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煬帝紀》白話文版(下)【請勿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業八年(61)正月初一,大軍集結在涿郡。

任命兵部尚書段文振為左侯衛大將軍。

初二,下詔書說:天地對人類有大恩大德,也要在秋季降落濃霜;聖賢對人民極為仁愛,也要把武備戰爭的事寫在法典上。

因此知道自然界所以有天氣寒冷草木枯落,意思是表明天地無私;帝王之所以動用干戈,大概都是出於不得已。

版泉、丹浦之戰,無不是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征服暴亂顛覆昏君,全是順應人民的行動。

何況在甘地原野誓師討伐有扈,夏啟承繼了大禹的事業;在商地郊野責問殷紂罪過,周發完成了文王的志願。

借鑑前代記載,征服昏王的使命恰好落在朕的肩上。

我堂堂隋朝膺受了神靈的旨意,尊有天地人三才而立德治國,統一天地四方而成為一家天下。

我管轄的封疆到的地方,已在細柳、盤桃之外;聲威教化所及,包括了紫舌、黃枝等地。

遠方歸順,近處安定,無不協和,功業告成,政治穩定,在此已成為現實。

然而高麗這小小醜類,卻糊塗昏憒不肯恭順,聚集在勃海,碣石之間,多次吞食遼水、犭歲地之境。

雖然漢、魏兩代一再誅討殺戮,他的巢穴暫時傾覆,但由於世事多難,關山阻隔,高麗部族得以再次集聚。

從前他們聚集於河川湖澤,流傳繁衍直到如今。

眼看那華夏的土地,將淪滅為夷狄的邦國。

經歷了長久歲月,他的罪惡已滿盈,上天的原則是降禍給惡人,看來高麗滅亡的徵兆已顯現。

他們攪亂綱常敗壞道德,無法完全弄清;掩蓋過錯懷藏邪惡,只覺日日不夠。

朝廷的文書告示,從未當面接受,朝拜皇帝的禮儀,不肯親自參與。

招誘接納逃亡叛變之徒,沒有辦法弄清其數。

這類人充斥邊地,使邊防哨所勞碌不堪,邊關巡夜的木梆子時常報警,不得安寧,人民因此而荒廢生業。

從前加以討伐,天網疏漏,既寬免了他先前被擒後應遭的誅戮,又未讓他接受最晚所應得的刑罰,竟然不感念皇恩,反而經常作惡。

於是糾合契丹的同夥,掠殺我海防人員,穿上....族的衣服,侵襲遼西。

又青丘國以外地區,都全來貢,碧海之濱,一起實行我隋朝的曆法。

高麗竟又搶奪他人獻給天子的財寶,阻攔隔絕人們的往來,肆虐危及無辜,使那些誠心歸順的人遭禍害。

天子的使臣奉命出使,來到海東,沿途停留的地方,多經過屬國的境土。

而高麗竟然堵塞道路,拒絕帝王派出的使臣,簡直沒有侍奉君上的心思,這難道是做臣下應有的禮節!這種現象如果可以忍受,那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的呢!而且高麗國法令苛刻嚴酷,賦稅繁重,強臣豪族,都把持著國家的權力。

他們結黨營私,這已形成風俗。

公開行賄,猶如市場上做買賣,人民的冤枉得不到昭雪,又加上連年兇災,家家餓肚子,征戰不停,無盡無休地服徭役,為運輸物資耗盡了精力,身死野外拋屍於溝壑。

百姓憂怨痛苦,不知道依從誰才好?國境之內,人民哀怨惶恐,實在承受不住這些沉重的災難。

他們回顧往事,而對國內當前的景象,都各懷保全性命的打算,老人幼兒,都發出了慘痛的嘆息。

如今朕視察風俗,來到幽州北部,慰問人民,責問罪臣,不必等待第二次駕臨了。

於是親自統領軍隊,以制裁違逆王命的諸侯,拯救面臨危險的人民,順從天意,消滅這些不守法的醜類,繼承先賢的謀略。

現在應當命將出征,分發旌旗上路,大軍要如迅雷震擊一般突襲勃氵解,像閃電掠過一樣飛過夫餘。

擺好隊伍,誓師然後出發,三令五申,要有必勝把握才開戰。

左路第一軍往鏤方道,第二軍往長岑道,第三軍往海冥道,第四軍往蓋馬道,第五軍往建安道,第六軍往南蘇道,第七軍往遼東道,第八軍往玄菟道,第九軍往扶余道,第十軍往朝鮮道,第十一軍往沃沮道,第十二軍往樂浪道。

右路第一軍往黏蟬道,第二軍往含資道,第三軍往渾彌道,第四軍往臨屯道,第五軍往候城道,第六軍往提奚道,第七軍往踏頓道,第八軍往肅慎道,第九軍往碣石道,第十軍往東日施道,第十一軍往帶方道,第十二軍往襄平道。

