洽。

目的只有兩個:幫助你們對付蜀漢的大軍;幫助你們遷徙到華夏共和國境內,享受平等的公民權利。初期的安置費用華夏政府會安排妥當,在華夏共和國境內,各位能夠承包到屬於你們的土地,甚至有錢也能夠在城市裡面買到屬於你們的房屋……”

“我們什麼時候要遷徙到華夏共和國去?”老蠻王立刻反駁道。

“夏侯兄弟已經開闢出了一條道路,他們並不著急,也看得出來蜀漢打算把武陵徹底開出來,斷絕你們繼續反覆的可能性。你們要麼遷徙到南中,要麼遷徙到交州的山區,否則被剿滅不過是遲早的事情。但是遷徙到別的地方,你們雖然也是從頭開始,本質上的地位和權利卻是沒有改變,依然是低賤沒有戶籍的山民!

或者說,你們打算和夏侯兄弟,甚至是蜀漢大軍死磕?目前他們在關中已經逐漸穩定了下來,到時候會有更多的軍隊投入到剿滅你們的行動之中,你們能抵抗多久?就算你們都有血性,也該為你們族內的老弱婦孺,還有後代們的幸福和未來考慮吧?”劉行也曾經擔任過文官,要說辯論能力,在軍中不考慮參謀和陳韜,他便是最厲害的存在。

根據情報,夏侯兄弟的確是徵調了不少的民夫,使用水泥混凝土,在遷陵縣修了一條道路,直接朝著武陵山和核心區域修造過來。武陵蠻的存在已經讓蜀漢感到厭惡,隨著軍備和道路修造技術的提升,他們看來已經打算一勞永逸。

老蠻王不傻,自然明白,頓時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