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清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伯良著實很頭疼,作為縣令,他當然不希望女真人來麟遊縣,那不光是百姓的災難,也是他們的官員的災難。

他們在兩年前完顏婁室經略陝西時就投降了金國,宋軍又殺回來,鳳翔府和京兆府官員重新起義投宋,緊接著宋軍又在富平遭遇敗仗,金兵再次橫掃關中,大肆屠殺,鳳翔府尹嚇得丟印而逃,搞得他們這些地方官無所適從,最好不要節外生枝。

偏偏這個草料店的掌櫃多事,跑來報告有宋軍騎兵藏在麟遊縣,這不是給他找事嗎?

幕僚杜璡給他出謀劃策道:“如果縣君真不想多事,其實也容易,讓這個掌櫃拿出證據來,或者讓他寫下保證,如果不是他所說的宋軍騎兵,他必須承擔全部責任。”

李伯良左右為難道:“話是這樣說,我就怕萬一真是那支騎兵,以後金人追究起來,我也會吃不了兜著走。”

就在這時,一名衙役飛奔而來,“縣君,來了一支金兵,已經進城了!”

李伯良頭‘嗡!’一聲,這下麻煩大了!

……….

次日天剛亮,一支兩百人的軍隊離開了縣城,向麒麟寨方向奔去,後面遠遠跟著一千金兵。

這支金兵還是一半女真人,一半漢人,為首大將叫做蕭延陀,是一名契丹貴族,很早就投降女真,滅遼國時立了功,也封為猛安之職。

他這次是奉命巡查麟遊縣地界,準備呆上兩天就回去,沒想到一到縣城便聽到了那支宋軍騎兵的訊息。

儘管還不明確,但直覺告訴蕭延陀,就是那支騎兵,除了他們,沒有人再會買三千擔草料,養牛養騾子也沒有。

蕭延陀當即派人趕回鳳翔縣向完顏沒立彙報。

最前面帶兵之人便是縣尉閔武,麟遊縣的兩百士兵就是由他統領,負責維護地方治安。

閔武心中大罵汪掌櫃多事,卻又沒有辦法,他們被金兵驅使,不服從就殺,他只得率領兩百士兵一路浩浩蕩蕩向北奔跑。

金兵靠近峽谷,立刻被峽谷口的哨兵發現,三支火藥箭先後騰空而起,‘啪!’在空中炸開,響聲清脆。

蕭延陀眯起眼睛,居然是火藥箭,這可不是義軍能擁有,他立刻喝令道:“傳令前軍加快速度上山!”

這時,軍寨內的四百餘宋軍也迅速集結,他們分為八支小隊,扼守住了上山的盤旋山道。

陳慶站在懸崖邊注視著山谷內的情形,遠遠看見一支兩百餘人的隊伍向山上奔來,盔甲依舊是宋軍的廂軍皮甲,但後面還有一千士兵,旗幟卻是鐵浮屠五色旗,這是完顏宗弼軍隊。

陳慶很清楚這一戰遲早會來,所以他到山寨的第二天就去購買物資糧草,即使被金兵發現也不在意了。

士兵們將一捆捆弩箭和兵箭搬來,兩百多把守城弓也被搬過來,士兵們拉弓上弦,嚴陣以待。

陳慶又指著一堆木頭,“把它們完全鋸短,等會兒用得著!”

他們昨天砍伐了幾十棵大樹,準備冬天的燒柴,還沒有來得及鋸開,正好可以做成滾木。

數十名士兵架上鋸子迅速鋸木頭,很快便多了幾十根三尺長的滾木………

副將李遠清指著下方拐彎處建議道:“卑職帶一隊兄弟在那裡建立一處防禦點,阻擊敵軍,減緩敵軍上山的速度。”

“你拿什麼防禦?”

“用泥土袋子!”

陳慶仔細看了看地形,便欣然同意了,楊元清當即帶領士兵扛著泥土袋奔了下去,在最後一個轉彎處構築了一道泥袋牆,他親自率領五十名士兵用弩箭和長矛建立了第一道防禦線。

…………

兩百麟遊縣的士兵率先上山,他們地位最低,緊接著是五百漢軍,而五百女真士兵則在山腳下休息。

天台山並不高,垂直高度也就兩三百米,但它是盤旋上山,至少繞十幾個彎才能到山頂。

兩百士兵手執長矛,彎腰一點點向上走,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後面的五百漢軍士兵倒是手執盾牌,但他們盔甲依舊是皮甲,擋不住強勁的弩箭。

兩百士兵拐了一個彎,上方五十步外便是泥袋牆,他們已經進入了宋軍的打擊範圍。

陳慶注視著幾乎在泥濘中爬行的兩百士兵,毫不憐憫地下令:“兵箭射擊!”

兩百四十名身材高大的士兵拉開了守城弓,箭尖傾斜向上,兩百四十支兵箭同時射出,長達三尺的兵箭劃出無數條弧線,儼如雨點般地向兩百名漢軍士兵頭頂射去。

..........

