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金屬板模組化程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雷霆的轟鳴之聲不斷在實驗室周圍炸響,但因為實驗室的隔音良好,傳入實驗室中的聲音很小。

不僅如此,因為這股龍捲並非純粹的風龍捲。所以其中心在相對真空的同時,仍然存在著極其狂暴的能量漩渦。

要知道,真空環境並不一定代表不需要承受壓力。只有在實驗室內外都為真空環境時,才不需要承受壓力。

一旦內外有一方並非真空,那麼實驗室就將承受恐怖的大氣壓強。而對於實驗室來說,其內部存在狂暴的能量漩渦,外部則相對真空。

再加上不時在實驗室外炸開的雷電。可以說在這種環境中,每多持***,對於實驗室的抗災能力都是個不小的考驗。

......

將白色金屬板的力量匯入危險扳機嗎?

江小楓思索著。

可是那股力量過於龐大,危險扳機根本無法承受白色金屬板的力量。強行將白色金屬板的力量匯入過去,只會讓危險扳機直接炸開。

那反過來,將危險扳機的能量匯入白色金屬板?

但截至目前為止,潘多拉金屬板已知的可變換形態只有一種,那就是類似於磚塊一樣的能量瓶形態。可這樣一來就沒有多少意義了。

江小楓之所以要將其設計成扳機的形態,就是為了能讓這份力量與創越連接起來。如果連最基本的扳機形態都完不成,那就代表著創越與白洞兩種力量只能二選一。

這還只是起步階段,後續的兼容問題都還沒開始考慮。

只能說,白洞扳機的開發真的是困難重重。

不,或許可以試試將危險扳機的資料傳入過去。

如果能開發出潘多拉金屬板新的可變換形態,那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這個方法,雖然桐生戰兔並沒有明說。但從桐生戰兔所給的研究資料中可以看出來,他應該也是也這個方案為主攻方向。

金屬板的形態變化是透過模組重構達成的。也就是說,無論你想將其變成什麼樣子,都需要先完成金屬板的模塊化。

而在桐生戰兔的研究資料中,存在著大量關於白色金屬板模塊化的研究。而這些研究資料,哪怕是桐生戰兔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研究出來。

要知道,每塊金屬板之間雖然存在一定共同點,但並不代表它們就完全一致。如果想要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研究出金屬板的模塊化方式,其難度不亞於從無到有的研究出一套騎士系統。

這些金屬板雖然同為潘多拉魔盒的一部分,但每種顏色的金屬板都有著不同的力量屬性。就好像能夠製成天才能量瓶的,只有綠色金屬板。這也導致每種金屬板的模塊化都需要不同的程式。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簡單”的方法,那就是是成為埃博爾特同一種族、且同一層次的存在。

而且模塊化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需要將其重構成自己需要的形態。並且還需要確保重構後的形態是真的有效,而不是一個單純的樣子貨。

說幹就幹,江小楓立刻開始著手傳輸危險扳機的資料。

注意,傳輸的不是能量,而是資料。

江小楓傳輸的,是危險扳機的結構資料。如果讓白色金屬板記錄下危險扳機的結構資料,或許可以讓模塊化後的金屬板更容易轉化為扳機狀。

按照江小楓現在的構想,第一步是完成白色金屬板的模塊化。

第二步則是讓模塊化白色金屬板,按照記錄下的危險扳機結果資料進行結果轉化,從而轉化成扳機狀。

最後就是將危險扳機的能量注入由潘多拉白色金屬板重構而成的扳機,從而最終完成白洞扳機。

這個構想並不完善,很多步驟有想當然的成分在裡面。或許這個構想會隨著研究的深入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但總歸是一個方向。

伴隨著信息流不斷匯入潘多拉白色金屬板,金屬板的表面也隨之浮現出發光的網格線。這些網格線將白色金屬板大致分割成了一個個小方格,每一個小方格,都是白色金屬板的一個模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這些網格線出現的時候,就代表著白色金屬板已經開始出現模塊化的趨勢。但這僅僅只是趨勢,畢竟將其徹底模塊化的程式還沒能完成。

良久,結構資料輸入完成,白色金屬板上的網格線隨之暗澹下去。除此之外,再無任何變化。

見此情形,江小楓隨之斷開了危險扳機與白色金屬板的連線。在完成金屬板的模塊化之前,繼續維持連線沒有意義。

......

風暴開始緩緩平息,不斷轟鳴的雷聲也不知何時停了下來。

被捲起的塵土失去了浮力,紛紛揚揚的天空中灑落。

嗯,看這樣子天氣預報已經不需要了,明天妥妥的空氣汙染指數超標。

好在現在的星羅大陸人煙稀少,再加上塵埃過度集中,反而讓周圍的空氣質量相對上升。

可以預見的是,這種超大規模的龍捲在未來可能會經常發生。不過這個龍捲不會亂跑,白色金屬板放在哪裡,龍捲的中心就在哪裡。

收起了危險扳機,江小楓隨之松了口氣。

雖然剛剛的能量漩渦並沒有對自己造成什麼傷害,但長時間處於能量漩渦之中,總歸是不好受的。就好像身上時時刻刻都揹著一個包裹,背的時候沒啥感覺。等包裹從身上放下來,就感覺全身輕鬆。

將白色金屬板連線至電腦上,江小楓隨之輸入了半成品模塊化程式。

雖說每一種金屬板各不相同,其力量屬性也不一樣,但總歸還是有一定的相通之處。桐生戰兔的父親葛城忍,曾獨立完成了綠色金屬板的模塊化程式,並成功將其轉化成了能量瓶的形態。

這份資料輾轉騰挪後又來到了桐生戰兔的手中,在解析了這份資料後,桐生戰兔自然就有了一定的基礎。

只可惜因為時間過於倉促,桐生戰兔沒能將其完成。可即便如此,這段程序還是被完成了一多半。

在程式已經完成了一半的情況下,如果江小楓還不能將其徹底完成,那真的可以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