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壬辰倭亂(28)洛川之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琦玉眾在北條家麾下的時候,主要是作為外樣家臣麾下的部隊存在的。

但是當秀家將巖付定位自己的本城之後,將許多從吉備遷移過來的小武士的土地都安置在了吉備,畢竟這裡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豐春家的核心領地,需要由對自己最忠心的家臣保護。

因此香西佳清麾下的1500琦玉眾的戰鬥力是非常高的,此次駐守洛川也是舊時吉備時候的老將高島政之的兒子高島賢政。

這傢伙也是秀家侍從隊出身的次生代武士了,對於秀家有著一種天然的迷信。

面對遠方氣勢洶洶向自己而來的明軍,他派人通知了安邊城守將香西佳清之後便帶著麾下300人前去支援第一道防線。

整個洛川峽谷,一共有5處想退平坦的土地可以落建築物,日軍在這幾處都修築了城堡。

並且因為早做準備,這裡的城池都是參考日式的城堡,內為夯土堆砌,外用石塊砌為外牆。

在城堡的背後山壁之上,沿著山勢開拓出一圈盤山土路,道路靠洛川一側有柵欄和屏板阻隔建設射擊。

洛川的山道很窄,有一部分甚至直接沿著洛川溪水邊而建設,等到李如柏先鋒軍所部2000人來到第一座三方城的時候,就面臨如何攻城的一個問題。

雖然三方城建築在對岸的灘塗之上,他們就算不按照原來的道路,翻過溪水到對岸沿著道路繼續向東,也可以沿著洛川溪水繼續淌水向北,但是自己的背後就會留下隱患。

沒有辦法的他們只能在洛川東岸修整,可是因為山道太過狹窄,根本沒有足夠紮營的面積,明軍士卒只能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休息,等待後面的將領們商議出一個方案出來。

待到第二天一早,明軍將火炮運到最前面,對著三方城便是一輪炮轟,也宣告這三方城攻勢正是展開。

由於洛川谷底的寬度不夠,明軍火炮展開寬度被無限壓縮,一排只能安置一門火炮呈60°斜角向對面的三方城炮擊,這就意味著這次炮擊的火力遠沒有此前平壤和開城來的激烈。

三方城的城基是夯土石砌而成的,左協李如柏部也沒有特別大口徑的紅夷大炮,最大的身為大將軍炮也不過2000斤,炮射口徑大約相當於歐制的18磅火炮。

這樣的口徑已經不是日軍所能承受的了,重達15斤的鐵彈從炮口射出,直接將三方城的石垣砸出一個缺口,連帶著後面使用鐵炮射擊的足輕一起帶走了性命。

其實當火炮口徑達到12磅,就已經不是普通的磚石牆體可以承受的衝擊力了,若想承受這樣火炮的設計,只能將牆體寬度做的更寬,材質選用的更堅固,而這些顯然都不是入朝日軍在短時間內所能解決的問題。

但是李如柏從開城原來,隨身攜帶的重炮彈藥並不多,為了珍惜後面攻擊咸鏡道所需要的彈藥,僅僅在炮擊3輪,轟開了幾個缺口之後便下令停火,讓士卒乘著虎蹲炮射出的實心彈向城頭發起攻擊。

明制大部分虎蹲炮實心彈的彈丸大約是2~3磅,極端的大虎蹲炮的彈丸最多是8磅左右,綜合來說明制虎蹲炮大約相當於歐制的超級大火銃和6磅火炮,是步兵主要的隨軍火力。

但是在洛川谷地,還是剛剛那個問題,火炮的展開寬度不夠,本來就是小口徑火炮的虎蹲炮,不能以數抵量的對三方城堡造成足夠的壓制。

這樣一來明軍士兵就不得不進入到最原始的蟻附攻城截斷,甚至為了攻城,許多明軍不得不直接站在淹過膝蓋的洛川溪水中,向著三方城發起攻擊。

然而還記得前文說的,在三方城兩側,沿著山道開出的城牆嗎?日軍佔據在這些屏板之後,使用弓箭和鐵炮從側面射擊殺傷攻城的明軍。

萬曆為援朝準備的明軍都是當下明朝最精銳的部隊,相比較內陸衛所早已經腐化的衛所兵,這些精銳的南兵北兵著甲率不說100%吧,但也有80%以上了。

但是著甲率是一回事,甲胃的種類和強度就是另一回事了。

像日軍出陣朝鮮的足輕著甲率高達90%,逍遙山一戰還不是被明軍一路砍瓜切菜嗎?

