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眾裡尋她千百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432章眾裡尋她千百度

如果說這一生,你只打算去一次岱國,那就在岱國11月水燈節的時候來吧。

每年的11月中旬的“水燈節”,旖旎淳樸,戀戀風情,它是岱國一年中最美的一天。

“以前來過嗎?”看到彭渤對這裡的大街小巷似乎並不陌生,薩英很自然地靠在彭渤身邊,陳峰和薩英的幾個保鏢只能遠遠地跟在後面。

來過嗎?

當然來過,有人說這是岱國的“七夕”節,青年男女將愛意寄託於一盞燈,一個願。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落後國家,對愛情總保留著一種神聖的敬意!

“以前來過……”彭渤只能這樣講,以前那是純屬遊玩,可是現在,有岱國最漂亮的女人陪伴在側,這其實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我們也去放孔明燈。”薩英提議道。

這一天,數以萬計的水燈漂浮在水面上,不計其數的孔明燈會照亮整個天際。

無論你是在城市或在鄉鎮,只要是頻臨河港或湖邊的地方,水面上都會飄滿水燈,閃亮著一片燭光,在一片花香和輕快抑揚的“放水燈”歌聲中,漂流而去的水燈,象徵著將自己過去一年中所有不好的都帶走,下一年有個嶄新的開始。

“水燈節又屬清邁的最為壯觀和特別,”薩英解釋道,“你是佛教徒嗎?”

“哦,我……”彭渤只能說,他看過佛學的著作,也願意相信因果輪迴。

“在清邁,除了向河裡放水燈祈福之外,還會向空中放天燈。放天燈是佛教徒表達自己對佛教的虔誠之意,同時也相信放天燈是為放開厄運,放開痛苦,壞事都放走,為生命帶來吉祥如意,這是我們蘭納民族的傳統。”

夜色漸漸暗了下來,遠遠看去,臺上的僧侶已經開始作著各種準備。

薩英親手挑選了一盞空明燈,她笑意盈盈地看著彭渤,彭渤接過陳峰手裡的火機,點燃了這盞孔明燈。

薩英親手把孔明燈舉了起來,孔明燈飄飄蕩蕩飛向天空。

一盞,兩盞,三盞……

彭渤一直仰頭長望星空,瞬間天燈佈滿天空,那種感動無法用語言形容,只有切身感受才能體會那最真實的感覺。

“許願吧。”薩英虔誠地雙手合什,喃喃自語。

受她的影響,彭渤也學著她的樣子,開始祈禱,當他祈禱完畢,薩英還沒有結束,他看向周圍,那穿紅色袈裟的僧人,拖著荷花燈的小女孩,許了願的水燈蕩在水裡,裝滿憂愁的天燈飄向空中。

許多人站在河邊,熱淚盈眶。,水面上的點點星光、川流不息、搖晃浮沉。

這是個祈願的季節,也是一年中泰國最美的時刻,來此將那些不開心的事和忘不掉的人託付給河中的水燈和天空的天燈帶走吧!

“清邁,我真想留在這裡!”彭渤由衷道,它的風土和人情味,它的沉澱的文化質感,它的簡單和純粹,無不是值得留下的理由。

當然,還有身邊的薩英!

可是,他與薩英都明白,在這個塵世中,他們不是要在這個清閒的小城裡躲清閒的!

滿天的天空,滿城的流光中,二人慢慢步回酒店。

彭渤還不時抬頭看一下空中的天燈,當成千上萬盞寄託著希望的天燈一起奔向圓月時,絢爛如漫天繁星,奇幻、壯觀!

慢慢地,親手放飛的天燈如螢火蟲般,與眾多“希望”冉冉升起,構成天上的一片銀河,薩英的臉上突然淚崩,她一下抱住了彭渤,彭渤的手停留了很久,終於也攬住了薩英的香肩。

此刻,無需多說,他也是淚流滿面。

“知道我剛才許了什麼願嗎?”耳邊,響起薩英的呢喃,“如果愛有來生,來生,我情願與你在清邁終老一生……”

……

第二天,曼谷,見到薩英的哥哥時,彭渤還停留在淡淡的悵惘中。

機場,薩英親自相送。

當彭渤檢票,他回過頭看看,薩英還在外面不斷地揮手,淚眼婆娑……

此行,彭渤的目的地是馬來,香江澎渤衛視正式成立澎渤衛視傳媒(大馬)有限公司,目前業務主要為拓展澎渤衛視的事業及開發大馬的市場。

“彭總,歡迎來到馬來,您對馬來有什麼印象?”

“此行是與綠野集團投資有關嗎?”

“您會會見這裡的領導人嗎?”

“關於中國申博,您作為代表,您有什麼看法?”

……

彭渤的到來引起了大馬媒體的關注,機場,陳峰和另兩名保鏢拼死攔住蜂擁而上的記者,當人群中,一身淡藍色馬來傳統服裝的李銀友出現時,彭渤終於有了另外一個想法:嗯,是時候擁有一架自已的私人飛機了。

“澎渤衛視非常注重大馬來西亞的市場,因為大馬擁有廣大的華裔人數,是澎渤衛視控股值得投資的一站……”

“我們澎渤衛視傳媒(大馬)有限公司成立初期,主要的業務主要為拓展事業和開發大馬市場,而記者站或製作節目等則將會是下一個目標。至於製作節目的內容將會是以大馬政府所規定的內容做為製作的基礎。……”

旁邊,李銀友也友善地回答著記者的問題,他是馬來華裔,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村家庭,高中畢業後,17歲的李金友向哥哥借了港幣200元,隻身由家鄉往吉隆坡闖天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17歲到21歲間,李銀友完成了他從100到第一個100萬的轉變。

後來他選擇了房地產作為他專注的行業,終於在馬來西亞建立起他的地產王國。

機場,簡單的記者招待會過後,彭渤坐上了李銀友的車,讓這位馬來商界鉅子親自到機場迎接,怕也是不多見吧。

“我因自幼家境貧寒,並沒能好好上學讀書,但是我很感激多年來馬來華人能將中國傳統文化在當地保留下來,這正是我日後為人處事、從事商界的根基。”

李銀友說話語速不快,但是字字厚重,“彭總,聽說你見過稻盛和夫先生?他對你很是推崇!”李銀友突然問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