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澄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士兵高聲道:“剛才有船闖過哨卡,李哨官不幸中箭,哨杆也被撞斷。”

楊沂中心中愈加惱火,一催戰馬,帶著兩千騎兵繼續向前勐追,他隱隱看見了船隊的影子,對方也快要進入錢塘江了。

楊沂中大急,大喊道:“加快速度!”

騎兵如風馳電掣向前狂奔,船隊也在加速前行,他們拉起了風帆,正好是北風,夜風很大,速度快了很多,第一艘船已經進了錢塘江,緊接著第二艘船也進入江內。

騎兵也越追越近,相距尾船隻有兩百步了,數十名武士一起舉弩向騎兵射去,黑暗中亂箭射來,幾名騎兵躲閃不及,戰馬被射中,翻滾倒地。

追趕的騎兵大吃一驚,紛紛降低馬速,這時,第二輪箭失再度射來,騎兵連忙用盾牌抵擋,心中畏懼,不由再次降低馬速,距離尾船拉長到三百步,脫離了弩箭的殺傷射程。

這時,楊沂中再想加速追趕已經來不及,眼睜睜看著最後一艘大船駛入了錢塘江,消失在寬闊的江面上,對方到底是什麼人,他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

………

半夜裡,一輛馬車在寶記櫃坊前停下,一名中年男子從馬車裡出來,此人叫石廣平,是大宋開國功臣石守信的六世孫,官任太子少保,封爵會稽郡公,他同時也是寶記櫃坊的第一大東主。

雖然是半夜了,但寶記大堂櫃坊內依舊燈火通明,十幾名重要的管事和帳房都在大堂內等候。

大管事王延上前行禮,石廣平問道:“你孫子放回來了嗎?”

“回稟東主,放回來了,兩人安然無恙。”

“那名被他們殺死的夥計呢?屍首找到沒有?”

王延連忙道:“那名夥計沒有死,自己回來了,據他說,他是頭上挨了一棍,然後失去知覺,找醫師看過了,問題不大。”

聽說夥計沒死,對方只是嚇唬一下,石廣平的臉色和緩了很多,他又吩咐道:“把取錢憑據給我看看!”

大帳房連忙將木匣子遞給東主,石廣平看了看,又問道:“肯定無誤嗎?”

大帳房點點頭,“單據是卑職親手寫的,卑職還特地留了一個細微的記號,記號都在,玉珮也嚴絲合縫,取錢憑證沒有問題。”

王延補充道:“胡云自己也承認,他們已經剿滅了張泰,這筆財富是雍王的戰利品。”

石廣平看了一眼眾人,緩緩道:“我和幾位東主都商量過了,大家一致認為,此事不宜聲張,既然錢財已經被對方取走,我們就不要再給自己找麻煩了,如果聲張出去,不僅會影響我們聲譽,也會得罪朝廷,所以我特地來告訴大家,必須嚴守秘密,如果誰多嘴洩露此事,立刻開除,大家記住了嗎?”

眾人一起躬身道:“我們記住了!”

石廣平又招手把王延叫上來,低聲對他道:“十艘大船是硬闖關出去,楊沂中明天必然會滿城追查,肯定會查到我們這裡,楊沂中若問到你,你要一口否認。”

“我肯定會否認,但昨天傍晚確實有十艘大船從我們這裡出去了,我沒法解釋這個。”

“我知道,我已經借來十二艘大船,就停泊在背後,船伕也換成了我的家丁,你就把一些不要的雜物搬上大船,就說我們在清理倉庫,還有準備運送銅錢,楊沂中無憑無據,他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知道了,東主放心,我會應對過去。”

........

次日一早,楊沂中開始滿城追查,很快便查到了寶記錢櫃,有人舉報,昨天寶記錢櫃的後面河道上停著十幾艘大船。

楊沂中乘船而來,卻見寶記櫃坊後面確實停滿了大船,櫃坊後門開啟,十幾名夥計正在搬運物品,都是爛箱子,破傢俱之類。

大掌櫃王延笑眯眯站在一旁看著。

“王大掌櫃!”楊沂中喊道。

王延一回頭,拱手笑道:“原來是楊將軍,楊將軍怎麼坐船?”

