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各方的反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共和國建國不過一個月,結果就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直接把揚州八成的州郡全部打了下來。這種度讓人震驚,也讓人忌憚!

“放著他們繼續這樣進攻下去,江南將會被他們全部佔領!”在全國各地,已經有不少的開始提出這個觀點,關鍵是支持者也有不少。

華夏共和國的很多政策已經曝光,土地公有,工廠國有,政務公開,財政公開,個人財產公開。任何一個就算再有才華的人,也不免看著這些制度,深感頭痛。

官本位下的華夏,當官本來就是一種榮耀,李煜卻要把官員平民化,甚至變得比平民都略有不足。在這裡當官根本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就如同李煜常常在人前宣傳的那樣,官員們還真的是‘人民的公僕’了!

有產者總擔心自己有一天會變成無產者,土地都被收走了那還有什麼意義?而想要當官的人也不會喜歡華夏共和國,在那裡當官一點都不快樂!

倒是寒門那裡,有不少人感興趣,只因為那裡有公平的考核模式,通過考核就能當官。關鍵是華夏共和國打下了偌大的地盤,肯定需要大量的官員,甚至基層的官吏。扣除一部分對華夏共和國的前景不看好的存在,有不少寒門得知了華夏共和國的存在後,毅然南下。

歷史人物未必沒有,但方言漢末到三國這近百年的時間裡,有幾個較出名的寒門士子?

至於世家們,自然是不斷的黑,少數能保持中立就已經非常不錯。這些世家也大多和共和國有點關係。比如陳郡袁氏、隴西李氏和潁川荀氏,說來也就那麼幾個保持中立的。

共和國以外的百姓,本來就因為交通閉塞,所以根本不瞭解共和國。再加上那些世家不斷的黑,頓時也是把華夏共和國視若毒蛇野獸,避之不及。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做什麼事情?

劉辯直接把巴郡給打了下來,正打算穩定好全域性,並且逐漸朝著南方益州殘餘州郡進行攻打。曹操帶著夏侯兄弟,一路南下,荀攸作為軍師,張魯作為五斗米教的使者,一方面動教眾支援劉辯,一方面為他勸說地方世家投降。

張氏在巴蜀已經有好幾代人,和地方的世家多多少少有些交情。或許因為戰爭的關係,這點交情也斷了一段時間,好在如今在大形勢下,很多人並不排斥和張氏接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先和張魯接觸的,便是蜀郡張肅,張魯他們的祖籍其實是在沛國豐縣那邊,兩家雖然都姓張其實沒有什麼親戚關係。

第二個開始接觸的,便是江州嚴家的家主嚴顏。嚴家從百餘年前興起,至今不過三代,當代家主嚴顏今年不過三十五歲,正值壯年,卻已經是巴郡都尉,很多人都看好他的前程。

劉辯公開打出自己的旗號,關中和那所謂的大漢共和國朝廷,雖然都有否定,但他們跳得越厲害,在明眼人眼裡,就越證明劉辯的確還活著。

嚴顏就是個明眼人,他算是看明白了,無論是關中朝廷,或者華夏共和國,甚至是大漢共和國,其實都是反賊。也難怪陛下不敢聲張,悄悄來到巴蜀之地,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和五斗米教搭上了關係。

有了嚴家的支援,曹操的部隊在巴郡自然是更加順風順水。張魯也是活躍於各個世家之中,終於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益州的全部攻佔。如今扣除少數南中蠻聚集的地方,還沒有能完全收復以外,益州漢人活躍的區域已經全部收復。

劉辯以張衡和荀彧作為主要的政治人才,徵辟巴蜀世家子弟,總算把他的政權鞏固了下來。本來還在為自己的成績沾沾自喜,結果卻得知李煜十幾天的時間就攻陷了揚州四郡。關鍵是戰果,幾乎都是對方直接開門投降,本部幾乎沒有陣亡的情況。

豫章郡與長沙郡、桂陽郡接壤,誰也不知道李煜會不會進而進攻這兩個地方,進而攻略整個荊州。又或者是否會南下,攻打交州。甚至說不定會北上,把屬於揚州的九江郡和廬江郡給打下來,甚至染指廣陵郡。

歷史上廬江和九江兩郡其實都在曹操的手中,為此孫權還和他打了一場合肥之戰。如今廬江和九江兩地都還是權力的真空,明面上歸屬於他劉辯的大漢朝廷,但很難保證李煜不會會為了能夠安全渡江作戰,全力進攻這兩個地方。

任何兩個國家一旦接壤,那不管以前關係多麼好,難免就容易出現紛爭。尤其隔壁還是一個新生,但實力強大的國家,這就更加讓人忌憚!

