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鴻鈞道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太初生,雖未有形質,卻已生有。此時的太初一,便是混沌最早的先天混沌之氣。凌雲觀摩五太變化,等到太易變為太初,便開始出手。

只見他默默運轉造化,一點造化靈光自頂上迸發。這一點造化靈光,乃是源自他的元神之內的心光萌發,更是他的本命靈光。凌雲展現出這道靈光時,就是他開始竭盡全力的時候。

自他修行以來,所參悟的所有造化之道,全都展現於造化靈光之中。造化靈光中,朦朦朧朧湧現出無以計數的概念。無數概念交錯縱橫,碰撞演化,逐漸編織出一個個光怪陸離的景象。

最後,這無數概念融匯起來,逐漸化為一團最初的‘概念宇宙’的雛形。

凌雲將概念匯聚成的宇宙雛形推了出去,概念宇宙以太初混沌為養料,迅速開始膨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太初生氣,太始見形,混元之始,萬道見真……”概念宇宙吸收太初混沌,逐漸演變,一道道比太初混沌更加形象混沌之氣,從宇宙中誕生了出來。此時此刻,那概念宇宙中中的混沌,已然變為太始混沌階段。

太始之混沌誕生後,混沌之氣更加形象,其氣似有若無,精微奧妙,彷彿有無數可能產生。

凌雲心念一動,分出一縷造化靈光分出,結合整個太始混沌宇宙的盤古意志,化為一尊道人的模樣。這道人面目模糊,看不分明,立於混沌中,彷彿混沌化身一般。

這道人於太始混沌宇宙中放聲高歌:“高臥九重雲,蒲團了道真,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袖,一氣化鴻鈞。吾為鴻鈞,當為天道!”

唱罷,這位鴻鈞道人對凌雲行了一禮:“鴻鈞見過道兄!”

“你我都為一體,道兄不必多禮!”凌雲連忙見禮,對面前的鴻鈞道人。鴻鈞道人聽聞此言,只略微點了點頭,不再言語。

凌雲覺得有些新鮮,細細打量著鴻鈞道人,面前的鴻鈞神情淡漠,錯眼看去,彷彿要與混沌同化為一體了一般。凌雲知道這並非是錯覺,因為這鴻鈞道人,是他以本命造化靈光,結合太始混沌宇宙,化生出的大道化身。因其與太始混沌宇宙本是一體,故其便是這方太始混沌宇宙的人形化身。

“還請道兄出手!”凌雲向鴻鈞道人說道。

“善!”鴻鈞道人淡淡點頭,伸手虛虛一劃,整個太始混沌頓生變化。

太易無形無象,太初無形而有,太始有氣而見形。太始之後,便是太素。太始變而成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為太素。太素,質之始而未成體。

鴻鈞動手之後,太始混沌宇宙於剎那間,彷彿度過了億萬年,又像是過了一剎那,整個混沌宇宙從太始混沌的狀態,轉變為太素混沌狀態。太素混沌已經可見具體的混沌之氣,此氣雖然性質似有似無,卻已能被人所理解。

若說太初混沌時,未見時間。那麼太始混沌時,時間便已成形。只是太始時,時間混凝一體,過去現在未來都為一體,只有到了太素之時,時間才真正開始流動,分出過去現在與未來。

只是,太素時代的時間仍舊非常混亂,雖已開始流動,卻毫無秩序,也許在宇宙中度過了一剎那,整個太素混沌便已流逝了千百億年;也許過了億億萬年,於整個太素混沌宇宙而言,僅僅過去了一剎那而已。更有甚者,可能前一腳還在現在,邁出一步後便會回到過去;也可能前一腳還在過去,邁步後便會前往未來。

總之,太素混沌裡的時間流動,毫無秩序可言,無時無刻都在變幻。

凌雲看著鴻鈞道人,推動太始混沌化為太素混沌,顯得毫不費力,心下有些羨慕:“這化身整個宇宙,實在是太佔便宜了。”

不過,一想到鴻鈞道人是整個太素混沌宇宙的化身,只能被困在這方宇宙裡無法離開,便不再羨慕他的威能。

太素誕生後,鴻鈞道人伸手一劃,已能見到其形的混沌之氣,慢慢匯聚起來。鴻鈞道人伸手一點,一點靈光落在混沌之氣中。那混沌之氣包裹靈光,逐漸化為一枚巨卵,其中隱隱透露出一股生機,躍躍跳動,彷彿人的心臟一般。

看到巨蛋成形,鴻鈞道人伸手一抓,又把三道靈光打入巨蛋之中,隨後便在混沌中立下一座道臺,鴻鈞道人坐上道臺,不再有所動作。

凌雲在旁觀看著他的舉動,看到巨蛋誕生,他便知道這是太素混沌宇宙孕育的‘盤古’。雖然名為‘盤古’,但其不過是鴻鈞出手,匯聚太素混沌宇宙的混沌之氣孕育而成,並非是那位自大道中誕生的盤古。

