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次日一早,劉璀的軍隊接手了縣城防禦,經過一夜的清理,西夏人在狄道縣內的軍隊和官府勢力基本上被清除乾淨,沒有了裡應外合的可能性。

但狄道縣畢竟被西夏人佔據了兩年,即使官方勢力被清除,還有大量民間勢力。

陳慶帶領士兵在大街上巡視,街頭依舊實施戒嚴,不準百姓出門,到處是巡邏的士兵,城內瀰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

一隊隊士兵在挨家挨戶搜查,主要是針對西夏人的大戶人家和大商鋪,要求他們交出兵器,否則將嚴加懲處。

陳慶先來到了東南角的城牆空洞處,經過一夜的忙碌,空洞已全部填滿泥土,外牆也被重新砌好,數十名士兵正在另一處砌牆。

陳慶意外看到了縣尉黃耀宗也在,他正在和劉璀說著什麼?

“都統來了!”

有士兵小聲提醒一聲,劉璀連忙迎上前,“參見都統!”

“昨晚還沒有補好嗎?”陳慶笑問答。

劉璀連忙道:“昨晚的已經補好了,剛才黃縣丞告訴我,還有一處也有兩丈寬的空洞,卑職剛讓士兵修補好。”

陳慶看了一眼黃耀宗笑道:“縣尉也知道這裡有空洞?”

“這裡的城牆空洞最早就是卑職發現的,卑職告訴了武知縣,其實我們縣衙很多漢官都知道,只是大家都不吭聲罷了。”

陳慶讚許地點點頭,“我想瞭解一下城內的情況,我們上城頭說!”

陳慶又對劉璀笑道:“你也一起來。”

眾人上了城頭,陳慶緩緩問道:“城內百姓中党項人有多少,難治嗎?”

“回稟節度使,城內党項居民大概有三成左右。”

“有這麼多?”

“党項人也分兩種,一種是老居民,住了十幾二十年了,這種党項百姓沒有危險,還有一種是新移民,就是這兩年遷徙過來的,他們強佔了最好的產業,最好的房子,還組建了党項復興社,相當於宋朝弓箭社之類的民團,有兵器盔甲,非常危險。”

“這些新移民有名單嗎?”陳慶追問道。

旁邊劉璀介面道:“縣衙有名冊,黃縣丞已經給了卑職,卑職安排士兵挨家挨戶搜查兵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慶點點頭又問道:“關於歸川縣的銀礦,你瞭解多少?”

黃耀宗苦笑著搖搖頭,“卑職知道那邊有座銀礦,但官府中沒有任何記錄,卑職確實瞭解不多,只知道那座銀礦比較隱秘,一直是官場禁忌,不準提,不準問。”

“那誰瞭解比較多?”

黃耀宗想了想道:“以前的武知縣應該知道,他就是從歸川縣調過來的。”

“武宏偉?”

“對!就是他,他應該很清楚。”

說曹操,曹操就到,這時,一名士兵上前稟報道:“啟稟都統,前任武知縣說奉都統之令,前來報到。”

來得正好呢,陳慶笑問道:“他現在人在哪裡?”

“在府衙等候。”

陳慶回頭對劉璀道:“現在當務之急是把党項新移民清理出來,搜他們兵器不一定搜得到,關鍵還是人,要果斷一點,先把所有十四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全部拘禁,等西夏軍隊撤走以後,再慢慢處置他們。”

“卑職明白了!”

陳慶又對黃耀宗道:“你全力協助劉將軍,把這件事處理好,我任命你為縣丞!”

“卑職一定竭盡全力!”

.........

陳慶匆匆趕到了經略使府衙,武宏偉正坐在大堂上等候,顯得略有些緊張,這時,陳慶走上大堂,武宏偉連忙起身上前行禮,“參見都統!”

“坐下說話!”

