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番外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永寧十九年, 阿續和桃桃十八歲了。

這一年年初,阿續娶了顧丞相的外孫女,裴延舅家表姐顧明嵐的幼女, 閨名喚作嬌嬌。

嬌嬌剛過十五歲, 生得圓圓的臉, 小蘋果似的可愛, 嬌憨俏麗, 很招人疼。

小姑娘第一次遇見阿續時, 看直了眼, 傻乎乎的站在原地呆了許久。

等阿續離開後,她紅著臉, 悄悄摸摸對陶緹說,“皇后娘娘你可真了不起,竟能生出太子殿下這樣俊朗似神仙的人物來。”

陶緹樂了,毫不謙遜的說, “我也覺得我挺厲害的。”

嬌嬌第二次見到阿續, 是陶緹要給阿續挑太子妃的時候。

那個時候選太子妃的訊息放出去, 陶緹邀請了一大批貴女來皇宮賞花, 明著是賞花, 暗裡其實是相看兒媳婦。

嬌嬌不走尋常路,直接摸到了阿續面前, 彆彆扭扭又勇氣十足的告了白——

“阿續哥哥, 我真的很喜歡你,我想嫁給你, 給你當太子妃。”

她拿出親手做的糕點,臉頰一片緋紅,目光誠摯又明亮, “雖然我的廚藝一般,可是我會努力學的!”

阿續當時都怔住了。

桃桃則是在旁邊笑得嘴巴都合不攏,回來就把這事向陶緹和裴延繪聲繪色演了一遍。

夜裡,裴延從背後摟著陶緹,吻著她的脖子道,“如果你當初早早說喜歡我,或許桃桃和阿續還能早半年出生。”

陶緹被他吻得癢癢,嬌嗔道,“為何不是你與我早些表白?”

裴延壓在她身上,笑的無奈,“還不是怕把你嚇跑了。”

陶緹眯起眼睛回想起那些可可愛愛的往事,忍不住笑了。

她該怎麼對他說,從那年新婚之夜她第一眼見到他時,她就開始饞他身子了?

且說回嬌嬌表白。

嬌嬌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阿續作出回應,小姑娘紅了眼圈,咬了咬唇,把糕點往阿續懷中一塞,失落傷心的跑了。

當天夜裡,阿續吃了嬌嬌做的糕點,然後,他拉了肚子。

翌日,嬌嬌跑到阿續病榻前,眼睛紅紅的,像只小兔子。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舉起手對著天,信誓旦旦道,“殿下,你可千萬不要有事。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絕不獨活。”

這話說得傻,還犯忌諱。

顧明嵐聽得眼角直抽,心驚膽跳,好好一姑娘,怎麼偏偏長了張破嘴!

她擦著冷汗,向陶緹解釋道,“皇后娘娘,嬌嬌昨夜聽聞太子病後,哭了一個晚上。她八成是把腦子哭糊塗了,淨說些傻話,您別往心裡去。”

陶緹倒不介意,但她合理懷疑嬌嬌是話本子看多了,才學得這些狗血臺詞來。

不管怎麼說,小姑娘這一顆簡單又赤誠的心,還是挺令人感動的。

所以當阿續求到自己面前,說想娶嬌嬌為太子妃,陶緹半點不驚訝,喜聞樂見的答應了。

只要小兒女情意相投,這比什麼都強。

……

婚禮定在三月,桃之夭夭,妁妁其華的三月。

看著張燈結綵,彩幡飄揚的東宮,裴延握緊了陶緹的手,他英俊而成熟的臉龐上帶著溫和的笑,“當年,你也是這樣嫁進東宮的。”

陶緹轉過身,與他面對面站著。她仰起頭,細細打量著眼前的男人。

他如今四十出頭,不再像年輕時那般膠原蛋白滿滿,但歲月待他是溫柔的,他的骨相生的立體飽滿,便是有了些許歲月的痕跡,五官依舊深邃迷人,時光給他添了三分成熟,七分不怒自威的強大氣場。

見她審視著自己,裴延黑眸微眯,掀唇笑道,“怎麼,發現我沒從前好看,嫌棄了?”