道臺鎮壓混沌,原本極度混亂的太素混沌宇宙,漸漸平息了下來。不知道過了多久,時間流逝逐漸沉澱,開始自成秩序,不再顯得混亂,就算偶有波瀾,也不過是輕微漣漪而已。

此時此刻,那孕育‘盤古’的巨蛋,已經到了最後時刻。巨蛋上光華流轉,隱約可見其中一尊人影。

不過,距離‘盤古’降生還有一段時間,凌雲與鴻鈞同坐在道臺上,閉目神遊。

不知不覺中,又是一段漫長歲月過去。這一日,鴻鈞睜開了眼目,看向道臺下的巨蛋。凌雲感到動靜,也在隨後睜開了眼睛。

就見那道臺下,孕育盤古的巨蛋動搖起來,四周混沌之氣震盪,隱約可見層層波瀾。忽然,一聲巨響震動混沌,那巨蛋猛地自中間裂開,分為兩半。

一個虯勁大漢,自碎裂的巨蛋中一躍而出。這大漢面目粗曠,卻是一片平和,並不顯得猙獰。看他渾身肌筋油亮,虯結在一起,彷彿鐵幹盤松,身高有丈六。頭頂上顯出一片雲光,雲光之中裹一口大鐘,緩緩流轉。他的兩手中,一手握著一杆長幡,一手拿一卷軸,卷軸上黑白分明,彷彿太極糾纏。

“弟子盤古,拜見老師!”那大漢自巨蛋中誕生,只是略微迷茫了一瞬,隨即便向道臺上的鴻鈞叩首拜見。

“起來罷!”鴻鈞微微點頭,伸手一指,盤古面前便顯現出一尊蒲團,盤古躬身一禮,收起頂上大鐘與手裡的兩般至寶,上前坐於蒲團之上。

隨後,鴻鈞便開始講起道來。鴻鈞講道,也不說別的,專講大道運轉,開天闢地,煉地水火風,造化萬物的道理。其中的精微奧妙義理,簡直無窮無盡,盤古聽聞講道,逐漸參悟出自己的開天大道。

卻說鴻鈞講道,道音震動混沌,太素混沌開始變化,逐漸向太極混沌之態進行轉化。

盤古沉迷於鴻鈞講道,對外界的變化並不上心。只有坐在道臺上的凌雲,一瞬不瞬的觀看著太素混沌的變化過程。

時間流逝,太素混沌轉化太極混沌的過程中,受到道音震動,一些混沌之氣聚散離合,竟然逐漸醞釀生機。先後誕生出了太一,女媧伏羲,準提接引,鎮元子和紅雲,鯤鵬等諸多人物。

這些生靈一誕生,便受鴻鈞講道時,洩露的道音吸引,循著冥冥中的感應,向鴻鈞立下道臺的地方而來。

最先到來的是太一,剛一到來,就看到道臺上端坐的鴻鈞道人。太一知道這是位大能,便向鴻鈞恭敬行禮。轉過目光,看到前面一尊蒲團上,坐著一個大漢,好奇地看了兩眼,隨即就轉過了目光。

鴻鈞道人只是點了點頭,仍舊講道不停。只是伸手一指,在太一面前造出一尊蒲團。太一看到鴻鈞的舉動,滿懷歡喜地躬身再度行了一禮,隨即上前坐於蒲團之上。

隨著時間流逝,後面依次來了女媧,伏羲,紅雲,鎮元子,鯤鵬,準提和接引幾人。女媧和伏羲兄妹兩人,在太一之後,做了第三尊和第四尊蒲團,紅雲和鯤鵬坐了第五第六尊蒲團,鎮元子坐了第七尊蒲團。

準提和接引兩人來得最晚,前面第一排已經沒了位置。準提見此,不禁悲從中來。鴻鈞講道,他也不敢嚎啕大哭,只得拉著兄弟接引,兩人暗暗垂淚。

恰在這時,紅雲轉頭看到接引準提面上悲色,心中頓時不忍,便拉著旁邊的鯤鵬一同起身,把位置讓給了準提和接引兩人。

到底是鴻鈞講道,不敢造次。鯤鵬不情不願地起了身,面露不虞地瞪了紅雲一眼,隨即便氣哼哼地走到盤古背後。

鴻鈞瞥了眼下面的情景,依舊伸手一指,在第一排蒲團後,又排了六排蒲團位置,每排有七個尊位。紅雲和鯤鵬兩人坐了第二排,繼續聽鴻鈞講道。

初時,兩人並不知道內裡玄妙。這一坐,紅雲和鯤鵬兩人便發現了差距。

無他,第一排位置較為特殊,是最接近鴻鈞的位置,同時那第一排的蒲團有些特殊,最能諸人聽道悟道。若是說,坐上第一排尊位,聽鴻鈞講道,能聽懂十成的話,做到第二排的位置時,就只能聽懂並參悟個七八成。

明白這一點時,鯤鵬頓時對紅雲心生怨毒:這裡面的差距也太大了,自己來得晚,前面講道本就沒有聽全,又少了蒲團加成,更是對鴻鈞講道的參悟少了許多。如此一來,他又豈能不恨紅雲?

紅雲坐下之後,也明白了這裡面的差距,心中頓生悔意,只是座位已經讓出去了,他也不好再去討要,只能將悔意壓在心底,專心聽鴻鈞講道。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