凡是此次出征的各軍,首先要遵循朝廷的作戰方略,然後絡繹出發,在平壤會師。

我軍將士無不像豺豹那樣勇猛,具有百戰百勝的雄心,眼睛一瞪就會使山嶽崩塌,大聲怒吼就會讓風雲升騰,同心同德,猛士俱在。

朕親自擔任元帥,為軍隊指揮排程,渡過遼水向東進發,沿著大海西邊進軍。

解救邊遠地區處境極端困苦危急的人民,慰問亡國之民的疾苦。

此外,那些輕裝前進遊動於敵軍的空隙中的部隊,應當見機行事,趕赴戰場,藏好鎧甲,銜枚噤聲,出其不意進行突然襲擊。

還有海上一路軍隊,船隻首尾相接,長達千里,風帆高揚,迅如閃電,鉅艦賓士,疾若雲飛,大小船隻截斷氵貝江,逕直開赴平壤,敵人躲進島嶼的希望已絕,像青蛙那樣藏入廢井的路子已斷。

其他隨朕出征的異族部隊,無不拉弓待發,微、盧、彭、濮等地的軍隊,不用商量就眾人一辭。

依仗天意,討伐叛逆,人人都百倍勇敢,憑藉這樣壯大的隊伍來同敵人作戰,那勢頭就等於摧枯拉朽。

然而,實行王道的軍隊,它的宗旨在於制止殺戮,聖人教誨我們,如果一定要動用武力,也只是打敗兇殘的人,使其不能作惡。

上天懲罰有罪的人,本在處治元兇,至於多數人的毛病,作為脅從就不必懲處了。

假如高麗首領高元以泥塗首,到軍營門口請罪,到司寇那裡去自首的話,就應解開他的綁繩,燒掉棺材,擴大給他的恩惠。

其餘臣民歸附朝廷恭敬順從的,都要加以安慰撫卹,讓他們各安其業,根據才能予以任用,不要有夷夏的分別。

軍營駐紮的地方,務必整齊嚴肅,禁止攪擾百姓,做到秋毫無犯,宣告朝廷為何施恩恕罪,向他們說明怎樣才能遠禍求福。

如果他相助為惡,抗拒官軍,那麼依照國家的刑法,將使他們中不再有存活的人。

以上種種,要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這才符合朕的心意。

這次出兵總共有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稱二百萬人,那些運送物資的人還要加倍。

癸未,第一軍出發,四十天後,所率部隊才全部上路,旌旗綿亙千里。

近古以來,出兵打仗從來沒有這麼盛大的規模。

十五日,任命右侯衛大將軍衛玄為刑部尚書。

二十四日,內史令元壽去世。

二月初四,下詔書說:“朕在燕地觀察民風得失,在遼河之濱興師問罪。

文臣武將,同心協力,助手親信,均思奮勉,無不手持兵器為王室盡力,舍家服役,家中糧倉裡沒存多少糧食,又耽擱了播種栽植的家活。

朕因此戎慎恐懼,老惦念著那些匱乏的人家。

雖然以素食果腹的民眾,忘卻私利,但對那些愉快受命、離家遠征的人應當給予優厚的待遇。

眾位出征的人,凡副一品以下應募的勇士以上人員的家屬,郡縣應當經常慰問。

若有人糧食缺少,都應救濟。

有的家庭雖然有田地,但由於貧困體弱而不能自力耕種,可鼓勵督促成年男子多的富裕人家相助。

要使留守的人有豐厚的貯積,服役在外的人無後顧之憂。”十二日,司空、京兆尹、光祿大夫觀王楊雄去世。

三月十二日,兵部尚書、左候衛大將軍段文振去世。

十四日,皇上到軍中。

十五日,兩軍在遼水橋對陣。

十九日,大軍遭敵軍抵抗,未能渡過遼水。

右屯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麥鐵杖,虎賁郎將錢士雄、孟金叉等,皆戰死。

十五日,皇上車駕渡過遼水。

兩軍大戰於東岸,擊破賊軍,進兵圍困遼東城。

乙未日,皇上大休息,看到兩隻鳥,有一丈多高,白身紅足,無拘無束地在水中游泳。

皇上感到驚奇,命畫工描繪它,並立銘碑頌讚。

五月初四,納言楊達去世。

當時眾將領各奉皇上的凡事都必須奏聞的旨意,不敢自尋機會出擊。

不久高麗各城都固守,攻打不下來。

六月十一日,皇上到遼東城,怒責諸將領。

車駕停留在城西邊數里地,又到六合戰。

七月二十二日,宇文述等在薩水打了敗仗,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

各路軍隊全部被打敗,將帥奔亡逃回的僅兩千人。

癸卯,全軍撤回。

九月初三,皇上到東都。

十二日,下詔書說:“軍務與政事有不同的法度,文臣武將有不同的作用。

匡扶危險,拯救急難,則霸道興盛;教化人民,養成良好習俗,就以王道為貴。

當治理亂世之時,屠夫商販可以上朝秉政,而在昇平的時世,只有掌握經學才能入仕。

周文王在滅紂締建豐都時,儒生不能加入朝官的行列,漢光武帝建武時的朝廷,有武功的大臣不參預治國的職事。

我隋朝立國之初,三方未曾統一,四海還在交戰,無暇顧及文治教化,惟有崇尚武功。

當時設立官位,分別職守,很少根據才能授給,在朝廷治理人民的人,乃是根據功勳大小依次授用,這些官員無非選拔於軍隊,來自武夫,學習的道理,既未曾學習,處理政務的方法,因此也無處可取。