陶緹搖頭,毫不猶豫的否認道,“怎麼會。”

她抬手輕輕撫上他的臉頰,手指劃過他英挺的眉眼、高高的鼻樑、薄薄的唇……

她那雙明亮的眼眸中笑意愈發濃郁,軟聲誇道,“你怎樣都是好看的,我都喜歡。”

初見時驚豔於皮囊,過了這麼多年,她早已深深折服於他皮囊下的靈魂。

她的眸光是那樣的溫柔,裴延心頭微動。

他握著她的手,另一只手勾住她的脖頸,垂下眼,語氣輕柔又堅定,“我也是。”

****

這一年年末,桃桃的婚事也定了下來。

她嫁的是定北侯府的小侯爺,許聞蟬大哥家的嫡長子。

今年二十二,生的俊朗魁梧,十五歲去北地歷練,上過戰場殺過敵,真刀真槍拼出一番功績,年紀輕輕便被封為正三品的鎮北將軍,可謂是前途無量。

聽到桃桃想嫁給他,陶緹還有些驚詫,自家嬌滴滴養大的小公主,怎麼看上個五大三粗的糙漢。

桃桃一本正經解釋道,“長安城裡的世家郎君一個個細皮嫩肉,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成天吟詩作對,做些酸詩文章,我才不喜歡呢。”

陶緹挑眉,點了點頭,“噢,懂了,學渣喜歡學渣,物以類聚。”

桃桃自小不愛讀書,琴棋書畫樣樣都會一點,但樣樣都不精通。

陶緹和裴延也從不拘著她,只要她過的開心,不學無術就不學無術,反正家裡有皇位有礦,養個公主小事一樁。

桃桃聽到自家母後毫不留情的評價,小臉一紅,羞赧道,“那個莽夫……呃,我是說許勵遠,他雖是武將出身,可文采方面也不差的。他之前還給女兒寫過幾首詩……”

陶緹見她這副模樣,便知女兒是真的長大了,留不住了,要離開她了。

桃桃出嫁的那一日,陶緹撲在裴延的懷中哭了好久。

裴延神色凝肅,他覺得今日的風太大了,吹得他眼睛也有些澀。

緩了緩情緒,他輕撫著陶緹的背哄道,“好了好了,阿緹乖,不哭了。”

他溫聲細語的哄著,年紀越大,耐心隨著對她的愛意愈發增多。

陶緹哭痛快後,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從他懷中坐起身來,還一抽一抽的,帶著哭腔道,“我不哭了。”

裴延拿來熱帕子,一隻手捏起她的下巴,一隻手替她仔細擦著臉,眉眼噙著溫溫柔柔的笑,“都這麼大的人了,還哭成花臉貓,要是讓孩子們知道了,背地裡可得笑話你。”

陶緹睜著水光瀲灩的眸子望著他,“那你笑話我麼。”

裴延抬手揉了揉她的發,裝出一副誇張驚訝的樣子,“你可是我的天,我哪敢笑話你。”

陶緹一下子被他逗笑了,拳頭輕輕錘了一下他的胸口,“貧嘴。”

裴延握住她的手,將她帶入懷中,嗓音低沉又認真道,“兒女大了,會有他們自己的家,但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的。”

陶緹低低的嗯了一聲。

裴延又道,“如今兒女的婚姻大事都安排好了,咱們為人父母的責任也可以卸下了。接下來,該過我們自己的日子了。”

陶緹微怔,過他們自己的日子?

很快,她就明白了裴延的意思——

永寧二十年剛到,裴延便宣佈退位,讓太子登基。

有些經歷三朝的官員心裡著實納悶:這幾屆皇帝怎麼回事?一個個才四十歲,正當壯年就撂挑子不幹了?

裴延才不管朝臣們的挽留,他當了快二十年的皇帝,早就當夠了。

他自問在位二十年來,勤勤懇懇,踏實敬業,在他的治理下,大淵百姓安居樂業,邊陲安定,地產豐饒,開創了一個繁榮太平的年代。

他上無愧於祖宗,下無愧於百姓,更無愧於太子,唯一有愧的便是他的娘子。

他說好了要帶她遊山玩水,走遍大淵江山,也是時候履行承諾了。

……

這個承諾,從永寧二十年一直到了昭明四十三年。

這幾十年來,他們果真遊遍了大江南北,甚至還乘船出海,去了大淵之外的幾個小國家。

陶緹與裴延,也從壯年夫妻,漸漸地成了白髮蒼蒼的耄耋老人。

直到七十歲,他們的身體再禁不起長途跋涉的勞累,倆人便回了長安,在驪山腳下的行宮定居,開啟了美好的養老生活。

驪山風景好,春日山花爛漫,他們會一起去踏青、放風箏。夏日陽光酷熱,他們便在山間小竹屋裡納涼避暑,釣釣魚、吹笛品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秋日楓葉紅了,他們可以上山摘桂花、撿栗子、採野果;至於冬日裡,他們煮酒品茶,時不時去驪山溫泉泡一泡,日子真是悠閒樂哉似神仙。

