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回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秀家當然清楚豐臣秀次這麼急著回去做什麼,在秀吉和秀昭都已經故去的當下,他的動作不過是想要在這個亂局中攫取最多的利益罷了。

然而現在對於秀家來說是極其被動的,因為秀吉死的太急了,之前由於秀吉一直盯著自己,自己的很多串聯都被迫停了下來。

現在秀吉突然去世,秀家手中能信得過的盟友兩隻手都數得過來,僅憑這樣的勢力想要問鼎天下顯然是不夠的。

秀家現在手中的兵力即便加上咸鏡道大名的部隊也不過才5萬餘人,除了留下必要的留守之外,能夠帶回的人數3萬已經是最多的數目了。

這樣的數目即便返回了丹後加上細川家的軍勢,秀家也不足以同時面對秀次和茶茶所領的宗家軍勢。

當然也有相對穩定的辦法,那便是帶著人返回關東,向從東北、信濃、越後一步步西進掃蕩過來。

只是這樣的話耗時是極其大的,再加上誰也不清楚秀次和茶茶之間的對決究竟會以怎麼也的方式、要耗時多少的時間結束。

若是如歷史上關原那般僅僅一日便分出了勝負,那自己不久成了黑田如水了?

在這種關鍵的時候,誰能掌握了中樞誰才能掌握戰局的主動權,這正是之前秀吉中國大返還給秀家的啟示。

秀吉下令征伐朝鮮之後,天下的很多大名都聚集到了九州名護屋,或者渡海來到了朝鮮。

作為前方陣代的秀次此刻擁有著過去秀吉那樣的力量。留在慶尚道的軍團再加上九州留守的部隊,輕輕鬆鬆可以湊出10萬人的大軍出來,他的軍勢無疑是如摧枯拉朽一般開向京都的。

茶茶無疑也是出於對秀次的忌憚,這才選擇隱匿秀吉和秀昭的死訊提前作好應對的準備,甚至可能已經私底下對九州的大名下達了命令要求其控制秀次了。

也不知道此刻秀次準備的怎麼樣了,他拉倒了多少的援兵,又有多少大名願意隨他起兵。

至少在秀家看來,現在的秀次在明面上的勢力上無疑是要超過茶茶很多的。

若是真的等到秀次鯨吞京都之後,秀家和秀貞絕對會成為秀次下一個攻略的目標。

秀家才不會相信秀次此前所說的什麼平分天下的鬼話,當年朱棣也是這麼和寧王朱權承諾的。

也就是說在當下這種局勢下,在秀次強勢而茶茶秀家弱勢的情況下,扶持拾丸暫時繼位成為豐臣家繼承人是符合秀家的利益的。

但是別忘了秀家和秀貞身上烙著的是濃尾派的標籤,若是直接和茶茶合作不僅不會獲得近江派的信任,還會被濃尾派的大名視為叛徒,今後再向聯合恐怕就力有不逮了。

因此對於秀家來說最好的操作手段就是成為獨立的第三方來中介調和兩邊的矛盾,在經過利益交換之後獲得短暫的和平,給秀家充足的準備時間,同時讓兩邊出現內耗這才最符合秀家的利益。

即便退一萬步說,當在對峙的雙方之外出現了新的第三方勢力的時候,戰場的平衡無疑會發生改變,這個時候三方互相制衡,三方互相忌憚,戰場陷入僵局無疑才是更符合秀家利益的,符合秀家更多時間準備的。

秀次的優勢是什麼?是身為朝鮮征伐陣代大將的身份,讓他有了暫時統領朝鮮大軍的權利,在這個混亂的時候,是個人都想要渾水摸魚一番。

但是秀次的這只權威只是暫時的,時間越拖越久拾丸的正當性無疑會上漲上來,而秀次起兵的正當性則會削弱。這個時候才是兩邊真的你死我活的時候。

並不是秀家不想要做這個漁翁,坐收兩邊之利。理由前面也已經說過了,從關東、東北調集部隊南下時間太過緊迫,誰知道這場戰爭在什麼時候戛然而止呢?

若是秀家真的選了第二條路,在關東另立朝廷,只要給秀家足夠的時間,秀家完全有信心可以【天下布武】。

但是說實在的,秀家是信不過秀次啊。!