是非不明在於自身胡塗,刑賞大權被下屬專擅。

貪汙受賄,不知綱紀,敗壞政治,危害人民,實由於這個原因。

從今以後,各個被授給勳官的人,都不得再給文武職務。

希望遵循改弦更張的原則,採取類似調瑟的辦法,尋找裁剪能手,才不會損傷美錦。

如果吏部總給上述人員擬定文武職務,御史即應檢舉彈劾。”十月初八,工部尚書宇文愷去世。

十一月初三,以宗室之女華容公主嫁給高昌王。

初五,光祿大夫韓壽去世。

初八,敗將宇文述、於仲文等一併除去名籍,成為百姓。

斬殺尚書右丞劉士龍來向天下謝罪。

這一年,天下大旱,瘟疫流行,許多人病死,崤山以東地區尤為嚴重。

密令江、淮以南各郡官員察看民間少女,相貌品質端莊秀麗的,每年進獻朝廷。

大業九年(61)正月初一,徵調天下兵士,招募百姓為敢死隊成員,在涿郡集結。

初七,賊帥杜彥冰、王潤等攻陷平原郡,大肆擄掠後離去。

十六日,在禁衛軍中設定折衝、果毅、武勇、雄武等郎將官,以統領敢死隊。

二十日,平原李德逸聚集幾萬人,人稱“阿舅賊”,在崤山以東地區進行搶掠。

靈武人白榆妄,人稱“奴賊”,專門劫掠牧馬,北連突厥,隴西地區多受其害。

皇上派將軍範貴去討伐他,連年未能戰勝。

戊戍日,實行大赦。

己亥,派代王楊侑,刑部尚書衛玄鎮守京城。

辛丑日,任命右驍騎將軍李渾為驍衛大將軍。

二月十五日,濟北人韓進洛聚集數萬人為強盜。

十八日,恢復宇文述等人的官職爵位。

又調兵征討高麗。

三月初二,濟陰人孟海公起兵為盜,人數多達數萬。

初三,派十萬成年男子修築大興城。

初四,駕蒞遼東。

命越王楊侗、民部尚書樊子蓋留守東都。

二十六日,北海人郭方預聚集徒眾為盜,自稱盧公,人數多達三萬,攻破郡城,大肆擄掠後離去。

四月二十七日,皇上渡過遼水。

二十九日,派宇文述、楊義臣率部奔赴平壤。

五月初四,熒惑星切入南鬥。

初六,濟北人甄寶車聚集萬餘人,騷擾掠奪城鎮。

六月初三,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反叛。

丙辰,玄感率部逼近東都,河南贊務裴弘策進行抵抗,反被賊兵打敗。

二十六日,兵部侍郎斛斯政逃亡到高麗。

二十八日,皇上率軍撤退。

高麗侵擾後軍,命令右武衛大將軍李景殿後抵禦。

派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左候衛將軍屈突通等駕驛站車馬回國,調兵遣將討伐楊玄感。

七月初七,命令各地派人修築城防,保護縣府驛站。

十一日,餘杭人劉元進舉兵造反,人數多達數萬。

八月初一,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等在閿鄉打敗楊玄感,殺了他。

餘部全部平息。

初二,吳人朱..、晉陵人管崇,聚眾十萬餘人,自稱將軍,侵犯江東。

初三,決定敢死隊員的家庭免除租稅徭役。

初六,詔令郡縣城距離馳道超過五里以上的,要遷移到馳道附近。

初七,規定反賊家產全部沒收,反賊家人沒官為奴。

賊帥陳慎等三萬人,攻陷信安郡。

二十日,司農卿、光祿大夫、葛國公趙元淑因犯罪被誅殺。

九月初八,濟陰人吳海流,東海人彭孝才一同起兵當強盜,多達數萬人。

庚辰,賊帥梁慧尚率領四萬人,攻陷蒼梧郡。

二十二日,皇上駐紮在上谷,因供給費用不足,皇上大怒,免去太守虞荷等人的官職。

二十六日,東陽人李三兒、向但子起兵作亂,多達萬餘人。

閏九月二十八日,駕蒞博陵。

二十九日,皇上對侍奉左右的人說:“朕過去跟隨先帝在此處與人應酬時,才剛剛八歲,光陰易逝,很快過了三十六年,追思往日生活,已不可再得了!”話未說完,就淚流滿面,低聲哭泣,侍臣衛士們都感慨流淚,浸溼了衣襟。

十月初七,賊帥呂明星率領幾千人包圍東都,虎賁郎將費青奴出擊並斬殺了明星。

十五日,下詔書說:“博陵從前叫定州,地處要衝,先帝曾普遍考察建立基業的地方,這地方先王的德化深遠,所以認為它超過幽地的風尚,義高於舜住過的姚邑。

我巡視撫慰百姓,來到這一邦國,瞻望郊野民宅,追思前代它澤及百姓,所以想尊崇這建立基業的地方,使它的名稱高貴顯赫,以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好事業。