等他們再老了一些,每天養養花、溜溜鳥、逗貓逗狗逗曾孫。

阿續怕父母在驪山無趣,特地挑了個乖巧可愛的小曾孫女過來,陪著二老。

年輕的時候,陶緹並不理解子孫滿堂的快樂,只覺得那麼多小孩子圍在身旁嘰嘰喳喳,可不得吵死了。可等她老了,也漸漸體會到“含飴弄孫”的樂趣。

驪山行宮的佈設,與多年前的未央宮一模一樣,有個種滿四時花朵的庭院,院子裡有棵鬱鬱蔥蔥的大榕樹,榕樹下設有石桌和石凳。

秋日裡,暖陽斜照。

陶緹慵懶的躺在搖椅上,眯起眼睛,能看到半空中浮動的粉塵,輕輕柔柔的飄著。

裴延坐在她身旁看書,曾孫女則在一旁逗著貓咪玩兒。

看著這溫馨祥和的一幕,陶緹很滿足,她覺得她是世間最幸福的老太太。

就算她年紀大了,耳朵背了,有時聽話都聽不太清楚,但她的親親老夫君都會很耐心的與她解釋,讓她能明白。

她微微側過頭,抬眼去看身旁的裴延,眸中是滿滿的愛意。

她的夫君縱然老了,也是很好看的。

一襲青衫,白髮白鬚,手捧書卷,周身的氣質文雅又高貴,簡直比天上的仙君還要仙。

感受到陶緹注視的目光,裴延放下手中的書冊,溫和看她,“怎麼這般看我?想喝水,還是想吃點心了?”

陶緹朝他笑,不再清澈的眼眸笑成了月牙兒,縱然一把年紀,但裴延依舊把她寵得嬌氣。

她柔聲道,“想喝夫君親手煮的八寶茶了。”

裴延頷首,起身道,“好,那我去給你煮。”

他又朝小曾孫女招手,慈祥的問道,“太爺爺要煮八寶茶了,囡囡要不要喝?”

小囡囡肉乎乎的臉頰鼓起,黑亮的眼眸盛滿光,奶聲奶氣道,“要喝!”

裴延摸了摸小囡囡的頭,“那太爺爺去煮茶,囡囡替我陪著太奶奶,好不好?”

小囡囡乖乖地點了點頭,“好,囡囡帶著喵喵陪著太奶奶。”

陶緹哼笑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哪還要這般叮囑著,難道我還會跑了不成?”

“是我愛操心,行吧。”裴延深深看向她,包容笑道,“我這就去給你煮茶,順便再給你做一道桂花水晶糕。”

他緩步往廚房走去。

沒多久,空氣中就飄出悠悠的甜香。

陶緹渾身放鬆的靠在搖椅上,小囡囡搬著張小板凳,抱著貓咪坐在她身旁,脆生生道,“太奶奶,囡囡給你唱童謠,好不好?”

陶緹眯眼笑道,“好呀。”

小囡囡就唱了起來,她的嗓音軟軟糯糯,小奶音格外萌。

“扇子扇涼風,扇夏不扇冬。有人問我借,要過八月中。扇子扇涼風,時時在手中。誰要來借扇,請問主人公。扇子扇涼風,打馬過橋東……”[1]

陶緹聽著歌謠,漸漸地閉上眼睛。

秋風柔柔的吹拂著,滿院飄著桂花香,樹下老人沉睡,稚童在歌唱。

也不知過了多久,日光漸漸式微。

小囡囡停下了歌聲,看著一旁熟睡的太奶奶,她輕聲喚了兩句,“太奶奶。”

太奶奶不理她,她湊過去摸了摸太奶奶的手,冰涼涼的。

小囡囡歪著腦袋想了想,輕聲道,“太奶奶等等囡囡,囡囡去給你拿被子,蓋著被子睡不會著涼。”

她放下懷中貓咪,撒著小腳丫就往內殿跑。

她個子小,拖著一層毛絨絨的毯子,沒走幾步,反倒被毯子絆倒了腳,摔了個大跟頭。

她摔得疼了,“哇”得一聲哭了出來。

廚房裡,裴延聽到這動靜,忙不迭走了出來。

看著抱著毯子哭得稀里嘩啦的小曾孫女,他蹙眉道,“怎麼了?”