李如柏麾下的左協,主要兵力組成是薊遼邊軍,身上所傳的大多是有皮內側的鐵質扎甲。

要知道擁有鐵甲內襯的布面甲在明軍中都屬於高階貨,只有邊軍將領的家丁部隊、禁軍的三千營、神機營等部隊才有裝備,整體普及率不會超過5%。

唐順之在《武編》有一篇中記錄戍邊將士的布面甲在加上鎧甲、戰裙、遮臂等裝備後重45斤,鐵兜、腦蓋重7斤、加上護心鏡、腰刀、弓箭、長槊等裝備全重為88斤,對軍士的負荷非常大。

由此可見這樣的一套裝備,並非是一般營養不良的邊軍士兵所能裝備的。

這種甲胃在外面看起來好像沒有區別,但是在《清會殿》中明確對其以“明甲”和“暗甲”進行了區分。

實際上通明一代大部分士卒身上穿著的,則是穿沒有鐵甲內襯的,或者僅有胸部有鐵甲片的減輕重量的棉甲,又或是自宋、元時代遺留下來改制的齊腰甲、曳撒甲,這三種甲胃的全重不超過15斤,可以大規模裝備。

少部分邊軍精銳還裝備有柳葉甲、長身甲、魚鱗甲等甲胃。(參考《大明劫》)

明朝甲胃最主要的參考《出警入蹕圖》中,明帝王身上穿的就是意見魚鱗甲,而明制大漢將軍鎧是一種山紋甲,出警入蹕圖中的錦衣衛身上的。

除此之外,遼東總兵李如松的貼身甲胃也是一件魚鱗甲,副總兵楊元的甲胃是一件非常傳統的宣大札甲。

除此之外,南兵因為身體普遍比北兵瘦弱,身上的布面甲也與北兵不同,戚繼光將其改良,去掉了鐵質的龍蝦甲遮臂和戰裙和鐵兜,僅僅是將上半身的戰甲稍稍拉長之後配上護心鏡的樣式,使得重量減輕了1/3~1/2。(參考仇英:《抗倭圖卷》)

近些年很多人認為布面甲是明朝甲胃的代表,這句話是也不是。說是是因為布面甲是中華千年甲胃文化巔峰之作。

它是在應對箭鏃、火器鉛彈、刀槍噼砍的防禦效果上面最為平衡的一種甲胃,最關鍵的是在重量上也找到了最好的比例。。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在明朝時期,鐵質甲片的鍛造早不是問題,反而是棉甲的反覆沁水壓實晾曬是一門功夫活。

但是問題是製造的成本和換裝成本不是明朝朝廷所能承受的,事實上直到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們整個國家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制式裝備。

最一步說,如果布面甲真的已經成為明制最好的甲胃被大規模裝備,為什麼當將領的李如松、楊元等人反而不穿這種甲胃,去選擇魚鱗甲或者扎甲呢?

當官的是傻的嗎?不穿最好的甲胃,不想要活命嗎?

事實上爛的永遠的普通士卒身上的魚鱗甲和扎甲,將領們身上的甲胃絕對是精工之作,只能說布面甲相對於當時大部分邊軍身上穿的扎甲要好上不少。

在退一萬步說,後來讓清軍吃遍了苦頭的南明鄭氏的鐵甲軍身上穿的就是宋制全身步人甲,這可是扎甲啊,難道明軍精銳的甲胃過了百年反而退步了嗎?

近些年人們對明軍甲胃全是布面甲的印象,多出自萬曆時期剿滅寧夏叛亂之後所做的《平番得勝圖》中的明軍騎兵樣式,卻忽略了李如松從固原發兵那部分圖上依舊有很多身著白色扎甲的兵士。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要說明一點,布面甲在明軍只是在少部分精銳中才有裝備,我在前文也一再說過,遼東騎兵多穿布面甲,宣大騎兵則以扎甲見多。

而李如柏麾下的1萬人的主力恰恰是薊遼兵和南兵組成的,身上的布面甲比例要比其他幾協要高的多。

面對身著布面家的明軍,普通的弓失想要造成傷害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鐵炮如果不是射擊道頸部等薄弱部位,也頂多是讓明軍士卒摔一個踉蹌罷了。

往往真正能對他們造成有效殺傷的,還是城頭向下砸下的石塊,原本為了從側面殺傷明軍而修築的沿山屏板,幾乎沒有產生多少效果。

明軍付出了少量的代價,便順著梯子爬上了三方城頭,好在秀家對此早就準備,相對於其他軍團近戰武器大多是刀劍不同,秀家給徵朝部隊額外準備了一個錘子,遇到身著面部甲的軍隊就用錘子朝腦門招呼。

來到朝鮮之後,部分士卒參考日本忍者使用的鐮鼬,設計出了鏈錘,並在此前對朝鮮慈城江南4陣邊軍的戰鬥中得到了驗證。

因此當鋒利的刀具不能對明軍造成殺傷的時候,這些鈍器便被用了上來,許多明軍士卒紛紛掩面倒地不起。

但是作為主力的琦玉眾人數還是太少了,守備三方城的只有300人,去掉使用鐵炮的,又有多少人能使用錘子與明軍肉搏呢?