可把博陵改名為高陽郡,赦免境內死罪以下犯人。

免除一年徭役。”於是徵召高祖時代的老官吏,都衡量其才能授予職務。

二十二日,任命納言蘇威為開府儀同三司。

朱..、管崇推舉劉元進為天子。

皇上派將軍吐萬緒、魚俱羅去討伐他們,連年不能戰勝。

齊人孟讓、王薄等聚眾十餘萬人,佔據長白山,攻擊搶掠各郡,清河賊張金稱聚眾數萬,渤海賊帥格謙自稱燕王,孫宣雅自稱齊王,聚眾各十萬人,崤山以東深以為苦。

丁亥,任命右侯衛將軍郭榮為右侯衛大將軍。

十一月初九,右侯衛將軍馮孝慈在清河討伐張金稱,反被張金稱打敗,孝慈戰死。

十二月十五日,對楊玄感之弟朝請大夫楊積善及黨羽十餘人,執行車裂酷刑,再焚屍揚灰。

示八日,扶風人向海明起兵作亂,自稱皇帝,立年號白馬。

派遣太僕卿楊義臣率兵打敗了他。

大業十年(614)正月十五日,以宗室之女信義閨主,嫁給突厥曷娑那可汗。

二月初三,命令百官商議進攻高麗的事,幾天當中沒有敢說話的。

二十日,下詔書說:“盡力以事君王的事務,投身於戰爭,都是出於舍身取義,無不勤勉忠誠,犧牲在草澤之中,棄屍於原野之上,感慨追念這些,我心中常充滿了悲痛之情。

往年出兵,興師問罪,將至遼水之濱,由朝廷制定的克敵制勝的謀略,都有進退去留的部署。

然而楊諒胡塗兇惡,不懂得成敗的關鍵,高赹剛愎兇暴,根本沒有智謀,他們統領三軍如同兒戲,把士兵的生命看成同小草一樣輕微,不遵守作戰的常規,以至留下了屈服敗退的結局,讓士兵們死亡慘重,來不及掩埋屍骨。

現在應當派使者分道收葬陣亡士兵,在遼西郡設祭壇,建一所道場。

把恩惠施加於九泉之下,期望能安撫墳墓中的冤魂,使恩澤降及枯骨,以此來弘大仁者的恩惠。”二十三日,下詔書說:黃帝進行了五十二次戰爭,成湯發動了二十七次征討,這才使王德施加於諸候,號令頒行於天下。

盧芳乃小股盜賊,漢高祖尚且親自征討,隗囂雖然已是殘餘勢力,漢光武帝還親自登隴地西征。

難道不正是為了剷除暴虐,停止干戈,先辛勞然後安適嗎?我繼承了帝王的事業,統治著全國各地,凡是日月所能照臨,風雨所能浸潤的地方,誰不是我的臣民?怎能隔斷聲威教化?小小的高麗,偏居在邊遠地區,囂張貪婪,輕慢不恭,掠取我邊疆財富,侵襲我城鎮居民。

