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懷心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古錠刀本是孫堅所有,孫堅死後便成了孫策的佩刀,不過孫權成為江東之主的手段兵不正當,古錠刀也就沒有傳到他的手裡,依舊還被他兄長孫策擁有。

若是擱以前,孫權很希望可以得到古錠刀,除了古錠刀屬於神兵利器外,更因為古錠刀所代表的意義非凡,非孫家主事人不可得。但現在看到古錠刀,孫權卻感到有些害怕。這古錠刀是孫策讓人送來的,要不然不會出現在自己面前。本以為已經將身邊的朝廷密探清理乾淨,不想朝廷依舊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讓人接近自己,那種隨時有可能性命不保的不安感在孫權的心裡油然而生。

“母親,這是何人送來的?”孫權小心的詢問此番送刀的吳國太道。

“仲謀,你先回答為娘一個問題,你真打算與朝廷頑抗到底嗎?”吳國太不答反問道。聽到吳國太的詢問,孫權不由面露苦澀,“母親,如今已經不是孩兒想不想跟朝廷作對這個問題了,而是朝廷肯不肯饒孩兒一命這個問題。早在赤壁失利不久,孩兒就曾派薛綜過江與朝廷談和,可結果您也知道,朝廷斷然拒絕了孩兒的提議。”

對於孫權的回答,吳國太隱蔽的翻了個白眼,那也叫談和?江東已經傷了元氣卻還想要跟朝廷劃江而治,朝廷又不傻,當然不能會答應。

“仲謀,那你現在有何想法,若是朝廷此時答應與江東談和,你是否還想要與朝廷劃江而治?”

“……母親,莫不是朝廷派人聯絡了母親?”

“……是你兄長使人給為娘帶的話。”

“大哥……”孫權聽到母親提到了兄長孫策,不由愣了愣。孫權有自知之明,自己當初為了成為江東之主不惜對同胞兄長下毒手,這事要是換了自己,就算不落井下石也會袖手旁觀,壓根不可能出手搭救。沒想到自家的兄長卻在自己走投無路之際對自己伸出了援手。

“母親,大哥都跟您說了什麼?”孫權本想表現的硬氣一點,但話一出口就變成了這樣。

“你兄長說,你雖對不起他,但終歸是他的兄弟,他身為你的兄長,不能眼看著見死不救。仲謀,這把古錠刀便是你兄長託人送來的。”

“……母親,這把刀還是還給兄長吧,孫家的以後恐怕還要靠兄長才行。”孫權沉默了片刻,開口對吳國太道。

“就算要還,也該是你自己去還。仲謀,天命難違,你莫要逆天行事。”吳國太擔心的看著孫權勸道。

“……母親放心,孩兒貪生怕死,自不會自尋死路。只是對兄長,孩兒心中有愧,無顏相見,還煩母親為孩兒代勞。”孫權說著將古錠刀雙手捧著遞給了吳國太。

“仲謀,你願向朝廷請降?”吳國太不放心的確認道。

“母親,此事非是孩兒一人可做決定,為了守住這建鄴,呂蒙、蔣欽、朱治等人獻策獻力,如今想要開城獻降,也要徵詢一下他們的意見。”

“漢軍人多勢眾,建鄴不過是一座孤城,即便真能堅守一兩年,到頭來還不是會被攻破,呂蒙、朱治等人會反對你的決定?”

“母親啊,今時不同往日,孩兒這顆項上人頭還是有人想要拿去作為見面禮送人的。”孫權苦笑一聲答道。

“好吧,為娘只是個婦道人家,大事為娘不懂,只是不想看到你們兄弟相殘這才答應你兄長為他帶話給你,怎麼做決定還是你自己的事情。”吳國太見狀說道。

“多謝母親關心,孩兒定不叫母親失望。”孫權趕忙保證道。

……

從吳國太那裡出來,孫權立刻命人找來了周舫。自建鄴被漢軍圍困以後,周舫就一直在想方設法的與外界取得聯系,只是不管他派什麼人出城,都是石沉大海了無音訊。如今對於江東其他地方的具體情況,周舫也是一無所知。

