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搭上天寶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哈哈哈,聞人尚書說的不錯,大將軍說說,我們的方案。”許伯駒指了指張清說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國主。”

“聞人尚書的這條建議,國主已經想到了,我們接下來會為大漢國的不同軍種的戰士配上不同的軍裝,軍帽,軍衣,軍褲,軍鞋,同時在每個戰士和將領的肩膀上弄一個鮮明的標誌,到時候軍銜和標誌一一對應,一眼就能看出大家的軍銜高低。”張清說道。

“原來如此,國主真是算無遺策,臣佩服。”

“那好,就這麼定了,大將軍回去後,立刻著手準備,一個月後,正式施行新的軍銜制度,要在全軍通報,還有後勤部的南宮尚書,你要在半年內拿出除民兵以外,各軍的軍服的樣式,同時還要完成全部的列裝,你可做得到?”許伯駒對南宮城問道。

“國主請放心,臣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南宮城也不推辭。

大漢國非常富庶,後勤部更是肥差,只要不差錢,沒有什麼事情是完不成的。

“很好,寡人希望半年後我大漢軍的面貌將會煥然一新,即時,寡人要檢閱全軍。”

“是,國主。”

“好了,下面進行第三個議題,俘虜怎麼處理?”許伯駒說道。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秦軒,你先和大家說說,這段時間對俘虜的思想工作進行的如何,效果如何?”

“是,國主。”

“經過這段時間的思想工作,再加上我大漢國善待俘虜,而且考慮到以後大家都是大漢國子民,他們的親人現在也是大漢國的子民,所以大多數都是願意投效我大漢軍的。”

“目前還在關押的俘虜,大多冥頑不靈,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做思想工作。”

“還剩下多少頑固分子?”許伯駒問道。

“回稟國主,加上之前的,目前全國還剩下大約三千名思想比較頑固的抵抗分子,其中有不少是後面對各大領主和世家大族清洗的時候抓的,他們原本都是騎在百姓身上作威作福的人,一下子不能接受我們大漢國的政策。”秦軒解釋道。

“呵,機會已經給了他們,既然不識時務,那就算了,也不用繼續做思想工作了,我大漢國正好還有不少需要他們效力的地方,小金山的開採,還有其它礦山的開採,這些人正合適,你們覺得如何?”許伯駒說道。

“國主的方法很好,我大漢國到處缺少勞動力,這些免費的勞動力正合適不過。”林緯出列道。

“臣還有一點要補充。”

“哦?閣老有什麼想法?”許伯駒好奇道。

“回稟國主,兩千人也不是個小數目,聚在一起容易作亂,臣建議對他們進行分割,而且需要把原本仇視的不同國的人放在一起,防止他們私底下聚集,還有就是可以從中選出一些頭目來管理,有時候最狠的就是他們自己人。”張天辰提出了兩個建議都是不錯的。

許伯駒想了想,便點頭贊成了:“好,就這麼辦,這件事情交給秦尚書,儘快分配給各大礦山。”

“是,國主。”

“啟稟國主,您剛才提出讓這些俘虜下礦工作,臣也想到了一點,我刑部大牢,以及各地方大牢中也有不少犯人,關押在牢中,不但要給他們飯吃,還要人看管,不如也讓他們下礦,彌補我大漢國人力不足的問題,同時也是給他們的懲戒。”刑部尚書田玉明出列道。

咦?這不就是地球那邊的勞改嗎,可以,自己之前怎麼忘了呢。

“好,這個主意好,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新統治的區域,以前可能會存在很多的冤假錯案,這在我大漢國是絕對不允許的,你們要派出刑部專員去各地對冤假錯案進行重新審理,按照我大漢國的律法來重新審理,這一項工作對聚攏民心是很重要的,寡人要讓各地的百姓都知道,這天已經換了,他們的日子也會改變。”許伯駒的話振奮人心。

大臣們一個個聽著非常激動,尤其是田玉明。

“是,國主,臣一定緊抓這件事情,絕對不會出現一件冤假錯案。”田玉明保證道。

“恩,寡人相信你的能力。”

“好了,下面進行今天的最後一個議題,基建。”許伯駒說道。

“過去的一年,我大漢國的基建事業如火如荼,你們也是親歷了,應該有不少感想吧,下面就是討論,如何把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推廣到全國。”許伯駒開了一個頭。

工部尚書李天陽第一個出列道:“國主,臣認為應該在全國推廣公路,臣尤記得國主之前說過的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過去的一年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公路加速了大漢百姓和商品的流動,大大有利於國家的經濟發展,應該繼續投入。”

“恩,這件事情寡人十分同意,還是交給你們工部的路橋司負責,你總領這件事情。”

“至於公路怎麼規劃,寡人認為應該等我大漢國九縣劃分好之後再規劃,公路必須聯通九縣,還要聯通全國,聯通百姓聚居的地方,方便出行,聯通各大礦山,方便礦物流傳出來,聯通市場,聯通各國邊境,方便和各國的商貿往來。”

“是,國主。”李天陽領命。

“除了公路,還有清風山的茶園可以繼續擴大種植面積了,因為我大漢國的實力今非昔比,而且我們將會有更好的銷售渠道。”許伯駒說道。

“國主,不知這更好的渠道是什麼?”戶部尚書林緯好奇道。

“呵呵,讓商部的秦尚書告訴大家吧。”

“是,國主。”

“我們已經和北嶽地區的天寶樓搭上了,他們十分看好我們的茶葉和瓷器,願意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除了我們周邊的這十幾國,他們的分支遍布整個陳國,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擔心的是茶葉量的不足問題了。”

“瓷器廠也要擴大,聯合長安商會統一瓷器標準,劃分等級,統一價格,擴大規模,形成規模效應。”許伯駒提醒道。

“是,國主。”

“之前我大漢國耕地面積少,寡人認為分配給百姓太過分散,反而不利,但是現在的大漢國地廣人稀,應該認真考慮這個問題了。”許伯駒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土地,這個不僅僅在地球那邊十分重要,在這裡也是一樣,有了自己的土地,百姓才能心安。

“國主,不知這耕地的劃分標準應該怎麼制定?”林緯問道。

“首先有一個大前提,所有的土地都是歸國家所有的,百姓私下不得隨意買賣土地,如果不需要國家可以花錢回收,這是為了禁止世家大族對土地的侵佔,一勞永逸。”

“土地是國家分配給百姓的,百姓的農稅也要統一標準,那就是收成的一成上繳國家,剩餘歸他們個人,遇上災年可以免農稅,還要在各地建立公共糧倉,豐收之年收購百姓手中糧食,災年低息貸給百姓,避免穀賤傷農等事件的發生。”

“國主聖明,”這兩項簡直神來之筆啊。

“至於土地的劃分標準,需要綜合百姓的工作量,土地的優劣,地區的差別,有些地方良田很多,有些地方都是山地,這些都需要考量在裡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