秀家並不認為憑藉現在秀次的能力可以拿下大坂城,歷史上連德川家康都拿不下的堅城,豈會在秀次這裡淪陷。

但是怕就怕秀次這邊雖然明面實力更強,但是底子的太水了,別忘了對面還有德川家康、上杉景勝和前田利家存在呢。

秀次雖然手握十萬大軍,但是大部分都是其他大名的軍勢,自己所領的不過5000人,很容易被分化瓦解,說是一隻紙老虎也不為過。

對忘了對面可有著最善於大名間聯絡的德川家康存在,若是秀次下面的大名真的被他內通瓦解,秀次的敗落不過是瞬間之事。

而這個時候若是秀家人還在關東起兵,卻聽聞了秀次已經失敗的訊息,那麼自己豈不是成了岐王李茂貞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思來想去,秀家還是決定求穩,一方面派人再座快船返回關東,知乎藤堂高虎與豐臣秀貞整備軍勢,若是京都真的出了變故,自己也只能退往關東打困難模式了。

但是若是一切都順著自己的設想再走,能夠在自己的中介下維持這個短暫的和平,自己不僅可以獲得巨大的聲望,還能繼續隱藏實力。

想要成為天下人,最重要的是所有人對自己的信服,現在在整個關東,除了堀家和淺野家之外,秀家有足夠的信心可以獲得其他大名的支援。

即便是東北,在失去了中川及蒲生家之後,有秀貞幫自己控制自己也能有7成的把握。

但是整個天下呢?零零散散散落在九州的立花?信濃的池田?三河的筒井?還是加賀的左久間?

身處敵境的他們,在明知秀家不能馬上趕來支援的情況下,是否能堅守本心等待支援呢?這恐怕依舊要打上一個問號。

畢竟大名本身是人,並不是遊戲中一串同盟的程式碼。

當然啦,因為秀家和秀貞麾下的軍勢大體上以不破關以東的大名為主。

若是他們真的有心和秀家走上一遭,願意陪秀家起勢,那麼勢必會對上杉與德川兩家形成包圍,到那個時候秀家真的來一波黃雀在後也不是不行,最主要的還是要拿捏這些大名的態度。

正在秀家思考著今後的決策的時候,此刻朝鮮咸鏡道、江原道兩道歸屬於秀家和秀貞兩個兵團的大名或多或少都已經來到了安邊,此刻的他們對於現在的情況還是一無所知,在聽到秀家告知他們秀吉和秀昭雙雙故去的訊息之後紛紛大驚失色。

作為遞補大老淺野長政的兒子淺野幸長因為與秀家交好的緣故,第一個開口向秀家詢問道“關白殿下可曾留下指令,朝鮮之戰是戰是和總得有一個說法。”

秀家很無奈的搖了搖頭回答道:“關白殿下急死,未對朝鮮之事留下隻言片語。”

九州大名島津義弘藉著問道:“既然如此作為陣代大將的岐阜殿下可曾知道此事,是否有作出指示?”

這正是秀家想要大名們點出來的,既然島津義弘主動配合,秀家作出一幅苦惱的模樣遲遲不肯答覆,周圍大名看到秀家這番模樣急壞了。

直到多為大名再三表態詢問之後,秀家這才嘆了口氣對著他們說道“哎~岐阜殿下派人送行與慶尚道諸將,宣告關白殿下與山城大納言殿下身故事有蹊蹺,他要帶領諸大名入洛為關白討回公道。”

“什麼!?”眾人聽到這個訊息多少有些無所適從,畢竟大家好日子過的好好的,真的沒有到萬不得已造反的地步啊。

果然在秀家講完秀次的表態之後,眾人在經過一陣慌亂之後再一次陷入沉寂,只是這一次的沉寂多少有些詭異。

過了片刻之後由秀家近侍出身的武田秀信先一步開口,向這秀家詢問道“殿下準備怎麼做,我等既然劃入殿下您的麾下,自然要聽從您的調遣。”

他甚至都沒有詢問秀家對於秀吉和秀昭死因的看法,直接當著眾人的面表態會站在秀家這邊。

但是他只是一個8萬石的小大名,在這裡說話實際上是沒有分量的,向島津義弘就表態說道“此間會不會有什麼誤會?澱夫人沒有必要對自己的長子下手啊。”

這正式秀家覺得秀次樹立旗幟起兵靖難最難以避開的問題,對於茶茶來說秀昭無疑要比拾丸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你秀次要編造出一個怎麼樣的藉口才能將秀吉和秀昭的死因統統扣在茶茶頭上?

