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河間國,在經過了中平元年的那場黃巾之亂數年之後,總算是恢復了寧靜,甚至安樂尤盛往昔.

而此時此刻,樂成縣外卻屯著一支大軍,打破了河間國的平靜。

這彪兵馬的人數眾多,黑壓壓足有近萬人。

在軍陣之前,為首兩人身材挺拔魁梧安坐馬上,一人手持一杆風嘴大刀,一人握著一柄開山大斧,在秋日的陽光閃爍下,武器上閃爍著耀眼的寒光。

這一支隊伍赫然身著渤海郡兵衣甲,正是袁紹的兵馬。

為首兩人,不用猜測便是顏良、潘鳳。

如今袁紹手底下的三員大將,張郃乃是河間人,袁紹自然不能用他攻伐故土。

樂成縣的城樓上,也是守衛林立,河間畢竟乃是桓靈二帝的故鄉,守軍也算精銳。

河間國相張梧面目憂愁的站在城樓上,身後,站著兩員虎背熊腰的將領,也是相貌不俗,看起來便是勇將。

“張相,這袁紹如此張狂的前來攻擊河間,恐怕是早已有了不臣之心……形勢不妙!”在張梧身後,一個儒士開口道。

“虎牢關下,袁本初差人暗害了兗州刺史劉岱,如今,又不顧朝廷法紀,悍然對河間國用兵。這種舉動,分明是狼子野心,袁家“四世三公”……現在也淪為亂臣賊子了麼?”張梧輕嘆,無奈的說道。

“袁紹的軍隊悍勇,從南皮縣進入河間國境內後,一路所向披靡,各縣的縣令都望風投降。這一次兵臨樂成縣,恐怕我們守起來也不容易……天子蒙難,暗自投靠袁家的人可不少,我們不光要抗敵,還有防備背後的黑手,難!”

“聽天由命吧!為了陛下,哪怕身死又何妨?”張梧深吸口氣,望著城樓下,瞳孔一縮。

對方的主將,出來了。

顏良騎馬殺出來,他提著風嘴大刀來到城外百步處,抬頭眺望,大吼道:“顏良在此,張梧小賊立即開城投降,本將饒你不死。若是你負隅頑抗,本將破城後,定讓你屍骨無存。”

長刀指天,身後鼓聲雷動。

“咚!咚!!!”

雄渾的鼓聲,在城內外迴盪著,令張梧臉色大變。不是因為恐懼,卻是因為顏良的目中無人。袁紹那廝不過也就是個渤海太守而已,雖然掛著個太僕的名頭,卻幹著被國自立的勾當,如今其麾下小小一員武將都敢公然喝罵自己這先帝任命的一國之相?

“豈有此理!何人去斬了他狗頭?”張梧猛然大喊!他雖是文臣,可血性還在!

“張相,顏良囂張,末將斬他狗頭。”

一員將領哼了聲,轉身朝城牆下行去。

時間不長,城門開啟,將領縱馬衝出城,提著鐵槍直奔顏良而去。

“酒囊飯袋之輩罷了!”

顏良眼睛一眯,臉上滿是不屑之色,別人或許會藉著來人高大魁梧的身子認為他身手不凡,可顏良的眼裡,來人虛有其表、不堪一擊。

“駕!”

一聲大喝,顏良策馬迎了上去。

兩匹戰馬相向而行,轉瞬間,兩馬相遇。

顏良和殺出來的武將武器碰撞,發出‘鐺’的一聲悶響。

兩柄武器撞擊的力量傾瀉出去,顏良神色不變,張梧麾下的武將卻神色大變。

“好大的力氣!”來人的鋼槍幾乎都拿捏不住,被顏良一擊便震得虎口破裂。

“給我死來!”暗喝了一聲,驟然間,顏良收了力氣。

城內而來的那員將領突然間感覺壓力消失,心中松了口氣。

但是,他放鬆的一瞬,背脊生寒,感受到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

陽光下,一抹冷豔的刀光閃過。

噗嗤一聲,那員將領來不及反應就被攔腰斬斷,身體斷成了兩截。他的上半身和下半身相繼落地,而戰馬唏律律的跑開了。

地上鮮血噴濺,身體內的內髒器官都陷落了一地,不過是眨眼功夫,地面已經形成一灘血泊,令人感到一股撲面而來的血腥之氣。

張梧看到麾下的慘狀,一時間臉色蒼白,身體都顫抖了起來。

任他再有血性,終究不過還是一個沒見過血腥的文官罷了,平日裡養尊處優慣了,哪裡見過這樣的情形?

開膛破肚的這一幕,使得他心中作嘔。

顏良殺了一個人,心中沒有半點波瀾,一個無名之輩罷了,顏良自從見識了呂布的身手之後,也算眼界大開,每日對武藝的聯絡更加勤奮,他的心裡可是把呂布當做終極目標的,這種小角色根本讓顏良生不起挑戰的慾望。

顏良手中的長刀指著城樓上,刀一揮,做了一個劈砍的姿態。

簡單的動作,卻讓張梧心驚膽顫,畢竟顏良的刀可是剛剛劃過自己屬下的身子,還在滴著鮮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相稍等片刻,我去斬了這廝!”令一名將領大喝著,迅速下了城樓,他的身手比剛才那人高出不少,剛才那人雖然片刻間便身死,可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他可不會對顏良服輸!

不多時,戰馬馱著另一員將領殺了出去。

結果不到兩個回合,又被顏良一刀割喉,丟了性命倒在地上。

這一幕,不光是張梧打了個寒顫,城牆上的守軍也都是膽戰心驚起來,顏良實在太兇猛了。那兩員將領雖然在顏良手下不堪一擊,可是在樂成之內就是無敵般的人物,兩人身死對城內守軍的士氣造成了很大損失。

“張梧,本將給你半個時辰考慮,半個時辰後,再不投降,本將必定攻城。”顏良宏亮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城頭。

“我們怎麼辦?”張梧看向身邊的謀士,心中無比擔心。

“您是河間國相,代表著先皇威嚴,不能向袁紹投降,否則劉氏的尊嚴何在,大漢的威嚴何在?顏良擺開的陣勢是圍三缺一,包圍了東、南、北三座城門,卻專門把西邊的城門讓開,這是故意讓我們逃出去,方便他接管樂成縣。既如此,我們走西門突圍,前往中山國躲避,以避開眼下的戰事。”那謀士開頭還算大義炳然,結尾卻語氣一轉,竟把逃跑說的名目堂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