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5章 第二次黑山賊之亂續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張大眼同樣也是一個有一定野心,卻沒有相應的,足以支撐他走到更高位置的能力。

張大眼能夠在張燕走後,最終坐上黑山賊殘餘的總頭目,不是因為他的個人能力,而是因為的他身份——第一代黑山賊總頭目張牛角的弟弟。

親弟弟!

青牛角就沒有這樣的優勢。

總而言之一句話,在第二次黑山賊之亂完全結束之前,黑山賊殘餘同樣也亂了一陣,不過,其中最大的混亂源頭很快就被鄭度給消除了。

當然,青牛角這麼一個大的頭目被鄭度完全消滅,而且,還是在沒有事先請示現任總頭目,起碼是名義上的總頭目——張大眼的首肯之前,事後,必然會遭遇到張大眼的猜忌,更為重要的是,鄭度現在名義上雖然還是張大眼那裡的軍師,但實際上,在此次變亂之後,他便已經準備以青牛角的山頭為根據地,自立門戶。

唯一的區別,恐怕就是,鄭度不會像青牛角那樣,時時都對張大眼總頭目的為止發起衝擊,至少在表面上,他還是要繼續維持好二人之間‘良好’的總頭目和分頭目之間的關係,但卻已經不是之前的近乎於君臣之間的關係了。

等到張大眼得到老對頭青牛角如此被人輕而易舉地被對手消滅掉之後,一切都已經晚了,而這就是山賊最麻煩的一點。

若是讓人佔據了山頭,別說是張大眼,就算是張燕親至,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將這個山寨從對方手中輕易奪回來,更何況,佔據這個山頭的人,不僅是張大眼之前的軍師,而且,還是在第二次黑山賊之亂當中,在冀州,尤其是魏郡境內闖下偌大名聲的假張良,真鄭度。

實際上,魏郡南部地區,受損的可不僅僅只是魏縣一個縣,還有除了最南部黎陽縣之外的內黃縣等其他三個縣,境內耕地裡的莊稼都或多或少被‘賊兵’清理了不少地方。

當然,這些賊兵是別人假扮而成的,並不真得就是鄭度派到魏郡南部的那十幾股賊兵所為,其實,是曹操任命的兗州留後程昱趁此機會,混水摸魚,既可以趁機進一步攪亂魏郡的局勢,同時,也可以籍此機會大大削弱袁紹軍的實力。

何樂而不為呢?

在第二次黑山賊之亂徹底結束之後,冀州的人事調整並不止於此。

河間國國相辛評和安平國國相荀堪暫時被免職,鉅鹿郡被調動去了渤海郡擔任那裡的新任太守,沮授被調動到河間國擔任新的國相,而留下來的兩個郡太守或者國相的人選,卻讓袁紹很是費了一番考慮。

與辛評和荀堪同級別的文士,並不是沒有,只是他們並沒有機會更多的在歷史上留名罷了。事實上,與他們二人能力相差不多的冀州本地世人還有很多。

只不過,冀州現在所面臨的情況,不僅相當之複雜,而且,若是沒有一定能力的話,根本就不足以勝任這兩個郡國主要主官所應該承擔的責任。

這才是讓袁紹一直猶豫的原因。

一直到冀州境內全部秋收工作結束之後,袁紹這才最終下定了決心,接受陳琳和田豐的共同舉薦,任命沮鵠為安平國國相,甄儼為河間國國相,甄豫為魏郡太守。

袁紹為何突然改變了主意,大力啟用之前在鉅鹿郡只是擔任縣長的,年紀還不到三十歲,甚至於甄儼還不多二十五歲的三個年輕人,更有甚者,他還居然將之前已經授予了管統的魏郡太守一職,突然又改授給了甄豫呢?

具體的原因說出來,其實很簡單。

兩個字,糧食。

沒錯,就是糧食。

在經歷過第二次黑山賊之亂後,糧食對於冀州,對於整個袁紹軍而言,已然達到了戰略級別的地位,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在從建安五年開始的冀州大範圍屯田之中,因為這一次賊亂最終所造成的惡果,整個冀州境內,有且只有一個地方,換個說法就是,只有整個冀州境內過百的縣、邑、侯國縣,只有三個縣境內的屯田收穫了巨大的成功。

這三個縣,就是沮鵠他們三個年輕人分別擔任縣長,管理了只有不到一年時間的那三個縣。

而這也是身為局外人的田豐居然也站出來,向袁紹舉薦沮鵠他們三個年輕人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為袁紹的亂命——在冀州西部三郡國兵力原本就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將張頜調回到魏郡範圍鄴城的安全,因此,今年,冀州西部三郡國,有田豐和張頜主要福賊的屯田,也幾乎被各路黑山賊破壞殆盡。事後,袁紹這才醒悟到他的亂命對田豐和張頜他們造成了多麼大的影響,因此,他對於冀州三郡國在一年之內毫無成果的事實,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便身邊人再如何詆譭田豐,袁紹也只能暫時忍著自己的怒氣,把田豐繼續留在現在的位置上。

原本,在已經上呈給了袁紹的舉薦信當中,田豐是打算舉薦沮鵠他們三個年輕人,分別擔任他管理的趙國等冀州西部三郡國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時候,沮鵠他們三個人主要負責的鉅鹿縣等三個縣境內的屯田獲得了成果巨大的豐收,就顯得尤為吐出了。

因為對沮鵠不放心,袁紹在收到田豐和陳琳的推薦信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授官給這三個年輕人,而是派親信近臣悄悄地到三縣境內打探那裡的詳細而真實的情況。

結果,這十幾個親信將他們所打探到的詳細情報上報給袁紹之後,這位河北霸主著實有些吃驚。

一則,因為人力限制的緣故,沮鵠他們三個在本縣境內開發的屯田總量其實並不多。

最後的統計結果,甚至還不到全縣可耕種面積的五分之一,但是,即便在如此不利的,在屯田只佔全縣可耕種土地總量五分之一的情況下,負責收取屯田稅收的稅務官,卻一次性收穫了遠超這三個縣有縣誌相關記錄以來,該縣最高糧食田賦。

這就非常牛掰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