得知孫權相召,周舫心裡不由咯噔一下,辦事不利讓他心裡沒底氣去見孫權,只是孫權是主公,他要見自己,周舫又找不到不去的理由。只得硬著頭皮隨著來人去了孫權的住處。

“主公,屬下辦事不利,還請主公責罰。”周舫見了孫權二話不說先請罪,想要爭取一個寬大處理。只是孫權卻叫周舫的態度給弄得哭笑不得,他本就沒有要處罰周舫的意思,叫周舫來見自己,也只是想要從周舫口中知道此時建鄴城中各世家有什麼異常舉動而已。

江東世家林立,但勢力最大的除孫家外,就數朱家。家主朱治的資歷僅次於程普、黃蓋、韓當三位已故的孫家老臣,其子朱然更是軍中大將,深受孫權重用。當然這些都已是過去,隨著顧、陸兩家家主在吳郡陷落以後潛逃出建鄴,孫權對朱家的態度大變,先是明升暗降的將朱治閒置,隨後又藉故奪了朱然的兵權,降為呂蒙的副將。如今建鄴被困,朱家上下也被困城中,但孫權並未因此而將朱家視為與自己是同一根繩上的螞蚱,反倒是將朱家視為最大的隱患。

常言說得好,蛇無頭不行,而朱家就是江東世家中有資格擔當領頭羊的家族。當年孫策攻略江東,正是得到了朱治率家族鼎力支持,才能在江東站穩腳跟,但如今江東危如累卵,孫權很擔心朱治會故技重施,為了朱家的利益將孫家作為朱家投靠朝廷的投名狀。

朱家不能輕動!守衛建鄴的守軍中朱家子弟有十幾人掌握著兵馬,一旦沒有真憑實據就動了朱家,那不用漢軍攻城建鄴就會因為內亂而陷落。不過雖不能立刻動手,但對朱家的監視,孫權卻絲毫不敢放鬆。周舫作為孫權手下頭號密探頭子,除了想方設法獲得有關外界的訊息外,最大的任務就是監視朱家的一舉一動。

建鄴城內江東世家眾多,但若是沒有朱家領頭鬧事,其餘的江東世家就不會伸頭,只會坐等城破以後才會與漢軍取得聯系。盯住了朱家,就等於是壓制住了城中的江東世家,也就將城中暴亂內亂的可能性減到了最小。

周舫知道自己所負責的事情關係重大,絲毫也不敢懈怠,此時聽到孫權詢問,連忙答道:“主公放心,屬下暗中安插在朱家的眼線並沒有回報任何對主公不利的訊息。”

“……那些眼線可靠嗎?”孫權問了一句。

“可靠,那些眼線都是屬下精挑細選,對主公的忠誠不用懷疑。”周舫聞言趕忙保證道。

“周舫,繼續讓眼線嚴密監視朱家,同時你調些人來我府中,暗中將我府中的人排查一番。”

“……主公,難道府中有人搗鬼?”

“莫問,你只需依令行事,切記不可暴露,一旦暴露我可是絕對不會承認。”孫權不放心的叮囑道。

“屬下明白。”

……

建鄴城西的朱家

過去的朱家大門口常常是門庭若市,熱鬧非凡。朱家是江東的老牌世家,又因為朱治下準了孫策這一注而在江東世家中脫穎而出。那些想要交好、拉攏、託關系的人自然就如同圍著臭肉打轉的蒼蠅一樣圍著朱家轉。

但隨著朝廷兵馬過了江東,還來朱家作客的人就少了一半,而等到孫策攻取了吳郡以後,朱家門前就變得門可羅雀了。

朱家朱家朱治這輩子下對了一注,同樣也下錯了一注。孫策攻略江東的時候朱治下對了,但等到孫權成為江東之主的時候,朱治又下錯了。與孫策的舅舅吳景不同,朱治選擇支援孫權,如今孫策殺回了江東,當初被孫權打壓閒置的吳景也就藉此翻身,而被孫權重用的朱家,也隨著孫權的勢微而被人疏遠。

風水輪流轉,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生都能順風順水,總會有倒黴崴腳的時候。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所做的任何決定負責,就算你不想負,也會有人幫著你逼著你來負。孫權要倒黴了,作為孫權的支持者朱家,自然也要跟著倒黴。

