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三角街30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什麼是兄弟?

在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當初揹著一捆行李捲在一個宿舍住了四年的同學,那是他的兄弟,可是現在大家已經勞燕紛飛,有的更是處於異國他鄉,見不上幾面,這樣的兄弟只可存在於心裡。

現在,身旁這個目露兇光的男人,還有旁邊這個不時要扶一下眼鏡的男人,雖然都是自已的屬下,可是彭渤真正把他們當成兄弟,因為,他們在危難時刻不離不棄。

“雨森,聽說你換車了?”彭渤和陸雨森坐在後面,而包不凡坐在副駕駛上,窗外的景色不斷後退,車子直駛徐家彙。

“換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陸雨森越發顯得平和,“我不喜歡東瀛車,換了一輛德國車。”

“德國車?”彭渤的眼光投向窗外,徐家彙三角街,今天他們來這裡,不是來吃飯,更不是來兜風的,三個大男人來兜風會被人笑話的。

“你們說,民國時代,那些大佬們開的都是什麼車?”

“不是福特就是別克吧,”包不凡推了推鼻子上的墨鏡,“這有什麼考究嗎?”

“閒聊嘛,”經過這場變故,彭渤也越發顯得溫和,“我記得,國父坐的是雪鐵龍和別克,委員長坐的是凱迪拉克和普利茅斯,少帥坐別克,梅蘭芳先生坐賓士,杜先生有九輛車,大多是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他的車牌號有7777,這最好認了。”

“當然,大家一看這個數字就知道杜先生來了。”包不凡小眼睛裡放著光芒,他看一眼笑而不語的陳峰,“有事,絕對有事,彭總的時間那可有多寶貴,地上掉下10美元他都不會彎腰去撿,說吧,讓我們來幹嘛。”

陳峰扭頭笑著看看包不凡,又從反光鏡裡看看彭渤,見彭渤不反對,這才笑道,“彭總買了部車。”

車?

包不凡與陸雨森同時看著彭渤,彭渤的身家和地位,豪車對於他來講,已經不會在心裡產生波瀾,但是今天這樣大張旗鼓地帶他們來看車,顯然這部車子他極為看重。

可是,包不凡馬上想到,徐家彙三角街上沒有車行啊。

“一部老爺車,半部滬海文化發展史,”彭渤顯得很輕鬆,“去年我到英國,正巧Diana的先生是老爺車愛好者和收藏家,那次聚會讓我第一次接觸到了老爺車。”

“我知道,”包不凡視野和見識顯然要優於陸雨森,“著名的美國圓石灘優雅競賽和英國古德伍德復古節,都是老爺車迷們的節日。”

彭渤一挑大拇指,“對,那你們看看我這輛車。”

一家進出口公司院內,當木箱開啟,木板四散放在地上,這輛1967年法拉利275GTB/4就出現在大家眼前。

陸雨森圍繞著轉了幾圈,扶了扶眼鏡,“彭總,這能比得上我的桑塔納嗎?”

“去!”彭渤作勢就要踢他,陸雨森笑著躲開這飛來的一腳。

包不凡卻是識貨的,“這輛車,收藏價值絕對超過300萬美金的,”他看看彭渤,“收藏老爺車,這就是燒錢的愛好,沒有幾個人玩得起。”

彭渤圍著車子轉了幾圈,“彭總,這車子能開嗎?”陸雨森有點蔫壞,成心不讓彭渤高興。

“你說呢,”彭渤瞥他一眼,“國外的老爺車都能上路,在滬海,交警還不得把我查下?不過,看著就賞心悅目,好了,既然來了這裡,你們看,隔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隔壁?

包不凡和陸雨森都瞅過去,隔壁是一幢有些陳舊的大樓,樓底好象是一家咖啡廳,“知道羅明佑嗎?”彭渤信步走出去,兩人都跟了上來。

“徐家彙三角街30號,就是曾經的這裡,五六十年代,這裡是滬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再往前三十年,這裡卻曾是滬海最大的影視公司。”

“彭總,包總,陸總。”身著包臀裙的周怡從裡面走了出來,樓裡面,許多人好象在忙碌著搬家。

“這是……”包不凡驚訝地扶扶從鼻樑上滑落的眼鏡,顯然周怡出現了,彭渤又把他們帶到這裡,那就不是看老爺車這樣簡單了。

“這是我們東方之星新的辦公樓,”周怡笑得很開心,“彭總說了,傳承滬海電影人的精神,我們東方之星要成為滬上電影公司的標杆。”

這個目標要不小,可是沒有人懷疑彭渤。

“裡面太亂,我們就不進去了,”彭渤笑道,“對了,老包,你知道羅明佑嗎?”

“羅總……”包不凡下意識道。

彭渤與周怡互相看看,都笑出聲來,“羅總,也是民國時期的羅總,我剛才說的民國時滬海最大的電影公司,那,老總就是他。”

這是一個愛國的學生,也是一個愛國的商人。

1919年,京城學生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帝反封的“五四”運動。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一時風起雲湧。

由於叔父嚴禁羅明佑參加這一運動,他只得在家等待復課,閒來無事,便外出看電影以消磨時間,從此他對電影產生了濃厚興趣。

當時,京城內只有一家由外國人經營的平安影戲院,放映外國影片,而且票價昂貴,羅明佑出於民族自尊心,想辦一家為中國人和學生開放的電影院,打破外國人對中國影院的壟斷,抵制洋人利用影院對中國進行的經濟掠奪。

為此,他向父母籌得資金,於1919年租下東安市場的丹桂茶園舊址,改造成真光影戲院。羅明佑任經理,白天在北大上課,晚上來影院主事。

“他堅持嚴格的選片標準,多放映有文藝價值的外國影片,為了能使中國觀眾看懂外國影片,請來同學撰寫影片故事說明書和翻譯字幕,且票價低廉。”彭渤看看大家,“你們不知道吧,當初他創辦自已的影院時,才19歲。”

“19歲?!”陸雨森驚歎道,可是包不凡的小眼睛裡又透出不服氣的光芒。

羅明佑的電影事業從創辦真光影戲院開始,他重視對影片的宣傳工作和與觀眾的聯絡工作,因此,生意愈發興隆,引來外商的嫉恨和算計。

“羅明佑深刻感受到外商利用他們的經濟優勢壟斷中國影院,進行經濟掠奪,於是他決心擴大陣地,抵禦外資的侵犯。”彭渤說到這裡,意味深長地看看包不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