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輪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侍衛將洗乾淨的七隻紅薯送回來,陳慶仔細地看了看,七隻紅薯都很完整,芽眼清晰,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欣喜問道:“哪裡發現的?”

“雍南島的雜貨鋪裡,店主說是路過一艘船隻送給他的,具體來歷微臣也不清楚。”

陳慶點點頭,“那些爛掉的呢?”

“微臣也沒有扔掉,在泉州把爛的部分切掉,然後讓人種在土裡,看能不能像土豆一樣發芽生長。”

“這個想法很好!”

“請問陛下,這是什麼農作物?”

“這是薯,和山藥、土豆是一類,它很甜,可以叫它甘薯或者紅薯,它的產量很大,甚至比土豆還要高,而且它糖分很足,口感好,一定會比土豆受歡迎。”

“那就太好了,微臣現在看見沒有見過的農作物都會本能地留下來。”

“這個習慣很好!”

陳慶又問道:“南洋的情況如何?”

“情況恐怕不太妙?”

陳慶一怔,“為什麼?”

“陛下知道朱羅國嗎?”

陳慶沉吟一下,“《大唐西域記》中有一個珠利耶國,應該就是它吧?”

“應該就是它,它是天竺南部的一個古國,有一千多年了,唐朝時候它肯定存在,這個國度十分好戰,經常出兵入侵掠奪別的小國,在北宋中期,它曾入侵三佛齊國,掠奪了大量人口和財富,微臣這次去天竺就是和朱羅國貿易,在細蘭有個官員告訴微臣,朱羅國內部爆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為了緩解危機,它很可能又會再次入侵東方,也就是三佛齊國。”

“三佛齊國知道嗎?”

“應該知道了,當時細蘭港還有另一艘三佛齊國的船隻,它們也得到訊息了,微臣估計很快就會有三佛齊國使者來向我們求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羅國會在什麼時候會入侵三佛齊?”

“微臣估計就是明年春夏之交,上一次入侵就是這個時候。”

“朱羅國的戰鬥力如何?”

“他們船很大,人很多,弓箭比較厲害,但據說士兵戰鬥力很拉垮,不過他們也會用火油,據說是跟遙遠的西方學會的,這是他們戰無不勝的利器,當年三佛齊的水軍船隊就是被火油擊敗。”

陳慶點點頭,估計後世的阿三軍和先祖朱羅軍是一脈相承。

陳慶想了想又問道:“現在可以前往南洋嗎?”

“當然可以,我們是輪槳車船,基本上不受風向影響。”

陳慶點點頭,“輪槳車船很容易被海上巨浪撕碎嗎?”

“啟稟陛下,最早的輪槳車船比較容易,那種就和內河的車船一樣,輪槳直接暴露在外面,現在不一樣了,造船的時候就同步建造了外殼,和船身一體,外殼非常厚實,只要船身不碎,外殼就不會碎裂,輪槳也就安然無恙,不過微臣在碼頭上聽到一個說法,說準備用銅片做輪槳,不知道是真是假?”

“哪裡的碼頭?”陳慶眉頭一皺。

“就是京兆的廣運潭碼頭,微臣聽碼頭官員說,前幾天有太學的人在廣運潭試驗銅製輪槳。”

陳慶頓時有了興趣,他對劉大江笑道:“先回家好好休息,有什麼事,朕會派人宣召!”

“微臣告退!”

劉大江躬身行一禮告退了。

陳慶隨即對侍衛道:“準備車駕,朕要去太學!”

........