但朱治卻並不想為孫權陪葬,世家大族,家族利益為先,個人的榮辱不值一提。眼看孫權即將敗亡,朱治為了朱家的未來,自然捨棄孫權如同丟掉一塊用過的抹布,只不過想要捨棄並不代表就能捨棄掉。朱家是孫權的頭號支持者,想要撇清與孫權的關係,談何容易。這就不是一句話就可以辦到!除非當今聖上開口,否則孫權倒黴以後首先遭殃的必是朱家。

為了避免遭到朝廷的打壓清算,朱治想方設法的與朝廷取得了聯絡,而朝廷對於朱家的投誠卻並不太感興趣。沒辦法,朱治下手還是晚了點,顧、陸兩家早在他之前就與朝廷建立了聯絡,憑藉同門之誼以及陸遜這個上任陸家家主,顧、陸兩家已經是上了朝廷那艘大船,可以悠閒的看著還待在孫家那艘快要沉沒的破船上為了上船著急跳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治並不在乎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關心的只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就如當年選擇支援孫策一樣,朱治考慮事情的出發點就是維護自家利益,孫策遇難轉投孫權,同樣也是這個道理。

只是到了現在,這條路似乎走不通了。朱家想改換門庭,不僅要得到朝廷的首肯,更要提防孫權的暗算。孫策、孫權別看是親兄弟,但性情卻是大不相同,相比起孫策,孫權明顯要更加心黑手狠。孫策狠只是對待敵人,而孫權的狠不僅僅是針對敵人,而是針對所有擋了他路的人。

朱家想要借孫權的人頭作為投靠朝廷的投名狀,那就不能不考慮一旦事洩會遭到孫權什麼樣的報復。如今朱家在建鄴的號召力已經大不如前,軍中雖有十幾名朱家子弟手中有兵,但那數量並不多,而且那些人也並不是身居要職,難以為朱治提供有力的幫助,頂多也就是敲敲邊鼓,吶喊助威。

朱治相信,若不是朱家過去在江東世家中的聲望,此番作為世家領頭羊的人未必就會是自己。其餘各家的心思朱治明白,他們並非相信朱家,只是別無選擇。過去在孫權打壓顧、陸兩家的時候,這些人充當了急先鋒,得到了不少好處,而現在顧、陸兩家峰迴路轉,這些人即便登門也不會招人待見。

對於這些見風使舵的人,朱治是發自內心的瞧不起,哪怕他同樣也是個見風使舵的人,對於那些“同行”,他依舊瞧不上。只不過眼下無人可用,這才勉為其難藉助這些人為自己造勢。

想要投靠朝廷,最大的障礙無疑便是建鄴城中的孫權,只要除掉了孫權,江東的戰事便可以宣告結束,呂蒙、蔣欽等人雖然手握兵權,可一旦失去了主公,他們估計也會作鳥獸散。

之所以不對孫權下毒手,並非朱治還顧念與孫家的舊情,而是他直到現在還沒與朝廷談妥。前面已經提到了,朱治是個以家族利益為重的人,江東重歸朝廷治下,原有的江東勢力必會進行重新洗牌,作為僅次於孫家的江東第二世家,朱家肯定會遭到朝廷的打壓,而朱治所求的,就是朝廷能夠下手的時候輕一些,讓朱家少一些損失。

可今時不同往日,朝廷對江東的實際控制已經超過了八成,困守建鄴的孫權以及江東世家代表並不知道,在漢軍包圍了建鄴以後並沒有停歇腳步,除了留下一部分人馬繼續圍困建鄴外,漢軍各路人馬分兵出擊,繼續攻略江東剩餘還未歸順朝廷的郡縣,眼下除了建鄴外,也就只有被賀齊長子賀達所控制的會稽還沒被朝廷兵馬接管,不過從賀達對朝廷的態度來看,朝廷兵不血刃的拿下會稽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預感到自己能夠利用的時日已經不多的朱治不得不加快了行動的速度,爭取要在朝廷發動對建鄴的總攻之前搞定孫權,為朱家日後與朝廷的談判中贏得一定的主動。(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