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警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慶馬鞭一指遠處長長旳購糧隊伍,語氣十分不滿道:“我剛才才知道,一斗麥子居然要八十文,還有人在城外挖野菜,捉田鼠、摘樹葉果腹,京兆的百姓過得這麼艱難,官府居然視而不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董偃知道該來的還是要來,自己必須面對,他很無奈對陳慶道:“我們要去看的倉城是京兆城唯一的倉庫群,屬於軍管,地方官府不能插手,連我這個知縣也不能進去,縣衙一樣窮困,包括卑職在內的上百縣吏都欠俸三個月了,經略使說的去捉田鼠果腹是事實,一名縣吏就帶著全家去麥田裡捉田鼠。”

“然後呢?”陳慶的臉色稍稍和緩一點。

“經略使也知道,陝西路要負擔五萬金兵和十萬偽齊軍的軍俸、給養,還有各種物資,偽齊軍雖然人數眾多,但軍俸不高,吃得也差,關鍵是五萬金兵,頓頓要吃肉,每個士兵每月要五貫錢茶酒錢,養活這五萬女真人, 簡直把整個陝西路都要壓趴下了,專門用原州和慶陽府養羊來供給他們吃喝, 一個月的軍俸就要三十五萬貫, 一年四百多萬貫, 除了高稅賦盤剝百姓,就沒有任何辦法了。”

說到這, 董偃無比惆悵道:“但百姓卻不管這麼多,只恨官府橫徵暴斂,使他們生活日益困苦, 我們成了最後的替罪羊。”

“董知縣在京兆府多久了?”

“卑職原本是慶州司馬,前年調來京兆出任長安知縣。”

陳慶點點頭,又問道:“現在長安縣有多少人口?”

“二十五萬人口,包括郊區的農戶,一共六萬戶人家。”

“那整個京兆府呢?”

“卑職聽說有六十餘萬人口。”

人還不少, 比成紀縣的人口多多了, 這一點讓陳慶很滿意, 這樣算下來,整個關中肯定超過百萬人口了。

“之前完顏昌和完顏喝離撒不是一直在京兆府嗎?為什麼完顏喝離撒又跑去鳳翔了?”

“回稟經略使, 女真人的老巢一直就是鳳翔府, 之前還是因為女真人要從子午谷進兵漢中, 所以才把元帥府臨時遷到京兆,完顏昌回了上京,完顏喝離撒自然就返回鳳翔了。”

一行人很快來到倉城,倉城目前已被宋軍接管,倉城的廣場上站滿了饑民,足有上萬人之多,黑壓壓一大片。

“給我們一點糧食吧!”

“將軍, 求求給我們一點米吧!我們家已經斷糧一個多月了。”

饑民苦苦哀求,但守大門的數百士兵卻沒有辦法, 只能不斷施威,不準饑民靠近。

親兵們分開一條路,陳慶這才進了倉城,正在清點倉城的負責人是呼延雲和張妙, 呼延雲聽說都統到來,連忙迎了出來。

陳慶滿臉陰沉,劈頭問道:“倉庫沒有糧食了嗎?”

“還有一點,大概五萬石左右。”

陳慶滿臉怒氣, 一指外面道:“那為什麼不賑粥?外面那麼多饑民, 你們都沒有看見?”

呼延雲連忙解釋, “卑職是準備請示都統。”

“這種事情還要請示嗎?滿城百姓為什麼歡迎我們入城,就是希望我們能幫助他們,幾萬人都已經斷糧,難道我會不答應賑粥。”

呼延雲咬牙硬著頭皮道:“但都統沒有給卑職這個許可權,卑職當然要請示後才能放糧賑粥。”

陳慶只得把一口悶氣憋在心中,吩咐道:“立刻在全城賑粥,設十個賑濟點,給六分粥!”

六分粥就是熬得比較厚了,呼延雲連忙道:“卑職立刻安排!”

停一下,陳慶又補充道:“另外要用低價賣糧,用三十文每鬥的價格,徹底給我把糧價打下來!”

呼延雲有點擔心道:“卑職就擔心沒有那麼糧食來平抑糧價。”

董偃解釋道:“其實糧食足夠的,就是掌握在關中四大戶手中,他們四家也差不多佔據了關中一半的土地。”

..........