陳慶笑眯眯請他坐下,又讓親兵上茶。

“沒想到都統這麼快就拿下狄道縣了。”

“這也多虧你的提供的情報啊!否則在城內的巷戰不知會死多少人。”

“卑職也希望不要傷及無辜百姓。”

兩人稍稍寒暄幾句,陳慶話題一轉,問道:“我很想瞭解歸川縣銀礦之事,希望武知縣知無不言!”

武宏偉沉默片刻問道:“這座銀礦對都統很重要嗎?”

“對!非常重要,它關係我以後的軍費來源。”

武宏偉點了點頭,“這座銀礦其實已經存在十幾年了,它是熙河經略使劉法發現的,當時西軍也面臨待遇差、軍俸低的困境,為了籌集錢糧,劉經略也絞盡了腦汁,發現這座銀礦後,西軍高層將領一致同意私下開採白銀來補充軍費,但他們也知道這是大忌,在軍方的紀錄中,它只是一座鉛礦,便把這座銀礦之事隱瞞下來了。

宣和三年,三使司礦曹官員特地來檢視,也被將領們用事先準備好的鉛礦石糊弄過去了,但還是不敢大規模開採,每年開採的白銀在二十萬兩左右,當時白銀不值錢,也就二十萬貫錢,全部用來補充軍費不足,購買羊肉,給士兵改善伙食等等。

後來劉子羽接任熙河路經略使,他非常謹慎,主張礦山只開採不冶煉,等到時機成熟再冶煉,結果我們囤積了大量的礦石,一直沒有機會冶煉出來。”

陳慶心中已明悟,和他的猜測完全一樣,銀礦應該是西軍秘密開採,所以官府都不知道銀礦存在,西夏人拿到的十萬斤粗銀,也是用多年囤積的礦石冶煉出來。

“你也是參與者之一吧!”

武宏偉默默點點頭,“卑職其實是第二任礦山管事,同時出任歸川知縣。”

“西夏人現在在開採銀礦,你也知道吧!”

武宏偉嘆口氣,“卑職知道也沒有辦法,西夏軍擅長收集情報,他們應該很早就知道銀礦存在了,西夏窺視臨洮府,恐怕也和銀礦有關!”

陳慶負手走了幾步道:“情況我大概瞭解了,你先接手縣衙,和黃耀宗一起把狄道縣民心穩定下來。”

下午時分,宋軍斥候傳來了最新消息,西夏軍隊七千餘士兵在抵達狄道縣以北四十裡時,折道向西而去,去向不明。

這個訊息讓陳慶警惕起來,他立刻開啟地圖,並派人把武宏偉找來。

不多時,已經換了一身知縣官服的武宏偉匆匆趕來,躬身道:“節度使找卑職有事嗎?”

“我想向你瞭解一下路況!”

陳慶指著地圖道:“斥候剛才送來最新消息,西夏七千軍隊從狄道縣以北四十裡處折道向西而去,但我在地圖上並沒有找到任何道路,是怎麼回事?”

武宏偉遲疑一下道:“節度使所說的道路,卑職估計就是以前的舊官道,新官道修通後,舊官道就慢慢沒有人走了,已經廢棄了至少二十年,這份地圖是後來繪製的,所以就沒有標註舊官道了。”

“廢棄二十年還能走?”

“走肯定能走,當年修建的是騎兵道,夯土非常結實,就是比新官道向北繞遠了至少一百裡,很不方便,它主要是為了和北面的官道交匯。”

“是指通往哪裡繞遠了百里?”

武宏偉愕然,“卑職當然是說當川縣,難道節度使不知道?”

陳慶搖搖頭,這時他已經明白了,西夏援軍在支援狄道失敗後,改變了策略,他們一定是去接應當川縣銀礦,楊再興的軍隊恐怕會有危險了。

陳慶沉思片刻,果然對親兵道:“速去傳我的命令,立刻集結三千騎兵!”

一刻鍾後,陳慶親自率領三千騎兵離開了狄道縣,沿著新官道向當川縣方向疾奔而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高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