雖然陳慶已經登基,但他遠遠沒有皇帝的排場,他出巡也是從安全考慮,而不是從禮制和排場上考慮。

他去太學巡視也是先走夾牆通道到南城門,再從南城門前往太學,這樣基本上就不會擾民,但太學內卻戒備森嚴了。

從太學大門通往農院的街道上,全部是士兵站崗,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所有的學生都不能出門。

陳慶遠遠便看見了玻璃房,玻璃暖房還在,盛夏的時候會搭建一個大棚子遮擋,防止太陽暴曬碎裂,現在已經過了盛夏,大棚子已經拆除。

太學一共由五個學院組成,兵器院、農院、工院、商院和算院,其中算院比較雜,有數學、地理測量、河道治理、天文曆法等等專業。

整個太學已經有學生三千人了,比五年前增加了十倍,大家都意識到了太學的好處,進了太學,這輩子基本上就不用為衣食發愁了,各種待遇都相當豐厚,有本事還能當官,就像農院博士楊度,他培植土豆成功,現在不僅是農院主事,同時還出任司農寺丞。

陳慶抵達農學院,農學博士楊度迎了上來,“微臣參見陛下!”

陳慶笑眯眯道:“今天又有南洋送來的新物種要辛苦楊博士了!”

楊度一陣驚喜道:“微臣求之不得!”

眾人來到玻璃房前,陳慶讓侍衛把箱子拿上來開啟,侍衛開啟箱子,楊度蹲下來細看了片刻。

“陛下,這也是和土豆差不多的。”

陳慶微微笑道:“這也叫紅薯,但和蘇東坡詩中的紅薯不是一回事。”

楊度點點頭,“卑職明白,蘇軾詩中的‘紅薯與紫芽’,指的是山藥和紫芋。”

“現在季節不對,可以種植嗎?”

“外面不行,但玻璃房中可以,只要保證溫度和水溼,它就能發芽。”

“這種紅薯產量比土豆還大,很容易種植,而且口感甘甜,老少皆宜,有了它,百姓吃不飽飯就會成為歷史。”

“卑職今天就開始種植!”

........

陳慶隨即又來到了工院,工院的主事博士便是嚴闊,重力鍾就是他造出來,現在雍朝大一點的城內都有一座重力鍾,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時間觀念。

陳慶來到工院研製所,問道:“蒸氣機完善得如何了?”

蒸氣機去年秋天就研制成功了,但太過於龐大,有幾層樓那麼高,而且密封性不太好,陳慶要求他們繼續完善。

嚴闊點點頭,“差不多了,比原來的縮小一半,密封性也大大改善,最晚兩個月,快則一個月,第一臺完善後的蒸汽機就能造出來。”

“你們第一臺蒸汽機是準備用在船上嗎?”

嚴闊愕然,“陛下怎麼知道?”

“有人說你們在廣運潭試驗銅製的輪槳,這玩意兒人力可蹬不動,我想只有蒸汽機來帶動了。”

嚴闊點點頭,“蒸汽機是透過前後的活塞拉扯,產生前後推拉力量,然後透過連桿可以使橫軸轉動,我們首先就想到了車船,用蒸汽機替代人力踩踏完全可行,而且使用銅製輪槳就能解決了木製輪槳容易被磨損的弊端。”

“帶我去看看輪槳的實物!”

蒸氣機還在建造中,他暫時不看,但銅製輪槳已經完成,他更感興趣。

“回稟陛下,目前船隻就停泊廣運潭內!”

“那就去廣運潭!”

........

廣運潭位於霸上,是霸水的一部分,唐朝天寶年間開鑿,水面廣闊,頗有一種波光浩渺的感覺。

從前年開始,工部侍郎呂緯便著手擴大廣運潭,說是擴大,其實清理唐朝以來的淤塞,恢復中唐的水域罷了。

但今年又開始擴大,這卻是為了打造天下最大的水運碼頭。

陳慶在碼頭最南面看到了這艘安裝了銅製輪槳的三千石試驗貨船,很巧,再過兩天這艘試驗貨船就要出發去汴梁了。

當年,楊么在洞庭湖使用的車船,只能是初代車船,一種外掛式車船,簡單粗糙,效率比較低。

現在的車船已經是第三代了,叫做一體式車船,什麼叫一體式,就是船隻在最初的設計建造時就考慮到輪槳的位置了,兩側船身是凹進去,凹進去的位置正好裝了兩部輪槳,又裝了兩個外殼。

陳慶登上了這艘三千石的車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高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