秀家為什麼對於直接返回關東掀起第三股勢力畏首畏尾,說道理還是在不具有絕對勢力的情況下,還沒有大義的名分。

島津義弘說完之後,加藤清正立馬表態道“如今最重要的是確立關白殿下的遺命如何,朝戰還沒有結束的當下,若是國內再起波瀾恐有亡國滅族之禍。”

至於作為上杉家陣代的直江兼續則毫不顧及的表態道“此乃亂賊也,我等當儘快陳書洛中,告知諸位大老儘早評定叛亂斷。同時派人聯絡其他在朝大名,切勿步入歧途也。”

大名們都不傻,像島津義弘、加藤清正之流看得可清楚著呢,利益如果足夠大的話或許會陪著你渾水摸魚,但是這樣的盟約是最沒有約束力的。

以秀次的能力或許還得舔著臉的去求著哄著那些大名,他們的關係就好似浮沙,風一吹就散了。

加藤清正算是鐵膽的濃尾派人士了吧,只要有削弱近江派的機會,他肯定第一個衝上去。

但是看看他的表態你就知道了,就倆加藤清正都不願意跟著秀次或者秀家胡搞,就足以說明秀次這次舉動有多麼不靠譜了。

特別是直江兼續那一句“此乃亂賊也”,更是直接將態度模稜兩可的大名嚇的清醒起來。

隨著島津義弘、加藤清正和直江兼續的表態,其他的大名如淺野幸長、堀秀治和左竹義宣也相繼表態,雖然沒有如前面兩個這麼明確表示不願意跟隨秀次,但是也表示出希望能先回日本在做商議的想法。

這才是此刻在朝鮮的大名真正的態度!

他們只是想要回家罷了,朝鮮戰打到現在這個情況大家早已經疲憊不堪,是能夠帶他們回去他們自然願意跟著誰走。

但是相對應的,一旦真的回到了日本,這些人恐怕轉瞬就會散去十之七八了。

畢竟秀吉死亡之後政治戰隊這種事兒不是這麼隨便的,大名們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才不會這麼輕易的將自己家族的命運交出呢。

作為東北最大的大名之一的最上義光的態度最是奇怪,他在眾人表態之後再三向秀家詢問秀次所說的情況的可信度。

儘管他沒有表態,但是從他的態度來說,很有可能是傾向於鼓勵眾人與秀次河流趕茶茶母子下臺的,畢竟他的女兒駒姬嫁給了秀次成為了秀次的側室,與秀次是有連帶關係的。

若是秀次此次被定性為造反,那麼他最上家這樣的姻親關係很有可能被株連

但是在見到其他大名或多或少表態出不想要摻和的意思之後,他也只能按下內心的躁動,前來試探秀家的意思。

其他如秋田實季、多賀谷重經、宇都宮秀綱等人向來為秀家馬首是瞻,他們表態出對無論秀家作出什麼樣的決定都支援的態度。

尹達政宗自然也是這樣的態度,但是他的態度更多的是想要亂中取慄罷了,看熱鬧不嫌事大。

至於真田信之、結城晴朝、南部信直都沒有明確表態,但是秀家可以感受的出他們的搖擺,只要給出的利益足夠多,自然有變動的空間。

秀家掰了掰手指算了一下,眼下在幕府內的十幾名大名,真正願意和自己走的人也就將將4成,這樣的實力說要裹挾他們造反是不可能的。

“說到底還是缺少大義的名分啊”秀家無奈的嘆了口氣心中嘆息道。

討論來討論去,最後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秀家身上,看來是打算由他進行決斷。

秀家思考了片刻之後,沒有再做過多的勸說或者迷惑,反而對著眾人說道“既然如此,我帶大家回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