鳳翔縣以北的官道上,三千女真騎兵和三千契丹騎兵正疾速向麟遊縣殺來,為首大將正是完顏婁室之子完顏活女,他是女真萬夫長,以悍勇聞名於女真諸部,他出任太原留守,但為了報父仇而特地率軍支援關中。

完顏活女是昨天抵達鳳翔縣,但也就在昨天,完顏沒立終於確認了襲擊岐山縣五百宋軍主將的身份,正是殺死完顏婁室的宋將陳慶。

確認理由有三個,第一,有漢軍士兵聽到對方主將叫陳將軍,姓陳。

第二,宋軍主將使用丈八鑌鐵槍,和刺殺完顏婁室大鐵槍一致,這可不是制式長槍,而是特殊兵器,恐怕天下沒有幾支。

但最關鍵的是第三個理由,女真百夫長完顏烏懷認出了宋將所騎的馬匹,正是完顏婁室的白龍駒。

剛剛確認宋將身份就是陳慶,完顏活女便趕到了。

與此同時,完顏沒立收到了蕭延陀從麟遊縣發來的鷹信,在麟遊縣發現一支宋軍騎兵,高度疑似襲擊岐山縣的宋軍。

完顏活女幾乎沒有休息,立刻率領六千騎兵趕往麟遊縣。

這個訊息甚至連金兵主帥完顏宗弼也驚動了,他帶著五百親兵連夜趕往鳳翔。

........

僅僅半天時間,七百漢軍被女真士兵用利斧逼迫著進攻了四次,陣亡超過五百人,山道上橫七豎八躺滿了被射死、砸死的漢軍士兵的屍體。

漢軍的戰鬥力十分不堪,四次進攻,連第一道防線都沒有突破。

其實也很正常,他們在當宋軍時也毫無戰鬥力,金兵殺來便望風而降,成為了金兵,裝備和待遇都飽受歧視,被女真人視為軍奴,他們怎麼可能為金兵拼命?

宋軍傷亡不到十人,幾乎都是被流矢射中,其中陣亡一人,被流矢射中後墜下山崖身亡。

“猛安,要繼續進攻嗎?”一名女真百夫長詢問主將蕭延陀。

蕭延陀搖了搖頭,他看出來了,地形對進攻非常不利,他手下只有五百女真士兵,如果強攻的話,恐怕不但攻不上去,而且還要賠上幾百人。

“我已經向萬夫長彙報,等萬夫長的訊息吧!”

說到這,他又對縣尉閔武道:“給我尋找附近的鄉人,我要知道,除了這條路,還有沒有別的上山之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半個時辰後,陳慶得到谷口的哨兵訊息,女真人已經退出谷口,向縣城方向撤退了。

他隨即下令士兵們下山清理屍體,收集箭矢和兵器。

所有士兵都很清楚,金兵絕不會甘心慘敗,一定會捲土重來,甚至會大規模進攻。

所有士兵都投入到積極備戰之中。

陳慶找到了老漢楊三。

“楊老丈,你看能不能幫我找一個熟悉山路的嚮導,我會重重酬謝!”

“陳將軍客氣了,錢不重要,要不讓我兒子來當嚮導吧!他是獵戶,對山裡的路況瞭如指掌。”

陳慶大喜,連聲感謝,“多謝老丈!”

楊三又指著東北角道:“那邊還有一條小道通往山腳,一般人不知道,我擔心金兵找了當地人帶路,就會知道這條小路,你們可要防備啊!”

陳慶極為重視這個情報,他連忙讓楊樺帶幾名弟兄跟隨楊三從小路下山走一趟,評估這條小道對防守的影響。

黃昏時分,副將楊元清率領三百名士兵伐木歸來,他們用繩子拖來幾百根木頭,士兵們點燃火把,連夜鋸木。

事實證明,滾木是坡道防禦的利器,今天至少一半敵軍士兵都是被滾木砸死,他們需要準備上千根滾木。

夜已經深了,夜裡十分寒冷,已經到結冰的程度,但士兵們還在忙碌地備戰,木頭已經鋸了大半,泥袋也裝了上千只,每個士兵累得筋疲力盡,但依舊咬牙堅持著。

陳慶在東北方向小道半山腰處檢視防禦準備,這條小路確實可以從背後偷襲宋軍,為了堵死這個漏洞,士兵們想到了一個辦法。

小道的半山腰處已經被剷平,這裡是整個小道最險要之處,有七尺高的陡坡,把陡坡上方剷平後,層層堆砌泥沙袋,這樣便使陡坡延伸高達一丈五尺,徹底斷絕了金兵向上攀爬的可能。

陳慶望著泥袋牆皺眉問道:“如果敵軍用長矛刺穿泥袋,會怎麼樣?”

都頭楊樺笑道:“將軍不用擔心,泥水混合在一起,到天亮時就會結冰,長矛就算刺穿袋子,泥冰也不會坍塌,除非他們準備梯子,但上面的弟兄也會把梯子掀翻。”

“結冰!”

陳慶眼睛一亮,結冰可以使上山道路變得十分溼滑,這是個好辦法。

這時,一名士兵在上面喊道:“將軍,楊老漢帶兒子來了,還帶來了重要訊息。”

“我這就過去!”

陳慶急忙返回了軍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高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