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武會夜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吳公約輕笑兩聲,不緊不慢地道:“十三太保說笑了,你我皆為朝廷命官,共為朝廷效力,既是同僚,何須相互猜忌呢?”

李存孝一聲輕笑:“尚書大人的面子,本將軍還是要給的。朝廷中像吳大人這樣的股肱之臣可是鳳毛麟角了,大多不過是趨炎附勢、明哲保身之徒。”

吳公約德高望重,仁心仁聞,被世人所敬仰,素來心直口快、桀驁不馴的李存孝對其也算敬重。李存孝的那番話雖不無道理,卻讓在場的其他官員很是難堪。

吳公約自是知道這一點,連忙解圍道:“十三太保太看得起本官了。忠君愛民,臣子分內之事,平治天下乃是臣子們齊心協力之擔任。”

吳公約不愧是久居朝堂之人,此話一出,不僅化解同僚間的嫌隙,更是在提醒李存孝,要做大唐臣子,而不是李克用的臣子。

李存孝油然一笑,便告別了吳公約,與陸凌蕭騎著快馬,離開了練武場,也不知到哪個郊遊之地賞玩去了。

是夜,吳公約宴請了兩百餘名參加過比武大會的英雄好漢,府上張燈結綵,好不熱鬧。

宴會設在前堂大廳內,屋裡擠滿了賓客,雖無絲竹之樂,卻也熱鬧非凡。這些江湖中人,大多平日裡粗野慣了,喝上兩口酒就划起拳來,喧譁嘈雜之聲,瀰漫整個大廳。

見此光景,吳公約微微搖頭嘆息,暗道:“這些武林中人,雖然各有神通,卻是向來不受約束,恐難以管教。”

到了亥時,李存孝和陸凌蕭才來到吳府,這時眾豪傑仍在飲酒作樂。吳公約見他二人趕來,不勝歡喜,連忙請至酒桌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吳公約舉杯高聲道:“承蒙各路英雄豪傑賞臉赴宴,吳某不勝榮幸。俗話說,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生苦短,身為男子漢大丈夫,若不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豈不是如螻蟻般苟且偷生,糟蹋了這一身的本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中一人不解的問道:“吳大人此言何意?莫非是想讓我等參軍,上疆場殺敵?”

“不錯!”吳公約答道,“不瞞各位,此次比武大會不過是個幌子,真實目的是為朝廷招募勇士。”

大廳頓時譁然。

有的說:“早知道是這樣,就不來參加比武大會了。”

也有的說:“俺千里迢迢的趕到京師,不過是想多結交些江湖好漢,誰他娘的去軍營那種鳥地方。”

吳公約擺了擺手,示意肅靜,慨然道:“如今國祚衰弱,我等身為大唐子民,理應鞠躬盡瘁,赤心報國。吳某一身老骨頭,尚且奮鬥不息,各位正值壯年,又怎能甘於平庸、碌碌無為?試想一下,若是國破,何以為家?”

吳公約豪言壯語,引得在場的一些好漢激情澎湃,一名粗壯的大漢猛地喝了一碗酒,然後將空碗摔破在地,豪言道:“吳大人,那些大道理俺們這些粗人不懂,但有一條,俺們還是懂得的——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兄弟們,我們誓死追隨吳大人,保衛家園……”

場面頓時壯志愁雲,豪情千丈,在場的大多數人跟著響應起來:“誓死追隨吳大人!誓死追隨吳大人!”

李存孝心想:“義父猜想得不錯,吳公約果真是借比武大會,來收攬人才。”

陸凌蕭暗忖道:“師父曾囑咐我要效力大唐,先前還擔心報國無門,如今不正是有這個大好機會嗎?”

陸凌蕭正想開口,卻被一旁的李存孝拍了下肩膀打斷,李存孝勸道:“陸賢弟,我義父李克用乃是當代英雄豪傑,他廣開才路,舉賢任能。如果你能跟隨我義父,以你的本領,何愁不能宏圖大展?”

李存孝這話正巧被身旁的一名大漢聽到,那人頗為不滿,憤然道:“十三太保,比武大會是吳大人主持的,我等又是吳大人宴請過來的,你居然在此明目張膽的拉攏人才,是不是過分了些?”

李存孝瞪了那人一眼,坐起身來,一把抓住那人的領口,將他整個人提了起來,厲聲道:“本將軍的事,還輪不到你這樣一個無名小卒來管!不想死的話,就給我閉嘴!”

屋裡頓時寂然無聲。

李存孝素來清高孤傲,不喜圓滑,往往是隨心所欲,率性而為。方才所言,擺明是沒有把在座的各位好漢放在眼裡。

吳公約上前道:“十三太保息怒,在座的都是貴客,當以和為貴,還請看在吳某的薄面上,手下留情!”

李存孝“哼”地一聲,鬆開那人的領子,手往前一摔,將那人推在地上。

在場的有不少人在聒噪,揚言要把李存孝趕出去,但被李存孝望上一眼後,便不敢作聲了。

吳公約起身,端起酒盞,朝陸凌蕭敬酒道:“陸少俠,吳某敬你一杯。”說完一飲而盡。

陸凌蕭受寵若驚,連忙起身回敬。

吳公約道:“陸少俠,朝廷正缺乏你這樣神勇過人的少年英雄,你若肯為朝廷所用,吳某可向聖上一力保舉,他日出將入相不在話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陸凌蕭深感左右為難,一邊是朝廷重臣相邀,一邊是自己結交的兄弟相勸,委實不知該向著誰。

其實陸凌蕭下山沒多久,還不懂得朝堂之紛爭,心想吳公約和李克用既然都是大唐臣子,同為朝廷效力,為何要分個彼此呢?

