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朝(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朝(四)

“那有如何?新世家,新貴族多了就多了,有句俗話說的好,新的不來,舊的不去。魏大人,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李峰說道。

魏徵道:“老夫不知道,只是老夫很好奇,為何藍田侯一定要讓商人的子嗣參加科考?”

李峰笑了笑,道:“這好處就多多了。”

“願聞其詳。”

李峰面具肅穆之色,沉聲道:“好處非常多,第一點,商人的子嗣們從小教授過正規的教育,可以說他們的學識一點也不比大儒交出來的差。

別不信,我有兩個弟子,一個叫做上官儀,一個叫做李義府,他們兩個這次也會參加科舉。

我保證他們兩個不僅會高中,名次更是會在前三之列。”

“好狂妄,老夫從來沒有看過如此狂妄的小子了。”顏師古走了出來,“參與科舉的考生何其之多,高中就已經非常不易,更何況是前三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顏師可能不懂了,藍田侯一定想要透過自己的關係,給他的弟子鋪路。”崔意說道。

其他人紛紛點頭,眾所周知,科舉有很多漏洞,但是一直沒有辦法解決漏洞。

現在李峰說他的弟子能進入前三,除了利用這漏洞給弟子鋪路之外,他們實在想不出其他的辦法。

李峰冷笑一聲,道:“看來崔氏沒有少為一家人鋪路,我很懷疑崔意你這個官到底是不是因為走了後門才擁有的。”

“李峰,你不要胡說八道,我是陛下特封的人才,是不需要經過科考的。”崔意大聲怒道。

“哦。原來真的是走了後門的。”李峰一幅恍然大悟的說道。

崔民幹沉聲道:“藍田侯,請不要信口開河。”

“我信口開河嗎?”李峰笑眯眯的說道,“難道不是因為你崔氏將崔意的才能吹的天花亂墜,然後花了一點錢,讓他有了名聲,又有了才學。

然後經過一陣子發酵,整個長安的人都討論他,隨後陛下知道了,觀察了一下,覺得是個人才,於是下旨讓他做了官。

可是他做官後,有什麼功勞嗎?恐怕沒有吧,說不定一開始怎麼處理事情都不知道。

下了幾道烏龍命令,導致自己的手下們怨聲載道。

哦,這可能還不止,你身為崔氏家族的人,在你屬下面前一定經常趾高氣昂的。

嘖嘖,好在你不是我的上司,不然我一定會受不了,暴揍你一頓,讓你知道做人要謙虛。”

“你、你胡說八道。”崔意緊張的厚道。

“我胡說八道,那你怕什麼,都滿頭大汗了。”李峰嘲笑道。

“夠了。”崔民幹沉聲道,“藍田侯,現在我們說的是商人子嗣參加科考之事,不要扯開話題。”

李峰聳了聳肩,道:“也對,扯的有些遠了,那就繼續說讓商人們的子嗣參加科考的好處吧。

剛剛第一點,說商人們的子嗣的才華十分出眾,不管你們是否贊同,可以去打聽一下。

第二點,就是對方的老子有錢,朝廷萬一發生什麼天災人禍,需要錢財支援,我相信這群商人會非常慷慨,比那些摳門的世家好的太多太多了。

第三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朝廷允許商人之子參加科考,也就是給商人一個保障,那麼越來越多的商人會崛起,大唐也就會越來越富有,越來越強盛。”

“藍田侯,商人多了,那誰來種地,誰來工作,誰來當兵?”魏徵再次老話重提。

李峰笑了笑,道:“魏大人,你可知道大唐有多少人口?”

“三百萬戶左右,一千多萬人。”魏徵說道。

“一千多萬人呢,咱們去掉孩子和不會動了的老人,滿打滿算,算他八百萬人。

請問魏大人,這八百萬人有多少人是農民?多少人是商人?多少人是工人,多少士兵?”

“這有什麼關係嗎?”魏徵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李峰大聲說道:“當然有關係,我是在告訴魏大人,大唐有很多人,不是誰都能當商人的。

就像魏大人,你想當商人,我敢肯定,你會賠光所有的錢,,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

可是,如果真的有經商頭腦的人去做生意,我們又為什麼要遏制他,讓他稱有有錢的商人,讓大唐互通有無,增加朝廷的賦稅,同時養活更多的人不好嗎?

我再問一個問題,不知道魏大人能不能給我一個答案?”

“請問。”魏徵說道。

眾人也側耳傾聽,他們發覺李峰說的很有道理,就算不遏制商人,任其發展,又有多少人會成為商人,不懂經商的人,最後賠光了錢,還不是成為一個農民或者工人。

有經商頭腦的人,一旦賺錢了,地方增加了賦稅,這都是功績。

他們此時非常好奇李峰會問什麼問題。

李峰不知道眾人的想法,緩緩說道:“地方上每次有天災人禍發生,是不是都有朝廷賑災?有沒有流民產生?”

“是,都是有朝廷發放賑災款項,有地方上組織賑災,就算如此,每年都會產生無數流民。這也是朝廷最頭疼的地方。”

“那朝廷是怎麼做的?”李峰又問道。

“當然是勸他們返鄉,然後給予土地,糧種,減免賦稅等等。”魏徵簡要的回答道。

李峰道:“朝廷損失很大吧。”

“為了百姓,朝廷損失再大又算什麼。”魏徵大義凜然的說道。

李峰點頭道:“可如此措施下,大唐依舊有很多百姓成為乞丐,很多百姓餓死。”

“這是老夫的錯,朝廷的錯。”魏徵垂下頭,羞愧的說道。

李峰頷首道:“沒錯,是你的錯,是朝廷的錯,如果你們不抑制商人的發展,那麼天下的乞丐會減少,餓死人更是開玩笑了。”

“此話怎麼說?”

“很簡單,商人做生意,他就會有作坊,他們就需要人手。就說長安和洛陽吧,現在上市公司的工廠越來越難招到人了。

可是長安和洛陽卻有一批人,無人問津,你知道是誰嗎?”

“乞丐?”眾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聰明。”

眾人翻了翻白眼,這答案簡直就是明著告訴大家,不知道才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