因此我去年出兵,問罪於遼水、碣石,在玄菟射死兇殘的首惡,在襄平誅殺貪暴的元兇。

扶余各部,風馳電掣,追逐逃敵,一直越過氵貝水,再者海上乘船,直衝敵腹心之地,焚燬他的城郭,汙損他的宮室。

高元囚首服罪,押送至營門,隨即請求入朝,到司寇處聽從治罪處罰。

我已允許他改正過錯,於是下令撤退軍隊。

然而高元卻經常作惡,不思悔改,貪圖逸樂,就像服毒藥自殺。

這等惡行如可容忍,那還有什麼不可容忍!即可分別命令六軍,從各道同時進兵。

我應當親自掌握武道,指揮眾軍,在丸都喂馬備戰,在遼水閱兵示威,順應天意在海外誅殺頑劣,解救處境極困苦的人民。

進行征戰是為了糾正邪惡,闡明德威來誅滅他,只剷除元兇,其餘人等不予追究。

如有人能認識到存亡的道理,領悟安危的預兆,翻然悔悟,北面稱臣,可以得到福佑。

如果與敵人狼狽為奸,抗拒朕的軍隊,我軍將如燎原大火,所到之處,堅決懲處,決不寬恕。

主管官員適時宣佈我的詔令,使他們全都知道這一精神。

二十九日,扶風人唐弼起兵反朝廷,人數多達十萬,推舉李弘為天子,自稱唐王。

三月十四日,皇上到涿郡。

二十五日,駐紮在臨渝宮,皇上親穿軍裝,祭祀黃帝,斬殺叛軍,用其血來塗戰鼓。

四月初四,彭城賊張大彪聚集數萬人,駐守於懸薄山當強盜。

皇上派榆林太守董純打敗他們,殺了張大彪。

二十七日,皇上車駕駐紮在北平。

五月初三,下令各郡舉拔孝敬父母、順從兄長、操守廉潔的各十人。

初五,賊帥宋世謨攻陷琅笽郡。

二十三日,延安人劉迦論起兵反叛,自稱皇王,建年號為“大世”。

六月初五,賊帥鄭文雅、林寶護等三萬人,攻陷建安郡,太守楊景祥戰死。

七月十八日,皇上車駕駐紮在懷遠鎮。

二十日,曹國派使臣貢奉土產。

二十九日,高麗派使臣乞降,押送斛斯政請罪。

皇上十分高興。

八月初四,大軍凱旋。

初五,右衛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鄭榮去世。

冬十月初三,皇上回到東都。

二十五日,返回京城。

十一月初三,在金光門外肢解斛斯政。

十一日,在南郊祭祀。

十五日,賊帥司馬長安攻破長平郡。

二十一日,離石胡劉苗王起兵反叛,自稱天子,命其弟六兒為永安王,人數多達數萬。

派將軍潘長文去討伐,未能戰勝。

這一月,賊帥王德仁擁有數萬之眾,駐守林慮山當強盜。

十二月初九,皇上到東都去。

那一天,對天下實行大赦。

二十五日,皇上進入東都。

二十七日,賊帥孟讓率眾十餘萬,佔據都梁宮,皇上派江都郡丞王世充打敗了他,全部俘虜了他眾多的部屬。

大業十一年(615)正月初一,大宴百官。

突厥、新羅、....、畢大辭、訶咄、傳越、烏那曷、波臘、吐火羅、俱慮建、忽論、訶多、氵市汗、龜茲、疏勒、於閬、安國、曹國、何國、穆國、畢、衣密、失範延、伽折、契丹等國都派使臣朝貢。