正當遲疑之際,一名家僕神色慌張的跑進大廳來,邊跑邊大聲叫喊:“老爺,不好了,外面……被好多羽林軍圍住了……”

吳公約雖然感到驚訝,但仍然鎮定道:“你瞎嚷嚷什麼,別掃了各位英雄好漢的興致。”於是起身抱拳道:“各位請在此稍候,吳某去去就回。”

吳公約帶著家僕往大門口走去,遠遠的就聽到一陣陣急促的敲門聲,而牆外已被火把照得通亮。吳公約雖是久經沙場之人,但看到這樣的陣勢,仍不免有些提心吊膽,心想:“羽林軍乃是皇家禁軍,怎會半夜至此,莫不是出了什麼大事?但我吳某從未做過虧心之事,何必怕鬼敲門。”思量片刻後,吩咐家僕道:“把大門敞開。”

門一開啟,就有兩隊羽林軍衝了進來,將吳公約和家僕團團圍住。

吳公約正色道:“張統領,你這是唱的哪一出?未經聖意准許,就私闖朝廷重臣宅院,可是要殺頭的。”

張順乃是羽林軍統領,只見他大搖大擺的走了過來,全然不理睬吳公約所言,將令牌往頭頂一舉,傲然道:“吳公約聚眾謀反,皇上有旨,將其捉拿歸案!”

吳公約的臉漲得通紅,憤慨道:“真是豈有此理,你說本官聚眾謀反,有何證據?”

張順冷言道:“吳大人,你邀請江湖閒雜人等到府中相聚,可有其事?”

“那又如何,光憑這點就斷定本官蓄意謀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比武大會乃是聖上之意,又非本官自作主張,莫非張統領是在質疑聖旨?”

張順獰笑道:“吳大人,念你是朝臣,下官就讓你死個明白!”於是厲聲叫道:“來人,將刺客押上來!”

只見四名羽林衛將兩名俠客打扮的大漢押了上來,那兩名大漢身受重傷,衣服破損不堪,露出多道血痕,顯然是經受過嚴刑拷打。

張順皮笑肉不笑的嘿笑兩聲,道:“這兩名刺客是外地人,近幾日才入長安城的,說是來參加比武大會,可是半夜裡卻謀害朝廷大臣。”

吳公約驚疑不止:“謀害朝臣?這怎麼會?”

張順道:“中書省侍中曹大人,戶部尚書呂大人,以及御史大夫黃大人都在今夜被害,吳大人難道不知曉嗎?”

吳公約驚聲道:“你說這三位大人都遇害了,這……此話當真?”

張順惡狠狠地瞪了那兩人一眼,兩人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樣,立刻跪地求饒,嘴裡還不停地唸叨道:“都是吳大人命令小人去做的,吳大人說那幾個人該死,小人也是被逼無奈才去殺人的,求大人饒了小人……”

張順假裝聽不明白,問道:“你們把話說清楚一點,你們口中所說的吳大人到底是誰?他為什麼派你們去殺朝廷大臣?”

“當然是吳公約大人了,他說誅盡大唐忠臣,才能取李唐而代之……”

吳公約氣紅了眼,急忙喝止道:“你們兩個毛賊,血口噴人,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老夫從未見過你們,更沒有去刺殺三位大人!”

“兩名人證俱在,吳大人休要狡辯。”張順高聲命令道:“來人,給我進屋去搜,不要放過一個逆黨!”

“是!”

數百名身披鎧甲手持大刀的羽林軍,穿過前院和遊廊,浩浩蕩蕩的衝進了吳府的每一間房屋,見人就抓,府上的家僕和侍女嚇得驚叫連連。

那些在府上做客的英雄好漢,怎能受得了這口惡氣,想要衝出去將羽林軍殺個片甲不留,卻被陸凌蕭止住。

陸凌蕭嚴肅道:“如果我們殺出去,不正是中了對方誣陷吳大人聚眾謀逆的奸計?到時吳大人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大多數人贊同陸凌蕭的說法,但仍有人問道:“難道我們只能夠坐以待斃任人宰割?”

陸凌蕭堅定道:“當然不是,我們要見機行事,設法揭穿對方的陰謀!”

很快的,陸凌蕭等人就被羽林軍發現,並被押至院內。

張順命令道:“將這些叛賊綁起來!”

羽林軍立刻拿出繩索,將各位英雄好漢捆起來。

這些英雄好漢何時受過這等晦氣,有兩名好漢沒能忍住怒氣,將捆縛自己的羽林衛給打傷了。

“大膽叛賊,竟敢反抗!”張順責罵完,又是一聲冷笑,“吳大人,你招攬了這麼多死士,還敢說自己並無謀反之心!才一天不到,京城裡就出了這麼大的亂子,這還不都是拜你引狼入室所賜,誰知道今後會出現什麼么蛾子。”

吳公約這才意識到,自己已中了他人的圈套,本想為朝廷招募義士,卻不想弄巧成拙,把自己搭了進去。自己一心為國,卻落得如此下場,現下已是百口莫辯,不由得深深嘆息。(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