有了主將的命令,宋軍立刻行動起來,很快便在倉城外開始搭建棚子,搬來爐子、鐵鍋和一袋袋大米,廣場四周搭建了四座搭棚子,賑粥的大旗掛了起來。

饑民一片歡騰,紛紛開始在大棚前排起了長隊。

呼延雲忙碌賑粥的事情去了,情報署署令張妙陪同陳慶繼續參觀倉庫。

“這是一座很不錯的倉城,聽說是從前唐朝的東市,由一百多座大倉庫組成,是我們成紀縣倉城的三倍還有餘!”

陳慶回頭問跟在後面的知縣董偃道:“請問董知縣,京兆城牆周長多少裡?”

董偃連忙道:“回稟經略使,一共四十三裡。”

還真是一座大城,難怪還有這麼大的倉城。

“倉城不錯, 但物資呢?”

“物資可能會讓經略使失望, 首先兵甲庫存已經空了, 倉庫主事說,兵甲年初備戰時就全部領走。”

兵甲沒有庫存完全在陳慶的意料之中,如果庫存有兵甲,金兵就會大量招募士兵,不至於才五萬偽齊軍。

“兵甲不管,別的呢?銅錢有多少?”

“剛才已經說了,糧食有五萬三千石,銅錢有四十五萬貫,布匹大概有百萬匹左右。”

“布匹有這麼多?”陳慶驚訝道。

“布匹是以前宋朝留下來的,一直沒有動,儲存得很好,還有就是銅錠、生鐵、木材、茶、油等大宗物資,生鐵約三百萬斤,銅錠百萬斤出頭,木材有很多,幾千根吧!都是能造大宅的上好原木。”

...........

陳慶的臨時經略府自然就是完顏昌的元帥府,這座府宅是京兆城最大,也是唯一的王府,佔地三百畝,最初是開國皇帝趙匡胤四弟趙廷美的魏王府。

後來改為天子行宮,重建了兩次,又不斷修繕,不管是宋朝、金國、還是齊國佔領京兆城,這座府宅一直就是最高官員的住所。

經略府一分為二,前面部分是官衙,大概一百八十畝,包括一座佔地五十畝軍營和一座內倉庫,而後面部分則是住宅。

此時住宅部分暫時被封閉,陳慶也只啟用了一小部分官衙。

陳慶的倉庫只巡視了一半便趕回臨時經略府,幾名大將在這裡等著他。

陳慶走進大堂,眾將一起躬身施禮,“參見都統!”

陳慶一擺手,“先說說情況!”

楊再興拾起木杆,指著沙盤道:“剛剛得到斥候的最新消息,在武亭縣以西發現了金兵主力,約三萬騎兵,正向京兆府方向奔來,估計兩天後將抵達京兆城。”

這個訊息著實有點出乎陳慶的意料,女真三萬主力不應該放棄鳳翔府,前來京兆府和宋軍決戰,如果現在才想到和宋軍決戰,那之前他們為何要放棄京兆城退到鳳翔府去?於情於理都說不通。

這時,斥候統領唐騫道:“啟稟都統,還有一些細節,就是金兵沒有攜帶輜重,沒有攜帶任何攻城武器,甚至沒有攜帶帳篷,如果宋軍守城不戰,他們能堅持多久?所以卑職和幾名手下都認為,金兵並不是來攻打京兆城,他們目標並不是我們,而是要撤軍退回河東路。”

楊再興也道:“唐將軍說得沒錯,從時間上分析,三萬金兵離開鳳翔縣時,我們主力才剛剛進入同州,他們不可能知道宋軍已拿下金鎖關,所以金兵甚至不知道我們已經拿下京兆城。”

陳慶負手在大堂裡來回踱步,他當然已經明白金兵不是衝著他們來的,應該是撤退去河東路,走蒲津關前往河東,放棄陝西路。

時至今日,陳慶已經看透了完顏昌的所有策略,就是為了保全女真軍隊,或者這是完顏昌在金國內部爭權的根基,半點也閃失不得。

所以才會出現眼前這一幕,金兵放棄陝西路撤退回河東路。

現在陳慶考慮的是,要不要阻擊這支軍隊,如果要阻擊的話,又該怎麼阻擊?畢竟對方是三萬最精銳的女真騎兵,在平原作戰,自己就算五萬軍隊,也未必是對方的對手。

這時,一直沒有吭聲的劉瓊道:“啟稟都統,卑職倒有一個阻擊敵軍的策略!”

第五百六十章 警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高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