初五,虎賁郎將高建毗在齊郡打敗賊帥顏宣政,俘虜男女數千人。

二十二日,大會蠻夷,表演魚龍蔓延百戲之樂,頒賞各不相同。

二月初五,賊帥楊仲緒率萬餘人攻北平。

滑公李景擊敗並殺了他。

初七,下詔書說:“設險守國,前代經典早已寫明這一道理,設定層層門戶抵禦***往昔的簡策上已有明確記載。

憑藉它可使國土安定,郡國安寧,禁絕邪惡,堅固根本。

然而近代由於戰爭頻繁,居民逃散,田地上沒有成群耕種的人,城郭沒有整治,遂使遊手好閒之人大量增加,偷盜搶劫行為屢發不止。

現在天下統一,海內安然,應當讓百姓全部築城而居,就近供給田地,使強弱互相容納,勞役合力互助。

這樣一來,穿壁翻牆的盜竊者將無處藏匿那些為非作歹的行為,蘆葦叢密之地也不得再聚集逃亡的罪人。

主管官員要準備好辦事條例,務令百姓各得其所。”丙子,上谷人王須拔造反,自稱“漫天王”,國號燕,賊帥魏刁兒自稱“歷山飛”。

各率十餘萬之眾,在邊塞聯合突厥,向南侵擾趙地。

五月初六,殺右驍衛大將軍、光祿大夫、成阝公李渾,將作監、光祿大夫李敏,並消滅他們的家族。

十二日,賊帥司馬長安攻破西河郡。

十八日,皇上駕臨太原,在汾陽宮避暑。

七月初九,淮南人張起緒起兵為盜,聚眾三萬。

二十一日,光祿大夫、右御衛大將軍張壽死。

八月初五,巡視北部邊塞。

初八,突厥始畢可汗率領數十萬騎兵,謀劃襲擊皇上,義成公主派使臣來報告事變。

十二日,皇上疾行雁門。

十三日,突厥圍困城池,官軍屢戰不勝。

皇上十分恐懼,想率領精銳騎兵突圍出去,因民部尚書樊子蓋堅持勸阻才放棄突圍的打算。

齊王楊..率西軍在崞縣築堡保護皇上。

二十四日,詔令天下各郡招募士兵,於是,郡守縣令各自率部趕來拯救危險。

九月十五日,突厥解除對雁門的包圍,撤走了部隊。

十八日,因特殊情況而赦免太原、雁門郡死罪以下犯人。

十月初三,皇上到達東都。

初十,彭城人魏騏駘聚眾萬餘人當強盜,騷擾魯郡。

十五日賊帥盧明月聚眾十餘萬,侵擾陳、汝地區。

東海賊帥李子通擁眾兵渡過淮河,自號“楚王”,建年號為“明政”,侵擾江都。

十一月二十七日,賊帥王須拔攻破高陽郡。

十二月二十日,有像斛那樣大的流星,墜入軍營,砸壞了攻城用的戰車。

二十二日,詔令民部尚書樊子蓋調關中兵士,討伐絳郡賊敬盤陀、柴保昌等,過了一年也不能戰勝。

譙郡人朱粲擁有數十萬人,侵擾荊襄,自稱“楚帝”,建年號為“昌達”。

漢南諸郡多被他攻陷。

大業十二年(616)正月初七,雁門人翟松柏在靈丘起兵,眾達數萬人,進攻附近各縣。

二月初二,真臘國派使臣進貢土產。

初八夜,有兩隻像雕的大鳥,飛入大業殿,停在御前的帳幕上,天明後飛走。

初五,東海賊盧公暹率萬餘人,據守在蒼山。

四月初一,顯陽門發生火災。

初七,魏刁兒部下的將領甄翟兒又自稱“歷山飛”,率領十萬之眾,轉而進攻太原。

將軍潘長文率兵討伐,反被打敗,長文戰死。

五月初一,有日蝕,是全蝕。

初八,大流星隕落在吳郡,變成石頭。

壬午日,皇上在景華宮求取螢火蟲,得到數斛,晚間皇上出宮遊山時,把螢火蟲放了,螢光照遍山谷。

七月初八,民部尚書、光祿大夫、濟北公樊子蓋死。

初十,皇上駕臨江都宮,命越王楊侗、光祿大夫段達、太府卿元文都、檢梭民部尚書韋津、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右司郎盧楚等人總管留守後方的事宜。

奉信郎崔民象以盜賊比比皆是為由,於建國門上表,勸皇上不宜巡遊。

皇上大怒,叫人先割去崔的下巴,再砍頭。

十四日,馮翊人孫華自稱“總管”,起兵當強盜。

高涼通守洗..徹起兵作亂,嶺南溪洞人大多響應他。

十五日,熒惑星停在羽林星座,一個多月才退去。

皇上車駕駐紮在汜水,奉信郎王愛仁因盜賊日益猖獗,勸請皇上返回西京。

皇上憤怒,殺了王愛仁,後繼續巡行。

八月二十一日,賊帥趙萬海率眾數十萬,從恆山出發,侵犯高陽。

二十八日,有鬥大的流星,出現在王良、閣道星座,聲音洪大好像城垣倒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二十九日,像甕一樣的大流星,出現在羽林星座處。

九月初四,東海人杜揚州、沈覓敵等作亂,人數達數萬。

右御衛將軍陳稜擊敗了他們。

初五,有兩顆枉矢星出現在北斗星座的魁星處,執行軌跡曲折輾轉像蛇的形狀,然後,彙集向南鬥星座。

初九,安定人荔非世雄殺臨涇縣令,起兵作亂,自號“將軍”。

十月二十六,開府儀同三司、左翊衛大將軍、光祿大夫、許公宇文述死。

十二月初一,鄱陽賊操天成起兵反叛,自稱“元興王”,建年號“始興”,攻陷豫章郡。

初三,任命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為開府儀同三司、行左翊衛大將軍。

壬辰,鄱陽人林士弘自稱皇帝,國號楚,建年號為“太平”,攻陷九江、廬陵郡。

唐公李淵在西河打敗甄翟兒,俘虜男女數千人。

大業十三年(617)正月初一,齊郡賊杜伏威率部渡過淮河,攻陷歷陽郡。

初五,勃海賊竇建德在河間的樂壽設立壇場,自稱“長樂王”,建年號為“丁丑”。

初十,賊帥徐圓朗率領數千人,攻破東平郡。

弘化人劉企成聚眾萬餘人當強盜,鄰郡感到苦惱。

二月初一,朔方人梁師都殺郡丞唐世宗,佔據郡城造反,自稱“大丞相”。

皇上派銀青光祿大夫張世隆公攻打他,反被打敗。

初七,賊帥王子英攻破上谷郡。

初八,馬邑校尉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起兵作亂,向北聯合突厥,自稱“定楊可汗”。