曹操和荀彧自然是提議加強邊境的防備,同時最好能出兵,先安撫並且奪取荊州的兵權,然後派重兵鎮守邊境,甚至把九江郡和廬江郡打下來,斷絕李煜北上的通道就最好。

“事情不宜操.之過急,李煜剛剛打下四郡,且在世家之中不得人心,只怕如何安排人手治理地方都成問題,根本沒有實力對外擴張。

荊州雖然臣服於朕,但到底王睿在那裡經營多年,與地方世家盤根錯節,輕舉妄動且不說會傷害到地方世家的心意,也容易會引起王睿的警惕和忌憚。

當此形勢下,應徐徐行之,切勿逼迫太甚。在荊州邊境設下重兵防備也是應該的,這樣和王睿溝通一下,看看他能不能安排人手,需不需要我們幫忙。另外就是除非李煜率先進攻,否則我們就不要太緊張這個問題。

至於九江和廬江郡,荊州都尚未拿下,何必要多次一舉?兩郡之上便是豫州所在,東邊便是徐州所在,不管是陶謙還是共和國,都不會希望他能順利北上,我們何須多此一舉?”劉辯這一個月來,卻是越的聰明起來,顯然是得到了劉宏的真傳。

或許這才是劉辯,木訥只是為了生存,劉協都能那麼聰明,沒有理由一個爹生出來的兒子,到了劉辯這裡就木訥。皇子和皇帝其實也是高危職業,在身邊缺乏足夠保護的前提下,他們先要學會自我保護。

直至上位,並且親自掌控了一支軍隊,劉辯這才恢復天性。他今年已經十四歲,在這個歲數,不少皇族子弟已經有妻有妾,已經算是個小大人了。

不同的是,他少了劉宏的激進,這或許是小時候在道館生活了一段時間的結果。只是這樣的皇帝,才最可怕!而這樣一個皇帝領導下的國家,也能揮出封建社會最大的威力!

荀彧和曹操自然也是最激動的,他們似乎已經看到了大漢再興,甚至變得更加強大的美好未來。

“另外如情報所言,對方的冶煉技術,甚至是那種可以射天雷的器物,我們也要想辦法弄回來。不過單純依靠漢魂,效果不佳。荀愛卿可擬旨,讓益州的世家幫忙去把這些技術弄回來。只要他們能做到,朕不吝厚賜!”劉辯最後又補充了幾句。

“唯!”兩人自然是顯然領命,說不得還在心中計算一下,是否也能摻和進去。

關中那邊收到訊息最晚,不過不管李煜在江南怎麼亂,都和董卓沒什麼關係。眼看丁原這幾天一直在函谷關外邀戰,他才是真的煩得要死。

在他的武力壓迫下,關中的世家的確是夾起尾巴做人,甚至把一部分的乾股讓給了董卓。董卓居然沒有收,而是放在了朝廷之下,美其名曰‘國有資產’。他已經慢慢看明白了,世家的命門其實未必是土地,而是經濟才對!

他想要做的,就是讓朝廷控制地方世家的經濟,隨著高產作物的普及,這糧食已經不成問題,他隨時都能拉起一支部隊,但如今的部隊,單純提供糧食,已經沒有那麼大魅力。

不過對於華夏共和國的技術,甚至是練兵的方法,他卻是垂涎三尺。本來就打算以絕對的武力來改變這個世界,任何能夠提高武力的事情,他自然非常關注。

於是就找到了李儒,問他有沒有辦法?李儒表示有,然後推薦了一個人,說這個人能夠幫董卓把東西弄回來!而他推薦的那個人,卻是賈詡!

三天後,賈詡離開了關中,開始南下。董卓承諾,把東西帶回來,給他封侯,但賈詡難得逃出生天,豈會回來涼州受苦?董卓的政權下,軍人成為地位最高的存在,文官反而成為了附庸,甚至被軍人打壓。這裡貫徹的是叢林法則,但這些野獸脖子上拴著的繩子卻並不牢固,偏偏造成這一切的董卓,對下面的軍人做出的事情,約束也不認真。

關中已然成為了一個是非之地,以後說不得要成為人間地獄,賈詡會履行約定,把技術給董卓帶回來,但他的人卻未必也要跟著回來。

至於大漢共和國那邊,政權剛剛草創,袁隗也揮了他相的作用,上面沒有皇帝牽制他,還真的把自己當成了皇帝一樣。只可惜下面卻有一大堆的議員阻撓他,這樣和以前似乎也沒什麼區別,心中不免清楚,難怪那些世家都不想當皇帝。

上任後,也是積極改革,主要還是工商方面。畢竟這是牽扯到所有世家根本利益的存在,所以先必須要處理。只可惜他根本不知道有《反壟斷法》的存在,也不知道壟斷的危害,以至於大規模的壟斷經營,在悄然進行著。

明面上,共和國卻是在飛快的展,大量的工廠和作坊建立起來,甚至鐵料也開始不再政府專營,不過食鹽依然控制在政府手裡,這個袁隗也不好放開。

共和國在技術上也在非常提倡,大世家都有獨立的實驗室。他們已經看到了專利帶來的好處,自然是要不斷創造和霸佔專利。在這個基礎上,《專利法》在共和國反而是落實的最好的。

不過華夏共和國的崛起,卻是引起了他們的忌憚,關鍵是扣除九江郡和廬江郡,雙方即將接壤。袁隗也不免要考慮考慮,如何對付這個,曾經害死過他族兄的勢力。

至於袁逢曾經做過什麼,他卻是忽略了……(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