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arXiv上的論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小型無人機在村落上空盤旋,高覺帶著華曼嬈和石拓走到了丁國慶的家門口,和幾年前《我愛科學》劇組拍攝時候一樣的大門,這些年不僅沒有重新修葺,反而更加破敗了一些。

高覺在脖子上套上假冒的央視工作證,敲了敲丁國慶家破敗的房門,一個洪亮的聲音從院子裡傳來,一個農村婦女打扮的人拉開了大門,高覺將目光移到農婦的身上,戰術魔鏡從相關資料中搜尋出了情報,這個農婦正是丁國慶分居的老婆李桂香。

李桂香看到高覺之後,先是露出疑惑的表情,看到高覺脖子上的央視標誌,她臉色一變,趴的一下合上了大門,任由高覺怎麼敲門,李桂香都不肯開門。

隔著大門李桂香叫罵道:“都是你們這個破節目!老丁原本是個多老實的人,安安心心種地打工,好歹把娃供上了大學!就是上了你們這個破節目,天天在家搞什麼發明,人都魔怔了,好好一個人被你們這個破節目毀了!你們還敢再來?”

高覺不由的摸了摸鼻子,沒想到竟然遇到這樣的事情,丁國慶的老婆竟然回來了,還死活不肯自己一行人進門,高覺只能好言好語的說道:

“丁大娘,我們節目組是來拍個回訪影片,只要耽誤丁大伯一會兒時間,節目組也是有補償金的!”

李桂香冷哼一聲說道:“不稀罕你們這點破錢,我和你們說,老丁這次是真的發達了,下午他就和那幫老外出國領獎,就是那個諾斯卡獎!就是他們那個搞科學最牛的那個獎,你們這個小破節目組還想採訪我們老丁!我呸!”

‘諾斯卡獎?’‘外國人?’高覺本能的感覺到不對,可是李桂香死活不肯開門,這讓高覺十分的鬱悶,高覺帶著華曼嬈和石拓繞道村中沒人的地方,開啟了幻術隱身器,重新想丁國慶家中摸去。

丁國慶家的院牆很低矮,三人很輕易的進入了他的家中,這座水泥澆灌的二層農家小樓,除了一樓的正門經過簡單裝修之外,其他地方都是普普通通的石灰牆。

高覺慢慢走近了丁國慶的家中,在一樓的臥室門前,聽到了李桂香特有的大嗓門,她似乎在和兒子打電話。

“兒子!你放心吧,就你爹那個慫樣,還會有人綁架他?你不是應該查驗過機票和簽證了嗎,你爹這次是去迪拜領獎,順便公費旅遊。”

“他這個糟老頭子有誰會綁架他?咱家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一窮二白的,綁架他連本錢都回不來,咋可能有什麼危險。”

“兒子,不說了,我給你爹收拾行李了,這次等他領獎回來,你就和你那個物件說,家裡馬上在海縣買房子,彩禮什麼都好商量,年前就把事情辦了,省的她家老嫌你窮,現在你爹也是大科學家了!”

高覺整理出了頭緒,村上確實來了一波外國人,邀請丁國慶去迪拜領獎,甚至連機票和簽證都準備好了。

看來這夥人也是衝著導電塑膠來的,高覺提高了警惕,留下石拓看守大門,帶著華曼嬈向二樓丁國慶的‘實驗室’走去。

二樓一間亂糟糟的雜物間裡,一個頭髮亂的和愛因斯坦一樣的中年農民正在收拾東西,他把寫滿了古怪公式的小學作業本鄭重的包好,放在箱子的中間,他又將一個寫滿資料的草稿本包裹起來,塞進了箱子的夾層中。

緊接著,丁國慶躡手躡腳的走到樓梯口,又像小偷一樣在視窗探看了一番,這才從老舊電腦的桌子下面,拿出一個銀色的小球。

高覺看到小球眼睛一亮,果然這兒丁國慶是撿到了熵的知識庫,這才寫出了導電塑膠的論文。

不過丁國慶的理論水平很低,材料學造詣也不行,所以他的論文只是大致的指明了方向,並沒能製作出真正的導電塑膠。

不過就算是指明了反向,也是了不得的科學成就了。導電塑膠一直是材料學的前沿課題,材料學和其他物理學科不一樣,被稱為‘人品的學科’。

是的,‘人品的學科’,材料學很多時候就需要運氣,一件新材料的誕生,除了千百次實驗之外,還需要那麼小小的一點人品。

不過顯然丁國慶只是照抄了他所理解的知識庫,並沒有真正研究出低電阻導電塑膠,他亂糟糟的實驗室裡都是一些破銅爛鐵,完全沒有高分子合成裝置。

就在這個時候,高覺的眼前出現了紅狼團長的全息景象,他滿臉焦急的說道:

“老闆,拜訪丁國慶的外國人已經確定,他們是‘青年軍’的人,我建議您趕緊撤退,這可是中東地區有名的恐怖分子,他們很有可能攜帶了熱武器。”

‘青年軍?’高覺眼前出現了青年軍的資料,這是一支活躍在中東地區的極端綠教組織,只要成員是在綠教地區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中東地區教育最發達的迪拜,就是他們的大本營。

高覺突然有些頭疼,一個綠教的極端組織,竟然能根據一篇論文找到丁國慶,他這是撞了什麼狗屎運。

其實這也怪《民間科學》這本期刊,丁國慶是這本期刊的老讀者了,也是期刊穩定的投稿人,這些年丁國慶的積蓄差不多都搭在這本期刊上,搞得總編都有些不好意思。

為了回饋忠實使用者,總編特意將這篇《導電塑膠的合成技術》翻譯成英文,幫著丁國慶申請了一個arXiv的賬戶,將他這篇論文發了上去。

arXiv是個開放型的國際學術論壇,和學術期刊不一樣,任何符合格式要求的論文,都可以發表在這個論壇上,很多科學家會將剛剛成型的論文先發在這裡,蒐集到同行的意見之後再進行修改,投稿給正式的學術期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民間科學》特意選擇了十篇不那麼扯淡的論文,發在arXiv衝一衝影響力。

沒想到迪拜大學材料學研究所的一位教授,正在鑽研低電阻導電塑膠的課題,在arXiv搜到丁國慶的論文後如聞天籟,當著學生的面高度贊揚了丁國慶的成果。

教授的一名被‘青年軍’洗腦的學生聽到教授的稱讚之後,立刻聯絡了組織,這支青年軍的小隊這才來到了丁家圩,準備將丁國慶‘請’到迪拜去,研製這種能夠改變世界反恐局勢的導電塑膠。(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