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江山戰圖(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春雨綿綿,即便是在這平日裡乾燥的高原之上,依舊是可以感受到那種綿綿無覺的壓迫感,天色越來越暗,李承乾蹲在門口低頭仔細看著這周圍的地圖,身後的侯君集嘆了口氣,上前將大氅給他披上:“現勢均力敵,這樣的戰鬥才最有意思。”李承乾說完之後,將筆置在地圖上,侯君集想了想,卻是輕聲嘟囔:“還是儘快將這邊的事情解決了,前些日子長安城來信,最近糧價長得厲害,雖然那幾家死命壓制,但……畢竟在打仗啊。”

“糧價動盪,父皇那邊就開始動國本了啊……”李承乾笑了笑,“侯伯伯相信命麼?”

“過得就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那些東西……向來沒什麼感覺。”侯君集晃了晃手中唐刀,“咱們做武人的,靠的是手裡的刀?殿下不是也不信命麼。”

“刀?有時候也未必有多靠譜,有時候,人靠的還是心,一顆……經得起誘惑的心。當然,我不信命,但我相信因果。”

“殿下意思是,有人在背後搗鬼?”

“這是必然的。”李承乾緊了緊大氅,想了想,遠處的軍營和院子裡已經漸漸亮起燈火,昏黃的火光照應著一閃而逝的雨滴光影,顯得有些唯美,過得好半晌,他才繼續說起來。

“在大唐,威脅永遠都不是那些所謂的五姓七宗,因為在他們將書交出來的那一刻開始,他們與大唐已經開始融為一體,不分彼此了。而在另一方面,這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機會,他們似乎存了一種想取而代之的東西,如今發生的一切,就如糧價上漲之類的東西,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家族發揚光大,雖然這樣做會惹怒我爹,但是他們也知道,法不責眾啊……”

“法不責眾!畢竟這些人才是這個國家的中流砥柱啊,即便是他們做錯了,你也只能忍著,不然,會出事,會出大事。”侯君集一字一句的叮囑著。

李承乾確實呵呵笑了一句:“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不能揣測的,但若是細細思考,你變會發現其中的一些規律,比如因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迴圈不失。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也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原因和結果是不斷迴圈,永無休止的。”

侯君集皺著眉頭,明顯的迷惑起來。

李承乾便拿著跟樹枝,在地上劃了幾個圈。

“隋末唐初,五姓七家,連同各個笑的地主開始兼併土地,這便是這件事情的因,而後呢?這種行為被我父皇所不容,所以幾家商議之後,便開始考慮改田制的事情,這件事情牽連太廣,五姓七家的人對於此事再三緘默,偶爾流出去的,也被那些人當做流言,作不得真,所以他們依舊是利用各種辦法兼併土地,這依舊是因,然而我被師姑劫持到了西域,這又是因,雖然兩件因果看似不同,但在我決定設計吐谷渾的時候,這個果便開始融合在了一起,大唐開始缺糧,而那些地主便開始瘋狂的太高糧價,而我不得那些大戶的喜歡,所以他們便想在朝堂上找一個人取而代之。”

侯君集想了一陣,並不知道李承乾這句話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意思,想了一會兒:“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如今,糧價一漲,吐谷渾的戰事怕是要舉步維艱了啊。”

“嗯~這自然也是一種因果關係。”李承乾笑著,“因為糧食漲價,所以國家要耗費更大的代價來應得這場戰爭,但是呢?這個果,又會成為一個新的因,貪婪便是因,而後的果?呵呵~只是種的惡因,結的自然回是惡果。那些人,怕是要倒黴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恩~應該就是這個意思……”侯君集道,“不過即便如此,此事也是後來的事情,當務之急,我等還是先考慮好軍需糧草為好、”

李承乾卻不理他,自言自語道:“我們製造因,引出的果裡,對國家,當然有有利的,也有有害的。國家是個龐大的體系,透過這個體系的運作,每一天它都會吸收這些因果,透過法律之類的手段,儘量將這些因果均勻地降在每一個人的頭上。”

附近的親兵點來了火把,在旁邊燃起篝火,李承乾敲打著地上的小圈。

“國家建立之初,人們都積極向上,而且都經過了戰亂,知道安寧的來之不易,居安思危,不會輕易去製造那些損害國家的因——也就是不做損害國家的壞事。因為這個國家也年輕,所有的制度都很不完善,難以對一些事情做出很快速的反應。所以最初的那段時間,國家是不斷變得強大的。但隨著時間過去,總有些人獲得了很多的正方向上的因,成了地主、成了大家族、成了朝廷裡的小圈子……”

李承乾沒有說完,侯君集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就懂了,接下來該往下掉了。”

“沒錯。”李承乾也點頭:“成了那些大家族,小圈子之後便有了錢,有了權,之後便開始收買土地,購買農戶,這些農戶本來是應該給國家貢獻財富的,但在兼併之後,卻成了給那些地主家族貢獻,而後可以想象的是,隨著時間推移,國家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少,而地主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當有一天國家的經濟開始入不敷出的時候。”

李承乾說道這裡,緩了口氣。

“那邊是這個國家財政開始崩潰的時候,便是這個國家失去公信力的時候,國家沒有了信用,法律上的執行力便會下降,這種因果漸漸擴大,就會變成動亂,這邊是當初種下的因,這個因導致了國家的國力下降,國家沒有能力處理這些動亂,相反的,當時那些大家族,小圈子漸漸積累了財富之後,卻能保護一方安寧,所以漸漸的這些人便掌控了公信力,這種公信力漸漸擴大之下,便會成了一種導向,引導者另外一批想要安寧,想要居安思危的人來鞏固這種公信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