小囡囡打著哭嗝,抽抽噎噎道,“太奶奶睡著了,我怕她著涼,給她拿毯子,卻不小心摔了一跤。”

裴延微怔,拿過她手中的毛毯,又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好了,不哭了,我們一起去叫太奶奶起來。”

小囡囡很懂事,擦了下淚,就不哭了。

祖孫倆一起走到大樹下,搖椅上的老太□□安靜靜閉著眼,唇角還噙著淡淡的笑,像是在做一場美夢。

裴延彎下腰,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嗓音輕柔,“阿緹,太陽落山了,別睡了,小心著涼。”

回應他的是沉默。

裴延又道,“水晶桂花糕和八寶茶都做好了,起來吃吧。”

依舊是一陣沉默。

小囡囡都急了,上前晃著陶緹的手臂,“太奶奶別睡啦,再睡就是大懶蟲了。”

隨著她搖晃的動作,睡在搖椅上的人身子朝一旁歪去。

裴延忽然意識到什麼,瞳孔猛地一縮,背脊僵住。

小囡囡還在喊著太奶奶,裴延卻覺得周遭靜得離譜,彷彿一切都成了虛空。

好半晌,他緩緩彎下腰,將陶緹抱了起來。

她的身子很輕,輕的像是一張紙,他輕而易舉就抱了起來。

他已有好幾年沒這般抱她了。有一次他想試著打橫抱她,她連連擺手,說年紀大了,小心閃著腰。

他還記得年輕時,第一次抱她的場景,那是在去往洛陽的路上,天忽然下了雨。

她在馬車裡睡得迷糊,他怕雨水沾溼了她的繡鞋,便將她抱進了山神廟中。

那個時候,她很害羞,錯愕又緊張,不敢去看他的眼睛。

她不知道的是,那時,他的心也跳的很快很快,像是要衝破胸腔。

裴延垂下眼,看著懷中那張不再年輕的臉龐,目光閃動,只覺得她還是那樣好看,那樣的令他喜歡。

“阿緹,外面風大,回屋歇息吧。”

他輕喃著,一步步往寢殿走去。

小囡囡呆愣愣的站在原地,她看到夕陽之下,太爺爺的影子拉得好長好長,身形清瘦,像是一縷孤零零的幽魂,淒冷又落寞。

她靜靜地跟在太爺爺身後,卻沒敢進屋,只透過門縫往裡看。

她看到太爺爺小心翼翼的將太奶奶放在床榻上,他替她仔細掖好被角,他坐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

他平靜的坐著,臉上看不出悲喜,就像過往的無數個日子般,溫柔且沉默的凝視著她入睡。

小囡囡年紀還小,很多事還不懂,但此刻,她感覺到一種強烈的、沉重的悲傷從屋內瀰漫開來。

她扭過頭,看了看光線昏暗又空蕩蕩的院落,心裡湧起無端的害怕。

兩滴眼淚從眼眶滾了出來,她抹著眼淚,往寢殿跑著,“太奶奶不要睡了,醒來陪我和太爺爺,好不好。”

裴延聽到孩子的哭聲,總算對外界有了些反應。

他扭過頭,淡淡的看了那小女娃一眼。

剛想開口說話,下一刻,他只覺得胸口一窒,喉嚨迅速湧上一陣腥甜。

鮮血,控制不住的從嘴裡吐出。

一口又一口,溫熱的血在胸口瀰漫。

小囡囡哭著拿帕子去給他擦,裴延輕輕笑了下,啞聲道,“別哭。我去陪你太奶奶了,她膽子小,一個人上路會害怕的。”

他的阿緹啊。

他怎麼捨得讓她一個人走。

聖慈皇后陶氏於昭明四十三年秋,壽終正寢,享年八十一歲。

同年秋,神堯大聖明景皇帝裴延薨逝,享年八十六歲。

按照明景皇帝留下的遺詔,在他們去世後,合葬於同一棺槨,共葬帝陵。

無論天上還是地下,他們都要一直在一起。

野史記載:明景皇帝與聖慈皇后下葬那日,棺槨突然發出一道奇異的綠光,將整個陵墓照得如白晝般明亮。

有人目睹帝后的靈魂化作一雙比翼鳥,自陵墓而出,飛向天際。

至於真相如何,留待後人評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