初九賊帥李密、翟讓等攻佔興洛倉。

越王楊侗派虎賁郎將劉長恭、光祿少卿房萴進攻他,反被打敗,十分之五六的官兵戰死。

十八日,李密自稱“魏公”,稱元年,開啟糧倉,賑救群盜,部屬多達數十萬人,黃河以南各郡相繼被他攻佔。

二十一日,劉武周在桑乾鎮打敗虎賁郎將王智辯,王智辯戰死。

三月初八,廬江人張子路起兵造反,皇上派右御衛將軍陳稜征討平定了他。

二十七日,賊帥李通德率眾十萬,侵擾廬江,左屯衛將軍張鎮州擊敗了他。

四月初三,金城校尉薛舉率眾造反,自稱“西秦霸王”,建年號“秦興”,攻陷隴右諸郡。

初九,賊帥孟讓,夜入東都外城,焚燒豐都市後離去。

十三日,李密攻陷回洛東倉。

十七日,賊帥房憲伯攻陷汝陰郡。

這一個月,光祿大夫裴仁基、淮陽太守趙佗等都率眾叛歸李密。

五月十二日,,夜間有大如甕的流星,墜入江都。

十五日,唐公李淵在太原興起義軍。

十七日,突厥數千人侵犯太原,唐公打敗了他們。

七月初四,熒惑星停在積屍星的位置。

初八,武威人李軌起兵造反,攻陷黃河以北諸郡,自稱“涼王”,建年號為“安樂”。

八月初三,唐公在霍邑打敗武牙郎將宋老生,將他斬首。

九月初一,皇上搜求江都百姓的女兒及寡婦,強行與他的隨從士兵婚配。

這一月,武陽郡丞元寶藏叛變,帶全郡歸降李密,並與賊帥李文相併力攻陷黎陽倉。

彗星顯現於營室星座。

冬十月初十,太原人楊世洛聚集萬餘人,侵犯掠奪城邑。

十九日,羅縣縣令蕭銑據縣反叛,鄱陽人董景珍據郡反叛,到羅縣迎接蕭銑,稱為“梁王”,攻陷附近的郡縣。

戊戍,虎賁郎將高毗在山監山打敗濟北郡賊甄寶車。

十一月初九,唐公進入京城。

十四日,唐公遙尊皇上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皇帝,改年號為“義寧”。

皇上在丹陽興建宮室,準備在江左退位。

有烏鴉來在帳幕上築巢,驅趕也不能止住。

熒惑星進入太微星座。

有石頭從長江浮入揚子。

陽光四射光芒如血。

皇上對此十分厭惡。

義寧二年(618)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虎賁郎將司馬德戡,元禮,監門直閣裴虔通,將作少監宇文智及,武勇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景,內史舍人元敏,符璽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孝本弟弟孝質,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城門郎唐奉義,醫正張愷等,率勇猛敢死的人作亂,進犯皇宮。

