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所尋之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蕭希盼這些時日都在因果殿的藏書閣裡,尋找跟寰宇之地有關的書籍。

之所以能進因果殿,還是因為東王公與西王母拗不過蕭希盼,東王公只好撤了蕭希盼手腳上的鐐銬,這才放行了。

蕭希盼從進入因果殿,看著如此蕭條的因果殿,只是略微傷感,隨後就進入了藏書閣。

東王公並沒有讓部下動因果殿,甚至設下了結界。

從蕭希盼進入藏書閣,就沒有休息過,到現在只找到了二十一本有關寰宇之地的書。

這二十一本書裡有十六本描寫寰宇之地的都是一筆帶過,有四本寫了一些有關寰宇之地的傳聞。

還有一本推算了寰宇之地大概出現的位置,並且還有一直存在連接點的位置,但也只是大概的位置。

“寰宇之地是個危機四伏的區域,時常有大量的霧氣掩蓋,就連大道以上進入其中也是難以自保。”

“不過,也會有進去而出來的神,那些進入寰宇之地的神神力較低,進入其中會有大道化形引而教導,使其自悟。”

“寰宇之地是天以外區域,有混亂的法則橫衝直撞,不慎進入其中,會被同化其中,從而成為其中的一條法則。”

“寰宇之地與此天有不少的連線地點,天山,流坡山,泑山。”

《山海經》有記載的山?蕭希盼有些懷疑。

天山:在山海經中西山經裡,又西三百五十裡曰天山,裡面描述,仙山中多金玉,整個山體青黃相間,更有英水出自此處,神獸帝江也居住於此。

帝江是一隻神鳥,形狀像個黃布口袋,紅得像一團紅火,六隻腳四隻翅膀,耳目口鼻都沒有,但卻懂得歌舞。

泑山:據記載整個神山被紅色的霞光所籠罩,是西望日的出入之地,滿山遍佈著紫色的美玉,神話人物蓐收也居住於此。

蓐收,這也就是金神,長著人面,虎爪子,白色毛皮,執著鉞。此神,或以為是少昊的兒子,或以為是少昊的叔父,或以為是少昊的佐臣,說法不一。

流坡山: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裡。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裡,以威天下。夔是獨腳如龍的怪獸,雷獸即雷神,用這種獸之獸皮、獸骨製成革鼓與鼓槌,其聲音和威力自然是無可比擬的。這也源於人、神、獸三者不分的神話時代關於鼓的傳說,在農耕民族心目中加深了鼓的神秘色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三山太大了,蕭希盼要是從三山裡尋找,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找到,實在是太過浪費時間。

蕭希盼又在藏書閣仔細反覆的尋找著有關寰宇之地的書籍。

尋找了一遍過後,蕭希盼並未找到第二十二本有關寰宇之地的書籍,至此作罷。

蕭希盼拿著推算了寰宇之地大概出現位置的那本,出了藏書閣,去找伏羲。

伏羲在蕭希盼進入因果殿後,便從東王公的紮營地離開回了斧斷山。

蕭希盼回東王公的紮營地,這才知道的,隨後就又去了斧斷山。

蕭希盼到了斧斷山,看到伏羲正教訓著一個小胖子。

這個小胖子倒是挺可愛的,約莫五六歲,胖胖的臉蛋,兩個小酒窩紅撲撲的,濃黑的眉毛,眼睛不算大也不小,眼裡微有淚光,微高的鼻樑,一張微厚的嘴委屈的撅著。

“啊!你怎麼能把那屋裡的符錄給弄壞?這都是寶貴的推演!你今天要是學不會我給你說的卦象,就不要吃東西睡覺!”伏羲已經氣急敗壞了,兩眼通紅。

“你說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我說了多少次不許亂動那屋裡的東西了?真是,你這是要氣死我!”

“老師,我錯了,就讓我吃飯吧,不睡覺也行。”小胖子委屈巴巴的說道。

“現在去那小竹屋,背去!”伏羲聽到小胖子的話,更加生氣了,指著一間小竹屋,吼道。

蕭希盼看著小胖子垂頭喪氣的進了小竹屋,落地。

“伏羲前輩。”

伏羲看著此時的蕭希盼,非常想轉身離開,一刻也不想與蕭希盼待在一塊兒。

伏羲礙於面子,沒有轉身離開,呵呵笑著:“六合啊,有事嗎?”

“伏羲前輩,這麼不待見六合?”蕭希盼笑道。

“哪裡?我只是還有事情要做。”伏羲尷尬道。

蕭希盼看著伏羲,說:“因為小胖子把符錄給弄壞了,所以伏羲前輩要去修復符錄?”

“對對對。”伏羲應道。

“伏羲前輩,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我是來找前輩,詢問進入寰宇之地的地點在何處,不會讓前輩領路的。”蕭希盼開門見山。

“在不周山山頂處的一棵樹旁。”伏羲回答道。

“什麼樣的樹?”蕭希盼問。

“你去了應該就知道了,與其說是樹,不如說是像樹的山石。”伏羲回想那棵樹的模樣。

“我知道了,謝謝伏羲前輩。”蕭希盼鞠禮。

“六合,真要去寰宇之地?那裡正如西王母與東王公所說,太過危險了。”伏羲擔憂地問道。

“放心,伏羲前輩,六合自有分寸。”蕭希盼自信道。

蕭希盼不是盲目自大,而是他做了推理,這是天特意設的,利用伏羲告知蕭希盼,還有寰宇之地。雖然只是因修為引起,但也足以證明,寰宇之地有很多神奇的地方,說不定,蕭希盼能找到解決現狀的方法。

蕭希盼告別伏羲,向西而去。

不周山: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帀處,因名雲。”

《大荒西經》:又雲“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看來,此山名並非共工氏觸之後才得名的,而是它本身就有些問題。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七十裡曰不周之山。”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帀處,因名雲。”

《大荒西經》:又雲“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看來,此山名並非共工氏觸之後才得名的,而是它本身就有些問題。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這句話的意思有兩種可能,一是不周山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包含天柱。

相對的就是,不周山極高!極高的山,都是終年寒冷,長年飄雪。

伏羲能上不周山山頂,那蕭希盼自己也能。

蕭希盼還沒飛多遠,又回了斧斷山,訕訕笑道:“伏羲前輩,不周山環境如何?”

伏羲盯著蕭希盼,愣了片刻,才說:“環境惡略,從下而上,到了中腰段,就要爬上去了。爬一段後,會有冰石,滑溜至極,非常難爬,再向上一段,會有大風攜帶著冰花,有些冰花很是鋒利,經過這段之後,便是陽春之地,那就快要到山頂了。”

蕭希盼聽伏羲說過後,依然要上不周山,堅定道:“伏羲前輩,六合走了。”

伏羲知道這次蕭希盼走後,就不會再回來了,沒多說什麼,只是笑道:“等你回來,我那胖徒弟就有所成了,你也要指點一二啊。”

“伏羲前輩,放心吧!”蕭希盼說完,極速離去,仔細看的話,蕭希盼眼中有淚光。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