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二十五章 太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時間已到八月下旬,京兆城最炎熱的季節已經過去了,早晚有了涼意,白天也沒有那麼悶熱,這天上午,數十名騎兵護衛著陳慶的馬車在京兆城內緩緩而行。

在京兆城,由騎兵護衛的馬車比較多,幾名參事出行也有二十名騎兵護衛,還有都統以上高層將領,他們都有自己的親兵,陳慶允許他們在京兆城內出行可以帶二十名親兵。

所以陳慶的馬車在京兆行走也並不引人注目,加上他的馬車也不華麗,只有雙馬拉拽,車身寬大而堅固,就算神臂弩強大的穿透力也射不穿車壁。

陳慶心中煩悶或者考慮重大事情的時候,都會坐上馬車在京兆城內走一圈,他的思路就慢慢開闊了。

透過車窗,陳慶望著窗外的街景,左邊都是林立的店鋪,堆滿了各種貨物,而右邊是一條漕河,岸邊每隔十幾步就會有一棵垂柳,很多人坐在垂柳下休息閒聊,漕河右岸也是一條小街,街對面則是一排排民居,這種佈局看起來非常整潔有序。

這時,陳慶忽然看見一件事物,喊道:“停車!”

馬車停下,陳慶向一座小院望去,只見院子里長出一根藤蔓,一直長到屋頂上,藤蔓上長了幾個圓瓜,再仔細看,果然是南瓜。

陳慶著實驚訝,居然有種南瓜的人家,他對親兵道:“去打聽一下,那是什麼人家,居然種上了南瓜。”

幾名親兵笑道:“殿下,其實不用去打聽!”

“為什麼?”

“城內種南瓜的人家很多,只是殿下沒有注意到,喏!前面還有兩家也種有南瓜。”

陳慶順著親兵手指方向望去,果然,在前面兩家屋頂上也有南瓜瓜蔓盤繞。

“這是什麼時候開始的?”陳慶饒有興致地問道。

“就是今年開始種的,據說有幾千戶人家種了,我們親兵營內還開闢了一個南瓜園,長了幾百個南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受歡迎嗎?”陳慶又笑問道。

“不知道呢!等收穫後才知道,不過我們都估計應該很受歡迎,它很香甜,蒸熟後能當點心吃,曬乾後能當糧食儲存,冬瓜、葫蘆之類就沒有它這麼香甜了。”

陳慶點點頭,南瓜的普及對減少饑荒有著巨大的作用,這也是他極為看重南瓜和玉米的主要原因。

陳慶忽然有了一個想法,立刻命令道:“掉頭去太學!”

馬車掉頭,加快速度向太學方向駛去。

太學和國子學是京兆的兩大學府,一個偏於工農,一個偏於文學,國子學位於城東,是原來由京兆府學改名,陳慶聽取了眾人的意見,不能一味偏向於工學和農學,要兩條腿走路才穩當,所以又成立了國子學。

國子學學生目前有兩千人,由各州州學學生考進來,主要是培養州學助教,相當於一所高等師範學堂,當然,在州學當助教也是從九品官階,和太學一樣。

不過今天陳慶不去國子學,而是去太學,這是陳慶排除一切反對意見,殫精竭慮打造的工學和農學的學堂。

裡面有軍器、治水、採礦、冶煉、鑄造、造船、紡織、印刷、農學、畜牧、曆法等等二十幾個學科,學生一千五百人,教授和兼職教授近兩百人。

校長不是別人,正是折彥質,折彥質退出了軍方,但他感覺自己還有一點餘力,就向陳慶提出投身教育,正好太學沒有學正,陳慶就任命他出任太學學正。

聽說雍王殿下到來,折彥質連忙到主堂臺階前迎接。

陳慶下了馬車,折彥質和副學正柳向陽上前迎接雍王殿下到來。

“參見雍王殿下!”

“兩位免禮!”

陳慶微微笑道:“我只是臨時想來看看,沒有事先通知你們。”

“殿下能來太學指導,我們歡迎之致!”

“不要打擾學生了,我只是想瞭解幾個農學方面的情況。”

折彥質笑道:“這就是柳學正的專長了!”

柳向陽原本是勸農署副署令,折彥質畢竟年事大了,並不管太學的具體事務,太學的各種瑣事都是柳向陽負責,他同時也負責農學。

眾人簇擁著陳慶向南學院走去,南學院主要就是農學,佔地有兩百畝,種滿了各種莊稼,遠處小河邊有座巨大的水車,在水力的推動下緩緩轉動,把水不斷提升澆進田裡。

“這是玉米!”

陳慶來到一片玉米地前,玉米都長了一人高,腋下都結了玉米包,幾乎都是兩個,再過一個多月就能收穫了。

陳慶蹲下仔細看了半晌,問道:“這是去年的種子?”

“正是!”

“有沒有結三個包子的?”

“有!有五株結了三個包子,在這裡。”

柳向陽指著幾株玉米,陳慶細看,果然結了三個包子,“這是偶然出現的嗎?”陳慶又問道。

“不是!這是去年結了三個包子的種子,我們在這個角落試種了二十顆,結果只有五株出了三個包子,我們打算明後年繼續試種,種五年左右,把長三個包子的種子穩定下來。”

陳慶讚許道:“這就是我今天來太學的緣故,我在路上看到有很多人家種南瓜,我就在想,能不能培育出那種又大又圓,色澤金黃的大南瓜?

但顯然需要專門的人來做這種事,我就想到了太學,這其實也是我辦太學的主要目的,不斷研究,提高技術水平,農業方面培育出高產的農作物。

現在看見你們在培育三包玉米,著實令我深感欣慰,說明我辦學的方向完全正確。”

折彥質連忙道:“感謝殿下的教誨,太學已經辦了幾年,我們自己才慢慢摸索出了方向,太學培養學生是往兩個方向走,一個是研究技術,一個是推廣技術,推廣技術其實就是去各地當技術官,而研究技術則需要沉下心來,一年年培育種植,最是熬人,通常都是研究一輩子,但有人喜歡做這樣的事情,關鍵要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陳慶點點頭,“專門做研究的教授要給他們職位,要給優厚的俸祿,還要和其他官員一樣有官宅和官院,解決他們住房之憂,如果做出成就來,我還會給與重賞!”

後面一群教授都面露喜色,殿下要給官宅和官院,這是他們最期待的事情。

“感謝殿下厚愛,有殿下這句話我們就放心了!”

陳慶又被眾人簇擁著來到南瓜園,有兩畝地,裡面的南瓜都和籃球一般大小,比在路上看到的屋頂南瓜大多了,這是精心種植的結果,普通人家都是散養,當然種子也不一樣。

陳慶走進田裡,仔細檢視一個個南瓜,這比他之前種的南瓜還要大,長勢喜人,看樣子最後會長得很大,陳慶回頭問道:“這南瓜是誰種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高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