至於朝鮮僕從軍,日軍對他們也不是很信任,手中的武器多為長槍,或許有三五成群能將一名明軍捅死的存在,但是緊靠這些個例並不足以挽回頹勢。

好在洛川峽谷很窄,明軍鋪不開兵力,展現不了兵力優勢,只能不斷的採用添油戰術,整體看來戰鬥規模聲勢浩大,但是真正入城廝殺的人數並不多,看起來和古惑仔打架似的。

但是繞是如此,戰至當天傍晚,日軍趁著明軍撤兵的功夫主動退走。

日方在這裡丟下了150多具屍體之後向後面的第二道防線撤走,留下的屍體中大部分還是朝鮮僕從軍的屍體。明軍戰後統計戰死76人,傷86人。

三方城之後還有5道防線,分別是崇漢城(原本的村子名叫崇漢)、洛川城、巖裡城。

作為主將的高島賢政領著麾下琦玉眾和朝鮮軍團,在洛川峽谷且戰且退,將李如柏的明軍耗在洛川峽谷整整5日,直到在巖裡城這最後一道防線,終於等來了後面的援軍。

所謂的援軍數量不多,只有2000餘人,主要是花房正幸派遣本陣前田慶次所領300上野眾,帶著那須資晴、秋田實季、輕津為信等人的500人,再加上朝鮮僕從軍2000人支援洛川。

除此之外,還有香西佳清領安邊城琦玉眾,及豐臣秀貞所部合計3000人自淮陽走山道而來,岡家利、黑田長政及淺野幸長也自尹川翻山而來,雙方匯聚在洛川城下。

小小的洛川峽谷,明軍只能排成一字長蛇陣相繼前進,使得整個戰線被拉的很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雙方戰至1月29日,日軍援軍自兩側山上而來,儘管兩側的山勢多懸崖峭壁,日軍也不好下去,但是沒有關係,可以用鐵炮和石塊殺傷谷底的明軍。

儘管實際的殺傷並不是很多,但是卻給谷中的明軍很大的心裡壓力,本來就在谷中憋屈了好幾天,如今又遭遇了伏兵的襲擊,紛紛爭相向後跑去。

明軍將領此刻也收束不住部隊,最重要是自己也不想魂喪洛川峽谷,也轉身向後跑去。

陽河遊擊高升竟然催促手下家丁縱馬踩踏士卒,以求先一步逃出谷地,戰後被李如柏所殺。

明軍從三方城開始向北連攻5日未能拿下洛川峽谷,結果從洛川城一路南逃至鐵原只花了1日的功夫。

戰後李如柏統計兵卒明軍健卒僅餘7600餘人,傷1000餘人,鐵原出陣之前明軍有不下萬人,洛川中明確戰死600餘人,沒想到最後一戰中伏之下直接喪命千餘人。

也好在洛川峽谷狹窄,明軍陣型擺的很長,這才讓日軍不能造成集中而有效的大規模殺傷。

但是最讓明軍將領不能接收的是明軍撤的緊急,許多同僚的屍體都留在了峽谷之內。

明軍不好受,朝鮮軍更加不好受。他們一直跟在明軍後面走著,本來沒有什麼死傷。

結果明軍從洛川敗退南逃,反而被自己明軍踩踏砍殺搞死了千餘人,問題是人家是你爸爸,你找誰說理去?

李如柏洛川戰敗之事不敢和自己的兄長聲張,這事兒本來就是麾下諸將鼓動的,他們自然也不敢多嘴,自然而然的將這部分死傷算在了鐵原等城追擊黑田長政的份上。

至於朝鮮軍隊的將領更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因為明軍將領戰後找他們麻煩了,他們在對面日軍陣中看到了很多朝鮮人的形象,而且殺起明軍來比日軍都狠辣。

不是說好了都是被裹挾的清苦百姓,天兵一到必然望風而降嗎?你不望風而降也就罷了,憑什麼殺起自己人來啊?

有部分薊遼將領想起來了當時祖承訓奏報朝鮮與倭合流坑害遼東將士的訊息,並以洛川之戰中有真麼多朝鮮軍卒參戰責問朝鮮方將領,朝鮮方將領為了息事寧人也只能跟著他們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最後向李如松上報了一個強攻鐵原諸城,陣亡1800餘卒,朝鮮軍陣亡3200餘人,斬殺倭寇4000餘級的戰報上去。

李如松此刻已經拿下坡州,正準備最後的王京之戰,正缺少主力部隊。也不要求李如柏繼續追擊黑田長政了,讓他留下朝鮮軍駐守鐵原等城之後,主力帶回王京參戰。

甚至為了加快進度,特意叮囑他們丟棄不必要的輜重火速前來。

至於什麼是不必要的輜重,別的不說,最起碼砍下的首級就屬於不必要的輜重。未曾想到李如松無形中的命令,反而救下了許多周圍無辜百姓的性命。

此戰被李如柏視為恥辱,儘管沒有向自己的兄長李如松上報,不過在後來再有機會攻入咸鏡道的時候,他卻是發死命下死手的要將咸鏡道內的日軍清繳乾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