“大街上平安無事,河道裡卻經常出事,所以河道也要巡視。”

“將軍說得對,前年有賊潛入寶記櫃坊,就是走河道。”

楊沂中打量一下船隻問道:“櫃坊這是在做什麼?”

“櫃坊倉庫不夠用了,把一些積年破爛清理一下,看看能不能增加點倉庫空地。”

“怎麼要十幾艘大船,東西很多嗎?”

“破爛倒不多,兩三船就夠了,其他船隻是準備用來運錢,平江府和鎮江府那邊耗錢厲害,要運一批錢過去補充,可能會煩請楊將軍派軍隊護送。”

楊沂中呵呵笑道:“沒問題,軍隊收費比武館便宜,還安全。”

他不露聲色,又問一名船伕道:“你們的船隻是什麼時候過來的?”

王延暗叫一聲厲害,幸虧東主有準備,船伕都是家丁假扮。

船伕撓了撓頭道:“回稟將軍,我們昨天下午就過來了。”

昨天下午就過來,那就不是他們了,楊沂中又看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便調轉船頭繼續去巡查下一個可疑之處。

但最後什麼都沒有查到,楊沂中懷疑是西軍情報探子所為,但他沒有任何證據,楊沂中當然也不會給自己找麻煩,他沒有上報,此事便不了了之。

........

這天下午,江陵駐軍統制楊元清來到了巴陵縣,楊元清雖然是陳慶手下元老之一,但目前官職僅為統制,還沒有到上軍統制,而和他同時期的鄭平已經是上軍都統制了,鄭平也沒有多少軍功,就是鎮守巴蜀,但他卻是陳慶第一信任之人。

楊元清當初就是站隊錯誤,偏向朝廷,從而失去了陳慶的信任,儘管他這些年努力彌補,也算是忠心耿耿,但已經有點晚了。

才四十餘歲,鬚髮已經半白了。

楊元清之所以親自來巴陵找種桓,是因為他心中頗為忐忑,他們明明控制著長江,張俊的船隻又是怎麼運私鹽過長江?他有點說不清楚,他知道雍王雖然不說,但並不等於雍王沒有懷疑,懷疑自己也參與販運私鹽。

事實上,楊元清真沒有參與販運私鹽,他為人很謹慎,這種事情他不會做,也不敢做,一旦被查到,自己不但活不成,子孫也休想抬起頭。

但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楊元清來到大營,很快,種桓出來迎接,種桓雖然只是一名內衛指揮使,但他有雍王金牌,他就算是特使,當然不會向楊元清行部下禮,再說他們本來就不是一個體系。

種桓躬身行禮,“歡迎楊統制來巴陵!”

楊元清點點頭笑道:“這段時間辛苦小種將軍了!”

“楊統制請進大營!”

“小種將軍請!”

兩人來到主營房,分賓主落座,有士兵進來上茶。

楊元清遲疑一下道:“我這次過來,其實是要申明一件事,我絕對沒有參與販賣私鹽,請小種將軍不用擔心。”

種桓笑道:“我也沒有懷疑楊統制啊!”

楊元清嘆了口氣,“但有些事情很容易讓人誤解啊!我沒有參與販賣私鹽,那這些私鹽是怎麼過江的?說實話,我想不通其中原因。”

種桓怎麼可能不懷疑呢?楊元清就是最大的嫌疑,不過他主動來澄清,很出乎種桓的意外,既然楊元清主動來澄清,說明他確實沒有參與。

種桓想了想道:“有兩種可能,第一是楊統制的手下私下參與;第二是官船參與運送私鹽。”

楊元清搖搖頭,“我的手下不可能,我們是人船分離制度,大家用船都不固定,假如有人用軍船運私鹽,他會留下痕跡,第二天就會被別的軍隊發現,肯定會上報,官船倒有可能,江陵縣衙和府衙都在北岸,但江陵府的管轄地包括了長江兩岸,所以官船會來回過江,而且我們從不查官船,另外渡船也很有可能,我們一般也不會查渡船,所以渡船和官船都有可能成為運私鹽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高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