皇上駕崩於溫室,時年五十。

蕭皇後命宮人拆掉床板做棺材埋葬皇上。

宇文化及最後離開,右御衛將軍陳稜在成象殿奉侍皇上的靈柩,埋葬在吳公臺下,入殮之時,皇上容貌好像活著似的,大家都覺得奇怪。

大唐平定江南之後,將隋煬帝改葬於雷塘。

當初,皇上自認為憑藩王身份,按等次不應立為太子,於是常常掩飾真情,粉飾行為,用手段獵取虛名,暗中有奪取太子之位的計劃。

當時高祖非常寵信文獻皇后,而皇后忌恨侍妾。

皇太子楊勇在宮內有許多寵愛的侍妾,因此失去皇后的喜愛。

煬帝有兒子在後宮,他都不親自撫養,以表示自己別無兒女私情,以此來討好皇后。

對當權的大臣,他傾心同他們結交。

凡王宮中派使者來,無論貴賤,煬帝都委曲己意擺出一副奉承的臉色,再三贈以厚禮。

來來往往的婢女僕人,沒有不稱讚他仁厚孝敬的。

他又常常私下進入宮中,與文獻皇后密謀,楊素等人乘機勾結煽動,於是就弄成功了廢太子楊勇立楊廣的計謀。

自從高祖病危,以至父死居喪之際,他竟與母后婬亂無休。

高祖的陵墓剛修好,他就去各地巡遊,認為天下太平日子很久了,士卒兵馬正當全盛時期,心情激昂地仰慕秦皇、漢武的事業。

於是大造宮室,任意揮霍,極其奢侈,招募使者,分別派往極遠的地方。

各蕃國來京朝拜的,給予隆重的禮遇,賜給極豐厚的物品,如有不肯恭順從命的,就派兵攻打他們。

在玉門、柳城以外地區大興屯田活動。

向天下富裕人家抽稅,資助國家買軍馬,每匹馬價值十餘萬錢,富強之家十之八九因此而受凍捱餓。

煬帝的性格十分奸猾詭詐,所到之處,不願別人知道。

每到一個地方,總是幾路設定停留食宿之所,四海珍貴的食物,特殊的美味,水陸產品必須齊備,為採購這些食品,無論多遠也沒有不去的。

郡縣官員,爭先來進獻食物,貢物豐厚的晉爵升官,粗疏儉樸的受到懲處。

邪惡的官吏趁機大肆侵吞掠奪,致使朝廷內外財力枯竭,賦稅繁苛,民不聊生。

那時候的軍務與國政有很多事情要辦理,時間根本不夠用。

皇上正處在驕奢怠惰心態中,很厭惡聽到政務方面的事,冤屈的案件不得申訴處治,奏章請示很少決斷。

他又猜忌臣下,對誰也不信任,朝廷大臣有不合他心意的,必羅織罪名而消滅他整個家族。

所以像高赹、賀若弼等先皇的親信骨幹,曾參與謀劃指揮,張衡、李金才等王府舊交,而籌劃治理國家大事政績卓著。

對這些良臣,皇上或者厭惡他們耿直的性情,或者氣忿他們剛正的議論,給他們蒐羅些無根據的罪名,施以斬首的懲罰。

其餘的人或奉事君王盡禮,或正言直諫,盡忠而不顧自身,無辜無罪,出乎意料地被殺害的人,無法全部記述。

政事刑罰鬆弛紊亂,賄賂公開進行,沒有人敢直言上諫,國人懾於暴政,敢怒而不敢言。

六軍征戰不息,各種徭役繁多,服役遠行的不能回家,在家留居的失去生業。

人們餓極了就互相殘食,城鎮村落淪為廢墟,這都是因為皇上不撫卹百姓的緣故。

皇上東西遊玩,沒有固定的居室,常常因供應費用不足而預收幾年的賦稅。

他所到之處,只是與後宮的嬪妃享樂,唯恐時日不夠,竟招迎一些年老的婦女,朝夕在一起放肆地講那些醜惡汙穢的下流話。

又引來一些年輕人,讓他們與宮中婦女大肆婬亂,所有這些既不合法度,也不恭敬,皇上卻以此為歡娛行樂。

疆土境域之內,盜賊蜂起,搶劫掠奪部下僚屬官吏,攻陷城鎮大肆屠殺,皇上身邊侍臣互相掩蓋真相,隱瞞盜賊數目不把實情告訴皇上。

間或有人說盜賊很多,立即遭到嚴厲追問責罰,各自為求苟且免禍,上下互相矇騙,所以常常出兵打仗,失敗喪亡的事相繼發生。

戰士們盡力作戰,從不給獎賞,百姓們無罪,卻都遭屠殺。

民眾憤怒怨恨,天下土崩瓦解,煬帝直到被拿捉時他還沒有醒悟呢!史臣說:煬帝在少年時代,早有好名聲。

向南平定吳郡、會稽郡,向北打退匈奴,在諸兄弟中,名聲業績特別顯著。

從這時起,他就掩飾真情,偽裝面貌,肆行其邪惡,所以得到文獻皇后的鍾愛,文帝也改變想法,上天開始降下禍亂,於是他當上了太子,繼而登上了皇帝寶座,承繼了大明的美善的命令。

領土比三代寬廣,聲威振及八方極遠之地,單於入朝跪拜,越裳經過輾轉翻譯來通好。

赤仄之類錢幣,在京都內流溢,腐爛變質的粟米,堆積在塞下。

倚仗國家富強的資財,想放縱那無盡的慾望,認為殷、周的制度狹小,崇尚秦、漢的規模。

仗恃才能自我誇耀,用倨傲兇狠來顯示德性。

內心充滿邪惡驕躁情緒,外表上卻擺出凝重簡樸的姿態。

以冠服嚴整來掩飾他的邪惡,剷除諫官來遮掩他的過錯。

貪戀酒色毫無節制,法規程制定得愈加詳明,教化中斷,絕禮、義、廉、恥四維之權,刑罰裡參用了斷耳、截鼻、宮、黥、大辟五種酷刑。

鏟鋤誅殺親骨肉,屠戮剿滅忠良之人。

受賞賜的看不到他有什麼功勞,被殺戮的不知犯了什麼罪。

驕狂氣盛的軍隊多次出動,大興土木,工程不息。

頻繁出擊北方,三次駕臨遼東,旌旗綿延萬里,苛捐雜稅多種多樣,奸猾官吏侵奪掠取,人民不能活命。

於是用緊急的命令、猝發的條文去騷擾百姓,用嚴厲的刑法來對付百姓,用軍隊的威武來督察百姓,從此就海內騷動不安,民不聊生了。

不久,楊玄感發動黎陽之亂,匈奴又有雁門之圍,天子正捨棄中原,遠赴揚、越。

奸賊趁空作亂,強弱互相侵犯,關卡橋樑關閉不通,皇上的車駕去而不回。

加上征戰頻繁,饑饉連年,人民流轉離散於道路,輾轉死亡在大溝深谷中的,已達十分之八九。

於是,這些飢寒交迫的百姓相聚在蘆葦叢生的地方,聚眾起事的多如蝟毛,大的造反隊伍則跨州連郡,稱帝稱王,小的造反隊伍就千百人會合為群,攻城掠邑,血流成河成澤,死人如亂麻堆積,做飯的來不及把骨頭劈開就做柴禾燒,飢餓的人沒空閒交換兒子就把他們當飯吃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茫茫九州的土地,都成了麋鹿的場苑,滿懷恐懼的平民百姓,都充當了長蛇大豬的飯食。

四面八方,萬里之外,告急文書,相連不斷,仍然認為那是小竊小盜,不值得擔憂,上下相互矇騙,設有誰願意考慮這動亂局面。

煬帝仍然像蜉蝣一樣,享盡徹夜的歡樂。

國家土崩瓦解,猶魚腐爛,煬帝惡貫滿盈,罪孽深重,普天之下,沒有人不是他的仇敵,左右侍奉他的人,似乎都變成了敵國。

他最終也未醒悟,同那望夷宮前被殺的秦二世一樣,於是以天子這樣尊貴的地位,而死在一個人手中。

億兆人中沒有對煬帝感恩的人,九州沒有救援王朝的軍隊。

他的子弟同時遭誅殺,屍骨暴露街頭而無人掩埋。

國家衰落,嫡庶子孫,全部滅絕。

自從有文字記載迄今,宇宙分崩離析,生靈塗炭,帝王身死國滅的,還沒有比這更嚴重的。

《尚書》說:“天作孽,還可以逃避;自作孽,就不可能逃避了。”《左傳》說:“吉兇禍福,緣由在人,怪異現象,不會無緣無故興起。”又說:“戰爭好比是烈火,如不止息必將自焚。”看看隋朝的興亡,這些話確實可靠而且得到驗證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